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玮庆,沈葆桢长子,附贡生,恩赏举人,世袭一等轻车都尉。擅书画。家庭元配林德琼生长子、次子、三子:沈翊清、沈黻清、沈赞清。继配陈仲容(陈衍六姐),生四子、五子、六子沈颐清、沈頲清、沈永清。……[详细]
|
林尘谭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长女。河单南布政使刘齐衔妻。……[详细]
|
沈鹊应(1877-1900),字孟雅,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爱国名臣沈葆桢之孙女,“戊戌六君子”之一林旭的妻子,在林旭戊戌变法失败就义后,服毒自尽。父沈瑜庆,同光派闽派重要诗人,长期身任要职,曾官至贵州巡抚,功名在沈葆桢诸子中最盛。母郑夫人是林则徐小女林金鸾与郑葆中(月庭)之女。沈鹊应能诗擅词,现存《崦楼遗稿》(附《晚翠轩诗集》后),存诗29首,词35首。沈鹊应是沈瑜庆的长女,两岁时,祖父沈葆……[详细]
|
林则徐的六妹,沈葆桢的母亲.沈廷枫的夫人……[详细]
|
沈廷枫,(1787—1870),字兼三、香塘,号丹林。福建侯官人,擅书画。沈家世代清贫,无科名官职。沈廷枫娶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为妻,长子早夭,次子就是沈葆桢。沈廷枫是一位教书先生,靠每个月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林惠芳娴熟勤快,不但终日替别人做女红补贴家用,而且还负责了沈葆桢童年时代的教育。道光十二年(1886年),沈葆桢11岁那年,沈廷枫考中举人,紧接着赴京应礼部试时,把沈葆桢带上,不是带到京城,而……[详细]
|
林普晴(1821年-1873年),女,字敬纫、俊兰,林则徐次女,嫁沈葆桢。清咸丰五年(1855年)葆桢守九江,六年摄广信,太平军自吉安陷贵溪、弋阳。葆桢筹饷河口,郡城空虚,普晴飞书乞援于驻玉山之饶廷选。兵至围解,民心大安,普晴以此名闻。林普晴是林则徐的女儿、沈葆桢的夫人。她的父亲、丈夫皆为清朝名臣,所以在她死后,有一幅凭吊她的挽联写道:为名臣女,为名臣妻,江右佐元戎,锦缎夫人分伟绩;以中秋生,以中……[详细]
|
林汝舟,男,(1814年-1861年),中国清代翰林,字镜枫,号楫之。福建侯官人。林汝舟是清代著名政治人物林则徐的长子。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汝舟考中戊戌科进士,殿试位列第二甲第六名,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未任他职。林则徐遣戍新疆时,他因在职,按例不得随侍父亲。林则徐逝世后,林汝舟升为侍讲。……[详细]
|
郑淑卿(1789~1847年),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晚号绛红楼老人,善诗书。出身官宦之家,父郑大谟,字青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进士,官河南永城县令。淑卿为其长女。简介林则徐的贤内助郑淑卿是福建侯官著名进士、曾任河南远城等县知县的郑大模的长女。她在16岁时,成了比她大4岁的举人林则徐的夫人。婚后,郑夫人从奴仆成群的官宦富家来到了穷苦得几乎一贫如洗的书生家,生活自然不习惯,但她很快适应了环境……[详细]
|
林霈霖(1796-1839),又名元抡,字雨人,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林则徐四弟,出生后即出嗣其三伯父林孟典(原名天策)。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入泮,道光五年(1825年)八月中举,官光泽县(今属福建)县学训导。……[详细]
|
林宾日(1749—1827),原名天翰,字孟养,号晹谷,籍贯侯官(今福州)。民族英雄林则徐之父。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暨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个人家庭岁贡生,一生未仕,以教读为业。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林宾日娶妻陈轶。生子三:鸣鹤(殇)、则徐、需霖;女八。……[详细]
|
民国原海军总长刘冠雄的女儿刘孝琛,黎元洪次子黎绍业的妻子。……[详细]
|
陈恩焘(1861—1956),字幼庸,福建福州人。出生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自幼天资聪颖,其父甚为喜爱,“尝亲自教授经书,勖以孝悌传家、忠勤爱国,及修身涉世之道”,对其期望之殷可见。就在陈恩焘出生的那一年里,中国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两江总督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中国第一代科学家徐寿、华蘅芳开始着手试造蒸汽轮船,近代海军建设的萌芽初现。经历两次鸦片惨痛教训的中国,开始了旨在图存自强的洋务……[详细]
|
陈长桐(1896--?)字庸孙,福州市螺洲镇人。1919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当年赴美留学,1921年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银行系,1923年获纽约州立大学研究院银行(金融)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执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商科,后任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国际贸易科主任。改入青岛中国银行后,曾从站柜台、数钞票的基层业务干起。1930年任中国银行国外部营业部主任。1939年曾赴仰光主持中国银行驻缅甸经理处工作。1941年经……[详细]
|
林孝恂(?-1914年),字伯颖,前清翰林,福建闽县人,其妻游氏,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地方官,民国初年移居北京,病卒。林孝恂根系福建闽侯林氏,旧年林氏是望族。林氏至林孝恂这一支已式微,沦为布衣,但林孝恂勤奋,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历任浙江海宁、石门(民国时改称崇德县,今并入桐乡县)、仁和各州县地方官,却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详细]
|
谢銮恩(1834年—1921年),字子修,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清朝举人,人称大德公,冰心祖父。毕生讲学于福州光禄坊道南祠,广收闽县、侯官、闽清及邻里儒生,主要门生有萨镇冰、黄乃裳等。课余扫除祠前闲地,辟为花圃,作《道南祠花圃题咏》。民国10年(1921年)逝世,享年87岁。清朝末年,福建长乐横岭屡遭自然灾害。春夏干旱,早晚稻收成无几,为饥馑所逼,借贷无门,谢銮恩之父谢以达无奈横下一条心,举家逃……[详细]
|
谢为涵(1906-1944),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1906年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其父谢葆璋曾任民国海军部次长,谢葆璋一女三子,长女冰心,长子谢为涵、次子谢为杰,三子谢为楫。在3个兄弟中,为涵最为聪明。12岁考上唐山路矿学校预科,以后学校迁北京,改称北京交通大学,课余跟一位意大利音乐家学小提琴,结交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从老师家回来,就在屋里练琴,星期天能连续弹奏六七个小时,都不影响学习。为涵尤……[详细]
|
林绍彬男,1957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汉族。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福州市第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福州市第六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市第十三届政协副主席。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福建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莆田市医院内科工作。1987年至1998年……[详细]
|
棋山妹(1909-1936),女,福建省福清县宏路镇人,闽中游击队战士、交通员。1935年与其丈夫刘阿和一起加入工农红军福清游击大队,分配在后勤部工作。为了筹集经费粮草,棋山妹经常下山,到各基点村发动群众捐款献粮支援游击队。在近一年时间里,为游击队筹备了近百担粮食,对罗汉里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和巩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936年2月,游击队在福厦公路伏击战中俘虏了一些国民党要员,震动了高层,遂集结重……[详细]
|
何文成(1909-1935),福建省福清县东张镇魁里乡人。1928年考进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开始参加革命。1930年12月因撰文揭露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被捕,判处三年徒刑。在狱中积极参加党组织领导的秘密斗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出狱后,奉命回福清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任中共福清特别支部书记。随后,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组建中共龙田支部。1934年1月担任中共福清县委书记,组织农会,开展农民运动。同年6月,组织并领……[详细]
|
倪朝龙(1906—1931),别号啸云,福建省福清县东张镇人。1924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东路北伐军,1926年12月随北伐军返闽。“四·一二”-事变后解甲回乡,在东张镇筹建国民党区党部,并发动农民运动。同年夏,因从事农民运动受到破孩,辗转赴上海,就学于上海劳动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冬回东张组建福清地下党组织并开展武装斗争,建立了福清游击根据地。1930年中奉命返回上海,担任劳动大学地下……[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