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浙江省 > 杭州历史人物介绍14

杭州历史人物介绍14

  汤右曾(1656—1722),字西厓,清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三十五年,充贵州乡试正考官。三十九年四月,授刑科给事中。他生性刚直,在谏垣所呈条议甚众。四十一年三月,转户科掌印给事中,朝廷准备改铸“大钱”,销毁小钱。汤即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若毁小钱,则民间必惊忧”,提出“改重而不废轻,使子母相权而行”。因办法可行而被采纳。此后历官提督河南学政、光禄寺卿、……[详细]
  徐士讷(生卒年未详),字恂若,清淳安黄金里人。康熙十五年(1676)举进士,授河南嵩县知县。任职期间,革除一切“无名杂派”,并且勉勤治懒,“耕者竞劝”;兴建伊川书院,更设义学。亲自讲学,听者甚众,三年便化行讼息,百姓爱戴。以政绩卓著升为山东济宁知州。时值黄河大水,饥荒严重。士讷亲捐俸禄以倡赈,使全州富户也解囊赈济饥民,受益者10余万人。其他如定市价、惩凶尤、逐流娼,善政毕举。济宁之南有牛头河,纳南……[详细]
  戴梓(1635—1704),字文开,晚年自号耕烟老人,人称耕烟先生,清仁和(今杭州)人。父亲戴苍,曾任明朝监军,擅长制造军械,又喜欢绘画,为当时知名画家。戴梓幼承家学,11岁时就能写诗作文,对父亲所收藏的军器制造图籍,爱不释手,常常废寝忘食地研读,精通制造原理,在少年时代就试制成功一种铳,能射百步之外。清康熙十二年(1673),应召入伍,参加平定“三藩之乱”。在战阵闲暇,他仍然不忘制造兵器,发明了……[详细]
  赵吉士(1625—1703),字天羽、恒夫,原籍安徽休宁,后入籍杭州。清顺治八年(1651)举浙江乡贡进士。康熙七年(1668)授山西太原府交城知县。当地山民起事,久不能平。赵吉士认为“不先抚无以携其党,不终剿无以绝其根”,提出了剿抚兼施的政策,平息了山民起义。还提倡植柳,凿龙门渠,溉田14万顷。后升为户部山西主事,补河南司、四川司主事。十四年迁奉直大夫。二十年奉使征扬州关钞,兼督通州中南仓。后又……[详细]
  何尔彬(生卒年未详),字霜崖,清於潜长前乡(今桐庐县印渚镇)人。顺治三年(1646)举拔贡,授江阴知县。前几任知县因欠赋不能上缴,屡遭上司谴责。尔彬履任后,全面稽查,核实征收,使黠狡者无从隐匿,原输者又不加重负担,因此“民皆乐输”。以往,输送冬漕时,督漕官员于正额外,又加派0。尔彬据理力争,依律裁撤。江阴濒临长江,城北一带常受河潮冲激,酿成灾害。尔彬召集民工,督导疏浚,从此水患平息,民赖其利。在任……[详细]
  赵廷标(生卒年未详),清钱塘(今杭州)人。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入闽,灭亡了南明,唐王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赵廷标以拔贡生任福建永定县知县,力主镇压汀州一带抗清斗争。六年,又督师施计击灭前来围攻永定县城的万余抗清义军。次年,提拔为湖南衡州同知,不久代理知府。针对当时战乱天灾、田亩荒废、百姓流离的现状,他力请减免赋税、招抚流民、垦田生产,与民休养生息,恢复了农业生产,人心始定。十七年调任云南迤东……[详细]
  毛先舒(1620—1688),原名骙,字驰黄,后改名先舒,字稚黄,清仁和(今杭州)人。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辨四声,8岁能咏诗,10岁能作文,18岁就著刊《白榆堂诗》。他的才华深得名士陈子龙的赏识,就师事陈,后又随学者刘宗周讲学。明亡后,不求仕进。他的诗歌,首调浏亮,音律规整,有建安七子余风,以古学振兴西泠,排列“西泠十子”首位,对音韵训诂学有较深研究。与萧山毛奇龄、遂安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详细]
  蔡仲光(1609—1685),原名士京,字大敬,又字子伯,萧山城厢镇十字弄人。明末秀才,以博学著称,尤对《周易》、《诗经》、《尚书》、《论语》颇有研究,更长天文、地理,与同邑毛奇龄、包秉德、沈锡禹相友善,俱为一时知名人士,有“四友”之称。明亡后,与友人遁迹山林,不问世事,洁身自好,不慕荣利,悉心从事灾异、星象等自然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对地震,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加以解释,形成一套较系统的地震理论。清康……[详细]
  来集之(1604—1682),初名伟才,又名镕,字元成,号倘湖,明萧山长河人。幼聪颖过人,就读于冠山西隐寺,弱龄即通五经、诗词。明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安庆府推官。后改任太常少卿、兵科左给事。明亡后,卸职还乡,隐居故里30余年,潜心著述。其较出名的有《读易偶通》、《易图亲见》、《卦义一得》、《春秋志在》、《四传权衡》、《倘湖文集》、《南行偶笔》、《南行载笔》、《倘湖近刻》、《倘湖诗余》及……[详细]
  张志聪(1616—1674),字隐庵,明钱塘(今杭州)人。出身医学世家,拜杭州名医张卿子为师,学医行医数十年,医术高明,医学博洽。曾在杭州胥山(即吴山)建侣山堂,开课讲医,许多人前来拜师听讲。他医学理论宗法《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撰有《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经集注》、《伤寒论集注》、《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医学专著。他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一书,是他和他的门徒集体智慧的结晶……[详细]
  戴笠(1596—1672),字曼公,明仁和(今杭州)人。天资颖悟,过目成诵。天启元年(1621),家遭火灾,焚毁无遗,于是放游西湖,从名医龚廷贤习医术,尽得其真学秘术。年30时以诗名,寄情声律,诗风清新自然。清军占领南京后,下令江南百姓剃发。时年50的戴笠孤苦一人,以行医糊口,但仍然与诸名士遗民往来不绝,列名吴江惊隐诗社。清顺治十年(1653)春,与一广东人浮海东渡,到达日本长崎,居住在侨日同乡医……[详细]
  陈元赟(1587—1671),原名珦,字义都,号芝山,别署羲都甫、士升、升庵、既白山人、玄香斋逸叟等,余杭人。是我国明清之际杰出学者、诗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陈幼年好学,通诗文、书法、绘画、建筑、制陶及医术。27岁,入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习武术和制陶术,并负责管理寺内陶器、药材,对医药、针灸、气功、食疗都颇有研究。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浮海东渡日本,在日流寓52年,先后寄居长崎、江……[详细]
  沈谦(1620—1670),字去矜,号东江,明仁和临平(今余杭临平镇)人。6岁能辨四声,9岁作文便有佳句。在乡塾读书时,诸儿喧诵,谦独端坐默读,考问则对答无遗。青年时家境富裕,遇童子试,借故违父命,未应试。而彻夜读书,往往鸡鸣始罢,上自经史,下及诸子百家稗野之书,无不博览。明崇祯十五年(1642),补县学生。后家道中落,谦不谈世务,也无意仕途,深居南楼20年,与毛稚黄、张祖望赋诗为乐,称“南楼三子……[详细]
  柴绍炳(1616—1670),字虎臣,号省轩,仁和(今杭州)人。从小博闻强记。善于诗文,下笔动辄数千言,一气呵成,自成一体,人称“西陵体”,为“西泠十子”名声最著者。明亡后,隐居西湖南屏山,以教授、著述为业,尤其精于音韵学。清康熙八年(1669),诏举山林隐逸之士,绍炳力辞不就。他兴趣广泛,知识渊博,对天文、地理、历法、礼制、乐律、农田、水利、兵制、赋役,无不通晓。所作《西湖赋》,卷首有西湖全图,……[详细]
  沈云英(1624—1660),女,明萧山昭东长巷村人。少喜骑马射击,耽于书籍,强于记忆,对宋胡安国的《春秋传》颇有研究。父沈至绪客游京师,她随从前往。崇祯十六年(1643),其父任湖南道州守备,她侍父左右。时农民军张献忠部队进攻道州,沈至绪战亡。沈云英闻讯后束发披甲,率十余骑,出其不意,直趋农民军营寨,拼力夺回父尸,遂解道州之危。郡守上奏其功,湖抚王聚奎奏请降敕,赠沈至绪昭武将军,建祠麻滩驿,加云……[详细]
  梁孟昭(约生活于1560—1640之间),字夷素,女,明钱塘(今杭州)人。性格娴静,不苟言笑,能诗文,自成一家,被誉为“一代作手”、“女士之表表者”。她的诗歌,清新幽异,并不流于纤弱,风格独具。她的传奇《相思砚》,借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为引子,让他俩现身说法,实现在人间团圆的夙愿,颇具浪漫色彩。清代女作家王端淑称此传奇“情深而正,意切而韵”,推崇她为“女中元(稹)、白(居易)”,说她“每拈一剧,……[详细]
  宋贤(生卒年未详),字又希,明严州(今建德三都)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常熟县令。后补魏县,又擢升御史,到任即弹劾魏忠贤逆党未被正法者数人。巡按湖广,拔廉惩贪,奖善罚恶,昭雪冤案。在武昌,将惩贪罚恶的赎款,取崔灏《黄鹤楼》诗意建“白云阁”,与“黄鹤楼”对峙,增添湖山胜色。时严州为解绢之府,民不堪其扰,怨声载道,两年之内激起民变3起。贤与吏部主事柴挺然上疏严民解绢之苦、负担之重,请求改为官织……[详细]
翁鸿业 [] (?~1639)
  翁鸿业(?—1639),字一桓,号永固,明钱塘(今杭州)人。天启四年(1624)举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授礼部仪制司主事。崇祯十年(1637),出任山东督学、右参政。次年冬,清兵入关,进山东,直逼济南。鸿业奉命从沂水赴济南救援。当时济南城西门阻于水,南门道路狭窄,车马不能行,而东门平旷,无可据守。鸿业自告奋勇,请守东门。明军将士无心恋战,纷纷缴械投降,而鸿业率家丁和部分将士坚持作战,死守十昼夜。……[详细]
  李之藻(1565—1630),字振之,一字我存,号凉庵居士,又号凉庵逸民,明仁和(今余杭)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历官平禄寺少卿、知州、太仆寺卿、南京工部员外郎等职。学识渊博,在天文历算、数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徐光启交往甚深,同从意大利人利玛窦游。20岁时,曾作《中国十五省地图》,甚精确。后在利玛窦处见到《世界全图》,即翻译刻制《万国地图》屏风。三十五年,与利玛窦同译《浑盖通宪图说》2卷……[详细]
  沈朝焕(生卒年未详),字伯含,明仁和泉漳(今属余杭塘栖镇)人。沈楠之长子。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授工部主事。同年,典试山东,被选拔的均为贤士。当时国内安定,人不知兵,有谈战事者,都被斥为不祥,独朝焕时刻隐忧在心。不久,倭寇进犯,沿海局势严重。朝焕上疏建议:“相机远袭对马岛,近袭釜山为上策,通商为下策,而以训练土著,垦屯田,重武科,运用反问计为最终之策。”未被采纳。后奉命赴荆南掌关税。到任后,……[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