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镇,男,汉族,安徽凤阳人,开国初功臣武定侯郭英之子,赠营国武襄公。伯父子兴亦以开国公封巩昌侯,追封陕国宣武公。姑高庙妃,二女弟为辽、郢二王妃。镇以勋戚子弟,姿貌洁修,仪止详谨,朝谒之际,太祖属目。洪武己巳,选尚永嘉公主,时年甫十七。郭镇好学,工诗,熟于礼度。每命练兵总事,恭勤不懈。帝即位,命赏辽东兵,事竣,还,中途疾作,至今不能朝。帝令医治,勿痊,卒于赐第。辍朝三日,殓葬皆遣官赐祭,诸王亦遣祭奠……[详细]
|
朱辅(?—?)南宋安庆怀宁(今安徽潜山)人,字季公。朱翌子。历官通判。曾据在辰州(今湖南沅陵)任官时得见闻。著,溪蛮丛笑》,保存了当时湘西各族社会历史重要资料。……[详细]
|
朱粲(?—621)隋亳州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初为县佐史。大业中从军,逃亡聚众,号为“可达寒贼”,自称迦楼罗王。十一年(625),有众十余万,横行荆,沔(今湖北省境),转掠山南,所至食人。唐开德元年(618),在冠军(今河南邓县西北)称楚帝,年号昌达,仍专以杀掠为事。次年,为土豪杨士林、田瓒所破,势力微弱,一度附唐,又叛附王世充。后李世民破洛阳,斩之于洛水之上。士民恨其残忍,投瓦砾击其尸,须臾……[详细]
|
朱亮祖(?—1380)元末明初六安(今属安徽)人。元末为“义兵”(地主武装)元帅,两度被朱元璋所俘,遂投降,累功授枢密院判。参与攻灭陈友谅、张士戾等役。洪武元年(1368),随廖永忠取两广。封永鼓侯。后出镇北平(今北京)、广东,以“所为多不法”,被召入京,鞭死。二十三年被追论为胡惟庸党羽。……[详细]
|
朱匡业(?—?)五代时庐州舒城(今属安徽)人。初从李昪为军校。及李昪代吴称帝(即南唐烈祖),出为歙州刺史,旋召还授神卫统军。周攻南唐淮南,他任内外巡检使,以驭军严肃著称。李煜(后主)袭位,任官至神武统军,加中书令。……[详细]
|
宫兆麟(?—1781)字伯厚,中国江南怀远人,清朝大臣。自贡生授湖北安陆通判,累迁至山东粮道。乾隆三十一年,授湖南按察使。桂阳州民侯七郎殴杀从兄岳添,贿其兄学添自承。知州张宏燧谳上,巡抚李因培疑之,令兆麟详鞫得实。因培调福建去,巡抚常钧庇宏燧,以七郎呼冤劾兆麟,兆麟亦入奏。上遣侍郎期成额会总督定长按治,如兆麟谳;兆麟又发宏燧买金行贿状,期成额等奏闻,逮讯,买金非行贿,乃迎合因培及湖北布政使赫升额意……[详细]
|
方世俊(?—1769)字毓川,安徽桐城人,清朝大臣。乾隆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太仆寺少卿,外授陕西布政使。二十九年,擢贵州巡抚。三十二年,调湖南巡抚。刘标讦发上官婪索,言世俊得银六千有奇,上命夺官,逮送贵州,其仆承世俊得银千。狱成,械致刑部,论绞决,上命改监候。秋谳入情实,伏法。……[详细]
|
张廷璐(1675-1745),字宝臣,号药斋,张英第三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应乡试列副贡;五十二年再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苏学政;十年,典浙江乡试;十一年,擢礼部侍郎,再督江苏学政。乾隆九年(1744),主持江西……[详细]
|
张若震。室名静春斋。安徽桐城县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初授浙江天台知县,历官至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抚。张英之孙,张廷璐之子。曾捐资修建县城东紫来桥,后卒于官署。著有《静春斋杂文》4卷、《静春斋诗》4卷。生平张若震出身于桐城张氏,其家世显赫,祖父张英、伯父张廷玉皆官至大学士,父张廷璐曾任礼部侍郎。张若震于雍正元年(1723年)获赐举人出身,雍正六年(1728年)被授予浙江天台县知县官职,雍正七……[详细]
|
林之望(1811年-1884年),字伯颍,亦字远村,清代安徽省凤阳府怀远县人。为清季末叶本县重要历史名人、诗人、高级官员之一。祖籍福建莆田,明末因避沿海倭寇之乱而迁至凤阳,后迁至怀远。数代书香门第,所谓“九龙世泽”。祖父晋奎公,以萃科官贵州司马,品学兼优,素为乡里称颂,文章锦绣,收载《本朝百二名家集》,事迹见诸《皇朝经世文编·循吏传》,著有《洗蓬仙馆诗·文集》等。父名士佑,庠生,淡泊明志,隐逸不仕……[详细]
|
王兰庭(1865——1938)原名新苓,号畹香,六安县大牛集人〔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十五年进士及第,先后任会试考官、编修处纂修、国史馆总编纂等职。光绪二十九(1903年),擢入翰林院,帝授检讨,记名御史,为光绪皇帝的文学侍读,从二品。所撰《殿试御览》,光绪帝批语赞云:“词清似水,笔利如刀”。宣统元年(1909年),父丧,返六安守孝侍母,丁忧未满,辛亥革命爆……[详细]
|
卢宜庆(1901-1988),六安城关(今六安市)人。早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60年。先后在蚌埠、贵池、合肥、安庆、芜湖、桂林、上海、休宁、六安等地中学、师范任教员、教务主任、校长,安徽学院讲师、副教授。建国后,历任徽州中学教导主任、屯溪女中校长、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曾先后担任中国民主同盟屯溪市委员会主任、屯溪市人民政府委员、民盟安徽省委员会顾问、省政协委员、当涂县和芜湖……[详细]
|
宋竹荪(1880-1949),原名茇,家谱名仁澍,舒城县柏林乡宋家圩人。光绪六年(1880)九月十七日生。夫人唐悯,字佛奴,系淮军著名将领唐定奎之-,光绪六年十二月生。他们生有子女十人。其女宋竞雄,与英国留学生李国鼎结婚于武昌。宋竹荪早年求学于日本法政学校,在日本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接受柏文蔚(时任安徽都督)的委托,组织了舒城临时军政府,任主席兼总司令,领导革命军队……[详细]
|
韦上伊(1910——1973),安徽省舒城县五显镇人。7岁上学,13岁考入芜湖五中,后到安庆第六师范读书。民国18年(1929年)进安徽大学,先攻读法律,后改学文学。在安大学习期间,受到进步教师和进步书籍的影响,思想比较激进。民国23年,安大学生为抗议国民党政府对日本侵略者的妥协政策,组织-团到南京-,韦上伊任-团宣传股长,次年毕业。民国27年,上伊回舒城任县民众教育馆馆长,与唐晓光等人一起进行抗……[详细]
|
马承志(1886——1977),艺名金标,安徽霍邱县周集区人。出身贫苦,11岁帮人放牛,拜黄树生为师,空闲时习练少林拳术,后逃荒至县城帮工,此时已初步掌握少林拳术和长、短、软兵器。清宣统三年(1911年),马承志应募入北洋军第六师当兵,教习拳术。六年后离队,到山东德州王屯庄拜王兴隆为师,学练形意、八卦、八极、太极拳。民国12年(1923年)起,先后在安庆黄家操场中学、武汉京汉铁路局教拳。民国17年……[详细]
|
洪晓岚(1866—1953年)名人纪,字伦五,别号愚谷,寿县三十铺人。自幼随父读书,光绪十三年(公元1886年)入泮。清末,历任阜财商业学堂堂长、寿州公学监学、劝学所所董。辛亥革命,淮上军起义,任革命军司令部文牍。民国期间,历任寿县公署学务科长、寿县公学校长、劝学所委员会委员、教育董事会保管董事、教育局长、安徽省自治筹备处评议会评议员。他秉性严谨刚正,处事精详核实,毕生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心力交瘁……[详细]
|
汪凌汉(1896年~1959),名明甫,字少潭,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出生在诸佛庵乡七里冲(原名漆榔冲)村。自幼聪敏过人,6岁起读了10年私塾,后又从师学医,学成后一面义务为乡邻治病,一面倡导办学,自任教员,培育家乡子弟,深受乡邻称道,为求深造,在医病、育人之余,刻苦研读文史哲学。在近30岁时,考取国立南京中央大学教育系读书,民国21年(193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留校任助教时,结识朱……[详细]
|
李俊臣(1901~1965)流波人。1950年参加工作,1952年6月~1953年12月被选为金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驻会常委,1953~1958年任金寨县工商业联合会主任委员,后被推选为省工商业联合会执委,是县第一、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李俊臣16岁自营油炸、挂面、豆腐作坊,善于管理,重商业道德,生意日益兴隆。后与人合股经营李义记布匹杂货店、同仁中药房、瑞康盐庄,成为流波镇工商界的知名人士。1951……[详细]
|
王文恺(1895~1974)麻埠人,出身贫穷。十几岁时,入麻埠镇王和民馆店学烹饪技术,勤奋刻苦,虚心求教,技艺不断提高。后单独开业,亲自掌厨,能承办海参、燕窝等各种宴席,制作多种高级点心,成为全县名厨师。1960年,先后去合肥和北京参加厨师竞赛。1972年,六安地区举办厨师训练班,他应邀当师傅,传授烹调技艺。……[详细]
|
郭霭泉(1889—?),原名益谦。少因家贫辍学,学制毛笔,1908年创店号“郭文运”,兼营文具、书刊、黄烟、戒烟丸等。1915年与上海英美卷烟公司签订代销合同,改业经营香烟。后扩大定名为十七号烟栈,并在本县中梅河、晓天、南港、河棚、张母桥和英山、霍山、六安、潜山等县设香烟批发部。1917年又与美国德士古石油公司签订煤油代销合同。1925年,与英美贸易商人扩大经销代销业务,在上海、芜湖设经销联络站,……[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