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河北 > 保定历史人物介绍12

保定历史人物介绍12

  郑魁山(1918~2010)字福永,号韶元。安国北娄村人。郑毓琳长子。16岁随父系统学习《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著作。20岁后行医于安国、保定等地。1943年3月因为八路军传递情报被日军逮捕,后经共产党地下组织保释迁居北平(今北京)行医。1947年考取中医师,独立开业。1951年在国家卫生部中医进修学校毕业,与人创办北京广安门联合诊所,任医师和针灸顾问。1952年11月受国家卫……[详细]
  陈冠良(1951~2003)徐水广门村人。出身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习中医,后又拜徐水知名老中医姜子良为师,于20世纪70年代在本村开设诊所行医。在从医生涯中,刻苦钻研,广览医书,谦和为人,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为人称誉。1998年被县卫生主管部门任命为广门卫生院副院长。2003年在防范传染病“非典型性肺炎”时,他承担起卫生院院长职务。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陈冠良带领全院医务工作者战斗在预防“……[详细]
  米毅(1919~1974)定县(今定州)大西丈村人。1937年毕业于绥远公立医科学校。1938年8月参加抗日战争,历任晋冀军区四分区后方医院医务科长,司令部卫生所所长,第四纵队野战医院和华北军区第三后方医院总院医务主任、副院长等职。1950年转业到河北省第一人民医院(今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任院长。在技术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除外科外,对妇产科、放射科也有较深造诣。写有读书笔记、医疗经验几十本,可惜……[详细]
  娄文彬(1923~1984)定兴沿村人。14岁开始在河南新乡随父学徒,后去安阳拜许连元为师。出师后,到丰台涌泉阁澡堂当修脚工。一年后,到北平(今北京)隆福寺浴堂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潜心研究治疗脚病的方法,开始每天治三四人,后来每天增到三四十人。到1960年能治疗脚病40多种。1963年浴堂内设立了脚病治疗室,带一名徒弟,两个人每天接待脚病患者80余人。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不少人患有脉管炎。从19……[详细]
  臧旭(1923~1997)完县(今顺平)东阳各庄村人。194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后考入北平(今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系。1983年至1984年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考察、学习、进修、讲学。回国后,关于脑血管病研究获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其它医学科研成果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详细]
  孙双顺(1853~1933)定兴北柳卓村人。自幼家贫,12岁入涿州双顺和戏班学唱河北梆子,工青衣,5年出科。后在北京海淀搭班唱戏,经常活动在北京城区及昌平、怀柔、顺义、密云、平谷、延庆和热河(治河北承德一带)等地。他嗓子清脆,身段好,扮相俊美,做功细腻,演出的剧目多达90余出,在北京一带颇有声望。清末,多次进皇宫唱御戏,深得慈禧太后赏识。在多年艺术生涯中,培养出不少徒弟,如张连仲、帽圈儿顺天红(房……[详细]
  李春来(1855~1925)字起山。新城(今高碑店)人。11岁入北京喜春台梆子科班学艺,从谭叫天(谭鑫培之父)学艺,演武生。17岁学业期满在京津一带搭班演出数年,后转至上海,首演于满庭芳桂茶园,又在升平轩等戏园与孙菊仙、黄月山等合作演出。曾一度返京,与梆子老生郭宝臣合组源顺和班,后又南下,长期在上海演出,先后主办春仙、春桂、桂仙等班社。中年以后,影响逐步扩大,成为南派武生的宗师,世称李派,与俞菊笙……[详细]
  姚寿昌(1855~1932)字丹坡,号菊潭,又号云石,晚号个翁。保定人。早年就读于清苑县学,后从学于黄彭年等名师,毕业于莲池书院。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中举人。历任山东博平县、直隶晋县(今河北晋州)知事,河北大学校长等职。姚寿昌为人谦恭和蔼,生活朴素,热心教育,尤精书画。近代知名教育家、书画家王雪涛、李志超皆出其门下,著有《蔽竹簃画证》、《姚丹坡画册》(吴佩孚题签)传世。他和其子姚锷均被收录在……[详细]
  陈嘉楷(1864~1931)字冶民,号渔村。蠡县潘营村人。自幼天资聪慧,喜好诗词歌赋,酷嗜书画。16岁中秀才,后试举未中,继续求学于保定莲池书院。正值京师会典馆招收馆员,被破格录用,任绘图、缮录、校对等职。嘉楷利用工作之便,广交著名书画家,继前人所长,充己之画艺,技艺日渐精湛,自成一家,在京、津、保一带颇具盛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避战乱,返回故里,受命调和清苑及高、博、蠡一带义和团和洋人……[详细]
  田际云(1864~1925)字瑞麟,艺名响九霄,一作想九霄。高阳西王草庄村人。幼年家贫,为糊口进涿州白塔村赵家双顺科班从师学戏,演花旦。12岁崭露头角,18岁即誉满京师,以演《春秋配》、《蝴蝶杯》等剧,名噪一时。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北京演出,曾与山西梆子艺人合台演戏,使两种梆子腔得以交流,相得益彰,演出颇受欢迎,在北方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剧目有《梅龙镇》、《海潮珠》、《斗牛宫》等。光……[详细]
  郭世五(1867~1940)字葆昌。定兴人。初在北平(今北京)西华门一家古玩店学徒,后任袁世凯-庶务司长。1913年至1915年为九江监督,监制“洪宪瓷”。其瓷品以“居仁堂”、“觯斋”为记。所收藏《中秋帖》、《伯远帖》、《本草品汇精要》为孤本珍品。撰有《瓷器概说》1卷。编有《清高宗御制咏瓷诗录》1册,1929年原墨套印。《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明项元汴编),1931年影印。并编有《觯斋瓷乘》40……[详细]
  李吉瑞(1868~1938)号芝祺。雄县西大村人。8岁入文安县史各庄小吉利科班学武生,后随班迁入天津,留科一年。清光绪十年(1884),出科后投奔田际云,入北京玉成班,充任武行二路班底,逐步升级为二路武生。后经田际云介绍拜黄月山为师,学习黄派武生戏,同时师从陈福胜学老生戏。后返天津,入双顺合班,挑班演出于聚兴茶园。在天津,除演武生戏外,还演老生戏。当时其代表剧目有武生戏《独木关》、《落马湖》、《巴……[详细]
  陶显庭(1870~1939)字耀卿。安新马村人。幼年在安新县刘向保子弟会中随白永宽、化起凤等学唱高腔红净,后在北京恩庆班随钱宗珍学昆曲老生及花脸。在京南乡间搭恩庆班、和顺班、庆长班、元庆班与德庆和班等演唱,约40岁后改唱袍带花脸兼唱老生。1918年初与昆弋老人王益友、郝振基、侯益隆等在北京组成荣庆昆弋社演出于天乐园,以嗓音高亢、韵味醇厚、做工稳健、神气凝重而成为昆弋班袍带花脸和唱功老生之典范。之后……[详细]
  刘崇本(1871~1944)字悟民。雄县孤庄头村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贡生,二十九年(1903)举人。新学兴起后,毕业于保定高等师范和北京北洋法政大学。民国初年,参与创办雄县第一高等小学和本村初等小学。执教多年,历任热河法政大学、河北大学、保定高等师范、保定第二师范、吉林大学教授,晚年回乡治学。刘崇本精研经史、汉学、金石考据、文学,其著作有《孤庄诗录》、《孤庄文录》、《考察日韩江浙教育日记……[详细]
  周福才(1876~1962)小名福子。安新南冯村人。1918年在北京醇王府中唱堂会,极受赏识,醇亲王载沣为他起名福才。初拜高风村(艺名高阳红)为师,并随之搭班学小旦。后随高应龙改学小生、老生。14岁时,随高应龙、高风村入韩大仓班。韩大仓为霸州人,工老生,艺名“霸州红”。自此周便以唱戏为业。周福才自加入班社后,有机会接触京剧、梆子腔而开拓了眼界。相比之下,他感到老调唱腔贫乏,表演简单,下决心对老调进……[详细]
  齐如山(1876~1962)字宗康。高阳庞家佐村人。19岁入同文馆习外语,通德、英、法文。先留学西欧,涉猎外国戏剧,辛亥革命后回国。1912年,在北京经常对梅兰芳的表演、剧本词句提出修改意见,遂成契友。之后,开始为梅兰芳编写剧本,由梅兰芳主演。写有时装戏(当时的现代戏)《一缕麻》、《牢狱鸳鸯》,古装戏《黛玉葬花》(拍成无声电影)、《千金一笑》(合作)、《霸王别姬》(1955年拍成舞台艺术片)、《生……[详细]
  张金海(1878~1948)艺名三盏灯。定兴北堽上村人。幼年读私塾。因家境贫寒,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拜容城北章村拂灯蕊(外号)为师。先学青衣,后改刀马旦。他体格匀称,面目清秀,被师爷(外号老永红)看中,领去学花旦,5年出科,应邀到三河县一家戏班,担任主角两年半,被请到保定第一楼组班。巡回于京东一带演出,主要剧目有《春秋配》、《董家山》、《杨家将》等70余种。演出中,他一出场亮相,两只眼睛光彩……[详细]
  张德元(1880~?)新城(今高碑店)撞河村人。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小在家随父(张承安)学习演唱上四调,16岁正式登台演出。他工武生武丑(也曾演须生戏)。上四调这个独特的地方剧种,唱、念、做并重的剧目较多,一般演员的唱工戏,字音听不太清,独有他的唱工戏嗓音高亢明亮,唱腔刚劲饱满,咬字清楚,感情充沛,高低自如,节奏变化多端,适合表达人物感情。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无底洞》、《盘丝洞》、《天王府》、《小松林……[详细]
  马德成(1880~1953)字云鹏。定县(今定州)人。其父为梆子演员。马德成幼读私塾,后入宝胜和科班学艺,演武生。早年演出于东北、山东一带,在京、津、沪享有盛名。艺术上宗法京剧武生三大派之一的黄(月山)派,以唱念见长,尤重唱功,唱功中擅二黄,以演武生戴髯口的老头戏为最著称。嗓音高亢嘹亮,清越激楚,说白慷慨淋漓,神情兼备,表演别具一格,代表作有《莲花湖》(胜英)、《剑锋山》(邱成)、《定燕平》(定燕……[详细]
  刘洛福(1882~1938)曾用名刘皂堂,艺名刘老乐,外号万人乐。定县(今定州)高就村人。从小爱唱,13岁开始学河北梆子,14岁初次登台演出,即显示出独特的艺术才华,深受观众称赞。他行当齐全,青衣、老生、胡生、老旦、彩旦样样在行,尤以老旦、彩旦见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受家乡秧歌剧种的影响,放弃梆子,在家办起第一个秧歌戏班,教唱并导戏,指导练功,培养出一批秧歌演员。他的演唱,嗓音洪亮宽厚,……[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