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祥(1912~1935)祖籍陕西省横山县。民国十八年(1929),逃荒到林镇乡四合台村,靠卖苦力为生。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参加南梁游击队。不久,受命带领2人1枪到陕甘边界发展地方武装,仅一个月就发展9名青年参加游击队,被任命为游击队班长。民国二十三年(1934)春,被选拔为红色宣传员,随保安游击队赴陕北开展“扩红”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保安游击队中队长,转战陕北保安、吴……[详细]
|
边金山(1898——1955年),祖籍陕西省横山县固城涧。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横山大旱,全家背井离乡,逃荒要饭,流落到合水县太白镇王茂庄定居。边金山13岁丧父,自幼挑起家中生活重担,饱受官绅豪门欺压,十分向往革命。1928年陇东大旱,颗粒未收,子午岭山区饥民在郑德明、朱子清、赵连璧等人组织下,为求生存同土豪劣绅对抗,打富济贫,开仓放粮,闹得官绅胆颤心惊,惶恐不安。边金山积极参加这一斗争。……[详细]
|
白治民,男,1918年8月4日生,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乡袁家沟村人。曾用名白炳智、小尚。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人物生平193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团小组长。10月至12月任共青团安定县委书记。曾任共青团陕北特委特派员。1935年6月至11月任共青团陕北特委宣传部部长。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月至12月任共青团陕甘边省委副书记、书记。1936年1月至2月任共青团陕北省委代理书记、组织部部……[详细]
|
刘长亮,曾任北京石油学院党委书记,辽河石油勘探指挥部政治委员,石油工业部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七大正式代表。简历1917年9月30日生。陕西省神木县人。曾用名刘德义、刘哲亭。中农家庭出身。先后在本村上冬学、初小,神木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1931年8月参加革命,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 1932年至1933年在本村刘家坡小学任教员。1934年1月至7月任本村共青团……[详细]
|
刘汉武,(1903—1935)革命烈士。陕西绥德人。1924年,考入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接受共产党员李子洲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陕北军阀井岳秀封闭第四师范学校后,返回家乡,和自己家长工一起劳动,启发他们投身革命斗争,与霍继德等深入绥德、吴堡的100多个村庄,发动群众,发展中共党团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10月,任中共绥德县东区区委书记……[详细]
|
张秀山(1911-1996),陕西神木人。早年就读于榆林中学,带头参加学生-,曾任佳县同乡会领导人。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被中共陕北特委派到宁夏、甘肃从事兵运工作。1932年参与领导甘肃靖远兵变,成立陕甘红军游击大队,任大队长。同年秋去上海,入党中央训练班受训。随后返回被派到红二十六军工作,先后任连长、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委员、中共第四十二师党委书记……[详细]
|
薛世元系陕西吴堡县人,1913年5月出生,1935年10月参加革命,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第八路军三四四旅六七八团班长,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排长,第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六八八团班长、排长,八路军第五纵队教导营、阜宁大队军需股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旅部副官,新四军独立团军需股长,新四军八旅二三团军需股长,山东二师军需股长,松江省行政干校总务科供给股长,松江省行政干校……[详细]
|
申长林(1894~1962) 原籍米脂,民国7年(1918)迁至肤施县蟠龙区马家沟村定居。1935年参加赤卫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响应政府号召,勤劳致富。1943年,全家人均产粮1250公斤。1939~1943年,他申报负担公粮48石3斗(1斗约合15公斤),占全村的57%,而其土地和粮食收入却只占全村的30%。申长林多次被评为模范中共党员、劳动英雄。1943年出席边区第一……[详细]
|
孙鸿鸣(1898~1972) 原籍横山,后迁肤施县蟠龙木瓜崖定居。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粮仓主任、自卫军中队长、赤卫队队长。1940年被选为蟠龙供销合作社主任,从“三条扁担”起家,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克勤克俭,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做出显著成绩。1942年出席陕甘宁边区劳模大会,被授予“以身作则”锦旗一面。1944年出席边区合作社代表大会。1954年8月,被选为中……[详细]
|
姚士旺(1912~1978) 原籍横山县,1936年逃荒落脚于今安塞县坪桥乡窑沟村。解放战争中,踊跃支前抬担架,参加过青化砭战役。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1978年任中共窑沟生产大队支部副书记、林场场长。 士旺从54岁起步,造林不止。在无资金无住房,自己采籽育苗的困境中,带领场员徒步往返120公里,出入延安、甘泉的梢山密林,采回树籽500公斤。中午在山里干活,他怕往返耽误时间,就在……[详细]
|
张俊功(1932年—),横山县人,1932年出生于横山县柴兴梁村,祖祖辈辈都靠揽工为生。张俊功在他一个月大小的时候得了眼病,因家境贫困无钱治疗导致左眼失明。1940年,爷爷带着全家逃荒讨饭落户延安地区甘泉县桥镇乡安家坪村。少年张俊功患有眼疾,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下地干活,所以只能从小拜师学“说书”。建国前,说书艺人被视为下九流,艺人中常常有这样的说法:“东方收了走东方,西方收了走西方。东南西北都不收……[详细]
|
李树林(1905—),字友竹,横山县胶泥墩村人(今属靖边县)。原解放军坦克学校物资保障部部长,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机械厂副厂长。出生于贫农家庭。曾在横山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念书,受到新思想、新文化教育,后与刘志丹、高岗等共产党人结为革命战友。在大革命中,李树林带领学生到横山、神木等地宣传革命。192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学生会会长,在榆林城策动工人反抗厂方破孩工人的斗争,取得胜利。1928年,在……[详细]
|
李兴旺(1921—2000),横山县人,出生在一个贫苦雇农家庭。1928年陕北遭大灾后,他随父逃荒到延安宋家川落户,拓荒谋生,后居郭家沟村。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参加青年团,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任冯富川区粮食委员,乡团支部书记,区团委书记,延安团县委少先部部长、组织部长,积极参加领导和发动青少年打土豪、分土地,动员青年参加游击队,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延安县抗敌后援会主任……[详细]
|
谷自珍(1919—),横山县谷家湾村人。祖辈、父辈都是诚实忠厚的农民,勤劳俭朴,善于持家,生活比较宽松。他曾在私塾和横山县第一高级小学、榆林中学就读。抗战爆发后,他在榆中参加了“救亡联社”,经常到城郊农村组织“打日本、救中国”的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投笔从戎,到延安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抗大总校第七队党支部委员和抗大二分校中队支部书记。193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详细]
|
冯云(1921—),横山县石窑沟乡人。出生在一个贫雇农家庭。少年时给富户揽工放羊。1934年参加陕北红军游击队闹革命,1935年由青年团转人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参加陕北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打土豪、斗地主、分土地,动员青年农民参加红军。后编入主力部队进行东征西征战役。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游击军第二大队指导员,骑兵团敌后武工队队长、第二团侦察连连长,四十二团、四十团、三十团营长,晋察冀……[详细]
|
姚进贤(1915—1996),横山县艾好峁乡人。原陕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副省级待遇)。193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40年在横山县威武区二乡任党支部委员、书记、白区部长、县委组织部长、-部长;1940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41年至1944年10月在富县太乐区任区委书记、县委宣传部长;1946年11月至1950年6月任横山县委副书记、书记;1950年7……[详细]
|
杨子芳,女(1905—2001)米脂县郭兴庄乡郇家河村人。原延安保育院院长。高岗原配夫人(1921年与高岗结婚,1938年与高岗解除婚约)。1935年杨子芳参加革命,同年入党,先后担任被服厂厂长、延安保育院院长。在边区被服厂工作时,她带领延安的妇女干部买回布匹,自己染色,裁剪好式样,送到群众家里去加工,为部队提供服装。被服厂经常受到边区政府的表彰奖励,杨芝芳还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详细]
|
汪洋(1920—2001),曾用名汪占洋,横山县武镇黄城山村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汪洋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在米脂县龙镇小学、绥德四师上学,参加四师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1937年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上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学习,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抗日前线,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任副排长,后任团宣传干事、副连长、团旅作战参谋,参加了晋东南根据地反……[详细]
|
折聚英(1920—),女,横山县塔湾镇桑塌村人。原铁道兵第十师第一指挥所政治协理员(师级)。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由童养媳出逃参加革命,转战西北、华北、华东,是横山县唯一的师级女将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的事迹曾两次以《一个翻身女人的故事》出版,并收入《星火燎原》丛书中,成为反抗封建、妇女解放的典型,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1928年随母逃荒到延安,换了二斗谷子给人家当童养媳,过着苦难的日子。19……[详细]
|
郝玉山(1917—),原名治成,横山县石窑沟乡郝家峁村人。郝玉山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参加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1933年毅然参加红军,打土豪斗地主、分财产吃大户,扩充武装,开展革命斗争。1934年1月参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横山游击支队政委、米西县区委书记、独立营政委、安定县委-部长,领导游击战争,开创米西苏区,受到上级的表扬和群众的好评。在陕北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在攻打囫……[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