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玄佁(1903—1977),字挺生,富阳新关村(今属大源镇)人。从小喜爱绘画。稍长,拜诸暨蔡彦才为师,习山水技法。1927年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东渡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专攻西洋画和雕塑。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毅然归国,重入国立艺专深造,师事徐悲鸿、潘天寿,并与同学李可染、孙青羊等互助切磋,艺乃大进。1936年,受聘于嘉兴秀州中学,任美术教员。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在华东联合中学……[详细]
|
田曾垲(1897—1977),字泽民,萧山欢潭乡欢潭村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院。先后在金华七中、福州警官学校、福建农学院任教。1945年赴台湾,始在台北日产处理委员会工作,后调台湾物资输入管理委员会任科长,编有《日产清理法规》一书。1949年脱离政界,从事文化教育,曾任台北东方中学校长、台湾博物馆研究员。60年代起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建鸟学系。他用中、英文写成的鸟类学研究论文,在日本等地发……[详细]
|
张毅(1918—1976),女,原名照鲜,学名美月,余杭黄湖镇人。8岁上学,读完初中一年级,因家贫辍学。1936年,抵制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到上海美丰绸厂当艺徒。满师后仍对折计酬,愤而转入曹家渡金城绸厂,曾参加上海丝织工人大-。抗日战争爆发,失业回乡。次年参加省政工队。193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湖一带组织妇女会,发动抗日救亡运动,引起国民党的注意,于9月离开黄湖,先后在吴兴、吴江两县从事群……[详细]
|
韩登安(1905—1976),原名竟,一字仲铮,别署耿斋、安华、印农,晚年又号无待居士、本翁,萧山义桥牌轩下村人。少时从父居杭州,拜书画篆刻家周承德为师。成年后,就学于篆刻家王福庵门下,造诣日深。其篆隶书法和治印较著名,而书以长瘦的玉筋篆为尤;治印则广采博览,上至周秦两汉,下及明清篆刻诸流派,均有精深研究。其所刻细朱文,人称绝艺,擅长多字印与小字印。韩所作山水画,师承余绍宋,得其苍润。1932年加……[详细]
|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勋,字初生,号安外、木人、然犀、负翁、一枝颐、非叶、楚凫等,萧山长河镇襄七房村人。他8岁入萧山仓桥小学,14岁考入杭州宗文中学。1924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曾在杭州同潘天寿等从事书画活动。抗战爆发后,来楚生定居上海,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与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后以出售书、画和篆刻为生。1946年在上海“中国画苑”举办个人画展。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担……[详细]
|
陈达(1892—1975),又名邦达,字通夫,余杭吴山镇(今属仓前镇)人。自幼聪敏好学,13岁入余杭县高等小学堂,无论寒暑,每天起早摸黑,步行十五六里赶到学校,为堂长(校长)姚仲寅先生所赏识。受其资助,于清宣统二年(1910)入杭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学堂留美预科班。在清华衣不求华,食不求丰,刻苦学习,常在课余帮助教务处抄写、翻译,挣钱弥补日常生活。1916年,公费保送赴美深造。1918年……[详细]
|
陈义(1900—1974),乳名柏根,又名瑞麒、宜丞,富阳湘主乡(今新登镇)人。家素清寒。父亦发,为本邑塾师,生四子,陈义居三。幼时随父读书。14岁入福光寺小学。1920年,考取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任中央大学助教。1932年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五年后获国际理学博士。旋即回国,任中央大学动物学教授、博物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无脊柱动物学教研室主任、……[详细]
|
华林(1893—1973),原名挺生,富阳大青乡柳溪村(今属富阳镇)人。师范毕业后任教小学两年。1918年任浙江省教育会干事。五四运动中在杭州参加-、罢市。1920年,在上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攻读俄文。旋被选派,偕任弼时、萧劲光等赴苏联学习。1921年9月抵达伊尔库次克第三国际东方局。1922年7月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班。1923年2月,经罗亦农等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924年,华林从苏联回国……[详细]
|
胡升鸿(1880—1973),字渐逵,建德洋尾人。19岁中秀才,20岁补廪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严郡中学堂保送考取公费留学日本。先在东京早稻田大学理化专科肄业,后入东亚铁道专门学校建设科学习。宣统二年(1910)毕业回国,在津浦铁路当练习生,后递升为帮工程司、副工程司。1918年任津浦铁路正工程司,负责津韩总段,不久负责济韩总段,驻守济南。1925年五卅惨案,日军侵犯济南,黄河铁路大桥……[详细]
|
叶艾子(1907—1972),乳名呆子,建德更楼乡湖岑畈(今属新安江镇)人。1956年评为浙江省水利劳动模范。1955年,叶艾子任湖岑畈村水利委员。他响应党的号召,率先带领群众兴修水库。本村的甘溪有条堰坝,年修年塌,群众失去修复信心。他想出办法用大树串坝身,到水底搭坝台,再砌上大石块,把这个堰坝修成了。叶艾子在治水实践中,摸索出“塘库相连,长藤结瓜,蓄引结合,自流灌溉”的办法,山山岙岙布塘库,开沟……[详细]
|
钱天鹤(1893—1972),字安涛,余杭人。1913年,以庚子赔款资送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就读,五年后获农学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任金陵大学农科教授兼蚕桑系主任。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兼中央研究院博物馆馆长。1930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农林局局长。次年,为实业部中央农业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业研究所正式成立后任副所长,主持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经济部农业司司长。……[详细]
|
江一平(1898—1971),字颖君,余杭(今余杭区余杭镇)人。青年时,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转复旦大学、东吴大学,于1922、1923年先后毕业,获复旦大学文学士、东吴大学法学士学位,旋在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堂从事律师业务。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爱国学生作辩护律师。1932年,复旦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校董、上海法政大学校董、上海律师公会常委、上海公共租界工……[详细]
|
洪文澜(1891—1971),字赋林,富阳东梓乡洪家塘(今属东图乡)人。自幼勤学,成绩优异。在富阳县立高等小学毕业时,名列榜首。后毕业于浙江法政学校。1914年,文澜参与高等法官考试,以第三名录取,被任为江西九江地方审判厅推事。任内办案认真,廉洁奉公。30岁时,由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擢升大理院推事。1929年任最高法院推事,并参与“判例”整编工作。1935年,以司法行政部民事司司长派赴日本考察司法。……[详细]
|
方海春(1912—1970),遂安八都(今属淳安大墅镇)人。早年在遂安小学、严州中学读书,1929年去上海,先在沈钧儒主办的上海法学院附中就读,后入本部学习。在校时与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联”交往,1931年加入“社联”,次年转入上海新华艺专,加入“美联”。1933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时与东京一些进步留学生一起组织出版进步刊物《东流》,开始用“欧阳凡海”笔名发表小说和评论。并担……[详细]
|
倪贻德(1901—1970),笔名尼特,杭州人。自幼爱好绘画艺术,中学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22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留校任教,致力于美术理论和绘画技法的研究,常在校刊《美术》和其他报刊上发表有独特见解的美术理论和作品评论,积极介绍国外先进绘画艺术。1923年入创造社,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后起之秀。1926年秋留学日本川端绘画学校。1928年,日军侵犯我国山东,制造“济南惨案……[详细]
|
胡润桐(1898—1970),字斡周,淳安威坪镇人。先后就读于安徽歙县深渡镇教会小学和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后在吴淞工业专科学校攻电机工程,学成之后,胸怀实业救国之志,开办工厂。1921年,独资向美国购买柴油机和发电设备,在威坪镇创办威坪电灯厂。全镇几家大商号装有电灯30盏,每晚收费4分。1923年,又帮助其兄胡润梅在淳城镇开办明乐电灯厂。该厂夜间供照明用,日间兼营粮食加工,年加工能力1.5万石。……[详细]
|
任一力(1908—1969),原名程越,曾用名程趋、程永棠、程鸿耀、程勖,於潜(今临安於潜镇)景村大地人。上海政治经济专科学校毕业。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10月重新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淮南行署财政经济处副处长,新四军二师供给部长,山东兵团供给部长,七兵团后勤部长等职。解放后,任杭州市军管会财经部副部长,浙江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省粮食厅厅长、党组书记,浙江省财委副主任,浙江省副省长……[详细]
|
吴叔丹(1893—1969),字协成,新登(今富阳新登镇)人。少即笃实持重。高小毕业后,就读杭州宗文中学,为教师钟毓龙所器重。1915年卒业后,回乡任新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兼任县学务委员。1918年,钟毓龙任宗文中学校长,聘之为数学教员,后任“学监”,前后长达20余年。在此期间,叔丹爱校如家,团结教师致力教学。对学生出于热爱之心,谆谆教导,要求甚严,不偏爱,不纵容。又强于记忆,熟识全校学生,见面尽……[详细]
|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萧山坎山镇人。因家母多病,从小立志学医。清光绪十九年(1893)随舅父学习中医。二十八年就学山西大学,次年转入山西法政学堂。三十二年毕业于北京京师法政学堂。后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追随黄兴奔走革命。1912年起,在民国临时政府陆军部任职,参加编纂《陆军刑法》、《陆军审判章程》、《陆军惩罚令》三部法令。1917年出任湖南教育厅长,不到一年即弃政从医,……[详细]
|
董绍庸(1916—1968),杭州市人。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留校任教。1942年至1945年先后任成都修车厂厂长、中央工校教员、欧亚航空公司机械员。1945年留学英国,次年,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1948年回国,任职于欧亚航空公司。新中国建立初,先在天津机场,后调任北京民航机务处工程科科长。1952年底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先后任器材处副处长、飞机发动机教授兼教研室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