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冷生(1895—1976),名雨清,字冷生,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浙江法政专科学堂。博学,善诗文。1920年在温创办《瓯海潮》周报;同年5月,与王毓英、夏承焘、陈仲陶等组织文学团体慎社,先后刊出文、诗、词录4册,后从瓯海道尹吴兴林鹍翔学词。次年在林支持下,重修积谷山下东山书院内谢康乐祠并在山腰添建一间楼房,作为永嘉词人祠堂;同时创立词学团体瓯社,先后刊出《瓯社词钞》两……[详细]
|
郑曼青(1902—1975),原名岳,字曼青,自号莲父,别署玉井山人,又号曼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幼颖悟,从母张氏习诗书,过目成诵。10岁从汪香禅习画,14岁后画艺大进。1917年,到杭州,结识沈寐叟、马一浮、经子渊、楼辛壶等,相与研论诗、书、画。1920年到北京,因在报章与名士以诗唱和,受郁文大学招聘,讲授诗学,并得以结交郑苏戡、陈师曾、王梦白等,经六载之熏陶,诗画俱臻进境。1928年……[详细]
|
戴新泮(1886—1975),瑞安鲍田人。少年曾遭水灾逃荒之苦,仅读过4年私塾。建国后,积极投身水利事业,参与筹划建设陡门、桥梁,开挖疏浚河道、浦沥,并倡议沿海、沿江陡门通常情况应关闭挡咸蓄淡,保证灌溉。1957年,率先仿效“雷公铲”原理,试制浦沥拖淤工具,获省嘉奖。平时还积累观察天象的经验,预测旱涝,及时建议水利部门作好准备,减少灾害损失。气象学家一向认为荚状云预示好天气,但新泮认为这是浙南俗称……[详细]
|
胡识因(1893—1974),女,原名世英,化名吴式、郑耐冬,永嘉人。先后就读温州艺文女学、大同女学、杭州女子工艺师范学校,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上海女子体操学校,和郑恻尘结婚。历任杭州守清女学等教员。1920年,在温州创办新民小学,并在女子师范学校兼课。1924年冬,由谢文锦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12月,在新民小学成立中共温州独立支部,首任支部书记。次年元旦,成立国民会议温州女界促成会,选为……[详细]
|
野夫(1909—1973),原名郑育英(毓英),又名绍虔,字诚之,30年代初以EF(野夫)为笔名,后遂以野夫行世,乐清万岙乡寺岭村人。小学毕业即在家自学绘画,后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毕业于上海美专。30年代初在上海先后参加一八艺社、春地画会、野风画会、铁马版画会、上海绘画研究会、上海木刻工作者协会、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等组织,并结识鲁迅。在鲁迅直接指导下,借鉴苏、日、法、比等国的版画艺风,结合中国民间艺……[详细]
|
王叔旸(1903—1973),原名庠宾,学名桐宾,平阳金乡(今属苍南)人。1921年就读上海中法通惠工商中学,翌年考入三友实业社,由练习生升为广告部主任、总务科主任。1925年利用三友实业社在新加坡的中华商店空余房屋开设上海书局,任书局经理。先后在泗水、吉隆坡、巴城(雅加达)设分店,进一步开拓业务。抗日战争初期,在上海以新生出版社名义聘请叶浅予、张光宇、张振宁编印《新生画报》(月刊),不久改《抗日……[详细]
|
吴百亨(1894—1973),祖籍乐清,出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少时仅在教会崇真小学读过三年书,后去农村替人牧牛,做帮工。17岁到温州普益药房当学徒,刻苦自学调剂学、药理学和外文等,得到晚清进士陈幼农的赏识,招为女婿。婚后由陈家资助3000元,在五马街开办百亨药房。7年中,积累资金万余元。1926年9月,在药房店堂后创办百好炼乳厂,以“白日擒雕”为商标,经二三年苦心经营,生产获得初步发展。……[详细]
|
白仲英(1892—1973),原名文埙,字仲英,以字行,祖籍平阳,生于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出身中医世家。父鹤洲,是《医方论注》作者,精通医理;大哥良玉和二哥文俊也都是中医师。受父兄熏陶和影响,年轻时就立志作一个名中医。故从东汉名医仲景和清代温热病学家王孟英两人名中各取一字为己字。年20岁开始行医,到26岁时医名大振。时温州举办中医会试,仲英以《用药如用兵论》一文夺得榜首,获得最优等医士奖。此……[详细]
|
胡荣铨(1886—1972),字衡忱,永嘉下嵊山霞村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教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厦门集美学校,以科教救国为己任。1924—1933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为推动新文化运动作出贡献。抗日战争期间,曾回永嘉家乡养鸭,并创办瓯北补习中学(后并入济时中学)。朱家骅曾两次请其出任县长,都被婉言谢绝。建国后在温州荷花居住,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化学概论》、《近世无机化学》、《……[详细]
|
张光(1878—1970),女,字德怡,晚号红薇老人,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幼年从兄朗西学诗,从汪如渊习绘事,12岁能诗画,名闻乡里。嫁瑞安章献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章任广东广方言学堂文科教授;宣统元年(1909)九月,署广东直隶州,在粤六年,光亦随行。历任广东省立女子师范、私立洁芳女子师范监督,遍游琼崖、潮州、嘉应诸州名胜,作《百花长卷》,长三丈余,画折枝花卉百种,设色淡雅,错落……[详细]
|
马公愚(1893—1969),本名范,初字公驭,后改公禺、公愚,晚号冷翁,因其斋名“畊石簃”,故又署畊石簃主,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百里坊人。永嘉马氏,自清以来,以诗文、金石、书画传家凡二百年。曾祖昱中(解元出身)、祖父兰生(名元熙),均工诗文书画。公愚幼承家学,稍长曾师承瑞安孙诒让、究心周鼎秦权、石刻奇字。后与兄孟容就读温州府中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宣统三年(191……[详细]
|
林奕仙(1879—1969),名艮贵,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幼年从父学弈。清光绪十六年(1890),时年12岁,与当地高手陈笙作四局公开赛,三胜一平,称雄温州。15岁出游浙江、闽南各地所向披靡,誉满东南。1915年至上海,以压倒优势击败强手李志英,又与“扬州三杰”—王浩然、周焕文和张锦荣以及华东诸名将交锋,皆胜多负少。1930年,与周德裕代表华东去香港,参加华东、华南埠际大赛,与李……[详细]
|
曾省(1899—1968),又名省之,瑞安申明里人。1914—1922年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农科与东吴大学生物系。1928年,公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生物学博士学位,嗣后在瑞士暖陕登大学任研究员。1932年回国,先后在青岛大学生物系、山东大学农学院、四川大学昆虫系、武汉华中大学理学院任教授、系主任、院长等职。解放后出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顾问,参加筹建中南农业研究所,曾任副所长、植保系主任。1959年……[详细]
|
王晓梅(1896—1968),永嘉永强(今属瓯海区)人。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毕业。曾任永嘉县第一、二小学和永强崇实小学教师及温州中学艺术教师。1918年起,连续在温中附小任教师、主任18年。1940年起协助叶氏三兄弟(希禹、希黎、希贤)创办三希小学并任校长达16年。在温中附小期间,对教材、教学法、教学设施及学校管理制度等曾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曾试行单级教学、二部制、复式教学和设计教学等,并在学……[详细]
|
陈伯远(1886—1968),名凤韶,字伯远,以字行,出生于瑞安大峃(今属文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进东北武备讲习堂学习,毕业后曾秘密参与反清革命活动。不久返回杭州,参加光复会。辛亥革命时,参加革命军刘劼甫部队,从凤山门攻入杭州城,乘胜占领总督署。民国成立后,任浙江省陆军第三师周凤岐部中校参谋。不久进保定军官学校第一期炮科培训班学习,后复进陆军大学正科第四期深造。毕业后,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任……[详细]
|
许漱玉(1880—1967),名云章,以字行,瑞安人。出身贫寒,清光绪十八年(1892)到温州益大布店充学徒,时年13岁。二十三年,在县城殿巷(今公园路)自开小布店,4年后稍有积蓄,在曹仙巷租房开许云章绸布店,规模稍大,开始雇用店员、学徒、司账等三四人。货真价实,顾客盈门,积21年之久,资财益富,遂于1917年买下五马街平屋店面七间,独出心裁,拆建成温州第一座3层楼店面,当即轰动全城。开业之日,热……[详细]
|
张崟(1907—1965),字慕骞,瑞安莘塍人。自幼酷爱文史,1931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历任松江县立中学史地教员,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建国后,先后任浙江大学图书馆中文编目负责人、浙江师范学院和杭州大学副教授,并担任政协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编委等职。1932—1937年供职浙江图书馆期间,跋涉全省各县,搜集乡邦文献,于四明访得黄宗羲《明文海》稿等多种珍贵史籍;还将濒临散失的湖州南浔嘉业堂……[详细]
|
宋启宏(1893—1965),字任夫,平阳人。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参加五四运动反章(驻日公使章宗祥)-斗争。以毕业成绩优异,次年保送法官培训。1927年,调任浙江高等法院推事,后任民一庭庭长。1938年初,指调最高法院,因国民政府将迁重庆而未去。8月,改调浙江高一分院民庭庭长。1945年4月,任高一分院平阳北港水头分庭庭长,永嘉货物税局……[详细]
|
杨玉生(1890—1965),又名杨畴,平阳人。少时勤奋好学,鳌江公学毕业后,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毕业后留校任医师。辛亥革命起,投笔从戎,任浙江省陆军一师师部军医、炮兵营军医正,曾参加攻打南京天堡城战役,获六等文虎章,陆军二等军医正军衔。中华民国成立后,军阀间争权夺利,玉生感到仕途渺茫,遂于1918年辞职回温州,得道尹黄庆澜支持,与温籍同乡吴钟镕、潘鉴宗、黄溯初等一起筹办瓯海医院。率先捐银洋100……[详细]
|
叶溯中(1902—1964),名震,字溯中,幼名竹生,长以字行,出生于永嘉朔门打绳巷(今温州鹿城区)。幼习经史,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后历任上海暨南大学讲师、浙江省防军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常委。1931年,任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长。1934年,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省教育厅厅长。1935年,先后任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典试委员、军事委员会秘书、正中书局常务……[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