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1940~1973年),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英文名Bruce/ Lee(布鲁士·李),祖籍顺德均安镇上村。祖父李震彪武功超卓,青年时期受聘于佛山一家著名镖局,举家迁佛山定居。其父李海泉为著名粤剧武生,居住在佛山山紫村拱北里,抗日战争爆发后移居香港。母亲何金棠,是欧亚混血人种。1940年,李海泉携眷赴美国巡回演出时,于1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三藩市积臣街医院生下李小龙,翌年举家返回香港。……[详细]
|
章士钊,字行严,笔名黄中黄、烂柯山人、孤桐、青桐、秋桐等,湖南长沙人,1881年3月20日生。高级民主人士、学者、作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第二任馆长,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清末任上海《苏报》主笔。1911年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学校校长,广东军政府秘书长,南北议和南方代表。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市)。其父章锦曾在乡里……[详细]
|
3、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纳粹德国国防军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1887~1973)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的军衔。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详细]
|
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生于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副官和师作战科长,参加东、西两线作战。1934年任第3军区参谋长,1936年任……[详细]
|
钱瑛(1903-1973),祖籍湖北咸宁,出生于湖北潜江周家矶。钱瑛早年投身革命,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土地革命时期,在湘鄂西革0据地先后担任洪湖和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是一位威震敌胆的传奇式女英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历尽艰辛,出生入死,为我党在“白区”斗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钱瑛曾出任国家监察部部……[详细]
|
梁从学(1903.5.~1973.4.),六安县淠联乡人,家境贫寒,世代务农。梁从学年少就开始放牛,11 岁随父学种田。一家老小终年辛勤耕作,还常常缴不齐地租,长期负债无力偿还。为改变现状,他曾弃农学过制酒、做挂面手艺。民国18 年(1929 年)秋,在中共安徽临时省委的领导下,皖西地区农-动风起云涌。梁从学加入了苏维埃农民协会,不久又参加了赤卫队(后改为赤卫军),先后任班长、排长。在此期间,他曾……[详细]
|
李石曾(1881-1973),河北高阳人。中华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创建人之一,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私立南通大学(Nantung University)首席校董。早年曾发起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出身李石曾出生于晚清的一个显宦之家。其父李鸿藻在清同治年间曾任军机大臣,是以保守著称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鸿藻的第三子,6岁即熟读诗书,15岁从京城名儒齐……[详细]
|
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是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个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详细]
|
张奚若(1889~1973)原名耘,又名志明,字亦农,号熙若,后改为奚若。陕西朝邑(今属陕西大荔)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赴上海中国公学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井勿幕见他积极肯干,就派他赴日本购买军火。张接受任务到日本后得知,购买军火不难,难的是运抵上海躲不过口岸检查。他即折返上海了解过关办法,找到门路正拟再赴日本,武昌起义爆发,朋友们劝他快回陕西组织响应。他绕道一个多月……[详细]
|
约翰·费迪南德·舍纳尔(德语:Johann Ferdinand Sch?rner,1892年12月5日-1973年2月7日)是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也是最后一位获得钻石橡叶骑士佩宝剑铁十字勋章的高级将领和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舍纳尔对自己军队极为严格,曾因不经军事审判就直接处决士兵而颇受争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舍纳尔被送往苏联政治监狱服刑,期间西德媒体对其大篇幅报道,认为他已成为苏联军官。舍纳尔……[详细]
|
梅汝璈(1904年~1973年),字亚轩,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人,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代的梅汝璈在江西省立模范小学读书。因父亲梅晓春家教极严,梅汝璈每日必须早早起床到外面拾猪粪牛粪当农田的肥料。每日出门拾粪时,他总要带本英语书,一边拾粪一边苦读,常常到了忘我的境界。12岁那年,梅汝璈小学毕业,旋即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留学预备班(清华大学前身)学习。1924年,梅汝璈赴美国留学。1926年毕业于美国斯……[详细]
|
周仁(1892~1973年) 周仁,字子竞,江苏江宁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江南高等学校,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习。民国4年(1915年),获硕士学位,系主任劝说他留美攻读博士学位,预言日后可成为著名学者,周不为高薪和名位打动,即回国。 民国6年,周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民国11年,出任上海南洋大学(交通大学前身)教授兼教务长。民国16年,……[详细]
|
冯白驹(1903~1973) 原名裕球,曾用名继周、布文。海南琼山县云龙乡长泰村人。曾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委-书记和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1903年6月7日出生于农民家庭。8岁开始上私塾,13岁进入云龙高等小学,1919年考进琼山中学,1925年夏考入上海大夏大学预科。在上海期间,他阅读……[详细]
|
宋霭龄,1889年出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1904年5月15岁赴美乔治亚州卫斯理安女子学院是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的女性。1905年,随姨父温秉忠出席美国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举行的宴会。1910年宋霭龄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她在卫斯理安学院的全部课程并取得毕业证书,毕业后回国,经父亲推荐任孙中山的秘书,精通五种语言,同孙中山到全国各地勘察,参与制订营建20万里铁路的计划……[详细]
|
裕容龄(1883—1973)出生于天津,女,原属汉军正白旗人。后来嫁给香山县南屏(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人唐宝潮,一直把自己视作中山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舞蹈家协会的会员履历表上填写籍贯也是中山县。父亲裕庚曾任清廷“大仆寺少卿”,一品官,裕容龄12岁时,父亲出任驻日本公使,全家东渡扶桑,其和姐姐德龄学习日本舞蹈,当时其最喜欢《鹤龟舞》,父亲与其“约法三章”,可以学习,但不许在舞台露面,以……[详细]
|
符集庭(1904~1973) 宝芳乡流嘴村人。大革命时期参加赤卫队,1928年7月考入广东工程教导队电务班,1939年5月由文昌县委推荐参加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琼崖抗日总队、琼崖纵队电机室主任、无线电训练班主任兼教员、无线电新闻台台长、新华社海南分社电务科长。海南解放后,历任海口市电信局副局长,海南邮电分局副局长兼海口市邮电局局长、海南邮电分局局长等职。 1939……[详细]
|
曹诚英(1902—1973年),字珮声,绩溪旺川村人。我国农学界第一位女教授、九三学社成员,曾为沈阳市政协委员。曹家祖辈几代都在武汉三镇经营茶叶、字画、文房四宝生意,是当时有名的徽商大家。“贾而好儒”的徽商本色使他们非常注重家族子弟的教育,其父曹其瑞曾聘秀才设“专馆”教育子女成才。幼年的曹诚英,天资聪慧,容貌秀美,但身体纤弱,从小便由父母指腹为婚,许配给宅坦村的胡冠英。1918年不满17岁的曹诚英……[详细]
|
齐坚如(1900~1973),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林学家,二级教授,原名敬鑫,和县历阳镇人。他自幼勤奋好学,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芜湖萃文中学,后转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读书,才华出众,教师和同学都很器重和钦佩他。民国12 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森林系,并以优异成绩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民国16 年这段时间,先后在安徽省立第三农业专科学校(六安)、萃文中学、省立第二农业专科学校(芜湖)、民生中学、宣城师……[详细]
|
沈肇年(1879年-1973年),男,号甓庐,湖北天门卢市镇人,清末秀才。喜收藏金石,工分篆,一九三一年为易忠录临汉衡方碑分书立轴。著甓庐所藏金石题记。《艺甄初集》 。1908年任安陆府中学堂学监兼教员,结识同盟会员,接受革命思想。辛亥武昌首义爆发后,加入同盟会,任起义门第一警察署书记。1912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次年任湖北省政府财政司科长、秘书。1926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库藏局科长、代局长,后……[详细]
|
曾泽生,1902年10月生于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1922年12月考入云南唐继尧开办的建国机关枪军士队 。毕业后入云南讲武堂学习 。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3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邀回滇,在昆明开办军官候补生队,任副队长。后任滇军第98师军士队队长,第3旅6团营长、第5团副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4师1085团团长,……[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