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赤文(1887—1963),名宗溥,以字行,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早岁勤学,清宣统二年(1910)离家外出读书,1912年以官费考入北洋大学。1916年毕业,任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见习技师,历任华北水利委员会技正、正工程师兼水文课长。1934年,任山西滹沱河工程处主任工程师、技正兼测量组主任。其后历任桑干河灌溉工程处主任、山西工程总处主任、广东珠江水利局技术主任,贵州都江工程处处长、华北水利委员……[详细]
|
李价人(1880—1962),原名国藩,又名维翰、维藩,乐清北阁村人。少年就读大荆印山书院,后入杭州讲武堂,继转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成绩优良,留校任学生区队长。旋赴闽,在师长张贞部任团长。1922去广州。1925年,参加东征陈炯明,战斗中曾受伤。后受北伐军东路十七军军长曹万顺之委托,回乐清招募新兵,并组织浙江北伐游击队,出任司令。该游击队执行北伐革命路线,打击军阀势力和土豪劣绅,声誉日……[详细]
|
陈铁军(1917—1961),原名廷敏,平阳桥墩五岱山十三亩(今苍南五凤乡)人。1932年就读瓯海中学,半年后转读杭州安定中学。1933年,考入南京国民党军政部学兵队;冬,至福建任十九路军翁煦垣部见习排长,不久参加蔡廷锴发动的“闽变”,失败后离队,于1934年冬回故乡。次年,与叶廷鹏等组成武装队伍,成立浙南红军游击队,任队长。1936年5月中共浙南临时革命委员会成立,任军事委员。9月,与中国工农红……[详细]
|
李毓蒙(1891—1961),字步号,瑞安东山乡(现属城关镇)车头村人。幼家境贫寒,13岁在瑞安城内学裁缝,26岁发明一台铁木弹棉机,不久在村里创办李毓蒙制造弹棉机器厂,从此结束裁缝生涯,专心致力于机械工业生产。1922年春,携机器和双麒麟牌商标图赴北京向中央农商部申请专利权和注册商标,获得照准。是年,工厂发展到50余人,年产弹棉机达200余台,此后产品又相继获上海国货展览会、杭州西湖博览会奖,声……[详细]
|
静权(1881—1960),俗家姓王,名良安,法名宽显,字静权,号实庵,仙居溪下乡黄皮村(现属永嘉)人。少时随朱云卿读书,屡试秀才不中。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去黄岩县多福寺削发为僧。三十二年,转天台国清寺受戒。宣统元年(1909),前往宁波观宗寺,从高僧谛闲法师研究天台宗教义,历时十余载。1921年,谛闲责成静权为观宗寺主讲,释义圆融,蜚声浙东。1930年,应苏州灵鹫寺住持可兴和尚之邀前往-……[详细]
|
蔡疾呼(1883—1959),平阳昆阳镇人。1918年,到上海应募“华工”,去法国做了8年铁矿工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巴黎参加声援五卅惨案-斗争,被驱逐出境,到苏联红军大学学习。次年回国,在叶挺独立团任副营长、运输大队长,参加北伐,受伤不下火线。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在潮州被俘,乘间脱走,到上海当码头搬运工人。1932年7月,参加上海各界爱国人士反帝大同盟,声援东北义……[详细]
|
林彬(1893—1958),字佛性,乐清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历任地方法院检察官、推事,高等法院庭长、推事及最高法院审判官等职,曾先后主办曹锟贿选总统案和段祺瑞政府高级官员杀伤-学生案,守正不阿,不畏权势。1927年,任国民政府法制局编审。次年冬,-成立后,任第一至第四届-,并兼任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参与起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宪法草案说明书》、《标准法》、《国籍法》、《民事诉讼法》……[详细]
|
徐寄庼(1882—1956),原名徐陈冕,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县学。二十九年进杭州两浙公学,次年东渡留学,初入东京弘文书院学日语,旋入山口高等商业学校,专习金融。三十一年夏返温,与黄群、吴钟镕一起向温处道童兆蓉建议成立温处学务分处,十月下旬始获学部批准,下设文牍、管理、调查、编检、评议五部,孙诒让任总理,寄庼为管理部副主任并任日文译员。三十三年,温州师范……[详细]
|
洪式闾(1894—1955),字百容,乐清乐成镇人。少时就读温州府中学堂,后随父至河南开封,入客籍中学(即中州第一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20年夏,派赴德国进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学病理学,后专攻寄生虫病学。1923年回国,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一度兼任校长。1925年,被派往日、美、英、德等国考察。1927年,到杭州接办教会广济医院并任院务委员会主任。……[详细]
|
陈仲陶(1895—1953),原名闳慧,字仲陶,别号剑庐,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父寿宸,光绪举人,喜诗。仲陶自幼聪慧好学,温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考取浙江高等学堂,在校受到国学教授、南社名诗人陈去病的指点,诗艺日精。毕业后回温州,先创办吉士小学,任校长,后被瓯海海关监督冒广生聘为秘书。公务之余,谈诗论文,与李笠、夏承焘等并称“永嘉七子”。1919年夏,与郑振铎等创办《救国演讲周刊》,报道……[详细]
|
蒋幼山(1885—1953),原名矫,字岩仁,改字幼山,以字行,瑞安海安所人。父柱,字馨山,清季贡生,以拳术知名乡里。幼山少受熏陶,12岁开始习拳,初从张洪波学南拳刚柔法,练打沙袋,举石锁,攀竹竿,及冠,能手提90斤重物跨越塘峡。后专程拜谒万春山道长徐霭卿(俗称阿吉),恳求指点,学得少林内功及达摩面壁法,历时3年,精擅抖弹之功。复从浑号“大辫”之陈楚材学小八卦。1917年,远游北京,寻师访友,得孙……[详细]
|
沈靖(1878—1953),一名嘉绩,字建豪,瑞安人。早岁师从孙诒让,后中府学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江宁设立江楚编译局,任职员。三十年五月东渡日本,进振武陆军学校,毕业后入士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和程潜、李根源、阎锡山、孙传芳、杨杰、周荫人、唐继尧等同学。在日期间,加入同盟会,为早期老会员。毕业回国后,派往江南任第三十二标第二营管带,屯驻镇江。旋调充第三十六标第一营管带,驻南京。宣统……[详细]
|
南延宗(1907—1951),原名蒋康,字怀楚,乐清县翁垟南宅村人。早失父母,家境清寒,而学习成绩优异,小学未毕业即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在十师只读3年,又提前一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地质系深造。1931年大学毕业后,进北京地质调查所工作,致力于地质学研究,其中对矿物学与矿床学研攻尤深。六七年中,著述宏富,多所创见。其《地质图上火成岩花纹用法之商讨》一文,至今犹为全国地质图引为准绳。1936年秋,……[详细]
|
-裳(1890—1951),幼名黄灿,曾用名公略,原籍瑞安丽岙,后移居永嘉城区(今鹿城区)。出身铁匠家庭,少年发奋求进,曾独宿扶云尖苦读。19岁中秀才。后因科举废,进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曾与蒋介石同班。1914年,入陆军大学第四期骑兵科。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转战南北:曾任国民革命军18师少将参谋长。1930年调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少将科长。1932年起,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军委第一厅第二……[详细]
|
姜琦(1886—1951),字伯韩,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后得明治大学政治科学士学位。1915年夏回里,任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校长,1917年底离职。旋任南京高师教员、暨南学校教务主任。1919年秋,发起组织永嘉新学会,任于事长,发刊《会员录》及《新学报》。11月,浙江一师校长经亨颐辞职,次年春,北大代理校长蒋梦麟推荐琦接任一师校长,曾聘刘延陵、朱自清、……[详细]
|
王理孚(1876—1950),字志澄,号念庐,后改名锐,字剑丞,又号海髯,平阳鳌江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就读浙江武备学堂,因家贫辍学。二十九年,回鳌江在小成学院任教。次年,学院改为鳌江公学,理孚任堂长。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协助孙诒让在温处学务分处工作。宣统元年(1909)夏,当选为浙江咨议局议员。1912年以后,历任平阳县参事、鄞县知县、浙江省议会第三届议员等职。一生主要的业绩是开发南麂……[详细]
|
夏廷耀(1895—1949),字雄尘,永嘉碧莲人。少时就读温州艺文学堂,1912年人北京税务专门学校,1915年毕业,以优良成绩被保送宁波海关工作。后调上海海关、长沙海关。1920年任杭州海关税务司帮办。1922年,调嘉兴海关,以作风正派,治事严谨升任代理副税务司,为我国海关史上第一个华人税务司。次年,北京政府授予嘉禾章六等奖。1926年调回上海海关。1931年,奉命赴日本占领下的台湾考察,暗中调……[详细]
|
王蕙荃(1892—1949),小名式波,乐清县黄华村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少年失学,但心灵手巧,在没有师承下,会算数学圆周率。后至温州府前街还吾照相馆当学徒。1922年,鉴于台风使居民瓦房损失严重,开始研究机器制瓦,设计成木质模型,复到上海翻成实样,试产顺利。因资金困难中断。发明专利后被德国人买去。1937年,又发明一种多丝灯泡。可任意调节电灯亮度,曾在温州鼓楼展览。次年春,去沪筹办灯泡厂,因日寇……[详细]
|
周守良(1892—1947),名邦新,字守良,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少颖异,曾就读明伦小学。民国初肄业上海复旦公学,后转北京大学商科。1919年毕业回温后,曾与姜琦等组织新学会,创办《新学报》,传播新文化。次年应黄群之邀,供职上海通易信托公司。不久被派送美国考察金融,人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未几回国,任通易公司副经理,旋参与筹设远东最大证券交易机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并被选为理事。1……[详细]
|
傅式悦(1891—1947),又作傅式说,字筑隐,乐清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去日本,先后就读中学、高等学校及东京帝国大学工科,获工学士学位。宣统三年(1911)回国,曾任沪宁北伐义勇队参谋。后再赴日本,入东京帝大工学部为研究生。与同学创立丙辰学社、中华学艺社。1918年毕业回国,任通易矿务公司、汉冶萍煤矿公司、都乐公司工程师,并参与开办鸣山煤矿。1922年,任厦门大学教授兼注册主任、学生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