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堃(1917—1984) 字伯载,笔名墨石,凤翔县大沙凹村人。少家贫,读私塾三年弃学经商。抗日战争时期,从军两年。后受业于宗铭书院李穆轩名下。喜爱书画,求教于北京张敔园、邓敬木等名家。篆书取法六朝碑版,其功力强劲,古朴自然,雅而不俗,有浓厚的书卷气。1982年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中,伯载行书作品获优秀奖,选入《百幅优秀作品集》。同年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时,伯载隶书作品选送日本国展览。我……[详细]
|
石德顺(1920—1984) 原姓赵,名西芳,凤翔县长青乡人。9岁逃荒至千阳尚家堡村,石安收为养子,遂改姓。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大队干部多年。 1961年国家困难,党号召农村多卖余粮。他作为党支部书记,教育党员、干部,响应号召,超卖余粮3.35万公斤,翌年又超卖余粮5万公斤。他带头参加生产,年实做工日300以上,且经营管理有方。1963年10月,出席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详细]
|
王子元(1924—1983) 岐山县益店乡人,1950年在岐山县任教,后入陕西省师专进修体育,1954年毕业后在宝鸡县虢镇、坪头、石羊庙等中学任教。1975年调岐山县体委任教练员。 王子元技术全面,素质好,事业心强。他在虢镇中学任教期间,一面认真授课,一面积极抓业余训练工作,对一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倍加关心,利用课余时间训练,严格要求。破跳伞世界纪录的郭新娥、体育理论副教授黄克强、国家一……[详细]
|
韦岁年(1941—1983) 凤翔县城关镇西大街人,初中文化程度,1958年参加革命。1965年调县人民银行工作,1979年10月调任县农业银行农业拨款监督员。任职期间,学习认真,工作积极,严于律已,作风正派,在审查拨付行政支农资金中,坚持金融工作制度和原则,严格把关,共揭露和制止各种不合理开支281笔、2557万元,避免了国家资金的损失和浪费。1980~1983年,多次被评为县、市、省和全……[详细]
|
杨森林(1916—1983) 宝鸡市渭滨区姜城堡人。姜城大队党支部书记,宝鸡市人民委员会委员。1952年,带领7户农民组织起市区第一个互助组,后又带头组织了21户的初级社,且粮食高产,为发展合作社工作在全市树立了典范。1955年种植果园20多亩,新挖鱼池2亩多,均高产。1958年和群众仿制、创制农具31件,1959年出席全国群英会,1960年获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杨先后出席市、省、全国农业先……[详细]
|
岳维(1917—1983) 原名张民权,麟游县两亭乡稼禾庙人。民国23年(1934)从凤翔师范毕业,于两亭药王洞小学任教。民国26年(1937),被地下党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8年(1939)11月加入共产党,在山西太岳军区任决死队指导员、报务员、报务主任、电台队长。民国30年(1941)在大林渠反扫荡突围中负重伤昏迷于战场,苏醒后爬在尸体堆里屏住呼吸,蒙过日寇刺刀的挑验,在血泊中……[详细]
|
王建若(1891—1983) 又名丕基,宝鸡县杨家沟乡太公庙村人。宣统三年(1911)考入省立一师,复入武昌高师深造,后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回国后曾任陕西省政府秘书兼教育厅秘书、河南省警察厅厅长、乾县县长、临潼县长、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秘书、主任,西北民军司令部民政处处长。解放后,任民盟宝鸡县小组组长、虢镇中学校长、教员、县政协委员等。著作有《国学厄言》,分国学为小学、经学、史学、文学等部,……[详细]
|
公秉藩(1902—1982) 字屏轩,扶风县法门镇七里桥人。幼时就读私塾,后投身军界。民国16~19年(1927~1930),先后任国民军湖北第一集团军第一师、第二十八师中将师长。民国19年(1930)在江西吉安加入国民党。民国20~21年(1931~1932)任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级教官。民国22~26年(1933~1937)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大队长、支队长、总队副等职。民国26~30……[详细]
|
郭春秀(1915—1982) 麟游县桑树原乡人。1952年参加县上举办的第一批接生员训练班,她起早贪黑,勤问硬记,结业口试获得较好成绩。回乡后除白天参加劳动外,每逢夜晚,把枕头当婴儿,把布条作脐带,继续练习接生技术,并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新法接生的好处。一次邻村同义沟妇女杜玉琴生第一胎,胎位不正,请来老娘婆束手无策,她主动施以人工助产,得到成功,但婴儿因产程过长,发生窒息,她即用嘴吸出婴儿喉头积……[详细]
|
王正宇(1909—1982) 岐山县故郡乡圣佛寺村人。30岁后学医。民国30年(1941)开始行医,曾在“民生堂”、“济元堂”、“同德堂”任医师。1954年调县医院,1956年调陕西中医学院。精于仲景、天士、东垣、修园等各家学说,被誉为“活字典”。对“当归补血汤”“引火归源法”有独到研究,著有《中医方剂学讲义》等书及论文数十篇,参加了《中国医学大辞典》(外科部分)编审工作。其医德高尚,急人所……[详细]
|
易棠(1911—1981) 凤翔县陈村镇易家庄人。其父易德生青年时期自学兽医,在陈村镇看牲口有名。易棠继父医术,于民国35年(1946)在陈村镇行医,曾为宝鸡县周原乡配种站治马眼疾,药到病除,由是出名。翌年农历二月,易棠到宝鸡县虢镇挂牌医畜,后开设万生堂药铺。1953年公私合营后,宝鸡县兽医站联合诊所成立,他担任主治兽医,医术高明,闻名遐迩。 易棠对医疗癀、结、疯、脱诸症颇有造诣,尤精……[详细]
|
肖江洪(1913—1981) 原名肖蓼,曾化名王子明、秦风,宝鸡县八鱼乡苇子沟村人。 民国25年(1936)5月在西安师范上学期间,就加入民先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西安师范学校中共地下党支部宣传委员、西安学委委员。同年暑假他同毕于仁同学回县,在八鱼、-等地组织党的外围组织同乡会、旅省同学会,发展“民先队”队员。同年9月又与同学李浩、张建恒等到宝鸡张贴宣传……[详细]
|
杨树荣(1915—1980) 陇县城关乡朱家寨村人。1951年参加共产党,同年在陇县组织起第一个变工组。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办初级社,1955年成立高级社,皆为全县最早。1958年起,先后任大队长、管区副主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他吃苦耐劳,积极肯干,又重视科学种田,从1953年起,粮食连年丰产。1975年使212亩三种三收试验田亩产达1566斤,创……[详细]
|
黄正忠(1916—1979) 陇县新集川乡铁马河村北柳沟人。16岁外出讨饭,后给甘肃华亭县一家地主拉长工,学会了种植中草药技术。民国36年(1947)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带领3名老农到百草山砍荆棘、搭庵棚,创办铁马河药场。曾几次步行到甘肃省药材产区,买种苗、学技术,引种党归、大黄,取得成效。1962年起任药场厂长18年,他每天起早贪黑,带头上工,场员称他“叫明鸡”;他从不缺勤,拚命干活……[详细]
|
樊凤岐(1940—1978) 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人。中共党员,1961年任宝塔大队店门前生产队会计,1965年被选为生产队队长。在油菜生产中,他通过长期观察试验,发现移栽油菜的地里多收一料玉米。他记录描绘了油菜生长性状图,总结出油菜从育苗移栽到收获一整套五改栽培经验:即一改直播为部分育苗移栽;二改人工下种为尿素拌种机播;三改单施氮肥为氮磷配合;四改迟间苗定苗为三时间苗五叶定苗;五改一水一肥为……[详细]
|
朱兴恭(1912—1977) 宝鸡县千河乡朱家崖人。12岁随父正骨。1956年任陕西中医研究所骨科代理处主任,后兼任西安医学院副教授。1957年加入农工民主党。1958年又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邀研究员。 朱兴恭从医近五十年,既继祖传之技,又敢于大胆创新。他用竹板、绷带缚扎法,取代了祖传的木板打孔缚扎法,大大提高了疗效。他以祖传“展筋丹”、“接骨丹”配合自己临床摸索出的独特手法整复治……[详细]
|
杨清秀(1914—1977) 原名周贤,扶风县建和乡西白龙村人。 幼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为人当雇工。民国16年(1927)投奔冯玉祥部当兵。此期间结识中共地下党员,思想进步很快,遂于民国20年(1931)3月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宁都-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红五军团青年干事、手枪队队长。民国22年(1933)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反“围剿”战役中负伤。伤愈后留医……[详细]
|
张西鼎(1913—1977)扶风县五泉乡(今杨陵区辖)绛中村人。民国19年(1930)在甄寿山部当学兵。民国23年(1934)投靠孙蔚如部教导大队,其间加入共产党。民国24年(1935)12月被分配到赵寿山部17师任排长,秘密从事革命宣传,发展党员,并成立了党支部,他任支部书记。民国26年(1937)12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5月抗大毕业,被省委派回扶风筹建中共扶风县委,并任书记。是年9……[详细]
|
邓福汉(1909—1976) 宝鸡县晁峪乡人。嗜好栽植花椒,并琢磨出一套方法:采用搓揉的办法去其籽外壳腊质,使之发芽率达85%以上,改直播为移栽。1951~1962年,由于他的示范作用,晁峪村成为宝鸡市第一个“千亩花椒村”,还零星栽培75000多棵。1962年总产达8万多斤,1963年出席西北五省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大会。其事迹在《延河》、《宝鸡日报》、《陕西日报》上都作了系统报导。……[详细]
|
罗集谊(1896—1976) 字觉僧,号浩然,扶风县绛帐镇西街人。 民国10年(1921)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后赴日本留学,攻读经济学和国际法律知识。结业回国后,被派往中国驻韩国领事馆工作。民国26年(1937)出任中国驻日本领事馆领事。中日战争爆发,两国断交,中国驻日本领事馆撤销,罗去香港,任英国在港总督秘书。在此期间,他用这一特殊身份,护送一批中国驻港著名人士撤离,抵达重庆,免遭……[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