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反白(1887.3.14~1972.6.6),俗姓李,名培基,字子厚,开封市人。幼从开封籍名师武秋宾、于云汉读私塾。少时酷爱绘画,深得河南书家、收藏家单振赢的赏识。单当时在开封任协盛全药材庄经理,他资助李培基前往江西南昌,拜范藕舫、陈芝舫两位名家学画工笔花卉与人物,后又学习徐崇嗣无骨画法。在南昌期间,单将他安排在协盛全药材庄南昌分号内,边作伙计,边学画。为自谋生计,宣统元年(1909)入河南巡防……[详细]
|
马运五(1887~1955.4),原名鸿福,号禾霖,回族,开封市人。马家祖籍南京,祖父马永龄在南京经营花边折扇业。嘉庆二十四年(1819),马永龄迁居开封。马家在开封除继续经营豫盛永花边折扇业外,同治三年(1864)开设马豫兴鸡鸭店,后又开设豫盛昶皮毛土产店等。光绪十三年(1887),马永龄去世,马运五之父马有义继承父业。光绪三十年(1904)。马有义与兄分立门户,同年马运五就读于河南大学堂。次年……[详细]
|
孙霁虹(1887~1937),名凌宇,字菊晨、霁虹,后以霁虹行世,开封市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拜河南巡抚松寿的镖师米全忠为师,学习气功、弹腿门、查拳、炮拳、刀、枪、剑、棍和对打套路。光绪三十年,又拜朱仙镇仇店武术高手仇玉书为师。他攻少林拳法,3年之中无论寒暑均睡一条长板凳上,黎明即起,夜以继日苦练,深得仇氏真传,时人称他铁腿孙霁虹。1914年,他在开封成立国术社,将原来在无量庵街、北泰山庙街……[详细]
|
王梦兰(1886~1911),原名梦伦,字华亭,河南省考城(今兰考县)马目村人。兄弟7人,排行第二。少时聪颖过人,博闻强记,后就学于开封。暨长,尤慕朱家、郭解的侠义行为,急公好义,乐于助人。他性格端庄,耿直豪放,每与人议论,见解高超,往往有所独创。有人说到清嘉定、扬州屠城事,先是泪涔涔下,继之愤然发誓: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每读《民报》,更喜形于色:有方法,有导师,今后光复旧物,惟恃我们努力啊!宣统……[详细]
|
宋问梅(1884~1963.8),原名保蘅,字问梅,后以字行,开封市人。生于书香之家,系清末开封著名文人宋继郊之孙。宋家是清末民初开封八大家之一,原住旗纛街,宋问梅时住大厅门街东头路北。民国时,宋问梅长期在河南省政府中任职员。30年代曾任省会-科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家闲居。因长期在机关中搞文书,故而练就超群的小楷书-底。他写得虽好,但因是公职人员,故从不卖字,颇具文人风雅。他数十年精读经史子……[详细]
|
章培余(1884~1913.7),字读三,号宗裕,原籍浙江绍兴。其父章炳仁晚清时在河南省城开封任道台一职,章家遂落籍开封,当时章家住鹿角胡同。章培余幼读私塾,后毕业于河南法政专门学堂。当时法政专门学堂与中州公学、优级师范及大河书社为同盟会在开封的秘密活动基地。章培余加入同盟会后,在省城各学校及浙江会馆等地,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进行秘密串联活动,发展同盟会员,河南辛亥革命前夕,省城开封的同盟会员已……[详细]
|
张乐天(1882.7.1~1974.11.23),原名受祜,字乐天,后以字行,号乐道人,云烟山馆馆主,听香馆馆主,开封市人。祖父为举人。父张梦公,清贡生,善书画,工诗。当时省城开封一些缙绅士大夫争聘梦公课其子。清副魁李龝川、举人景仲升皆为梦公及门弟子。张梦公秉性耿直,家教甚严,他不同意乐天从师外读。光绪二十年(1894),张梦公设馆于晚清进士陈爽如宅。陈爽如曾对梦公谈及乐天自学之苦,因此张乐天13……[详细]
|
关百益(1882~1956.1),原名葆谦,曾用名益谦,字百益,后以字行,满族,开封市人。关家原住开封城内里城。关百益之父关魁征,光绪二十七年(1901)去世。1922年5~10月,冯玉祥任河南省督军,10月,他下令遣散满蒙旗营,关百益一家从里城搬出,过平民生活。关百益的夫人田玉芝,是河南博物馆的技术员,善绘画,兼墨拓工作。关百益著作中的许多插图,都是她绘制或墨拓的。田玉芝共生两男一女,1972年……[详细]
|
时敏行(1881~1961),原名经润,又名明荇、明行,别号讷言,河南省通许时庄(后移居县城)人。弟兄4人,排行3,故世称时老三。时敏行自幼读书,聪慧好学,勤于思考,曾考中县首。1902年考入京师大学堂速成科师范馆。190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同年,由在日同学陈与燊(黄花岗烈士)介绍,加入同盟会。1906年12月,时敏行谋往参加萍乡起义。因无路费,以祖母病故为由,到中……[详细]
|
杜秀升(1881~1960.9),原名杜光俊,字秀升,曾用名杜龙彬,回族,开封市人。幼读诗书,又从父习武,擅长剑术。后在其父经营的聚泰蜡烛店学徒,继承父业后,任聚泰、聚盛恒两商号经理。宣统二年(1910),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与魏子青在开封马道街合资兴建河南第一家新型商场--丰乐园;同时投资1.6万银元,与魏子青等创建河南第一家电厂--普临电灯公司,并任董事长;并集资在开封马道街兴建劝业商场。三……[详细]
|
赵筱泉(1881~1955),原名赵锦荣,开封市人。父赵林泉为清末秀才。筱泉幼年时曾读过几年私塾,由于家境贫困,16岁时,其父把他送开封徐府街乾泰杂货行学徒。他吃苦耐劳,精明干练,深受掌柜的赏识。出师后,就承蒙重任,到上海坐外庄。在上海时,他看到由日本传入的东洋车(即人力车)轻便灵活,深受欢迎。回开封后,他筹集资金,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从上海购回5辆人力车,辞掉了乾泰杂货行的工作,在开封右……[详细]
|
王合三(1881~1955),满族,开封市人。早年读私塾,系清末秀才,后转入河南省立优级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任职于江苏省昆虫局。受当时科学发展影响,目睹中国之现状,立志习医济世。开始刻苦攻读医学书籍,后行医诊病,成为中原一代名医。王合三热心于中医教育事业。1922年河南省会警察厅组织中医会考,王合三结识同时应考的周伟呈,两人一见如故,随成莫逆之交。两人共同发起成立河南医药研究会,发展会员百余人,多……[详细]
|
胡汝麟(1880~1941.2),字石青,以字行,别号乐想楼主,河南省通许县后城耳岗人。10岁丧父,由母罗氏教养成人。光绪二十二年(1896)中秀才,1906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胡汝麟久怀教育救国宏愿。1907年任河南高等学堂教务长,1909年任省教务公所专门科副科长兼教育官、练习所教员,办选拔及考职事。1915年,他和王抟沙(名敬芳,巩县人,二人曾被称为河南公司派……[详细]
|
杨曾蔚(1879~1946.2),又名古霞,字少石,清祥符县(今开封市)人。清末以名诸生被选入明道书院,肄业。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北京练兵处考送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学习陆军。留日期间,在许多杂志上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曾任东京《武学》杂志。光绪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会。曾与李烈钧、唐继尧、尹昌衡、张凤翙等人组织丈夫成城团。宣统二年(1910)回国。当时蔡锷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官,陆……[详细]
|
孔昭祺(1879~1935.11),字少澄,开封市人。出身于塾师家庭,父孔广杰,幼承家教,少聪慧,有临文敏捷之称。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取秀才,后被选为副优贡。光绪三十年,被保送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数学科学习,宣统元年(1909)毕业。经毕业考试,被清廷赐为师范科举人。宣统元年八月后,孔昭祺受聘于洛阳,任河南府中等蚕桑学堂教习,至1914年,同年返回省城开封,1914~1922年,任教于河南省立第……[详细]
|
张香尼(?~1911.12),河南祥符(今开封市)人。少有大志。阅读《水浒传》,羡慕李逵为人。在省城开封开设澡塘,结交各界英雄豪杰,省内仁义会、大刀会、八卦会、老君会主要成员,大多与他相识。1911年12月河南辛亥革命起义起,张钟端委托他联络各地英雄豪杰响应起义,并留3000人把守黄河桥。起义事泄,他去万善寺送信,劝民军立即支援起义,将至门时,被捕。1911年12月24日英勇就义。……[详细]
|
丹鹏晏(1888~1911.12),乳名根柱,回族,开封市人。丹鹏晏幼年丧父,兄妹4人靠母亲开一小茶馆勉强维持生活。常到小茶馆喝茶的一说书人,经常向人谈些绿林英雄豪杰除暴安良事迹。丹受其影响,想效法豪杰为民除害,便到东大寺内,拜武术名师李占发为师,习武学艺。清光绪年间,河南巡抚陈夔龙向农民增加税粮,丹鹏晏参加了以李元庆为首的抗粮斗争。失败后,丹鹏晏逃往山东曹州。后又参加反清组织仁义会,以做生意为掩……[详细]
|
许钧(1878~1959.2),字平石,号子猷、蘧庐散人、散一居士、凝一居士,晚号怡安,祖籍开封县杏花营乡。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在开封城北张湾决口,许家被洪水淹没,沦为赤贫。其父后赤手进城,以苦力谋生,晚年借钱10串,做小杂货营生。1878年12月19日,许钧生于开封城内塘坊口街。幼聪慧,7岁入私塾读书。16岁拜河南延津李星若为师,学八股文、四书、时文、古文、诗经等。19岁因家贫辍学,以……[详细]
|
沈竹白(1878.8.28~1914.1.28),名嘉炎,字竹白,号明甫,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书香世家,祖、父两世宦居河南,定居开封。祖父如椿,字茂堂,号蓝畦,在清吏部任职,并历任河南许州州判,郏县、镇平县知县,裕州知州,皇清诰授中宪大夫(碑文),祖母封一品诰命夫人。父宣昭,字宜甫,号闻庭,清光绪年间曾任项城知县、罗山知县,汝宁府通判,母施韵湘,江苏海门人,识文达理,勤俭贤良。竹白兄弟5人……[详细]
|
靳志(1877~1969.2),字仲云,开封市人。清初太高祖为造酒工人。后改工为商,在开封城内新街口开西合盛酒馆。以后数代读书。其父祖怙以附贡为河南孟津县教谕。家渐中落,房产荡尽。靳志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得拔贡,二十九年(1903)中进士,榜下用工部主事,同时在京师大学堂学习法语。光绪三十年(1904),考取商部引见记名章京,人皆贺为中南捷径,一步升天。同年冬,弃官游学法国,后转英国。190……[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