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本,为中国清朝官员,本籍安徽。他于1834年接任台湾府知府,后又于1837年(道光17年)奉旨担任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并辗转担任三次该项职务,为台湾清治时期这阶段的地方统治者。字以贯,号介臣,六安州城关(今六安市)人。幼年聪敏好学,十岁即能写文章,二十岁考上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中进士,被清廷以庶吉士授主事,任刑部总办。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台湾知府,二十三年升……[详细]
|
涂宗瀛,安徽六安人。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中举。同治元年(1862年)大挑一等,六年知江宁府,九年升任苏松太道员,十年升湖南按察使,后改任布政使。光绪三年(1877年),任广西巡抚,后改任河南巡抚,七年调任湖南巡抚,后升湖广总督。涂宗瀛1812年12月30日出于安徽六安东河口花石嘴村。父亲涂蕴辉,清增贡生,为农村私塾先生。涂宗瀛从小先跟其父读书,二十岁起,先后在六南桑家畈、羊山寨开馆为生。因……[详细]
|
鲍起豹:字爱山。年19袭职,初署守备,因功升游击、副将。清道光十二年(1832)任太湖协副将,署苏松镇总兵。十五年,任琼州镇总兵,龙门协副将前去巡察,印被海盗夺去,起豹立募“红单艇”,亲率兵围剿,生擒盗首石十六等170余人。后调升湖南提督。时太平军攻永州,起豹驰赴救援,城中兵不满千,而太平军数万。广设疑兵,炮击太平军将领萧朝贵,解永州围。长沙之战,力守80余日,大败太平军。解职归里。……[详细]
|
许希孟(1903年~1929年),原名许绍贤,本县石堰乡土门店人。1926年春,许希孟经其胞兄许继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入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与周狷之等人一起,在家乡开展农运工作。至1928年,他先后发展20多个农会会员,建立了戚家桥乡农会、中共戚家桥乡党小组,还组织了一支农民“别动队”,开展了秘密镇压豪绅地主的斗争。1929年元月,许希孟被选为中共六安县委候补委员,多次组织领导了数……[详细]
|
丁香墀(1908-1930),安徽省六安市人。1924年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民主革命时期,1917年始读私塾,后入六安屯卫小学。1920年考入六安安徽省立第三农业学校,后转入芜湖安徽省立第二农业学校。开始阅读《唯物史观》、《新青年》等进步书刊,深受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影响。大革命时期,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读书,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受党组织派遣,返家乡徐集建立秘密联络站。土地革命战争……[详细]
|
王绍周(1900年~1931年),原名王训详,又名少周,安徽省六安市徐集区分路口人。1922年王绍周考入“三农”学校读书,在进步教师沈子修、钱杏邨、朱蕴山等人的教育与培养下,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官僚的斗争,经常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办夜校,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讲解革命道理,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六安,王绍周义愤填膺,与邹同礽、吴干才等人组织了“六安沪案后援会”,发动全县各界民众支持上海……[详细]
|
刘伯新(1913-1935),革命烈士。安徽六安人。女,为红4方面军31军军长余天云之妻。1928年秘密参加农民协会、妇女会。1929年六霍起义胜利后,参加村、乡革命工作。在一次送信途中,被敌人打伤臂部,送入红军医院治疗。伤愈后被留在红军医院当护士。随军参加鄂豫皖苏区各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她随红军经平汉铁路进入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医院调至红……[详细]
|
邵烈坤(1910-1937)。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一军、红四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等职。参加鄂豫皖根据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1933年7月部队扩编后,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副团长、团长。参加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各次反“围剿”作战及进攻战役。1934年底,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副师长。1935年5月参加长征。同年冬,奉命南下川……[详细]
|
刘树藩(1915―1940),安徽六安人。1928年投身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作战,任红四方面军师少共书记。后随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调新四军工作。1939年后历任新四军第五支队政治部组织干事、总书记、科长、第八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开辟皖东、淮南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详细]
|
袁化民(1913~1948)又名袁如为,古碑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连长、指导员、联络员。他常化装为民夫、货郎传递情报。抗日战争时期,他与李中元、张经川等在丁家埠地区组织20多人的抗日游击队,打击地方反动武装。金寨县民主政府成立后,任城关区民兵游击大队长,率部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镇压-和清剿余匪的斗争。1948年2月,袁化民率部与国民党军第四十八师激战时,不幸被捕。7月7日,与县长白涛同……[详细]
|
王葆斋(1883~1958)又名铸人,白塔畈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曾任四川新军标统、黑龙江防边军统领。辛亥革命后,他追随北洋军阀“安福系”,历任陆军团、旅长,广东省军务厅厅长,安徽清乡总办。北伐时,一度任柏文蔚第三十三军参谋长。民国18~26年(1929~1937),先后任武汉卫戍总部参议兼稽查处长、合肥县长、安徽芜湖及贵州独山行政督察专员。曾利用工作之便,在武汉资遣过……[详细]
|
余道品(1902~1975)张畈乡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霍山县六区六乡贫农团组长、乡苏维埃粮食委员、乡苏维埃主席。民国21年(1932)红军西撤时落伍回乡务农,在-时期,他精心保存革命文物,细心照料红军家属。新中国建立后,被评为县区乡优属模范。1951年他应党中央特邀,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二届第三次会议和国庆观礼,获优抚奖旗一面。1952~1955年任县人民委员会驻会委员,1952年秋,参……[详细]
|
金飞霞(1910—1940),字缓平,原名传印,又名金石焘、金石刚,舒城县东沙埂乡(今属南港镇)人。金飞霞生于较富有家庭,父金沛之是当地开明士绅,因倾向革命,营救过共产党人,1940年被国民党舒城县调查室暗杀。金飞霞1924年进舒城城关第一高等学校读书,1926年考入南京安徽公学,1929年秋,考入武汉大学。在校期间,他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30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的一……[详细]
|
胡志满(1902-1936),舒城人。1914年帮人放羊。稍大,跟着三哥学理发。参加过三番小刀会,后到春秋山寻求革命。1930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仍以理发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成为春秋山、枫香树一带革命的宣传者和组织者之一。1930年上半年,组建红军赤卫队,任队长。1931年舒城县遭受旱灾,饥荒严重,他组织群众先后扒了小冲和阴洼等地地主家的粮仓。还经常以贩菜为名活动于桐城、庐江、合肥、霍山、潜山等地……[详细]
|
宋继蕴,女,1903年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宋家圩。祖父宋传统,家有薄田数亩,在乡设馆课读。父亲宋治平,生二子一女,宋继蕴排行0。宋继蕴童年随祖父读书,粗通文理,因受封建礼教束缚,未能继续深造。1、革命历程五四运动后,新文化在各地广泛传播,舒城的社会风气也逐渐开化,一些思想清醒的青年学生开始萌发反对封建制度的意念,有的还到外地求学,吸收新思想的营养。在这个社会变革时期,宁继蕴也感受封建礼教的压迫,痛心……[详细]
|
王仁峰(1886—1967),字霭吾,号晦释,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柏林乡石岗村人,是著名影视明星王祖贤的曾爷爷,是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者,参加了同盟会,金陵举事前,为制弹药失左臂,人称“王一手”,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在故乡安徽舒城创办舒城中学,为乡人所敬。王仁峰还写得一笔好字,其墨宝为乡人所珍藏。早期事迹王仁峰幼入私塾,19岁就学于舒城斌农中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理……[详细]
|
郑荃荪字养源,赞丞之弟,霍邱城关人。安徽讲武学堂肄业。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参加熊成基领导的马炮营起义被捕入狱。保释后随兄郑赞丞赴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失败返皖。同张孟介等组织淮上讨袁军,苦战月余,后遭夏永伦等袭击,兵败,乃东渡日本。不久又奉命回国。民国7年(1918),陈炯明率粤军攻闽,郑荃荪任国民党机关总部参谋,留守上杭。时各地叛乱,郑集合钟大辉等各地民军,自任指挥,竭力防御,困守孤……[详细]
|
傅承铭(1904-1977),女。1928年在安庆女子职业学校读书,次年因宣传马克思主义被捕,经鲍有荪营救获释。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去上海华德印梁厂做工。1933年在上海欢迎巴比赛大会上散发革命传单,又被捕入狱。1937年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时获释返舒。因与党组织失去联系,遂与鲍有荪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任中共舒城特别支部委员,不久调往延安学习。先后任陇东分区抗敌后援会代理主任、中央-部……[详细]
|
郭洪勋,安徽霍邱人,(1904-1930),幼年就读于龚店郭家楼小学(今属金寨),1921年,去安庆继续读小学。1922年,在广州黄埔军校读书两年。1926年2月,返回家乡,不久去安庆工作。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到广州从事地下工作,同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敌逮捕并关押于广州南石头监狱。1928年5月,被处以4年徒刑。1929年,经保释出狱后,即和组织接上关系,被派往南京中央军校做……[详细]
|
宋金彪(1907-1932),少年时因家境贫困,从师学理发以维持生计。1926年春,党组织在乌龙庙乡开展革命活动,并建立乡农民协会。受其影响,积极加入农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参加了特支领导的霍邱县“文字”暴-动和清算胡子义的斗争。后做兵运工作。不久,任三区(乌龙庙)少先队大队长。因工作出色,不久,升任霍邱县赤卫军第三团团长。1931年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三十五团团长。1932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