古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又作周大王,豳(bīn,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族的杰出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周武王姬发建立周朝时,追谥他为“周太王”。据推算,古公亶父是轩辕黄帝第15世孙、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启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古公亶父因戎狄威逼,率……[详细]
|
马平(三国演义中误记为马肃),字子硕。扶风人,其为马援后代,马腾之父。县尉:秦、汉制度,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相当于现在的-局长。后来丢官了,留在陇西和羌族混居。家里贫困,又没有娶妻,所以娶了羌女,生下马腾。所以马腾是有一半的血统是羌人。 《后汉书·董卓传》注引《献帝传》:腾父平,扶风人。为天水兰干尉,失官,遂留陇西,与羌杂居。家贫无妻,遂取羌女,生腾。《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详细]
|
马铁(?-212)东汉末年人物,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马腾之子,马超之弟。马腾遭韩遂进攻,乃携马铁等入京受职。休为骑都尉。后在邺城居住。因兄马超反,被曹操夷灭。……[详细]
|
马休(?-212)马腾次子、马超之弟,出身于西凉(今甘肃武威凉州区)豪门望族马氏家族,,西凉人氏(今甘肃武威凉州人)。马腾之子,马超之弟。马腾遭韩遂进攻,乃携马休等入京受职。休为奉车都尉。后在邺城居住。因兄马超反,被曹操夷灭。……[详细]
|
马承(?-?),蜀汉骠骑将军马超之子。仕蜀汉 ,马超死后继承其斄乡侯爵位。马承虽然是蜀汉大将马超之子,但是史书上除了说他继承死去父亲的爵位之外对他只字未提。在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中,马承脸盘狭长、眼窝深陷,鼻头高耸肩挑,颇有羌人风范。是太子府宿卫,和刘禅亲近,平定黄元之乱后,与杨洪一起前往白帝城寻常刘备情况。接诸葛亮密令,诛杀反叛的简雍和刘升之(刘备之子),继而归隐。马岱军中得重用,其妹马姬嫁给……[详细]
|
马秋(?-215年),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人物,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军阀骁将马超之子。马超的庶妻董氏所生,马超入蜀投刘备时,将他和董氏留于汉中留依张鲁。后来曹操攻进汉中,张鲁兵败投降,马超家人落入曹操手中。曹操把董氏赐给阎圃,将马秋交给张鲁处置,张鲁亲手杀了他。……[详细]
|
公子将闾(?-前209年),中国秦朝始皇帝、二世皇帝时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之子。始皇帝死后、幼子胡亥即位为二世皇帝,赵高为郎中令,专权跋扈,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逮捕到宫殿问罪。二世派使者谕令将闾:“公子不臣,罪当死,吏依法办事。”将闾回答:“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我的罪名再死。”使者说:“臣不得与谋,只是奉书从事。”将闾……[详细]
|
公子高(?-前209年),始皇帝、二世皇帝时代的公子。嬴姓秦氏。秦始皇嬴政之子。历史背景始皇死后,赵高谋杀太子扶苏,拥立胡亥即位为秦二世皇帝,赵高为郎中令,法令严酷,宗室公子将闾兄弟、公子12人、公主10人都被处死、连坐族诛无数。见《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遇害公子高想出奔,又怕逃亡后,赵高将他一族全部处死。公子高于是牺牲自己,请命为始皇殉葬,埋葬在骊山之麓,二世皇帝和赵高非常高兴,赐十万钱厚葬。公子……[详细]
|
程元振(?~764年),唐代宗时大宦官。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少年即入宫为宦者,直内侍省,累升为-生使、飞龙厩副使。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皇帝病重,时张皇后与皇太子李豫关系不睦,恐太子即位后对自己不利,于是便召越王李系入宫,密谋发动政变,篡夺皇位。他们派内谒者监段恒俊挑选了200名年轻力壮的宦官,由越王李系亲自发给兵器,准备就绪后,张皇后派人召太子李豫进宫,企图谋杀太子。此事被程元振得……[详细]
|
徐朗西(1885~1961年)号峪云。陕西三原人。早年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年)回国,以洪门峪云山山主、青帮大字辈,致力联络、发动帮会参加上海光复之役。民国元年(1912年),参加孙中山召开的全国大龙头会议,听从孙中山意见,不复以帮会为号召。二次革命失败,创办《生活日报》,任主笔,又与朱执信办《民意报》,笔伐袁世凯。民国3年(1914年)夏,任中华革命党党务部第五局……[详细]
|
王淑妃(?-947年),别名花见羞,五代十国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妃子,有“五代第一美女”之称。王淑妃,邠州饼家子也,有美色,号‘花见羞’,后遂为美女之代称。王淑妃侍奉皇后曹氏很谨慎,每次后唐明宗早晨起来洗漱穿衣都是王氏服侍左右,曹皇后心里也非常喜欢她,然而宫中的事都由王氏做主。947年,王淑妃母子被杀,郭威追谥王氏为贤妃。人物生平王氏是邠州人,其家里以卖饼为生。王氏容貌俊美,号称“花见羞”,年少时卖给……[详细]
|
武畴九,男,生于一九〇一年,兴平市东城周村四组人。幼家贫,2岁丧母,其父为清末秀才,在本村教书。畴九随父就读,后入兴平高小,幼学功底扎实,毕业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安杨虎城将军所办的“中山学院”。时校长为刘含初,教育长王子休,“四·一二”学院停课,由吴平轩举荐任省图书馆会计,学院复课后,完成了学业,时院长为王莱臣。中山学院毕业后回到兴平,任车马局长。民国十八年(1929年)兴平三年六料无收,加之瘟……[详细]
|
张德枢(1891-1972.8.30),兴平店张镇莪子村人,原名张秉彝,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少将。其父张洪范,字福安,清末举人,兴平名医。1907年张德枢化名弓尚德,与同学史可轩(化名弓尚文,东城马干村人)去山西太原参加常备军(新军),广结山西革命党人。1908年,因山西陆军学堂只招收晋籍学生,遂借用徐文萃之名考上军校官费生,得教官阎锡山及晋阳中学老师赵戴文器重。山西辛亥革命时,参加了太原起义,旋……[详细]
|
于右任曾说,陕西有三位受社会称赞的人,一是水利专家李仪祉,二是报人张季鸾,三是慈善事业者张子宜。张子宜(1880~1964)名典尧,字子宜。陕西兴平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 907)加入中国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 同盟会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西安起义,他在兴平组织响应,驱逐清史,保境安民。1913年发起成立基督教西安自立会。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时,他与南南轩等筹创西安精业有限股份公司作联络……[详细]
|
杜宗美(1888—1934),本县桑镇双山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宗美幼年丧母,家境日渐贫困,18岁时,祖父才送他到县城内高等小学读书。他喜爱阅读《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小学毕业后 ,父亲要他辍学操持家务,他坚持求学,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开始接触进步书籍。他热爱社会活动,参加了成德中学“读书会”和“陕西青年社”(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参加了1925年由共产党员魏野……[详细]
|
杨法震(1905~1938),又名杨名经,本市庄头镇仪空北庄人。兄弟四人,他排行老三。小时就学于县高等小学和西安民立中学。学习勤奋,追求进步,注意阅读“五·四”以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书籍,1924年考入武昌中华大学理科,1926年冬转入央军事政治学校(即当时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班)。在反击夏斗寅叛变的战斗中表现勇敢。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夏,军校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程潜……[详细]
|
魏野畴(1898~1928)原名凤标,字明轩,笔名金士铎。陕西兴平人。三岁丧父。幼读私塾。1913年春考入西安三秦公学,1917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 920年冬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初由李大钊、刘天章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魏在“北高师”上学期间,积极参加五四反帝-。受李大钊等的影响,较早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并参加进步师生创办的讲演团和平民学校等工作,成为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得力战士。1……[详细]
|
窦皇后,唐高祖李渊的皇后,京兆始平(今兴平县)人。北周大司马窦毅的女儿,出身鲜卑贵族。唐高宗李世民的生母。窦氏善书习文,知书达理,才智过人。她的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娶突厥女做皇后,但不喜欢她。当时还是稚童的窦氏,却私下对武帝说:“天下还没有安宁,突厥还很强大,希望舅舅能控制感情,对皇后要爱抚安慰,以百姓利益为重。只要有突厥的援助,那么对付南陈、北齐就不成问题了。”武帝认真采纳了她的意见,使北周的势……[详细]
|
阎溥,字克周,明代本县人。嘉靖年间考中进士,官授刑部主事。当时光禄大夫崔卿的儿子,因事愤怒杀死了其邻里妇女。崔的儿子是原来宰相的外甥,所以宰相托人向阎溥说情。阎溥谢绝说:“我和宰相,都是朝廷-,光禄的儿子杀人,罪应判死,这是朝廷的法律。要说是因为宰相而不判其死罪,这是宰相被冤了”后崔卿的儿子终被依法判罪。阎溥后调任驻守保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属于边防前线,边防部队和卫戍部队混杂一起,常有盗贼惹……[详细]
|
马续,字季刚,是马援的侄孙,马融的哥哥,拜护羌都尉,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扶风茂陵(今兴平县东北)人。生卒年代不详。幼时聪明好学,七岁读《论语》,十三风学习《尚书》,十六岁研习《诗经》。他博览群书,还擅长《九章算术》。元和四年(93),班固着《汉书》未成而死於狱中,皇帝命班昭(曹大家)补写“八表”,而马续补写了《天文志》。汉安帝元初六年(119)秋,鲜卑族攻占马城寨,杀死地方长官。时马续为中郎将,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