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东 > 广州历史人物介绍19

广州历史人物介绍19

  李守纯(1908~1944),原名宋耀宏,曾用名来英、李保明、李明、李守信,狮岭镇黎村人,革命烈士。民国11年(1922),李守纯在广州沙面一家洋行当杂工,后加入洋务工会。民国13年7月,他参加中共领导的沙面工人抗议英帝国主义颁布的侮辱中国人民的《新警律》的-斗争,并取得胜利。随后,他又积极投身省港大-行列,参加劳动童子团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调到中共广东区委,任机要交通员,兼管油印及……[详细]
  黄金源(1871~1944),花县镜湖上社(今新华镇东镜村)人。少年家贫,念过3年私塾,10多岁就在村中干担“八音箱”等杂活,后到广州、香港谋生,做屠宰工。几年后,便自设肉档营业,逐步扩大为3个肉档。金源跟香港著名拳师林世荣学得一手好武艺,为人慷慨豪侠,仗义疏财,因而受到本派洪门会友及肉行工友的拥护。民国9年(1920),香港各行业为维护本行业利益,纷纷组织各行业工会。其时猪肉行业也成立了工会(行……[详细]
  罗华堂(1874~1939),炭步鸭湖村人(今瓦步村),世代务农,年幼丧父,其母及弟妹四人,力耕不足糊口。华堂因家贫辍学,17岁受雇于永兆公司,在渡船当踩车工。该船航行于广州—赤坭,经营客货运输。一次,船行至五和附近,遭匪抢劫,华堂急中生智,在船尾点燃鞭炮放在煤油罐内,再将罐投入河中,顿时恍似枪声大作,将土匪吓走。事后,华堂被老板擢升为帐房见习,数年间递升至行船司理。光绪末年,华堂主持引进“鸿发”……[详细]
  刘绥华(1903~1938),原名有禄,又名其中,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绥华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刘文湛,是乡村医师,母亲梁氏是家庭妇女,全家8口,全靠父亲行医勉强维持生计。刘绥华8岁进私塾读书,11岁转入两龙圩的悦贤高等小学就读。民国10年(1921)夏,刘绥华高小毕业后,先后在天心塘(今红群村)、危庄、田螺湖、仙阁等村庄的小学任教。民国11年,在花县早期农运领袖陈道周的指导下,刘绥华和……[详细]
  汤廷光(1865~1933),幼名朝焰,库名廷光,字朗亭,炭步石湖山村人。廷光毕业于黄埔水师学堂,随后派往英国留学。学成回国后,长期在舰艇工作。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中日海战中,廷光为定远舰管带,指挥定远等舰,奋勇冲击,定远舰多次中弹,舰桅被毁,舰身沉没,廷光爬上烟囱,幸而脱险。因此次海战有功,他受御赐二等第三双龙宝星海军正参领。光绪三十四年任海琛巡洋舰长。同年10月,廷光奉命驾驶海琛舰从天津……[详细]
  朱兆莘(1879~1932),字鼎青,花县赤坭黄沙塘村(现巴江村)人。祖父朱桂芳,咸丰壬子(1852)科经魁;父朱珩,光绪乙未(1895)科进士,钦点刑部主事,历任知县、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民事庭庭长等职,熟习经学及辽、金、元三史,并曾任国子助教及总理衙门舆图馆,著有《元朝秘史》等。兆莘幼年勤学向上,后以优廪生肄业于广州广雅书院,又以学业成绩优秀,被选送京师大学堂(现北京大学)优级师范馆学习,毕业……[详细]
  宋居仁(1854~1937),原名作松,赤坭赤㘵村(现属皇母村)人。少时家贫,以牧牛为生。时值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招募华工,居仁为谋生计,应征往檀香山从事劳工三年。期满后留下从事农牧业。居仁后来与孙中山结识,时相往来。光绪二十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宋居仁等首批加入。时居仁任檀香山花县同乡会会长,首设筹饷局,发动侨胞捐献,资助孙中山。次年回国,随孙中山策划首次广州起义,失败后,避居……[详细]
  徐茂均(1860~1930),又名玖祥,三华村沙埒庄(即今新华镇公益村)人。他出身贫苦,父母早故,读过几年私塾,后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初在广州、香港做工,20岁左右到加拿大当铁路工人,业余自修理工科课程,后来当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在那里工作了20多年,目睹美洲各地劳工运动高涨,痛感祖国积弱贫困,萌发了推翻清政府、振兴中华的思想。辛亥革命前夕,茂均回乡带头剪辫,公开号召村民仿效,并号召妇女“放脚”,……[详细]
  侯立池(1880~1928),花山宝珠岗村人。侯父启寿,生母刘氏,养母张氏,兄立同。出身佃农。立池九岁丧母,家贫辍学,随其父种地、推车,以至年长。1924年,中共花县党小组成立,中共党员侯桂平从广州返宝珠岗开展农-动,侯立池在共产党的培育下,积极投身农-动。1924年4月,宝珠岗农民协会成立,立池被选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同年9月,经侯桂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花县农民协会于1924年8月成立时,他被……[详细]
  陈道周(1899~1927),又名陈杜,花山镇仙阁村陈庄人,革命烈士。陈道周出身农民家庭,幼年丧父,靠母亲租种地主田地维持家庭生活。因家境贫寒,十多岁便到南海县五眼桥一中药店当杂工,但不堪忍受店主欺凌压迫,后辞工回家。民国12年(1923),陈道周由侯桂平介绍,到中共广东支部在广州举办的广东宣传员养成所学习,接受共产主义启蒙教育,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结识了共产党员谭植棠、谭平山等。同年……[详细]
  王彭(1867~1927),原名应彭,九湖村鱼笱庄(花东镇三凤村)人。少时家贫。16岁往美国做劳工,受尽欺凌。他耿直豪爽,嫉恶如仇,仗义疏财,好抱不平,为同辈所称赞。光绪三十年(1904),王彭参加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除自己带头捐款外,还四出奔走,劝导旅美华侨大力资助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孙中山在美期间,曾与王彭合影留念,该照片曾悬挂在王彭家大厅中。王彭于民国9年(1920)回国,民国11年与王福……[详细]
  刘伯强(1901~1927),又名建元,花山镇两龙村人,革命烈士。刘父佩贤,继承祖业在两龙圩经商,专营酒米榨油业。刘伯强8岁就学于沥贝村塾,15岁以优异成绩考入广东省立一中(即广雅中学),23岁毕业。“五·四”运动爆发后,刘伯强以留省学生的身份,回县向群众宣传爱国思想,并参加组织学生、店员、商人进行-、-、罢市斗争。刘伯强在省立一中读书时,阅读了一批进步书籍,开始接触马列主义。他毕业后回县,在两龙……[详细]
  王福三(1887~1925),乳名路福,排行第三,后来改名福三,花东镇九湖村人,革命烈士。王福三生于暹罗(泰国)董里埠华侨家庭,父亲王五有,在暹罗种植橡胶、胡椒为生,母亲是土著,傣族人,王福三9岁时回国,10岁,在村中的塾馆中当杂役,半工半读4年。14岁时到天和墟一家中药店当雇工。后转营小贩,肩挑货担走四圩。宣统二年(1910),到南海县平地乡乐善堂药店当药工。当时,王福三在维新派的《时务报》上学……[详细]
  夏重民(1885~1922),赤坭西边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母将他送广东孤儿院收养。初就读于广州义育小学,后入广州广府中学,因经济所迫,中途辍学,在义育学堂任教。重民鉴于“国人素文弱,民智鄙塞”,于业余参与提倡体育,创设书报社、商业学堂等活动,在社会上逐步树立威信。光绪三十年(1904)十二月,美国胁迫清政府签订的《中美华工条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清政府,要求废约。美国政府拒绝这一正……[详细]
  赖汉英(1813~1908),炭步赖屋村(今炭步镇民主村)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颇通文史,兼知医理,且擅长武艺,村中不少人拜他为师。汉英是洪秀全的妻弟,曾参加广西金田起义,任内医,授职同军师。咸丰二年(1852)十一月,升殿右四指挥,始独领一军。咸丰三年二月,太平军从武汉直取南京时,他率先攻入南京,遍贴布告,宣布宗旨。四月,被提升夏官副丞相。五月,率林启容等西征攻克安庆,围攻南昌,因城坚未下,分军……[详细]
黄士龙 [] (?~1688)
  黄士龙(?~1688)字非潜,岐山村人,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科举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十月,士龙与生员陆其荫等上 书广东抚院,建言花山地区宜开县设治以利教化而图久安。其所手拟之《建县条议》极言建县有十利,并对建县规模及有关人财物力等筹措方法逐一条陈,为抚院采纳。是年冬,官军进入花山地区镇压“花山寨”后,广东巡抚李士桢与两广总督吴兴祚联名上奏朝廷,要求在花山地方建县,几经周折,至康熙二十……[详细]
  黄阁村麦姓始祖。南宋咸淳九年(1273),中原汉人南雄珠玑巷麦必达兄弟5人携眷南迁黄阁定居,是为麦氏黄阁始迁祖,也是南迁黄阁的开山鼻祖。必荣一脉后迁东莞,祠在乌沙,官至奉政大夫、再升朝议大夫。麦必达,字尚礼,在黄阁垦荒、筑堤、护田。麦必秀,字尚义,官至江西南康县正堂,后携眷迁南沙。有子名倜,字挺芳,官至六部郎中,其交皆显达,时有“九子十登科”之美誉。麦必端,字尚智,后携眷迁番禺西瑯。麦必雄,字尚信……[详细]
   南沙开村朱姓始祖。朱中阳的祖父朱羡,号粤山,原籍徐州古丰郡。因护送宋帝赵罡南下,到新会崖山勤王。宋亡,朱避居东莞归德山门(即今宝安福永镇),死后与赵氏合葬于新安上山门叶姓村后山。朱中阳迁居南沙深湾村约在元代至顺年间(1330年左右),距今约有680年,传至四世朱南峰,生下四子,取名依次为“宝、碧、金、玉”。长子阿宝及后人迁居塘坑建村;次子阿碧后回东莞;三子阿金迁居东井开村。朱中阳死后葬于南沙鹿颈……[详细]
   黄阁大塘村李姓元代始祖(1341—1403),字公用。后裔至少有26代数千人分布在黄阁大塘村及国内外,其中现居大塘村的就达3000人之多。其墓位于黄阁大塘村大仁山,建于元代,原墓碑已毁,1997年秋重修,新碑书“显四世祖敬达李公之墓”,墓穴保存完好。……[详细]
  据传,罗氏族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从中原南迁广东南雄珠玑巷,再而南迁番禺罗边、傍岗、罗家,继迁往东莞厚街。明朝天启年间(1621—1627),罗文秀从东莞县厚街出发,以贩卖小食麻糖为生,游走四乡,随后到今南沙大岭界村定居,建立村落。是南沙罗姓之祖。罗文秀生有二子,长子罗圣进后人主要居住罗屋,有少数定居东深部后迁居三姓围。次子罗圣广后人主要定居在林傍岭。……[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