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1920~1941)又名梁建峰。高阳北梁家庄村人。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保定六中,因其学业出众,学校免其一切学杂费。他自小习武,从不间断,1936年参加武术表演赛,获银盾奖章一枚。1937年中学毕业,未及深造,抗日战争即爆发,遂回乡投身抗日斗争。与父亲梁景浩组织抗日武装,征集枪械20余支,率两百余名青年参加河北抗日游击军。参军后,任游击军政治部青年干事。1938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秋受党派遣……[详细]
|
梁景(1920~1942)女。又名梁景春。高阳北梁家庄村人。其兄嫂抗日战争初期即参加革命,常向其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当时北梁家庄不足50户人家,且远离日伪据点,县、区干部常来此隐蔽工作,多住在梁景家中,在抗日干部及兄嫂启发鼓励下,梁景投身抗日斗争。1939年参加冀中四分区国防剧社,多次深入各地为抗日军民演出。次年因病转入地方,在本县四区妇救会工作。虽然多数妇女抗日情绪高涨,但将其组织起来,走出家门参……[详细]
|
张晓湖(1920~1943)别名徐锋。安国张家营村人。在高小读书时,受进步教师李佛光影响,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和--活动,经常徒步30里到县城与进步学生联系,在同学中秘密传阅革命书籍。1938年参加抗日工作,在本村文建会负责宣传工作。1939年调中共安国县委宣传部任干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二区区委副书记,翌年调五区任区委副书记兼区长。1942年5月反“扫荡”期间,五区区干部大半被捕或牺牲……[详细]
|
陈昆(1920~1946)原名田占祥。定兴南大牛村人。1940年协助八路军地下交通员古建标转送情报、购买食盐药品等物资。1941年春,因汉奸告密,被日伪军吊在村中大槐树上毒打拷问,直打得遍体鳞伤,胳膊打断,昏死过去。后经武工队转移到后方养伤治疗。1941年夏伤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受组织派遣,回村任保长、中共村支部书记。从此,南大牛成了八路军的堡垒村。在其掩护下,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多次在村中召开会……[详细]
|
马刚(1920~1946)又名马吉瑞。安国西伯章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3岁便给地主扛长工。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西伯章村地下公安员、安国县第三区工会主任。任职期间,他组织民兵自制土枪、土炮,发动群众为前线筹粮筹款,带领武工队员割敌电话线,破敌公路,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1945年9月,马刚奉调支援东北解放区。11月初,分配到沈阳北郊蒲河区工作,同当地武装消灭了作恶多端的反动地主……[详细]
|
王兢生(1920~1946)原名王哲生。完县(今顺平)南腰山村人。毕业于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参加革命,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在完县人民抗日武装委员会负责宣传工作,1938年春到晋察冀军政学校学习,后留校任青年干事、晋察冀军区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42年教导团改编为三十团,任侦察连政治指导员。在日军堡垒如林、公路如网的……[详细]
|
白连喜(1920~1950)化名李振东。满城北章村(今属保定市新市区)人。参加革命后,在满城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工作,带领民兵与敌人作斗争。1948年春,担任冀察地区昌顺县政府秘书兼县粮食局局长。同年8月,调任昌顺县南口镇镇长。平津战役开始后,昌顺县驻军较多,南口镇成为全县转运粮草的集中地,每天约有20万斤马草,用火车从张家口运到南口,然后再用人畜力车运往县内各供销点,以供应各地驻军急需。他的工作任务……[详细]
|
李春堂(1921~1947)蠡县宋岗村人。1938年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任晋察冀军区教导团二连指导员、行唐县武工队副队长、三十团二连连长、四纵队一团营长等职,率领部队战斗在平山、灵寿、行唐、曲阳、唐县、游击区,用伏击、奇袭等战法打击日伪军,取得了很大战果。1942年5月,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后,不断“蚕食”边区抗日根据地。为战胜日本侵略军,晋察冀……[详细]
|
曹成福(1921~1948)曲阳涧北村人。幼年丧母,读小学时即接受进步教师的启蒙教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曹成福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涧北村青年抗日先锋队队长及中心村武委会指导员,后在县农民救国会和县委组织部工作。他胆大心细,人称“独胆英雄”。1940年担任二区区委书记,兼区游击队政委。一日,100多名日伪军骚扰北孝墓村,曹成福带领20名游……[详细]
|
张勃(1921~1948)原名张静芝,化名张友农、张弗飞。清苑苑桥村人。1928年入保定师范附小读书。1935年高小毕业后,考入保定中学。在校期间经常和进步师生一起上街进行爱国宣传活动,并阅读大量进步书籍。1938年春,放弃学业,告别新婚妻子,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参加了八路军,先后在冀中军政干部学校和抗战学院学习。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被分配到冀中军区十七团,先后任九连、三连指导员。1……[详细]
|
陈秀菊(1922~1940)女。蠡县泊庄东村人。10岁入本村小学,二年级即因生活所迫辍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秀菊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参加了本村妇女抗日救国会,任委员。她虚心好学,积极肯干,连续受到上级表扬,很快升为村妇救会副主任。1939年春,-率八路军一二○师三支队在潴龙河南各村征兵,她深入各家做宣传,动员20多人参军。是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被分配到三区妇救会工作。1940……[详细]
|
张金凤(1922~1941)女。原名小胖。容城东牛村人,她一家3口,父亲扛长工,母亲纺线织布,艰难度日。金凤14岁那年,父母忍痛将她卖到一个商人家当童养媳。丈夫比金凤大20岁,金凤遭到百般折磨,为了摆脱苦难,她多次逃跑。1939年2月终于逃回娘家,辞别父母,独自出走,四处流浪,恰遇十分区妇女部部长林菲。在十分区驻地,金凤与林菲吃住在一起,革命队伍成为她温暖的家。1940年2月,容城县农会主席罗艾组……[详细]
|
李寿江(1922~1941)又名李海水。安国西娄底村人。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他的父亲是村内早期的中共党员,受其父影响,少时即怀报国之心。1938年日军侵占安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初,被选为村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队长。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境内公路如网,岗楼林立。为有力打击日军,李寿江把破坏日军电话线作为目标,挑选7名青抗先队员,秘密建立破线小组,经常割掉县城西部的日军电话线,中断日军……[详细]
|
邸芝科(1922~1943)安新人。1940年春参加八路军,分配在晋察冀军区第九军分区二十四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二十四团与日军作战,战斗中邸芝科负伤,撤退时与部队失去联系。遂回到家中,一面养伤,一面与地方党组织取得联系。地方党组织将他安排在白洋淀抗日游击队雁翎队,于同年3月到雁翎队。当时雁翎队整编不久,不少老队员被送到正规部队去了,又补充了一些新战士。邸芝科向队长建议,健全雁……[详细]
|
刘继仁(1922~1944)原名刘尚谋。蠡县刘佃庄村人。1937年7月考入蠡县县立高级小学,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任三区游击队指导员,5月调县游击大队,历任宣传干事、组织干事、党总支副书记、书记。1940年3月8日黎明,刘尚谋带领一个分队在东莲子口老堤头和日伪军相遇,他带领战士迅速占领千里堤有利地形,以树木和“土牛”为掩护,把日伪军压在堤下,不到半小时即结束战斗,共打死日伪军……[详细]
|
齐亮(1922~1949)原名齐钟亮,曾化名齐燕生、陈世荣、李仲伟、赵玉洁等。蠡县大曲堤村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先后在金陵中学初中部、重庆求精中学、南开中学高中部读书。1939年初,经许一凡(许光祖)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42年底组织关系转到联大。1944年,联大成立进步学生组织“民主青年同盟”,他是该组织中的中共党支部领导成员之一。1944年下半年至……[详细]
|
陈惠儒(1923~1944)高阳-庄村人。家境贫寒,自幼随母亲讨饭。13岁即与哥哥陈安到季朗村给地主打短工。1937年11月,人民自卫军占领高阳城。陈惠儒要求参军,但他仅14岁,部队未收留。次年冬,他奔波数十里,来到河西村四分区司令部驻地,再三恳求参加八路军。入伍后,任司令部司号员。1940年9月任司号长。父亲因为是抗日家属,被日军抓进县城,投入监狱。哥哥在县城一家工厂做工,为赎回父亲,工人兄弟们……[详细]
|
萧德顺(1923~1945)满城石井村人。因家境贫寒,只读过两年初小。12岁时其父病故,辍学务农。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德顺的大哥萧德木投亲到山西省榆次参加红军。1942年被日军捉住并杀害。1940年,二哥萧德印参加八路军一团,1942年因负伤复员回家,1943年,日伪军“扫荡”时,被炸死在山坡上。萧德顺也参加了民兵,任村青年抗日先锋队排长。1941年,被挑选到民兵游击队,8月加入中国共产……[详细]
|
梁富长(1923~1947)容城北关村人。幼时因家贫失学,随父做小本生意。1938年,容城县被日军占领后,梁富长不甘忍受日军蹂躏,参加了八路军,在贾桂荣团当战士,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日本投降后,梁富长因伤复员回乡,任村武委会主任,对敌斗争坚决,使得反动派怀恨在心。1947年8月,梁富长不幸被国民党安新县还乡团头目阎成教(北剧村人)、胡村乡长李树森带人抓捕,敌人将他带到定兴县南南蔡村据点关押,进行诱降……[详细]
|
于冠军(1923~1947)高阳边渡口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二三岁即与成人一同劳作。抗日战争时期,其家为抗日“堡垒户”,他常冒险为游击队传递情报。1946年响应政府号召,参军投身解放战争。他随军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947年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六旅十六团连级指挥员。是年6月,率部参加青沧战役。在攻取沧县战斗中,为减少主攻部队伤亡,主动率20余名战士翻越城墙,发动突袭,打乱敌……[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