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启生 (1933~2004)笔名吴刚、钉子。广东兴宁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南华业余大学。1949年加入中共罗江武工队。历任广东水电学院、广东化轻公司保卫干事,广东清远县-副局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副主席。广东省文联第三届委员,广州市文联第二届委员,广东省作协第三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平应硝烟》,中篇小说集《爬过国境的毒蜈蚣》、《谍影……[详细]
|
崽崽 (1949~)原名郑国琳。广东梅县人。1991年毕业于海南大学成人学院。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椰城》杂志,海口市作协秘书长,《天涯》杂志,海南省作协秘书长、创联处副处长。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海口女人》、《谷街后》,随笔集《寻找自己》等。短篇小说《埋藏黄金的土地》获广东省作协新人新作奖,小说《遍地黄金》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详细]
|
野曼 (1921~)广东蕉岭人。中共党员。1946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1939年起与蒲风主编《中国诗坛岭东刊》,1946年主编《新世纪》月刊和《中国诗坛》。建国后,先后主持《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文艺副刊。1985年起任《华夏诗报》总,编审。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国际诗人笔会执行副主席。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短笛》、《南国诗情》、《爱的潜流》、《迷你情思……[详细]
|
杨文丰 (1957~)曾用名李文锦。广东梅州人。1974—1978年在广东五华县农科所、农场上山下乡。1982年获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学学士学位。现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中文教授,国家一级作家,广东作协第二届签约作家。西北大学中国散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公文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广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创造学会理事,南粤优秀教师,应用写作“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主讲教授。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
杨向红 (1937~)原名杨美美,笔名杨柳、杨扬。女。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市教育局教材编审处干部,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出版社,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协会员、中国寓言研究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秘密基地》、《A星球的隐身》,中篇小说《秘密的红箱子》、《米罗海上的鱼美人》,小说集《一盒首饰背后的魔影》、《倩影背后……[详细]
|
杨燕杰 (1930~2009)笔名苏欣。广东兴宁人。中共党员。1948年在北京大学文学院教育系、西语系学习,1953年毕业于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言文学系。1953年后历任外交部苏联东欧司科员,北京外国语大学东欧语系教授、副主任、东欧研究室主任、《东欧》杂志主编。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保加利亚文学》、《索非亚大学》、《外国文学家大辞典》(保加利亚部分)……[详细]
|
杨应彬 (1921~2015.7.13)笔名杨石。广东大埔人。中共党员。1944年毕业于陆军大学参谋班。1935年在上海参加左翼教联,抗战前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抗战后奉党组织派遣进国民党张发奎部从事战地宣传、军事、-及中共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任中共粤桂边区党委军事特派员,粤桂边纵队参谋长,1949年后历任广州军管会副秘书长、省府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详细]
|
杨宏海 (1951~)笔名洋青。广东梅县人。中共党员。1988—1990年深圳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1968年在广东梅县插队。1972年后历任广东梅县交通机修厂工人,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师兼学报副主编,深圳市文化局主任科员、处长,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市文联专职副主席。研究员。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集《文化深圳》、《深圳文化研究》、《打工世界》,报告文学集《打工潮追击》,诗歌集……[详细]
|
杨奎章 (1921~2009)笔名杨群。广东梅州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46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历任梅县中学教员、教务主任,香港中国民主同盟主办的《光明报》,《大众报》总,广州《联合报》总,《广州日报》编委、秘书长,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广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局长、党委副书记。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及民盟中央委员、中央常委委员。著有《杨群杂文选》,“粤海诗词”丛书《片叶……[详细]
|
许兆焕 (1937~)笔名卧云、方樵。广东兴宁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历任《光明日报》文艺部、记者、副主任,《深圳特区报》助理巡视员、副总、文艺部主任,香港《紫荆》杂志采编主任,《深圳风采周刊》主编、名誉主编,高级。深圳市文联第二、三届委员,深圳市作协第一、二届副主席,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详细]
|
徐楚 (1924~)女。广东五华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广东省立惠州中学高中。历任劳工夜校、渔民子弟学校教员,中原剧艺社社员,粤中纵队政工总队演员、生活股长。1950年转业,先后任华南文联筹备会人事干事,广州市文联筹备会代秘书主任、人事科长。1953年任广州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广州分会副秘书长、党组成员。后任广东省作协秘书长,省文联副秘书长、党组成员。1950年……[详细]
|
萧向荣(1910~1976)萧向荣,原名萧木元,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少年时在家乡新田村初级小学就读。民国8年(1919)小学毕业后,因家贫辍学两年,后考入梅县石扇高级小学。民国14年,得同族伯叔资助,考进梅县东山中学。期间,受大革命浪潮影响,与进步同学发起组织“学生救国运动团”,开展反帝反封建宣传活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民国15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被委任……[详细]
|
吴渤 (1911~1984)笔名白危。广东兴宁人。大学毕业。1929年入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学习,参加中国革命人道互济会及左联新木刻活动,历任兰州市《战号》旬刊主编,重庆育才学校教导主任,上海文学工作者协会专业作家。193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译《木刻创作法》,著有长篇小说《垦荒曲》、《沙河坝风情》,中篇小说《过关》,短篇小说集《夏征》、《渡荒》,报告文学《青年拖拉机手》等。……[详细]
|
民国30年(1941)10月出生,广东梅州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共党员。1961年起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佛山幼师、中山县第一中学、中山师范学校、中山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师、教务主任、副校长。1975—1984年受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委托,主持编写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1984年起任中山市教育局局长、教育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任、党委书记,至2001年退休。在任期间,积极推进中山普及九年义务……[详细]
|
1955年11月出生,广东兴宁人,硕士,中山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副研究员。研究项目“致畸胎病原体早期诊断试剂”获1996年度广东省重点新产品奖,“艾滋病抗体检测试剂”获1996年度中山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丙型肝炎抗体检测试剂”获1999年度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0年被评为中山市第三期优秀专家、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详细]
|
戴恩赛(1892—1955) 长乐(今广东五华)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生于香港。曾入读香港育才书社。民国2年(1913)上海圣约翰大学堂毕业,后就读北京清华留美预科学校。民国3年(1914)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民国7年(1918)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不平等条约产生的影响》,被该校出版。同年回国,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秘书、政治组组长。民国10年(1921)任梧州市政厅厅长。民国……[详细]
|
林宝珊(1912~1995.9),原名林金璇,丰顺县汤坑镇人。自幼聪颖,喜丹青。童年往潮汕从师习画,以《芥子园画谱》为启蒙,博采各大名家画技之长,兼学制镜工艺。1931年在汤坑镇经营“美光镜器”业,所绘花鸟山水精画尽入镜艺之中。他画艺高超,书法精湛,勤习武艺,技集各家所长,为汤坑镇能文善武奇人。平生处世厚道,乐善好施,热心公益。从艺60余年来,花鸟鱼虫之画,格调清新秀隽,特擅不同造型的鹰图鸡画,对……[详细]
|
徐罗秀香(1913~2001.10),女。罗秀香女士系泰国丰顺会馆永远名誉主席,已故侨领徐思华先生的夫人,在徐氏家族所创的基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徐氏家族在抗战期间创设徐进华铝制厂,抗战胜利后创徐进华二厂,创立的鳄鱼标铝制品享誉东南亚各国,曾荣获泰王御赐皇徽勋章,1961年徐氏家族再创徐进华铝片厂,与美商合创泰美钢管有限公司,后更名“泰亚钢管有限公司”并增设曼谷钢铁厂,进入重工业行列,罗女士曾任……[详细]
|
冯冠之(1938~2001),男,丰顺县丰良镇仙洞人。1951年毕业于丰顺一中,1952年进梅县梅州师范学习。1955~1958年在华中师院物理系学习。毕业后在广西大学物理系任教,上过理论课、试验课。自1960年起负责物理实验室建设,亲自建立十多个实验室。近年来从事近代物理试验教堂,并进行核物理范畴的“穆斯堡尔谱”的研究工作。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是核物理学专家和物理学试验专家,中国物理学会成员和……[详细]
|
陈修旺(1928~2001),生于泰国素攀府,祖籍丰顺县汤西镇新湖村。陈修旺少年勤劳聪颖,15岁便立志独闯京城曼谷谋生,勤学苦练皮革电镀等工艺,经数年磨炼,自筹资金创办电镀厂,由于技术工艺好,生意蓬勃发展。31岁时,胸怀大志,将电镀厂转给胞弟经营,自己创建陈成兴有限公司,专营自来水表管等器材和安装建筑,声誉极佳,深受商界和有关部门的信赖和赞赏;随后扩展商机,再创建亚三喜有限公司和暹罗五金铸造厂有限……[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