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九月十二日出生于同安县仁德里集美社(今属厦门市集美镇)。光绪八年(1882年),入读南轩私塾;光绪十六年秋,南渡新加坡,佐父经营顺安米号。光绪二十七年,出资2000元建集美“惕斋学塾”,印送《验方新编》在闽南各乡散发,多行善举,颇得民望。光绪三十年春,因其父经商破产,他开始独自经营菠萝罐头业和米业。由于经营得法,所产“苏丹……[详细]
|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汉族,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1917年4月15日,受民国元老尊以国葬于湖南长沙岳麓山。著作有《黄克强……[详细]
|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蓬莱县城里人。北洋军阀首领。吴佩孚少时读私塾,22岁考中秀才。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因与乡绅翁爷失睦,出走北京,以占卜、卖字为生。光绪二十四年(1898)投天津淮军聂士诚部,当勤务兵;同年入开平武备学堂步兵班学习,光绪二十六年(1900)回部队任后路炮队队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回队后被授予陆军中尉、上尉衔。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
李纯(1874~1920),字秀山,直隶(今河北省)著名的直系长江三督之一。天津府河东水梯子大街东兴里人。1875年9月14日(清光绪元年年八月十五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祖父李明、父亲李荣平均以卖鱼糊口,李纯幼年过继给大伯李荣庆为嗣。光绪十三年(1887年),李纯随嗣父到北塘依靠二姐夫谭清远,开设小杂货铺维持生计。光绪十五年(1889年),谭清远为生计所迫投聂士成军先后任领官、管带,李纯即入营当……[详细]
|
陈去病(1874—1933),中国近代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江苏吴江同里人。因读“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毅然易名“去病”。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宣传革命不遗余力。在推翻满清帝制的辛亥革命和讨伐袁世凯的护法运动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诗多抒发爱国热情 ,风格苍健悲壮。1923年担任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改为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后曾任江苏革命博物馆馆长、……[详细]
|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伦道夫勋爵曾任英国财政大臣。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1874年生于英格兰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详细]
|
余芝卿(1874~1940) 字茂芳,浙江鄞县人。早丧父母,家境贫寒,幼年失学。14岁来沪谋生,当过学徒,后为大成祥等商号经理。民国元年(1912年)赴日本,在大阪开设鸿茂祥进出口商行,并任三江(江苏、浙江、江西)侨商组织董事长。他投资8万银元,委托薛福基等在国内筹办大中华橡胶厂,于民国17年建成。民国22年12月,成立大中华橡胶厂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他深感“国家兴废,系于教育……[详细]
|
杨度(1874-1931)社会活动家。湖南省湘潭县人,1875年1月10日出生于湘潭县石塘乡姜畲村。1892年捐监生,1894年中举人,是著名学者王闓运的得意门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以爱国救世的姿态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在阶级斗争风云变幻中,有奋进,也有倒退,有失败,也有胜利。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他成为了一位颇为复杂的历史人物。18岁至28岁期间,他致力于仕途,也关心国事。1895年中……[详细]
|
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1937),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874年生于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市。他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博洛尼亚大学学习期间,他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获得成功。1937年逝世。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称作“无线电之父”。(1943年,美国最高法……[详细]
|
陈宝泉(1874-1937),字筱庄、小庄、肖庄,中国近代教育家。天津人。1896年在维新思潮影响下参加康有为创办的强学会。1897年,考取京师同文馆算学预备生。1901年,任天津开文书局编校工作。1902年,陈宝泉任天津民立第一小学堂教员。同年,又协助严修创办天津师范讲习所。1903年由严修保送到日本留学,专攻速成师范科。回国之后1904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地区各小学教务长,并创设单级小学堂,筹备……[详细]
|
敖嘉熊(1874—1908),字梦姜、孟疆,又字咸愚。生于平湖,因祖父辈均在嘉兴县经营腌腊业,乃举家移居嘉兴南汇镇,后迁城区柴场湾(今解放路)。曾在秀水县署当过钱谷师爷,因与知县不睦,不一年即辞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义和团运动爆发,嘉熊在反帝爱国思潮影响下,在杭州与王嘉榘(维忱)、蒋方震(百里)等10余人成立时事研究会,名浙会;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浙学会。同年,在嘉兴与唐纪勋、祝廷锡……[详细]
|
汤化龙(1874年-1918年),字济武,汉族,湖北蕲水(今浠水)人。日本法政大学毕业。著名立宪派人士。清朝光绪进士,授法部主事。后任山西大学堂国文教习。1906年自请资送留学日本,入日本法政大学专门部学习法律,曾与同学组织留日教育学会,出版《教育杂志》。1908年秋毕业回国:任湖北谘议局筹办处参事。次年当选为谘议局副议长,复被举另议长,积极参与发动-速开国会运动。1910年赴北京参加各省谘议局联……[详细]
|
徐镜心(1873~1914)又名文衡,字子鉴。1873年12月21日出生于黄县(今龙口市)馆前后徐家村。其父徐德生,初在本村务农,后经营杂货,开办油坊、粉坊,逐渐致富。徐镜心5岁入本村私塾读书,勤奋好学,青少年时期即以品学兼优、胆识过人而著称于乡里。1893年适逢大比,长兄徐镜清赴考怯场,在家长的逼迫下,徐镜心虽对清廷腐败深恶痛绝,却不得不陪同前去登州应试,考中第3名,其兄名列榜首。考官对这兄弟双……[详细]
|
张嘉谋(1874~1941.8),字忠甫、中父,通用中孚,自号梅溪钓徒(简称梅溪),祖籍直隶开州(今河南省濮阳),清乾隆年间,高祖张瑛始迁河南省南阳,居城西北白庄,已历7世。曾祖存义,县学廪生。祖熙缉,均读书明大义。父光云,字庆之,同治、光绪间,县办育婴堂,每月捐资,又遵父命,捐建崇正书院,授职县丞。母周氏,兵部员外郎于京女,终年仅27岁。嘉谋幼时,随师南荫堂读书。17岁入南阳府儒学,补为廪生。他……[详细]
|
刘佐龙(1874~1936),亦名万青,号汉三。天门多祥人。自幼读书,累试不第,乃弃文习武,投湖北新军,取名“佐龙”。因身材魁梧,通文墨,为协统黎元洪所赏识。先后被荐入武高等学堂,将弁学校,结业后在黎部任队官。兴国、大冶一带闹事,黎派刘带兵弹压,升管带。武昌起义,随黎元洪反正,升标统。黎为都督,以刘为都督府执事官兼禁卫军司令。驻防大军山时,曾计赚清军焦都督,获大量军械o1911年11月,刘部驻省垣……[详细]
|
沈寿(1874~1921),女,原名云芝,后改名寿,字雪君,晚署雪宦,别号天香阁主。祖籍浙江吴兴,定居苏州,客居南通。其父是古董商。7岁随姐沈立学刺绣,16岁在苏州城乡已负盛名。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苏州创办同立绣校。20岁时嫁给迁居苏州的绍兴秀才余觉(后中举人)。余能诗善画,夫妇画绣相辅。沈寿致力于研究刺绣针法,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她所创造的仿真绣法,吸收绘画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逼……[详细]
|
朱庆澜(1874—1941),字子桥、子樵、紫桥。山东济南市历城人,祖籍浙江绍兴钱清镇秦望村人。父锦堂,游幕山东,为历城刑名师爷,庆澜生于任所。6岁丧父,14岁丧母,自幼孤贫力学。17岁,为治理黄河河工。后随友赴东北,投东三省总督赵尔巽部下,深受赏识,历任三营统领,凤凰、安东知县,东三省营务处会办,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任陆军步队第二标标统。同年入陆军将校研究所,充督练公所参议。朱庆澜 还是国……[详细]
|
18、蔡大愚
蔡大愚,字冰吾,回族,四川成都人氏,生于1874年,出生地川西懋功。留学于日本法政大学。回国后,先后在上海公学和四川嘉定中学任教师和教务长。,1913年7月至1917年11月任职于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兰州大学前身)。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身体力行,任职五年对法专的建设贡献突出,并组织领导了甘肃的护法运动。严谨治校1912年9月,蔡大愚先生受聘赴甘肃兰州整顿甘肃官立法政学堂,1913年4月,蔡大愚……[详细]
|
徽商亦称徽州商邦,系旧时徽州府籍的商贾帮派,自宋代起逐渐形成,至明清时期商业活动遍及全国。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我县城关、华埠两镇的主要商号中,以徽商居多,其中钱庄、典当、盐栈、烟丝、南北杂货业,几乎为徽商垄断。徽商在经营活动中,看重“诚信为本,以义取利”,恪守薄利多销、童叟无欺、决不二价等“财自道生”的儒商规范,不以短期行为赚钱,为了信誉,有时还宁愿承担暂时的损失。正是徽商的良好商业道德,赢得了……[详细]
|
徐临端(1874-1911)广东花县三华村人,1911年3月29日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在进攻督署衙门的战斗中,徐临端脑涂甬道,壮烈牺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