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清,生卒不详,清葭州峪口村人。其父魏嗣龙,靠闹船致富,30岁后才娶妻成家,故将长兄之子长顺过继为子。长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中武举,曾任兵部差务。魏嗣龙40岁又生子长清。长清英武,膂力过人,以勇闻于乡里。长清母病逝,长顺感于婶母抚育之恩,告假离京,回家守孝。期间,训导弟长清习武练功,不久刀马娴熟,武艺出众。道光九年(1829),赴京应试,遇河南人郝官甲,见长清相貌不凡,体甚魁梧,疑为对手……[详细]
|
钞启达,生卒不详。清代勇士,今佳芦镇大会坪村人。清乾隆年间以勇闻名于葭州、包头一带,因排行第三,时人称“钞三爷”。启达壮年,家中打点资金差其到包头买两船红盐,回乡出售。他却直奔河南少林寺求学武功。经刻苦磨练,功成艺高,又回家中。其父深恶痛绝,欲置之死地。一日,启达在村头神楼下酣睡,父亲趁机抱起一块压菜石,向其头部砸去。启达只翻了个身,用手摸摸头,又睡去了。父亲叹口气,自言自语道:“把老子的家产费了……[详细]
|
张金佩,生卒不详。清初名士,字玉振,今佳芦镇张家庄村人,清顺治年间(1644~1661)选贡。少时多才,父居官德安府,金佩随居,学识精进,诗词古文,落笔千言,时人谓之天才。康熙十九年(1680),学宪叶忠督学陕西,搜罗名士,于葭州得八士,称为“八俊”,金佩居“八俊”之首。二十五年(1686)授陕西省麟游县教谕。四十五年(1706),葭州知州尚崇年制修志书,迎请金佩司其事。他详加考证山川古迹,记述前……[详细]
|
高汝励,生卒不详。字献捷,清朝将领。今乌镇核桃树墕村人。幼时孤独,家境贫寒。成人后,身材魁梧,胆略过人,胸怀大志。明崇祯末年,汝励因社会-失业,又被里人羞辱,怒而离家,奔走江淮一带。遇清军下江南便投入军门。在吴地、巴蜀征战,多立战功,升为参将。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叛,汝励率部去救沅州。沅州城陷后,四川都抚举城投吴。汝励锐意讨伐,又挥师北上。十四年(1675)因随靖逆将军张勇(洋县人)讨伐陕……[详细]
|
高成旦,生卒不详。葭州城人,清朝将领。起行伍,为队长,矫捷精悍,善搏斗。每战不骑,徒步直冲敌阵。坚敌素惮之,呼为“飞将”。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成旦赴军前投效,以列校从英亲王。南下征平张献忠,以功授守备,旋升游击。会湖广张万福据慈利之天门山,又据荆州。成旦随英亲王分兵去取荆州,大破之,万福败走岳州。成旦追至临湘县,战于鸡笼山,擒张万福。八年(1651)升九溪卫副总兵。初,人心惴惧成旦,他……[详细]
|
张琚,生卒不详。明代名宦,葭州龙寿里人。禀性慈善,深明经书。明朝嘉靖年间,任大宁县尹,多行惠政,百姓爱戴,升任介休知县。离大宁时,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送,似失慈母。后来,大宁县民在县衙公堂树政绩碑一通,称其爱民如子,执法如山。在介休担任知县数年,矢志清白,门无私谒,士人评其有古良吏风。晚年,辞官归家,布衣疏食,以耕读传教子孙,与乡邻和睦相处,百姓亦若忘其为辞官归来之人。他将为官时的积蓄分给族人和邻……[详细]
|
牛秉忠,生卒不详。字西泉,明代良将,世居葭州城北。幼时有大志,臂力过人,明嘉靖年间,蒙古人吉能常率兵犯境。秉忠奋起入伍,因功升为百户、千户、指挥等职。嘉靖四十一年(1562),延绥镇巡抚请呈皇帝,意在要隘处添设游击一员,以便防守策应。朝廷下诏,命牛秉忠领兵三千,驻延安设防,延安府各州县守兵,亦由秉忠调度。明水湖战役后,秉忠跟随总兵赵苛在威武寨打败土匪,升为宁夏平虏参将,又升为延绥镇驻孤山副总兵。后……[详细]
|
屈维亨,生卒不详。字一泉,葭州人。少时有才名,曾为山西省石楼知县。石楼地处偏僻,土瘠民贫,士不知文。维亨到任后,振衰起废,剔弊安良,修筑城墙,营葺喾宫,延师讲学,并亲自教诲士人。不到三年,民风士俗大变。石楼任满后,升为山西省应州知州。应州北连雁门关,路途多有暴客,行凶抢劫。他严设保甲,村村互相盘查,贼盗没有巢窟,边境得以安宁。后来升任宁夏庆蕃王府左长史。时人都称赞他贤明,官吏中颇负盛名。……[详细]
|
崔镛(1530~?),字汝洪,崔经次子。少年不好学,十二岁入学,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人,四十一年(1562)中进士,授潞安府推官。又迁户部主事。四十三年(1564)升山西按察司佥事,分巡阳和,进左参议,再进按察司副使,隆庆四年(1570),俺答孙把汉那吉来降,俺答叩边求还。崔镛按照明穆宗旨义,“爵以官……使其贡款,还我叛人”,妥善处理,使其听服,崔镛因此改任井、陉道。万历中又任岢岚道,进……[详细]
|
崔经(1506~1578),字邦济,号石溪,其祖先为颖上人(清康熙《延绥镇志》),后移居今通镇西山村。其始祖崔程以义勇从明太祖征建昌有功,授榆林百户,世袭。其父崔林益因累次建功授副千户,封武略将军。明嘉靖年间,鞑靼大兵入塞,诸将畏敌自保,崔经却领孤军与敌激战六昼夜,身受数创,粮草断绝,仍坚持战斗。恰遇天降大雨,敌兵退去。此后,奉命守八角城,匈奴兵畏惧崔经威名不敢进犯。嘉靖三十六年(1557),升任……[详细]
|
柴希高,生卒不详。明代书法家。字汝愚,号牛山,乌龙铺柴家老庄人,祖籍山西省临县兔坂柴家沟村,后迁居州城。少时体貌魁梧,聪颖过人。最初在本村窑湾书舍随樊先生学习。他勤学好问,才识英敏。后拜张玑(今木头峪村人,曾任明迪功郎、重庆府经历)为师,学业大进,成为当时名士,于明正德五年(1510)中举。时京都皇宫五凤楼额因年久字迹剥落,模糊不清,正德皇帝下诏补写。其阁系元朝书法家赵松雪所书,京城名家云集,书法……[详细]
|
柴旻,生卒不详。明代名医。乌龙铺柴家老庄人,祖籍山西省临县兔坂柴家沟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任皇室太医。他医术高明,求医者甚多。一次,御妹患病无人能治,柴旻入宫,走线切脉,药到病除。宪宗朱见深龙颜大悦,赐葭州乌龙铺丁地1200亩以为酬谢(此地一直延续至土地改革时)。柴旻殁后,葬于佳芦镇高家畔山顶榆皮塌,建有十二层的“栖云塔”(亦称“名医塔”)以示纪念。该塔现已无存。……[详细]
|
曹琰(1469~1541),字器之,葭州和市都人,明成化五年(1469)八月生。父名彬,取妻冯氏。琰性贤孝,状貌魁伟,读书一目数行。父母去世早,独立起家。正德中(1506~1521)荐为贡生。嘉靖三年(1524)授河北省济县(清初并入通州,今属北京市通县,县东南有漷县镇)知县。潡县为三辅要区,乡间多权贵,倚势作威。曹琰在途中,已知张永福等人仗势横行乡里,百姓苦不敢言,前历任知县都避而不管,公事废弛……[详细]
|
薛昭锦(1903~1963) 墕底村人。地主,放0发家。1933年任国民党吴堡保安团副团长,依钱势之威,横行乡里。1934年抓走半沟薛馥桂之妻,霸为己室。同年秋带领保安团抓走红军战土郭元子,群众宋永俭,杀害于旧城。抓捕元辜群众杨均相,严刑拷打0银两后释放。1935年7月,国民党军抓走共产党员薛光祥,赤卫队长薛定军和霍黑小等人,关押在县监狱。该三人在狱中积极组织在押政治犯越狱逃跑,薛昭锦带保安团追击……[详细]
|
王佩兰(1902~1958) 陕西韩城人。1933年9月,王任国民党86 师连长,驻吴堡宋家川镇,到处围剿红军,残害百姓。1934年3月,于冯家峁村抓走红军贾如怀,严刑拷打,后杀害于宋家川。4月,于红湾村捕杀红军薛光华、张××2人,将人头担到各村示众。同时放火烧了马红喜的7孔窑和衣被、粮食等物。5月,于大石坬村捕杀红军薛富有、薛树旺2人。8月,后薛家坬大王庙战斗时,俘走红军伤员王世叶等4人,群众王……[详细]
|
许先志(1909~1952),陕西渭南许家村人。1928年参加共产党。“渭华-”失败后叛变,入国民党86师,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国民党渭南、蒲城县“剿匪防共队”副大队长,“自卫队”中队长等职。1934年正月,许带国民党一个连驻扎吴堡辛家沟镇,大肆搜捕、残杀红军干部战士、共产党员,同年2月将霍家沟无辜群众霍春福刀杀于辛家沟。5月11日,许设假哗变圈套,在张家坬村诱骗红军1支队,当场打死支队长……[详细]
|
王国显(1910~1952) 吴堡旧城人,家庭地主。1926年于旧城高小毕业,1928年至1934年先后任民国吴堡县-巡官,辛家沟区长,一贯欺压人民。土地革命时,积极-、反人民。1940年民国吴堡县政府被人民推翻,王国显出逃至镇川、榆林国民党统治区,大肆-。1944年潜回吴堡侦察共产党机密,阴谋策划吴堡警卫队搞武装-。1948年9月,王国显在国民党22军游击队时,武装抢劫神木高家堡贸易公司,抢走大……[详细]
|
李有益(1911~1984) 槐树耩村人。农民家庭,少年放羊、种地,冬闲学弹棉花赚钱度日,自幼勤劳不息,年长日久,胸倾背驼,人称“背锅”。但其体大腰粗,膂力过人,性情直鲁、刚强。1933年,他毅然参加村赤卫队。1934年秋,国民党疯狂抓捕群众,李被军阀井岳秀部队嵩打得皮开肉绽。大敌当前的1935年2月,他刚养好伤就参加了陕北红军,于红5团2连当战士,他边学、边练、边参加战斗,军事素质迅速提高。同年……[详细]
|
冯绍绪(1908~1983) 后畔村人。自幼读书,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历任吴堡苏维埃政府科员,陕北省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科长,财政厅粮食局副局长,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局副局长,他为解决边区军民的粮食困难,支援战争,做出了贡献。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军大举进犯陕甘宁边区,冯自动随军,投身于伟大的保卫延安的战斗中。任西北野战军支前司令部财粮处长,随-战西北。1949年,全国解放后,冯调陕南行署……[详细]
|
樊秉善(1906~1982) 字复初,号寒泉、拙栖,出生于樊家圪坨村的一户贫农家庭。祖父樊玉宝,终身为地主奴仆,父樊上斌一世长工。秉善从9岁起帮父种田糊口,因先天深度近视眼,从农困难,家人-送私塾就读,恩师视其聪颖苦读,才华出众,免资义务课读。后入名师慕少明学堂,慕亦赏其才华,偏力栽培,功倍讲授,故所学课业,领受烂熟。1922年,樊初小毕业。因家贫在葭县螅镇高小当炊事员,边工边读。6个学期考试,……[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