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创雄,男,1966年10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副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0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并获医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西药中第二学士学位班,并获第二学士学位。2000年10月至2000年12月应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的邀请到马来西亚讲学;2003年8月到20……[详细]
|
关国华教授,男,广州市人,1933年11月出生,眼科教授、眼科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眼科学主任导师,广东省眼科学会常委1994年获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眼科临床工作40年,有较丰富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在全国性及省级眼科杂志上公开发表过50篇论文,近10多年来与科内同事重点研究高度近视眼和老年性黄斑变性中医病因病机、病变过程及临床治疗等两个课题,上述两课题均已通过鉴定,……[详细]
|
傅杰英,女,1959年10月出生,中医美容专业教授,针灸专业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常委,先后主编中医美容学术著作3部:《中医美容》、《实用经络美容七讲》、《皮肤病调养与护理》,撰写《瘦素与胃经减肥的思考》、《足阳明胃经美容作用……[详细]
|
陈玉琨,教授,于1970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留校工作至今,从事内科肿瘤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治疗胸腹部肿瘤和恶性淋巴瘤积累了丰富经验,运用补肺益肾法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有较显著的效果,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全国和全省各级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多篇。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大学科研课题11项。项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肿瘤科主任,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广东省中医防治肿……[详细]
|
钟嘉熙教授,男,1981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后留校工作,现任第一附属医院四内科主任及温病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学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学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热病、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非典防治中医组组长。主持系统性红斑狼疮专科专病门诊,研制苓丹片治疗系统性斑狼疮疗效显著,多次获国内外新闻媒介报道,深得国内外……[详细]
|
郑泽棠,主任医师,男,194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副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并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外科疮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疡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腹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评审委员会评委,广东省中医……[详细]
|
赵立诚,男,1938年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内科主任导师、广东省名中医、国家二部一局授予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医疗系,毕业后留校任内科教师和医生,至今从事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已四十年。 赵立诚教授早年师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深得其传,擅长……[详细]
|
张玉珍,女,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留校分配在妇科工作至今。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学术带头人之一。 有较深厚的中医妇科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总结罗元恺经验方“滋肾育胎丸”“田七痛经胶囊”,参加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以及教学研究,先后获得了 多项省……[详细]
|
张惠臣,男,1943年11月出生,196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班。1981年结业于广州中医学院西学中二年制研究班。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瘀血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一附属医院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血证专业学术带头人之一。1987年“紫地合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和实践研究”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科研成果奖乙等奖;1……[详细]
|
许鑫梅, 教授, 1995年起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分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新中医》杂志常务编委,从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有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至今。 196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留校内科教研室从事教学、临床与科研工作……[详细]
|
冼绍祥,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委、《新中医》杂志编委……[详细]
|
丘和明,男,1936年4月生。1963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血证专业学术带头人。1984年起成为全国中医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组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对本学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全面了解本学科……[详细]
|
彭万年,男, 1953年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方治疗疑难重症,特别是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已指导和协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5名。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伤寒论选读》编委;《现代中医治疗学》常务副主编。善于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合并症、甲亢、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详细]
|
罗颂平教授,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政协常委。 罗颂平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和不……[详细]
|
樊粤光,男,1954年10月生于广东,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留校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至今。1998年他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0年被破格晋升为主任中医师,2001年被聘任为教授,并正式确定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作为著名髋膝关节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学者,樊粤光教授先后前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越南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详细]
|
崔学教,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家聘任的培养学术继承骨干的指导教师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主任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 学术职务 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详细]
|
陈锐深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附属医院一肿瘤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9年由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后留院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工作至今三十余年,曾于1991~1992年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国名古屋大学医学部从事肿瘤内科的学习和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和参编《现代中医肿瘤学》等论著8本。……[详细]
|
陈镜合 ,1991年12月评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1998年12月聘为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合作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心血管方向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急症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局、省市科技专家评审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委、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是国家级,具有被学术继承资格的名中医。1988年至1990年在日本京都……[详细]
|
杨群玉,主任医师,教授,广州市名中医,1966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六年制本科。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获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广州市名中医及广州市先进中医工作者称号。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多年,并多年应邀到香港大学讲学。主持省、市及医院科研课题四项,自拟双石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小金丹治疗慢性肝炎血瘀证疗效显著,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详细]
|
刘衍民,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专家。现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微创外科中心腹部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微创外科分会普通外科学祖负责人(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腹腔镜内镜外科医生协会会员。从事普通外科临床诊疗、教学廿余年,对肝胆、胃肠、甲状腺、乳腺、疝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是国内开展腹腔镜手术最早的……[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