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字元嗣 ,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人 ,东汉末年曹操麾下将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韩浩聚徒众护县。河内太守王匡征召韩浩为从事,领兵在盟津拒抗董卓。董卓执其舅杜阳招引韩浩,韩浩不从,因而知名。袁术任命韩浩为骑都尉。后夏侯惇奇其才,使韩浩领兵跟从征伐。韩浩与史涣因忠勇而闻名,都是曹操的心腹将领,被委以执掌禁军的重责。时荒乱乏粮,韩浩议急农救荒,曹操遂兴屯田,升任韩浩为护军。随军攻克柳城,……[详细]
|
京兆公主(?—?),又称长广公主,司马昭与王元姬的女儿,司马炎的姐姐,广安恭公甄德的继妻。甄德是曹魏明元郭皇后的堂弟,出继甄氏。太和六年(232年),魏明帝的女儿曹淑夭折,追封为平原公主,谥懿,与明帝母文昭甄皇后的侄孙甄黄结为冥婚。甄德过继给甄黄夫妇,封平原侯。司马师、司马昭辅政时,为了拉拢郭后,先后把女儿嫁给甄德。司马师的女儿早亡,在司马昭的安排下,甄德娶京兆公主为续弦。太康三年(282年),晋……[详细]
|
司马歧,生卒年不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大司农司马芝之子,三国时曹魏官员。继承其父关内侯爵位,官至陈留相,只有三十五岁就去世了。去世后其子司马肇继承了他的爵位。司马芝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岐继承了他的爵位。司马岐由河南丞改任廷尉正,再改任陈留相。梁郡有些关在狱里的囚徒,审案时的供辞牵涉到很多人,好几年都不能结案。朝廷下诏书指示把牢狱里关的这些囚犯迁到司马岐所属的县里来,让司马岐审理并了结此案。当……[详细]
|
崔相臣(1909~1980)男,河南省武陟县人。1909年生,1940年到白水煤矿当工人,1950年参加工会,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生产组长、工长、区长、基层主任、政治指导员等职。工作积极,吃苦肯干,所领导的采煤小组长期保持超定额生产纪录。1957年矿上人均定额班产1,500公斤,他的小组创2.800公斤新纪录。多年坚持眼勤、腿勤、嘴勤、手勤的“四勤”工作方法,查井下隐情;同时为控制顶板压……[详细]
|
吕戜(1237~1314年),字伯充,祖籍河内(今河南沁阳县)。金末时,中原战乱,其家迁居关中(今陕西关中地)。忽必烈分封于关中,召许衡来关中讲学,吕戜当时十七八岁,在许衡门下读书,学业优异。1260年,许衡担任国子祭酒,推荐吕戜为伴读。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吕戜被提升为陕西道按察司知事,未及到任,正遇元军攻克襄汉塞地。元政府为了稳定襄汉形势,需要请原南宋襄阳制量司参谋官吕子开重新出……[详细]
|
王文英(1918—2013.6.28)河南省沁阳人。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队第一总队三中队指导员,总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武工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十四旅七十团副政治委员,第七十一团政治委员,第四纵队十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十九军五十五师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野战……[详细]
|
田建国,1955年7月12日出生在河南省温县一个农民家庭。1962年,他随父亲从老家来到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凤县红光公社邓家台村落户。1973年12月,18岁的田建国高中毕业后,被村党支部推荐参军入伍,197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复员回乡,不久当上了县工农教育委员会专干,成为一名合同制干部。1987年3月,田建国被县委派到坪坎乡,担任乡党委副书记。三年后,担任坪坎乡党支部书记兼乡长。凤……[详细]
|
邹友峰,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84 年毕业于焦作工学院地质系,1988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1997年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11月至2002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进修学习。历任测量工程系副主任、焦作工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现任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开采沉陷与土地利用研究所所长,中……[详细]
|
程守贵(1940—)回族,河南焦作人。擅长中国画。1968年结业于北京钢铁研究院。历任开封市群艺馆美术部主任、河南汉-鸟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协河南创作 中心主任,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二级美术师。曾多次策划、举办全国性美术大展,中国画三百家画展评委。作品《春寒料峭》、《山花》、《春正浓》、《梅园梅》 、《大吉图》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首届全国花鸟画展、全国少数民族美展等。出版有《 程守……[详细]
|
司马承,一名丞,或氶(264年-322年),字敬才,一说字元敬,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宗室、将领,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孙,谯刚王司马逊次子。出仕后历任奉车都尉、奉朝请、广威将军、安夷护军等职,光熙元年(306年)因有奉迎晋惠帝之功被授为游击将军,永嘉年间南渡江南投奔琅琊王司马睿,担任军咨祭酒,其侄谯王司马邃被石勒所杀后袭封谯王。晋元帝司马睿称帝后先后担任屯骑校尉、辅国将军等职,……[详细]
|
晋谯刚王司马逊,字子悌,晋宣帝弟魏中郎司马进之子也。仕魏关内侯,改封城阳亭侯,参镇东军事,拜轻车将军、羽林左监。五等建,徙封泾阳男。晋武帝受禅,封谯王,邑四千四百户。泰始二年薨。二子:司马随、司马承。定王司马随立。薨,子司马邃立,没于石勒,晋元帝以司马承嗣司马逊。……[详细]
|
范景中 (1951.11—)别名墨一, 河南沁阳人。 擅长美术史论。1981年于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研究生毕业。历任内蒙古乌盟师范学校教师,浙江美术学院艺术理论系讲师,《新美术》、《美术译丛》副主编。发表论文《比较美术和美术比较》、《研究和方-》、《谢赫的骨-》等。 ……[详细]
|
李野 (1929.12—) 河南焦作人。擅长版画。1948年春到邢台北方大学,后合校到正定华北大学学习,1949年回北京华北大学三部学习。1954年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成都省文联等单位任美编、编委,文联组联处副处长。1983年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二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发表。版画《炼焦》、《会后》在香港、日本、美国展出,并被收藏。《雪》、《小镇雨季》评为省优秀作品奖。《小镇雨季……[详细]
|
司马铨,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三子。初封上庸王,晋怀帝司马炽即位后,改封豫章王。晋怀帝二年,立为皇太子。后被刘聪所杀。……[详细]
|
司马端,生卒年不详,晋武帝司马炎之孙,清河康王司马遐第四子。初封广川王,其兄司马诠被立为皇太子时,司马端被改封为豫章王,并官拜散骑常侍、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假节。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晋怀帝被刘汉军队俘虏,太子司马诠被杀。大将军苟晞率群官奉司马端为皇太子,置行台。司马端被立皇太子七十天,石勒攻破苟晞,俘虏司马端。后事不详。史书记载《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端初封广川王,铨之为皇太……[详细]
|
苟晞(?-311年),字道将,河内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修武县)人 。西晋末年名将,官至大将军、太子太傅、录尚书事,东平郡公。精通兵法,时人比之韩信、白起。在八王之乱中,先后投靠多王,战败汲桑、吕朗、刘根、公师藩、石勒等,威名甚盛,人称“屠伯”。后被石勒击败被俘,不久后即被杀。辗转八王苟晞最初担任司隶校尉的部从事,当时的司隶校尉石鉴极为器重他。后又获东海王司马越引荐,任通事令史,后调任阳平太守。 永……[详细]
|
司马虓(268年—306年),字武会,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范阳康王司马绥之子,晋武帝司马炎族弟,西晋宗室,诸侯王。司马虓少时好学,喜欢研究经典,初因宗室子弟的缘故,而任散骑常侍。咸宁五年(279年),其父司马绥去世,司马虓袭封范阳王爵位。历任尚书、安南将军等职,镇守许昌,后升任征南将军。永兴二年(305年),担任豫州刺史、骠骑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同年九月……[详细]
|
司马绥(?-279年),晋朝宗室,为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儿子,字子都,哥哥彭城穆王司马权、高密文献王司马泰,开始是谏议大夫。泰始元年(265年)受封范阳王,在位十五年。咸宁五年(279年)去世,谥号康,子司马虓嗣位。《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范阳康王绥,字子都,彭城王权季弟也,初为谏议大夫。泰始元年受封,在位十五年。咸宁五年薨,子虓立焉。 人物生平范阳康王司马绥,字子都,是彭城王司马权的三弟,最……[详细]
|
司马权(?-275年),字子舆,司州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宗室,是晋宣帝司马懿四弟司马馗的儿子。曾入仕于曹魏和西晋。司马权在曹魏时承袭父亲东武城侯的爵位,任冗从仆射。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获封为彭城王,食邑二千九百户,任北中郎将、都督邺城守诸军事。泰始年间入朝,赐衮衣和冠冕。咸宁元年(275年)逝世,谥彭城穆王。司马权在曹魏时袭父亲爵,为东武城侯,拜冗从仆射。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被封为彭城王……[详细]
|
司马模(?-311年),字元表,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四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晋朝宗室。司马模年少好学,甚有名望。初封平昌公,历任冗从仆射、太子庶子、员外散骑常侍。永兴元年(304年),时值八王之乱,司马模授任北中郎将、都督荆州,镇守邺城。永兴二年(305年),挫败成都王司马颖的旧将公师藩的叛乱,升任镇东大将军,镇守许昌。光熙元年(30……[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