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存波(1880—1956),惠阳县横沥镇水东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惠州三洲田起义,失败后赴马来亚、吉隆坡等地从事华侨工作。民国20年(1931)在吉隆坡加入中国致公党,任马来亚加影埠工商俱乐部主席、惠州会馆监察委员。抗战期间,努力宣传抗日,发动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日。民国35年(1946)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加影埠分盟主席。民国37年(1948)遭英当局逮捕,1949年被驱逐……[详细]
|
邓士采(1886—1956),又名子开,字士来,惠阳县淡水镇人。钦廉随营讲武学校、法国南锡农业大学毕业。历任粤军第二师连、营长,中央直辖第五军独立旅代理团长。民国15年(1926)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十六师副官长。民国17年(1928)任广州警备司令部军官教导队长。民国20年(1931)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参议。民国24年(1935)底任第六军总兵站主任。民国25年(1936)3月授陆军少将。民国27……[详细]
|
黄公柱(1889—1954),又名宫柱,惠阳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期步科毕业。历任建国湘军讲武堂教官,驻粤湘军总指挥部上校参谋、第二军独立二旅少将旅长。民国15年(1926)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副官长兼军法官。民国17年(1928)起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政厅军械处长、军备厅中将厅长。民国22年(1933)任宁波警备司令。民国24年(1935)10月,任湖北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民国25……[详细]
|
廖恩焘(1864——1954),字凤舒,号忏庵,廖仲恺之兄。惠阳县陈江镇人。早年留学美国。民国4—8年(1915—1919)任古巴领事。民国11年(1922)2月暂代驻朝鲜总领事,6月任驻日本使馆一等秘书代办使事。民国14年(1925)任驻智利使馆代办领事。民国15—18年(1926—1929),再任古巴领事,兼任驻巴拿马使馆公使。民国23年(1934)任马尼拉总领事。民国24年(1935)回国任……[详细]
|
黄伯群(1881—1952),惠阳县霞涌镇南坑村人。自小随祖父行医。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参加三洲田起义。后到日本留学,与孙中山、廖仲恺等人结交,加入同盟会。后入日本大森士官学校。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化州高等小学堂教员,与彭瑞海、董永州等人组织“拜兰团”,主张维新改良。民国元年(1912)任工兵督办。民国8年(1919)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东京支部长。民国10年(1921)移居香……[详细]
|
周秉璀(1905——?),惠阳县人。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一期步兵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团长、总队长、主任、处长等职。民国29年(1940)9月授少将军衔。民国38年(1949)7月退役。……[详细]
|
吴涵(1894——?),字贵度,惠阳县人。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炮兵学校毕业。民国15年(1926)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二十五师参谋长。民国16年(1927)任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处长、代参谋长。民国17年(1928)任第十一军参谋长。民国20年(1931)7月任南京国民政府警卫军参谋长,12月任军事参议院参议。民国25年(1936)2月授陆军少将衔。民国34年(1945)9月授陆军中将衔,10月免……[详细]
|
邓伟堂(1910—?)惠阳县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四期、意大利陆军大学毕业。历任第十九路军总部少尉见习官、上尉参谋,广东军事政治学校教官兼队附、少校队附、队长。抗战期间,任南京陆军大学上校兵学教官,第七战区六十二军一五二师上校团长,第十二集团军总部参谋处上校科长。民国35年(1946)起任衢州绥靖公署第四处少将副处长、处长。民国37年(1948)任陆军总司令部第六署副署长。民国38年(1949……[详细]
|
薛锦泉(1896—1945),又名广,别字显如。惠阳县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总队步科、陆军大学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师排、连长、第四师十一旅警卫营长,第四军第五十九师一七五团副团长、上校团长,第九十师少将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师长,参加三次长沙会战。民国34年(1945)8月在南昌逝世,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中将。……[详细]
|
林英(1920—1948),惠阳县秋长镇滩头村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念高小时,抗战爆发,他参加村里的儿童团,任团委员,率领儿童团宣传抗日。民国27年(1938)加入中国共产党。冬,参加村里的自卫队。民国28年(1939)5月,赴坪山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民国30年(1941)4月,参加叶基领导的长杆队。民国31年(1942)2月任王竹青的经济游击总队第一支队第四中队政治服务员。7月,任刘培……[详细]
|
张冠廷(1915—1948),又名阳胜,惠阳县沥林镇企岭村人,贫农出身。因家贫,末读完小学就给人放牛、做工。民国27年(1938)10月,组织企岭青年10多人成立自卫队,配合抗日武工队打击日伪。民国32年(1943)春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惠阳大队。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3年(1944)8月,欣乐乡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冠廷任乡长,带领贫苦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9月,欣乐乡民主自卫大队成立,冠……[详细]
|
严蔚文(1887—1948),惠阳县水口镇人。岭南军事将官班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国民革命军东江指挥所主任。第六路军总部副官处长。民国25年(1936)10月授陆军少将军衔,抗战期间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参议,第九军官总队副教育长。民国35年(1946)7月退役。后病逝。……[详细]
|
甄霞辉(1958—1979),惠阳县陈江镇人。1976年初中毕业后到潼湖观洞林场劳动。曾奋不顾身扑灭山火,受到场部表扬。参加军训时为抢救不慎落水的女民兵被砸伤。197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第一炮手。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三垭口纳隆战斗中,负伤仍扛炮上肩,-三炮击毁敌火力点,为步兵冲锋打通了道路,同时中弹牺牲。上级追记他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英雄炮手”称号。……[详细]
|
陈延祚(1911-1971)广东番禺县人。1935年广东中山大学桥隧系毕业,历任工程师、工务段长、工程科长。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历任桥梁主任、施工处长。1954年回国后,任施工处长、新管处长、技术副师长等职。曾获朝鲜民主共和国三级金日成国旗勋章一枚、二级军功章二枚。……[详细]
|
刘子超(1906—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原名刘起亚,又名刘苏华,笔名梦非、王夫、辛民、漆雕华等。1906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新圩镇鲤湖村一个农民家庭。在兴宁县中,刘子超参加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并经常作为学生代表登台演讲,同学们称赞他是一个“出色的青年鼓动家”。192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到上海从事地下斗争,改名为刘苏华。他以上海艺术大学学生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详细]
|
杨少白(1921-1948)男,广东省人,生于1921年。1938年在陕北为抗击日寇主动要求入伍。曾历任医助军医、副院长、军医队长等职。1945年东北解放后到东北从事战后建设工作,历任辽南军医处处长兼后勤副处长、牡丹江医政科长、阿城医务科长、独立七师卫生部副部长等职。杨少白同志在工作中积极负责、埋头苦干;在生活中艰苦朴素、关心他人,为党和人民的医疗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因突发性脑溢血于1948年5……[详细]
|
蔡素屏(1897-1928)出生于海丰县鹿境乡一个富商家庭,是彭湃烈士的妻子,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丰一区妇女解放协会主任,县妇协第三届执行委员。1928年9月份19日因叛徒告密被伪民团围捕,同年9月21日在海丰县城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壮烈牺牲,时年仅31岁。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详细]
|
郑志云(1901-1928)出生于海丰县滑海城镇。1921年参加彭湃创办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戏海陆丰组织委员,代理海陆丰地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书记等职。1928年9月在惠来县城被捕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详细]
|
林道文(1904-1931)出生于海丰县城东镇名园村。1921年参加彭湃创办的社会主义研究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丰县总工会党支部书记,中共公平区委书记,海、陆、惠、紫工会讨逆军号副总指挥,惠、潮、梅特委书记,中共东江特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省农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职。1931年1月14日在香港被捕,同年夏天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广州黄花岗。时年仅2……[详细]
|
陈舜仪(1903-1931)出生于海丰县下围陈,陆安师范毕业。1923年秋在陆安师范创办“新生社”,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丰县工会筹备处执委兼宣传部长,中共海丰县首任县委书记,海、陆、紫特委书记,广东省委常委,省农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中共南方局常委兼组织部长等职。1931年1月和夫人在香港被英警特务被捕,后被引渡回广州伪警察监狱,受尽敌人的严刑拷打,英勇不屈而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