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东 > 梅州历史人物介绍12

梅州历史人物介绍12

  钟增华(1935—1994),新铺镇霭岭村人。1955年他在蕉岭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大埔县百侯中心小学任教,成绩突出,连续几年被评为先进教师。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入《大埔报》社、中共大埔县委办公室,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60年代,钟增华调回蕉岭,在蕉岭蓝坊公社、新铺公社任公社副书记,后调中共蕉岭县委宣传部。70年代任蕉岭东方红公社书记,期间,公社社员喜欢找他咨询,他也经常到群众家里串……[详细]
  张帆(1930—1996),家名宏海,笔名缅英。兴福镇神岗村瑶岭人。高中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师,后考入梅县银行学校。1952年先后任蕉岭人民银行秘书、行长。后任蕉岭神岗大乡党委书记及在梅县地区外贸局工作。1959年调广东省委工作,继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交政治部科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省人民政府首任法制局局长(厅级)。张帆为人忠厚,热爱工作,爱国爱乡。热心为故乡的建设事业出谋献策。当年蕉岭请求……[详细]
  钟广荣(1927-1988),新铺镇长江村人。早年曾就读于南华学院。民国38年(1949)9月在蕉岭中学任教。195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土改工作队组长、县文教科科员、科长、县教育局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还被选为中共蕉岭县委第四届委员、蕉岭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1972年,钟广荣在担任新铺中学校长期间,严谨治校、关心学生,树立严、勤、实的优良校……[详细]
  徐亩元(1926-1981),原名淼源,蕉城镇黄田村人。他7岁入本村乐群小学读书,13岁入县立中学,未及初中毕业,即因家贫而停学。民国31年(1942)秋,他受聘担任乐群小学的代课老师。同年12月,在大哥徐森源的带动下,在惠阳横沥参加抗日救亡团体--东区服务队,开始接触马列主义,思想日趋进步。民国33年3月,在博罗县联和乡加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东江纵队,担任东江纵队北上先遣队政工干部。8月,加……[详细]
  陈耶夫(1925—1999),原籍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出身贫苦,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小学任教,1946年9月考入广州文化大学。1949年2月,他带领仲恺农校8名学生参加梅埔丰游击队。以后在大埔县委及梅州地委梅公干校工作,后任《兴梅日报》采访主任,《兴梅农民报》编委。1952年任土改工作队长,立一等功。1953年后在蕉岭中学任教导主任、副校长,1982年起任蕉中校长7年,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详细]
  张志瑶(1925—1999),原名志姚,家名汉怀,笔名静江,徐溪镇黄坑村人。因家贫仅读小学5年。1947年夏经地下党员王志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及参加游击队,任武工队队长。1948年3月2日,闽粤边纵司令员刘永生部署攻打蕉城,派刘雨舟、张志瑶2人侦察敌情,张深入了解详细情况后,连夜赶回向-汇报。战斗打响后,他作为刘永生的通讯员,冒着枪林弹雨传达司令员的命令,终于攻克蕉城。1949年春,为了解决部队给……[详细]
  钟文聪(1923-1986),家名关保,三圳镇上九岭村人。幼年随父母至印度尼西亚,民国24年(1935)回国,先后在本村小学、三圳公学、蕉岭中学、梅县华南中学、东山中学学习。民国34年(1945)8月,抗日战争胜利,钟文聪放弃返印尼的机会,决定留在国内参加革命。民国3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在钟文聪的发动下,上九岭成立了儿童团、民兵、妇女会等组织。他组织群众夜间放哨,发动……[详细]
  曾谋(1921—1993),家名祥振,新铺镇同福村门向东人。其父曾鸿悦在新铺圩经营曾悦盛盐店,爱好弦乐,店中友朋聚会,弦歌不绝。曾谋自幼在弦乐氛围中长大,耳濡目染,早懂音律,学会拉弦弹琴,父子两人经常合奏弦乐,一时传为佳话。旧时新铺圩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日是“仙人叔婆生日”,店员船工虔信仙人叔婆,捐款集资请汉剧戏班做戏,一连十天晚上演出。演出的戏班主要有来自大埔汉剧戏班。三四十年代,黄桂珠(后曾任广东……[详细]
  黄德维(1918—1995),家名锦炜,蓝坊镇程官村人。他于1939年投奔抗日部队黄涛部62军157师任中尉科员,参加两次粤北会战,以军功升为少校。1943—1945年,他担任民办报纸《蕉岭新报》,该报一面宣传抗日,一面对国民党腐败现象予以揭露抨击。群众对该报有好评。1945年春,经中共党员陈柏麟介绍黄德维加入民盟,日本投降后,奉命到台湾发展组织。1948年春,因身份暴露撤回大陆。1949年2月,……[详细]
  徐宣华(1918—1991),蕉城镇人。高中毕业后,与中共党员古关贤(古大存之子)一起参加革命活动,后赴广州参加救护学员班,被保送到国防军医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抗日部队62军黄涛部任军医、医事顾问、院长等职。1949年移居香港开业行医。1951年由古大存介绍,参加广东卫生厅工作。1953年,负责组织广东省抗美援朝第六医疗手术队,任队长,赴朝鲜前线抢救伤员,朝鲜停战后回广东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农……[详细]
  徐森源(1918-1986),蕉城镇黄田村人。早年,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在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参加青年学生读书会、编演话剧等活动,民国27年(1938)毕业。12月回蕉岭参加东区服务队抗日民众自卫组织干部培训班,旋即加入东区服务队,开展动员群众参加抗日活动。民国28年端午节后,随东区服务队到潮汕前线,在国民党军独立第九旅政治部从事军队和民众的抗日宣传,协助政治部办青年训练班。民国31年(1942……[详细]
  林连宗(1918-1981),新铺镇潘田村人,出生于荷属那加文岛(印度尼西亚所属)。民国23年(1934)返祖国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民国26年他加入梅县学生抗日同志会,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他组织以地下党员为核心的蕉岭旅梅学生暑期回乡抗日救亡工作队,带领队员深入蕉岭新铺、三圳、蕉城等圩镇、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并任工作队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9月初,赴延安……[详细]
  曾庆英(1916—1994)新铺镇同福村人。中共党员。1942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理学院生物系。毕业后他先后在农林部贵州省推广繁殖站、农林部中央农业体制改革从事病虫害研究等工作。1950—196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工作,曾任植保科科长,主持开展大面积防治水稻螟虫、稻包虫、稻飞虱、叶蝉、东亚飞蝗等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同时培养了大批植保植检人才。在广西农业厅工作期间,曾升任农业厅副厅长。1973……[详细]
  曾海云(1916—1996),新铺镇尖坑村人。1938年考入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是年日军侵粤,乃转学厦门大学,1942年毕业后由学校推荐至中国银行厦门分行任稽核主任。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调升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任稽核主任及财务处长,期间多次受到上峰嘉奖。1949年他辞去银行职务,与夫人陈珍珠移居香港新界吴家村,夫妻俩创办“和丰腐竹厂”,生产中国特产腐竹,历时50多年,产品以质优味美,饮誉东南亚。1……[详细]
  徐德勋(1916—1995),家名兴汉,1916年出生于兴福乡谷仓村。他初中毕业后,因家贫曾到徐溪乡高乾小学任教。1938年再升读高中,仅读一年以高中毕业同等学历,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国立政治大学)地政系。毕业后,任广东地政局曲江白土及乐昌坪石地籍管理分处主任,后经省地政局高信局长推荐,在江西赣南蒋经国部任技士、视察,主办新赣南土地改革业务。他于1949年去台湾,晋升为简任十三级、台湾土地银行总行一……[详细]
  曾鉴修(1916-1985),家名乾三,号练达,新铺镇长江村坪头人。民国12年(1923)至民国23年,曾鉴修先后在本乡同声公学、新铺初级中学、蕉岭中学就读,民国23年秋随父出印尼。次年夏回国,就读梅县东山中学高中三年级。毕业后,于民国2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后,曾鉴修于7月下旬离开上海,到山西太原抗日前线。民国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山西少年先锋队……[详细]
  古世亮(1910—1989),蕉城镇直径古屋人。他仅读过七八年私塾,自学古代汉语。10多岁开始在县城盛生堂中药店当学徒,白天按方抓药,晚上苦读药书,学习《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论》以及陈修园的《时方妙用》等中医经典著作,勤奋攻读加临床实践,对医生开的处方用心记忆,勤于搜集“古方”、“秘方”,成为一个抓药抓出的中医师。30年代中期,他开始在盛生堂中药店坐堂行医。1980年到蕉城公社医院任医师。古……[详细]
  徐燕谋(1910—1990),祖籍蕉城镇城西大夫第。年轻时在蕉岭县城城北学校教书。后考入广东航空学校三期。毕业后任广东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陈济棠部空军飞行教官。1936年陈济棠正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准备发动两广事变。7月18日,徐燕谋策动广东所有空军人员,将广东所有战机全部飞往江西南昌。此举,让陈济棠因倚为泰山的空军尽失,只好放弃反蒋计划,下台离粤赴港,促成两广归属南京政府。抗日战争中,徐燕谋多……[详细]
  丘继英(1910—1998),文福镇下岩仔村人。他家境贫困,于1932年6月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地政养成所,1933年3月毕业。1937年任《广州日报》副总。是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毅然投笔从戎。1938年初,几经辗转到武汉,投奔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经当时的办事处主任叶剑英推荐,于1938年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当时丘念台以中山大学教授的身份到延安考察、讲学,受到延安军民抗日热情的感染,向毛泽东、周恩来……[详细]
  林载华(1910—1988),新铺镇尖坑村人。建国前,林载华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及南通农学院,1940年以后,长期在蕉岭中学任教。建国后,他曾先后在蕉中、梅县华侨中学等校任教,直至1975年。教学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曾荣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师荣誉证。1957年以后,林载华被选为广东省二、三届人大代表,并连任蕉岭县侨联一、二、三、四届副主席。1979年被选为广东省二届侨联委员。1980年任蕉岭县华侨……[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