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纯(1890-1973年),祖籍香山县(今中山市)南朗,从祖父开始搬到石岐居住。父亲是跌打医生。她童年时代只读过3年私塾,日后的成就主要靠自学。程度纯是在1910年和杨仙逸结婚的,婚后先是随夫到檀香山生活,杨仙逸任革命军航空局长后,她又随夫住在广州。1923年9月20日,杨仙逸在博罗县梅湖前线检查鱼雷试验时不幸牺牲后,她毅然携带子女从广州回到家乡石岐,为了纪念丈夫,开始了为筹办仙逸学校而四方奔……[详细]
|
阎仲彝(1895.1.25~1973.8.17),原名彝铭,字仲彝,后以字行,河南省淅川县人。著名外科专家,河南大学医学院第一任院长,河南近代医学教育的先驱。阎仲彝生于书香门第,父阎伯康终生从事教育事业。他自幼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1914年1月考入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德文班。1919年毕业,即被选送上海同济大学医科学习。1924年毕业,翌年考取河南官费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攻读外科,1928年4月……[详细]
|
王冬青(1917~1973年),原名松龄,泉州人,民国6年(1917年)生。15岁时父亲病故,勉强念完初中。平时喜读郭沫若、谢冰心、茅盾、臧克家、法捷耶夫等作家的作品,开始学习写作。民国23年,王冬青结识文学青年何应泉(又名司马文森),在写作上得到更大帮助,所写文稿常针砭时弊,引起国民党当局注意。是年冬,王冬青受聘到泉州《国民日报》社为副刊。民国24年,进步青年林任生与王冬青相识,结成密友。民国2……[详细]
|
杨桂芳(1899~1973) 本县秦家坝乡人。家贫,幼时曾替人放牛。12岁随杨登明学唱端公戏,20岁跟张本家(时人称名旦为本家,名不详)改学桄桄剧,凭其勤奋好学和一副好嗓子,成为桄桄剧的名演员。杨桂芳工旦技,他饰演《拷红》中的红娘,活泼风趣;《白蛇传》里的白云仙,婉转悱恻;《营门斩子》内的樊梨花,威武矫健;《打金枝》中金枝女,娇态横溢。还有饰演《春秋配》里的姜秋莲,《血手印》中的王桂英等人物,也……[详细]
|
吕仲(1906—1973) 男,编剧。别名次维,江苏省武进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出身于铁路职员家庭,毕业于苏州工程学院土木系建筑专业。学生时代喜爱文艺,对戏剧、书法、绘画均有所好,尤擅素描。抗日战争时期携全家避难到沪,进入南洋烟草公司任职员,业余票京剧。1942年秋,袁雪芬在大来剧场革新越剧,筹组剧务部,他应聘参加,任编剧和宣传工作,一度主持剧务部。《侠骨柔肠》是其为越剧编写……[详细]
|
张荣汀(1896~1973年),书洋塔下人,是南靖华侨企业家、南靖县茶叶生产奠基人、曲江中学创建者。张荣汀童年家境贫寒,只读六年私塾。21岁到荷属泗水谋生,开设永川公司,经营白糖。尔后到新加坡,开设南庆有限公司、丰太茶庄,其茶庄规模誉冠东南亚,是最早在南洋经营茶叶的南靖人。张荣汀致富之后,为家乡亲人提出发展茶叶生产的长远设想。民国35年(1946年),他在给家乡亲人的信中说:“吾村地处山区,有土便……[详细]
|
方文治,字毓煃,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生。1919年就学于省立第五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建瓯学生响应号召,--,-,文治均参加学生行列,开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运动中,认识同学杨峻德,意志相投,遂成少年契交。1922年文治在五中毕业,1924年赴福州进福建法政专门学校肄业,其时杨峻德升入北京中国大学,彼此通讯,受峻德影响甚深。1926年北伐前夕,在上海的葛越溪、潘作民与杨峻德同道……[详细]
|
叶月升,县优秀农业领导干部。民国20年(1931)生于浦城县余墩村农民家庭。民国37年初中毕业。1949年5月浦城解放,9月他考入建阳师范,11月参加闽北干校学习。次年1月结业,分配到建瓯县税务局工作。1954年先后任水吉县税务局副局长、中共水吉县宣传部副部长。1956年调到松溪县,历任中共松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农村工作部部长、茶平乡党委书记、红旗公社党委书记、城关区委副书记、花桥区委书记等职。叶……[详细]
|
张光旭(1898~1973年),又名家聪,字位辐,英文名Michael,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罗源县飞竹乡洋头村人。8岁随父至古田,进入培英小学读书,成绩优异,为英籍教师所宠爱,授以英文,故少年时英语即能说得流利。宣统二年(1910年)入八年制福州汉英书院(即三一中学前身)就读。民国6年(1917年)毕业后任福州苍霞州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半年。民国7年赴美国,入俄亥俄州哈尔兰学院和肯扬大学……[详细]
|
赵晋卿(1882~1973年) 赵晋卿,字锡恩,上海人。早年在江海关任职,并受洗入基督教,后被推为主日学堂主任、明强晏摩氏圣经学校董事和广学会百科全书经理。 民国元年(1912年)后,赵任上海总0主席。他积极向当局陈述法权收回之必要,经数十次磋商,为当局采纳。接着,赵又提出华人要参与租界行政权,并到处奔走,终于促成合组工部局董事会,赵任上海工部局第一任华董。后又任南京政府实业部次长,兼……[详细]
|
邓金鎏(1908~1973)邓金鎏,广东开平人。民国17年至21年(1928~1932),他在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后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民国26年毕业,留在协和医学院任儿科医师。民国28年任儿科助教。期间先后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蔓陀萝中毒》及《儿童急性脑炎十例》的论文。他还主编《育婴指南》一书,民国30年由协和印书局出版。民国30年(1941)冬,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学院被日本侵略军封……[详细]
|
曹辛汉(1892~1973),乳名锡昌,学名鸿文,梧桐镇人。在小学中受新思想影响,毕业后,向堂兄借款三十元,外出求学。于1909考入杭州私立初级师范。翌年,考入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13毕业,由学校保送入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系。高师毕业后,回家乡任桐乡乙种农业学校校长约一年半。其后去温州十师,杭州弘道女中、省立杭州女中、宁波中学任教。1921年,与赵士昂结婚,成家于嘉兴,与沈雁冰、沈泽民、……[详细]
|
王仲彦(1904~1973),原名王希孟,辽宁省沈阳市人。民国16年(1927年)9月,王在北京弘达中学毕业。随后就读于北京大学理学院。民国18年,东渡日本。民国19年3月,在日本东京高等预备学院毕业。民国22年3月,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获农学士学位。回国后民国25年(1936年)8月,在湖南长沙省立高农任教员,兼农场主任。民国29年11月,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学系农艺组主任。建国……[详细]
|
赵广恩(1920-1973) 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军区副政委。山西省太原市人,1920年9月出生。1936年参加山西决死队。1937年3月参加抗大训练班。同年12月转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学员、干事、股长、教育科长、政教科员、副指导员、指导员,山东军区教导团副教导员。参加了山东“反扫荡”战役、临沂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教导团教导员……[详细]
|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笔名真民、石僧,晚年号扩武。高阳庞口村人。为清末重臣李鸿藻第三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以清政府驻法使臣孙宝琦随员名义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蒙达迪埃农校、巴斯德学院、巴黎大学学习生物和哲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张静江、吴敬恒发起组织“世界社”,出版《新世纪》周报。是年8月,由张静江介绍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在巴黎创办豆腐公司及工厂,首倡“勤于……[详细]
|
庄竹林(1900~1973年)庄竹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7日生,山腰乡菜堂村人。竹林早年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后南渡新加坡。民国17年(1928年),赴美国密芝根大学深造,民国19年获市政科硕士学位,民国21年获米西干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民国22年,竹林由美国返回祖国,受聘为广州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暨中央军校广州分校特别班教官,及高等文官考试委员会襄试委员。民国28年,再渡南洋,出任……[详细]
|
周凤(1873~1973)周凤,女,广东海丰人。少时因家贫卖身为婢。17岁嫁给大地主彭辛为妾后,仍参加家务劳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丈夫去世,遂负起教养子女之责。民国11年(1922)6月,次子彭湃发动海丰农民成立全国最早的农会组织,遭地主豪绅攻击,周也忧心忡忡。但在儿子启发教育下,她的思想开始转变。是年11月,她欣然赞同彭湃当众焚烧自家田契,将土地全部归还农民耕种,并拿出家中钱财作为农-动……[详细]
|
韦元相(1918-1973) ,原河池县光隆乡板隆村(今都安瑶族自治区下坳乡)人,出生在一个壮族贫苦农民家庭。曾执教光隆小学。深得师生爱戴。1940年,在韦景光的影响下,追求进步,加入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阅读《社会发展史》、《论持久战》、《群众周刊》和《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他爱憎分明,积极参加韦景光领导的反-污吏的斗争,亲自逮捕-腐化的国民党光隆乡长韦绍邦送县治罪,为乡里除掉一大祸害。河池沦……[详细]
|
罗汝正(1909~1973)罗汝正,又名必修,福建连城文亨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于广西桂林。其父经商于桂林,是有名富商。母系广西荔浦陈墨卿之女,陈为清代镇守南部边陲名将冯子材部将。罗汝正自幼就受到其外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熏陶。民国12年(1923)罗汝正入私立惠存中学读书,学习努力,进步很快。次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全国进步青年云集广州,报考军校。时汝正尚在惠存中学就读,在获……[详细]
|
李一香(1889~1973),原名李芸台,今贾镇李辛村人,出生于一个贫寒的书香之家。幼时读私塾,青年时代主要以教师、小职员为业。他好读书,喜交往,结识了不少知识分子和上层人物。193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除在当地进行中共活动并发展一些党员外,还奉组织之命去天津、济南等地,以谋职为名,通过朋友、同学、世交的关系宣传中共主张,发展中共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发动、组织群众,收缴……[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