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浙江省 > 湖州 > 德清历史人物介绍2

德清历史人物介绍2

  蔡汇沧(1841—1907),字二源,德清人。少时曾赴广东,见异族势力涌入,慨叹道:“十几年后,若不通晓外国的语言文字,就不能有所作为”,便专心攻学英语。清同治五年(1866),任赣榆县令,旋补柘林(今广东饶平东南)通判,有政绩。光绪十九年(1893),任上海英租界会审谳员,为维护国家主权,数次与外国人争辩,深得上海人民拥护。三十一年十月,迁山东登莱青胶兵备道,兼东海关监督,打捞起沉没战舰3艘,加……[详细]
傅云龙 [] (?~1901)
  傅云龙(?—1901),字懋元,号醒夫,德清尚博(今德清钟管镇尚坝村)人。幼年好学,12岁即通经书。及长,喜研兵书。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入京,历任兵部武选司、车驾司主事、郎中。光绪七年(1881),任《顺天府志》分纂,撰《方言考》。十三年,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考试,录为外交特使,出使日本、美国、秘鲁、智利、巴西、加拿大、古巴、厄瓜多尔等11国。足迹所至,搜集各国地理、风貌、物产、资源等资……[详细]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德清人。4岁丧父,家境贫寒。9岁从师于乌程(今湖州)程可大,学《周易》、《尚书》,奠定了汉学基础。14岁得祖藏颜习斋书,读后惊叹不已,乃广求颜氏遗书。21岁至苏州,受业于陈奂,得声韵、训诂经师家法。又从宋翔风学习《公羊春秋》,研究经学。清同治四年(1865),两江总督曾国藩聘其为金陵书局编校,校勘周秦诸子。学业大进,为名人所称道。八年,著《颜氏学记》10卷。梁启……[详细]
  蔡之定(1745—1834),字麟昭,号生甫、积谷山人,德清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嘉庆元年(1796)授编修,继任高宗实录馆总纂,嗣升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五年后,历任顺天乡试同考官、会试同考官、河南正主考。十九年,建议以纸币代银,受到“妄言乱政”处分,降为鸿胪寺少卿。晚年主讲钟山、蕺山两书院,以阐扬理学著称。蔡之定擅书法,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四大书家。道光十四年(1834)卒,……[详细]
  徐养源(1758—1825),字新田,号饴庵,德清人。少时随父游京师,并从师于名流学者,探究学术源流,学业大进。清嘉庆四年(1799),浙江巡抚阮元在西湖筑诂经精舍,聘为主讲人之一,并担任《仪礼》、《尚书》的校勘,甚为精到,受到尊重。六年,举副贡生。其父辞职归乡后,侍奉左右,且“以说经娱亲”。父母去世,遂无意科举。徐养源学术研究涉及面很广,对经学、小学、历算、舆地、氏族、音律均有研究。编著有《仪礼……[详细]
  徐端(1754—1812),字肇之,德清人。其父振甲曾在清河为官,随父行,在河堤上遇老兵退吏,常请教河流疏导之法。后为候选通判,助父引水,深得大学士阿桂器重,奏请留在东河待用。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补官。六十年署开归道事,以功赐戴花翎,旋即任兖沂曹济道。在治理睢州(今河南睢县、民权等地)河流决口、曹州(今山东菏泽、曹县等地)河流干涸中有功。嘉庆四年(1799)擢任知府,旋即授饶州府(今江西波阳……[详细]
  戚蓼生(1730—1792),字念功,号晓塘,德清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三十九年任四川副主考,四十二年授河南正主考,旋调云南学政。四十七年出任江西南康知府,升福建盐法道。五十六年,迁福建按察使。五十七年冬卒于任。为人风流倜傥,喜饮酒,好谐谑。处事精明强干,案无留牍。戚蓼生早年赴京应试,购得曹雪芹80回本《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一篇,对《石头记》的写作艺术推……[详细]
  徐倬(1624—1713),字方虎,号苹村,德清新塘(今德清士林镇徐家墩)人。少聪颖,喜读书,10岁参加童子试,名列前茅。17岁游历会稽,深得户部尚书、翰林院学士倪元璐赏识,并从学于倪。清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选入史馆,任编修。后因病还乡。越10年,入京任国子监司业。三十二年,任顺天(今北京)乡试主考官。寻迁侍读,以老告归。四十二年,康熙帝南巡,考核在籍诸臣,徐倬得第一……[详细]
  孙在丰(1644—1689),字屺瞻,德清籍,世居归安(今湖州)菱湖。清康熙九年(1670)一甲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侍讲侍读、侍讲侍读学士,分撰日讲《四书》、《易经》、《书经》,以解义多见称。二十年,每次讲演时,列举经书要义,阐发自己观点,受康熙帝嘉奖,改任《明史》总裁,《明史》第十七卷《帝纪》即出于其手笔。二十二年,擢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调任掌院学士,迁工部左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二十……[详细]
蔡官治 [] (?~1645)
  蔡官治(?—1645),字羽明,号正庵,德清县城西门外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郎。后迁职方司郎中,期满迁真定(今河北正定)知府。时太监魏忠贤专权,各地遍建生祠。上司屡促为魏建祠,官治故意拖延不报。天启四年(1624),吏部尚书-星被免职。魏忠贤假传圣旨,令真定府拘捕定罪。官治迫于压力,明为收监,严加看管,暗则亲送饭食,多方保护。曰:“我岂敢杀人媚人,使后世唾弃?”赵……[详细]
  许孚远(1535—1604),字孟中,号敬庵,德清县乌牛山麓人。早年受学于唐枢。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后调吏部主事。因讲学遭尚书杨博忌,称疾离归。隆庆(1567—1572)初,首辅高拱荐其为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倭寇骚扰广东,以水陆夹攻,擒获倭党70余人,受到嘉奖。万历年间(1573—1620),首辅张居正逐“拱党”,谪为两淮盐运司判官。历兵部郎中,出知建昌(今江西水修……[详细]
常茂 [] (?~1283)
  常茂(?—1283),字长孺,武康(今德清武康镇)人。宋淳祐占七年(1247)进士,任常熟县尉,旋调婺州(今金华)推官。以明于决狱著称。后被荐入朝,签书临安(今杭州)府判官,不畏权势,颇有作为。某官提举常平(今湖北襄阳西),拟邀常茂同往,常茂知其难以共事,笑而却之。不久,上司强令其上任,常茂拂袖而去。朝廷愈敬。曾先后主管城南府南厢,添差临安通判,听讼严明,豪门贵族对茂既忌且惮。知广德军时,当地发生……[详细]
沈复 [] (?~1186)
  沈复(?—1186),字得之,德清人。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乾道初年,以太常主簿应对,孝宗悦,迁官宗正丞。乾道七年(1171),以左朝请郎任直龙图阁、两浙转运判官,权工部侍郎,兼临安(今杭州)府少尹。次年正月,除户部侍郎。一日,进宫应对,孝宗问及官署财物、所用、方缺状况,一一奏闻,并取出随身小册进呈,无毫发之差。乾道九年正月,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旋进左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同年十……[详细]
  刘士英(1082—1126),字仲发,武康(今德清)人。宋政和二年(1112)进士,授江苏武进县尉,调永嘉教谕。宣和二年(1120),方腊起义军余部围永嘉,士英因推行保伍法,强迫居民守城而立“功”升山西太原府通判。宣和七年(1125)十一月,金兵入侵,太尉童贯以赴汴京(今开封)告急为由,意欲潜逃。刘士英与守将王禀握剑侍立城门外。童贯见状,只得作罢。知府张孝纯见其忠勇,遂与之共商守御之计,前后数百次……[详细]
姚班 [] (641714)
  姚班(641—714),武康(今德清)人。笃学,武则天时,中明经科,历任六州刺史,进爵至宣城郡公。唐中宗时任太子詹事,兼左庶子。时,节愍太子有失正道,姚班几次上疏相谏。太子佯许之,实则我行我素。及太子败,中宗在宫中搜得姚班谏书,嘉叹不已。时宫中大臣都被治罪,惟姚班被擢为右散骑常侍,迁秘书监。睿宗继位,封户部尚书,旋任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著有《绍训》。……[详细]
沈法兴 [] (?~620)
  沈法兴(?—620),武康(今德清)人。世代豪强,有宗族数千家。隋末,为吴兴郡守。隋将楼世干作乱,率兵围城,曾奉旨征讨。大业十四年(618),隋大臣宇文化及在江都(今扬州)杀炀帝。法兴以讨叛为名起兵,直奔江都。掩有江南10余郡地方,及至乌程(今湖州),拥有精兵6万。自称江南道大总管。旋闻越王杨侗立,称帝于东都洛阳,乃修书上表称臣。唐武德二年(619),自称梁王,定都毗陵,改号延康,置百官。其时,杜……[详细]
姚察 [] (533606)
  姚察(533—606),字伯审,武康(今德清)人。父僧垣精医术,为梁大医正。6岁诵书万余言,12岁能文。侯景乱时,随父归乡里。年十三为萧纲所器重。萧纲登基,授南海王国左常侍,兼司文侍郎,入陈,为秘书监,领著作郎、吏部尚书。陈亡入隋,授秘书丞、晋王侍读,袭封北绛郡公,授太子内舍人。奉诏撰梁史、陈史,未就而卒。著有《汉书训纂》、《文集》、《说林》、《传国玺》、《西聘道里记》等。……[详细]
沈恪 [] (510583)
  沈恪(510—583),字子恭,武康(今德清)人。性深沉,有才干。南朝梁新喻侯萧映为郡将时,被召为主簿。萧映迁广州,沈恪随行,授中兵参军,常领兵平息叛乱。时,同郡人陈霸先在交州(今越南河内东北)、广州一带,沈恪与之甚相知。萧映卒后,沈恪回乡,陈霸先遣妻、子随其同行。不久,沈恪被补为东宫直后、员外散骑侍郎。梁太清二年(548),东魏降将侯景作乱,围建康(今江苏南京)。沈恪率军参战,因功封东兴县侯,迁……[详细]
沈重 [] (500583)
  沈重(500—583),字子厚,武康(今德清)人。幼孤,谦逊好学,博览群书,尤精《诗》、《礼》及《左氏春秋》。初仕南朝梁,历任五国常侍、国子助教、五经博士、中书侍郎、江陵令等职。继事后梁主萧登,任都官尚书,领羽林监。北周武帝闻其名,以厚礼聘至周都,诏令其讨论“五经”、校定钟律,授以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露门博士。北周建德末年,坚辞回南朝陈,任通直散骑常侍、太常卿。学业精深,讲述经义,为儒林所推……[详细]
  姚僧垣(499—583),字法卫,吴兴武康(今德清县武康镇)人。24岁始学医,梁武帝召入宫考试,应对自如,任左常侍。历任骠骑庐陵王府田曹参军,大医正,加文德主帅直阁将军等职。梁武帝病,欲服大黄,阻谏不听,终无救。后梁元帝病,众太医均力主用平药,惟僧垣主张“非用大黄,必无差理”,服后愈,赐钱百万。从此医声大振。北周天和元年(566),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六年,迁遂伯中大夫。建德三年(57……[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