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式巽,(1901年-1993年),祖籍安徽合肥。是段祺瑞的三女儿。段式巽嫁的是袁世凯的侄孙袁家鼐,1993年病逝上海,享有92高寿,病逝前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擅长绘画,已经画得很不错了。那套著名的“洪宪瓷器”,最后就是在她手上,经她手转让国家有关部门的。在1935年,段祺瑞的弟媳妇在合肥过生日,大家族的亲戚们都前去为之祝寿,,因为李国源的前妻是段祺瑞的二女儿,李国源夫妇也带着3岁的儿子李家晖前去……[详细]
|
段宏业,安徽省合肥市人,为北洋军阀、民国初国务院总理段祺瑞之子,善围棋,在民国初期颇有点名气,棋艺水平比他的父亲还要高,当时次一级的国手如吴祥麟等还非他敌手,后来日本人曾授之以段位。段宏业是个0,染有抽鸦片的恶习,20年代前后,曾任山西井陉正丰煤矿总经理。段宏业是“北洋之虎”段祺瑞与原配夫人所生长子,从小寄养在亲戚家,十几岁才回到段祺瑞身边。和他的父亲一样,段宏业也酷爱围棋,是当时围棋界有名的高手……[详细]
|
马宗琏,(?——1802),字器之,又字鲁陈。安徽桐城人。马瑞辰之父。嘉庆六年(1801)中进士,曾历任合肥、休宁、东流教谕。马宗琏生性敦实,无他嗜好,唯以著述为乐,精通古训及地理之学。马宗琏年少即跟随其舅姚鼐学习诗与古文词,文采沉博绝丽。因在科举乡试中解释《论语》过位、升堂合乎古制而深得大学士朱珪举荐。后跟从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游历,其学问大进。马宗琏秉承徽派朴学之理念,认为求学之道,解经必须……[详细]
|
马瑞辰(1777-1853),字元伯,桐城人,马宗琏之子。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事遣戌沈阳。文诚公富俊,时为吉林将军,延主白山书院,生徒中式者二人,文诚以课士有效,奏赏主事。洊擢员外郎。复遣戍黑龙江,纳赎回籍。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都水司郎中,因事遣戌沈阳。文诚公富俊,时为吉林将军,延主白山书院,生徒中式者二人,文诚以课士有效,奏赏主事。洊擢员外郎。复遣戍黑龙江,……[详细]
|
马三俊,字命之,桐城人,马瑞辰之子,马宗梿之孙,优贡生。举孝廉方正,学宗程、朱。以国难家仇,愤欲杀贼。咸丰四年六月,率练勇追贼至周瑜城,力战死,年三十五。著有《马徵君遗集》。……[详细]
|
中国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女儿,蜀中隐士陈光美妹妹。2004年4月在纽约皇后区圣约翰医院去世,享年93岁。陈子美为陈独秀与妻子高君曼所生之女。陈子美与比她小一岁的弟弟陈鹤年,是童年的游伴,亲密无间。她十多岁时,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之时,陈独秀忙于公务,顾不上家庭,子美姐弟俩很少见到父亲。父母感情破裂后,他们姐弟又随母亲离开上海独居南京破草屋。生活所迫,她与弟弟鹤年不得不……[详细]
|
陈鹤年(1913—2000)安徽怀宁人,是陈独秀最小的一个儿子。陈鹤年与三个哥哥陈延年、陈乔年和陈松年是同父异母兄弟,与姐姐陈子美为一母所生,母亲高君曼,妻子许桂馨。在北大读书期间是当时北平的“三大学生领袖”之一。还加入了地下共产党,成了一名预备党员。后投奔北京西山游击队,负责电报的收发工作和人员培养。受陈独秀党内负面影响,1938年底,陈鹤年携妻子和孩子去了香港,抗日战争期间又回内地。抗战胜利后……[详细]
|
陈松年(1910—1990),陈独秀的第三子。与哥哥延年、乔年为一母所生。他一生经历太多太多的苦难和不幸。刚出生父母离异,17岁时哥哥延年被害。解放后又因父亲的身份而受牵连,直到粉碎“-”后才过上了平凡的安顿日子。难童年当他1910年出生在安庆时,父亲陈独秀已离开安庆与他的小姨也是后来的继母高君曼生活在一起,多年来很少回老家。幼时的松年一直和母亲生活在安庆老家,与父亲见面的机会很少。直到20世纪3……[详细]
|
高晓岚(1876——1930)本名大众,陈独秀的元配夫人。安徽六安霍邱临淮乡人,清末安徽安庆营统领副将高登科的长女。1897年8月与陈独秀结婚,和陈独秀后育有三子一女,即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玉莹(陈筱秀)。1930年9月9日逝于安庆。……[详细]
|
高君曼,本名小众,又名君梅,1888年出生,1931年去世,陈独秀第二任夫人。高君曼是陈独秀原配夫人高晓岚(高大众)的同父异母妹妹,是高登科后妻亓氏的女儿。1909年岁暮,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高君曼到安庆,住到了姐姐家。此时,陈独秀与高晓岚感情已破裂,天生丽质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学女青年的高君曼与姐夫陈独秀接触的过程中,感情由亲情而爱情不断升温。高君曼与陈独秀于1910年公开同居,不久宣布要正式结……[详细]
|
张勋,字小嵩,安徽桐城人。家贫,好倡举义行。尝搜罗桐城节孝贞烈妇女二千馀人无力上闻者,汇请旌表,著总旌录四卷。桐城既破,马三俊起义兵霍山,与之定计,即往见秦定三,以急击舒城,与袭桐之师相应说之,定三不应,事遂败。嗣闻臧纾青统兵至桐,往六安迎之,谓纾青曰:“桐近日贼势与前不类,兵单援寡,难操胜算。不如先助攻舒,舒破,与秦军合,事乃有济。”又数以书劝定三,卒不应,纾青亦不肯往。十一月十七日,遂随纾青督……[详细]
|
张勋是东汉末年军阀袁术麾下的重要将领,袁术称帝后的大将军。公元193年,袁术被曹操击败,来到淮南,杀死扬州刺史陈温,授命张勋为大将。公元194年,朝廷派马日磾来到淮南,传诏迁袁术为左将军,并任命依附袁术的孙策为怀义校尉。孙策年纪轻轻,却为袁术攻下了庐江。张勋从心底里佩服孙策。公元197年,袁术称帝,任命张勋为大将军,并联姻割据在徐州的军阀吕布,吕布不仅不答应,还杀死了使者。袁术便派张勋、桥蕤及不久……[详细]
|
程侠(1894~1985年),县城文昌坊人,出生于中医世家。2岁丧父,幼年随祖父侨居南昌。后考入南昌义务女校,品学俱优,越级考入高小,得校长蔡敬襄赏识。民国3年(1914年)4月,程侠去景德镇崇文女校试教,与当时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的黄炎培相识,途中结伴,吟诗作画,黄炎培即兴为程侠画稿题有七言律诗6首。一年后,程侠复入九江诺立书院攻读,毕业后留任教习。旋赴上海伯特利中学任教。继又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详细]
|
余志开(1903~1984年),汪村乡人,后迁居江潭乡。祖辈务农。他自幼随父种山植树,林业生产经验丰富。建国初,他将土地改革中分得的荒山80亩,开垦造林,仅5年时间,扦杉木13800株,成活率达95%。合作化期间,被吸收为中共党员,任永丰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1954年被评为县劳动模范,出席省农业劳模代表大会,又被评为省劳动模范,获三等奖。1954年当选为县人民代表,1956年4月被选为县人民委员……[详细]
|
汤尚余(1938~1983年),又名金生,阳湖乡(今属屯溪市)人。出生于贫民家庭。考入屯溪中学后,因品学兼优,被推荐入徽州师范。连续4次被评为优秀生。毕业后,分配到本县石田中学任教。他在石田中学任教11年,认真钻研教学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受到全校师生好评。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任该校教导主任。曾两次被评为一等优秀教师,优秀工作者。1969年11月,被任命为溪口“五七”学校校长……[详细]
|
程家骝(1918~1983年),汊口人,出生于贫苦家庭。13岁到沪、浙等地当学徒。1950年6月,因上海友宁烟厂解散返回家乡。同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1954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区财粮助理、副区长,县粮食局副局长、局长和中共县直机关委员会书记等职。他在本县工作30多年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1950年到1976年,他任县粮食局负责人期间,县粮食局多次被省、地、县评为先进集体。1958~19……[详细]
|
程敦裕(1873~1960年),字荷生,县城文昌坊人。为徽商代表人物。敦裕7岁入塾,及长,随亲戚去江西乐平源茂杂货店当学徒。18岁时,因店亏损停业而转赴南京谋事,后与友人开设源盛染织布厂,经10多年刻苦经营,成为南京城西染织行业大厂家之一。他仗义疏财,热心乡里公益事业。民国3年(1914年),县城西门夹溪大桥和北乡洽舍桥被洪水冲塌,他倡议修建,并以其戬谷堂名义捐资2200银元。同时,又向旅外徽商募……[详细]
|
胡有记(1901~1936年),又名宝银,号讨饭,山后乡里庄人。生于贫农家庭,9岁人私塾,13岁辍学务农。民国23年(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入皖后,来到汪村、里庄一带,创建革命根据地。胡有记秘密参加工作,从此走上革命道路。24年5月,经-罗源辉、邱芳钦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25年4月,任里庄党支部书记,经常向穷苦群众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领导群众抗租、抗税、抗丁的斗争。后任祁婺休中心……[详细]
|
程家柽(1874~1914年),字韵荪,又字豫荪、下斋。汊口人,辛亥革命志士。家柽生于书香世家,清末中秀才。19岁考入武昌两湖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被选送至日本官费留学。在日本经郑可平介绍,与孙中山相识。他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次年,他和戢翼翚、秦力山等人,先后成立励志社、恳亲会、青年会等组织,创办《译书汇编》、《国民报》等刊物,在我国留学……[详细]
|
程淑(1858~1899年),又名文淑,字绣桥,商山人,是晚清女诗人。她生于书香门第,幼受家庭熏陶,爱好吟咏,对词学深有造诣,所作集句《苏幕遮》,妙语天成,时人谓为堪与易安居士词相媲美。程淑与其丈丈合撰的《麝尘莲寸集》4卷,全书15万字,共284首156调,系集宋、元、明人词作成句而成。由于她记诵词句之博,运句之巧合,所集各词,不集同调,一词不用两句,一语不作两用,不分割原句,也不掺入己句,气格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