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光仪(1900—1939)潍县(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1920年到华丰铁厂做工。1926年完成了掩护关向应在潍县视察的任务。1930年资本家害的他双目几近失明, 仍坚持斗争,被当地群众誉称为“瞎子司令”。1938年9月,与国民党地方武装达成“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并完成了策反敌军的扩军任务。1939年12月,日军对胶东进行“大扫荡”,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详细]
|
祁锡 (1880—1939)字蕴璞。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幼年父母相继去世,曾在他人私塾寄读,因无钱买灯油,常借香头微光苦读。后考入济南优级师范,毕业后在济南第一师范教史地。著有《中华大地理志》《中国文化史纲要》《国际概况讲》《国防地理》《新编初级中学地理教本》《山东乡土教材》等书和《中国的灌溉文化》《山东地理概要》《抗战的新局面》等论文专著。被英国皇家地理协会授予“名誉会员”称号。他去……[详细]
|
祁延霈(1910—1939)字霈苍,化名天民。满族。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城人。1928年夏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地理系。次年,慕翁文灏(中国地质学家)之名又考入清华大学地理系。在清华学习期间他参加了北京郊区“八大处”、“斋堂”、“百花山” 等3幅地质图的绘制,并对西北边疆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是清华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会的负责人之一。大学三年级时写出了两万余字的论文——《帕米尔史地考》。1933年清华大……[详细]
|
刘慈源 (1893—1939)又名恺。昌乐县五图镇小解召村人。192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党的工作。1931年春,小解召党支部成立,他任支部书记,积极准备-,事泄被捕入狱,后获释。1938年12月,他主持成立中共第一届昌乐县委,任书记。1939年9月9日,被国民党昌乐县县长张天佐暗杀。……[详细]
|
朱文淑 (1912—1939)原名朱兆庆, 安丘市人。1924年考入青岛礼贤中学,1929年转入烟台益文中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转学到潍县广文中学。1933年7月,任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宣传兼青年委员。1938年2月,参与发动昌邑的抗日武装起义, 分管政治工作。3月到三支队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同年秋,三支队改编为二十一旅, 任营政委。1939年5月,随六十二团二营到达昌邑县潮海村时,……[详细]
|
丁启哲(1873—1939)字东斋,号雪卢。潍县人。善画人物。曾任图画教员,与邑人刘秩东等创办“同志画社” 。 精医术。著有《自笑轩诗集》《老莲汇稿》《北海人范》等。……[详细]
|
程云祥(1888—1938)高密县(今高密市) 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中共高密火车站支部组织委员。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谋生。后又遭敌通缉,辗转去衡阳。1938年3月, 组建抗日武装高密县0大队并任大队长。同年8月5日夜,率领0大队在姚哥庄火车站西侧进行爆破活动,遭到日伪军袭击。他在掩护队员撤退时身受重伤,返回驻地大石……[详细]
|
耿锡章(1884—1938)寒亭区东小官庄村人。辛亥革命时期加入同盟会,1915年参加中华革命党,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参与领导了固堤起义。抗战时期任第一任潍县县委书记。1938年8月牺牲。……[详细]
|
张鸿礼(1904—1938)又名张钧陶。潍县(今潍坊市奎文区)人。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受中共山东省委派遣去苏联学习,1930年回国。1931年2月任中共烟台市委书记。 1931年7月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兼巡视员。1932年8月参与领导博兴农民武装-, 同年秋被国民党逮捕,抗日战争爆发后获释出狱。1938年初,在潍县南流区大尚庄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四别动大队……[详细]
|
牟铭勋(1903—1938)字鼎三,号竹轩。潍县(今寒亭区)牟家院村人。他11岁入本村毓贤小学读书,1923年考入济南工业染织讲习所,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任中共潍县县委组织委员、潍北区委书记,曾同于画舫、张德善等领导了潍县阙庄、 柳科一带的短工罢市, 鬃厂、发网女工-和农民“吃坡”等斗争。1930年1月, 他创办了不定期刊物《呼声》。在潍县党的组织几经破坏的情况下,《呼声》起到了……[详细]
|
孙汉三 (1905—1938)原名朋杰,又名孙超。昌邑人。193 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2月,参加了昌邑瓦城抗日武装起义。不久,起义队伍合编到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 同年4月,担任鲁东游击指挥部后方办事处主任兼中共昌北沿海中心区委书记。同年10月,被当地国民党顽固派杀害。……[详细]
|
马宣元(1884—1938)潍县(今潍坊市坊子区) 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1928年春,参与组织领导了砸大柳树税局子和抢坡吃坡的斗争。同年10月,潍县党组织遭受破坏后,在东曹庄成立中共潍县特支,他任特支书记。 1929年2月,中共潍县第二届委员会成立,他当选为县委书记。同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判刑5年。在狱中受尽磨难,左眼失明,身体瘫痪。19……[详细]
|
赵鲁玉(1901—1937)又名赵兰,女。益都县(今青州市)人。曾去日本蚕丝学校读书, 回国后在济南一教会医院当护士。1923年到青岛,结识邓恩铭,次年9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青岛地委宣传委员。1924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与共产党员赵豫璋在沧口阎家山一带从事工运工作。1926年初,作为山东国民-表去广州出席国民党“二大”,返青后,仍在沧口从事工运工作。1926年冬,因叛徒告密,与赵豫璋一起……[详细]
|
杨中海(1874—1937)字福源。潍县(今潍坊市)人。他自幼受其父教,精于绘画和刻板。他的画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公泰画店著名的金童子画《狮童进门》《刘海戏金蟾》《喜报三元》《五子夺魁》《麒麟送子》等,是他根据传统题材改画刻印的。他精通刻工,所刻《中堂虎》深受群众欢迎,还被国内外顾客誉为佳品。……[详细]
|
冀虎臣(1907—1936)字炳文,曾用名王文廷。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4年夏考入青州省立第十中学。 1927年毕业,受聘为小学教员。1930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5月,任中共益都县十区区委书记。同年8月,任益都东乡-指挥。-失败, 遭通缉-。1936年2月,他化名王文廷,在察哈尔省永宁与益都-流落于此的共产党员程心田等人会集,打入张自忠部保安第一总队,策动组建抗日武装。5月,将保安……[详细]
|
郑耀臣(1882—1935)名光斗。诸城县(今诸城市)西下坡村人。1916年参加中华革命军东北军的组建,并任营长。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团长。同年在热河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详细]
|
杜佐宸(1859—1935)字紫庭。潍县(今奎文区)东关人。提倡新教育,成立了坤明女子学校。清末加入同盟会,参加山东保矿斗争。入狱两年。武昌起义后,邀请炸弹制造专家虞和寅同去青岛筹款制造炸弹,购买枪械,与其他同盟会员一起组织革命力量, 先后光复高密、 即墨、诸城等县。民国成立后,任荣成县民政长。1927年,暂代潍县县知事,曾出面与军队周旋,使潍县免遭兵患。……[详细]
|
梁德元 (1904—1933)字子修,化名梁干丞,梁士元。昌乐县梁家庄人。他7岁上学,17岁时考入青岛职业学校商科。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5年青岛党团组织遭破坏后,他先到湖北省洪湖地区,后辗转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工作,曾任红军学校教官、中共陕北特委和宁夏特支负责人。1931年、1932年曾在山西和宁夏两次被捕,同国民党反动派作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33……[详细]
|
段亦民(1900—1933)原名段明光,字耿文、化名吴尚、吴浩然、王子健。临朐县上林镇黄山店村人。1923年齐鲁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1926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冬,他深入农村,恢复建立农村党支部的工作,至次年春,在益都县建立起20多个支部, 党员发展到160多人,各进步群众组织成员发展到1000余人。1932年7月被捕。1933年8月18日在济南就义。……[详细]
|
郑云岫(1905—1933)又名郑心亭。益都县(今青州市)人。1924年考入青州省立第十中学。192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在1931年发起组成了“益都县革命委员会” 并任委员。1932年5月,任中共益都县委宣传部长兼兵运工作。 是年8月,任益都武装-总指挥。-失败后,他与一批共产党员和-队员被国民党当局逮捕, 解往济南监狱。1933年8月18日,在济南泺口英勇就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