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东 > 广州 > 海珠区历史人物介绍2

海珠区历史人物介绍2

  冯锐(1900~1936),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就读于康纳尔大学,获农业经济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授,后到河北省的中华平民促进会工作,参与改革乡村建设事业。民国20年(1931),冯回到广州任建设厅农林局局长兼岭南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上任后,冯根据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情况,提议兴办广东糖业。民国22年(1933),冯请省政府拨款20万元作为发展糖业……[详细]
  何琳(1894~1969),广州河南(海珠区)人。他幼年丧父,家境清贫,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到南武学堂求职,得校长何剑吴同情,免费入南武学堂读书。由于勤奋好学,每年考试均名列前茅。民国3年(1914)毕业于南武学堂。曾先后任小学教师、校长,中学教师。何爱好体育,擅长排球。民国3年(1914)、民国5年两次入选中国排球队,参加过第二、第三届远东运动会,所在的中国男排均获冠军。建国后,何关心工农教育,……[详细]
  许民辉(1890~1961),原籍广东开平县,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在广州河南(海珠区)出生。童年入私塾,后进南武学堂读书。他酷爱体育活动,擅长田径、足球,参加校内赛跑及当时的历届全省运动会,均名列前茅,多次为南武学堂夺得省运会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宣统二年(1910)被选为华南区田径选手,参加首届全国运动会的220码走及一英里接力跑,崭露头角。民国2年(1913)入选为我国田径、足球运动……[详细]
  黄任恒(1876~1953),字秩南,祖籍广东南海,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早年就读于广州越华书院。毕生埋头读书,专心著述,未曾涉足社会任事,是一位资历颇深、默默耕耘的历史和乡邦文献学者。广州建国初期,朱光副市长曾驰书聘请他任市人民政府参事,但他始终未到职。任恒熟悉河南的风土人情和古迹民风,认为应加以记述,以流传后人,他翻阅了大量书籍,综合实地考察,用“十年修业”的精神,编纂成《……[详细]
  邓凤墀(1874~1948),广州番禺南箕乡(今属海珠区南石头街道)人。早年在广州河南开设恒昌盛木材店。民国4年(1915),在河南龙导尾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橡胶制品厂一广东兄弟创制树胶公司,凤墀自任经理。所生产的胶牙托、胶鞋底,深受顾客欢迎。大新、先施等大百货公司不断增加定货,供不应求,产品风行华南地区。工人由开厂时的20多人增至60多人。民国10年邓凤墀与洪德路经营百货的老主顾英彦卿、姚天铎、叶君……[详细]
  胡栋朝(1872~1957),字振廷,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4岁丧父,17岁赴香港,由叔父养育,21岁就读香港英国皇仁书院。后考取天津北洋大学堂,29岁毕业,获工科学士学位,被选派赴美国留学,专攻铁路桥梁,著有《比较柱桥及钉桥之用》一书,获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写成《中国铁路指南》,引起中国有关铁路公司的注意。光绪三十二年(1906)栋朝应四川总督锡良聘请回国兴办铁路,而入京参加学部考试,赐进士衔……[详细]
梁庆桂 [] (1856~?)
  梁庆桂(1856~?),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和翰林院侍读。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维新思想影响下,国内废科举,兴学校,置学部,而旅居海外的华侨仍“抱残守缺,冬烘如故”。他作为内客侍读上学部手摺,阐述了在海外华侨聚居地办华侨学校,利于“中西融合,造成全材,足备国家官人之选”,又可节省派学童赴美留学所需经费,建议朝廷派专员赴北美洲劝学。梁的建议为清廷接纳,并委派梁赴美办……[详细]
  伍懿庄(1854~1927),名德彝,号乙公、花田逸老。祖籍福建安海,世居广州河南溪峡万松园(今属海珠区海幢街)。伍出生于洋行富家,父以擅画梅花出名,兼工山水。叔、弟均工书法篆刻,并有著作。伍从小受家庭环境薰陶,喜爱绘画,收集古玩、书画、珍禽怪兽、奇花异草于万松园。后从居廉学画,当时有青出于蓝之誉。其画山水、人物、花鸟及草虫俱精;其字则篆、隶、楷、草皆妙;善诗词,精古籀、篆刻,时人称为“四绝”。他……[详细]
  白纶生(1823~1893),原名京,字纶生,号进贤,海珠区新滘镇龙潭村人。少时家境清贫,15岁起在广州堂舅父开设的洋行当杂工。他诚实聪明,勤奋好学,数年间已对洋行的业务颇为熟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一天,纶生留守洋行,一英商因急于供应货物给南洋客户,即付白银1万两马上要货。纶生一时不敢作主,但英商百般苦求,纶生便按照堂舅父所用格式与英商签订合同。堂舅父回来知道后大为不满,将他开除出店。纶……[详细]
  吴全美(1820~1884),字碧山,原籍顺德,世居广州番禺龙溪乡(今属海珠区南华西街)。从小好习武艺。道光二十九年(1849)入广东水师团练,学习水战本领,在追缉海盗时屡立战功,不久便由把总升为海安营千总,咸丰元年(1851)晋升为龙门营都司。后因在海南儋州、厦门、江苏等地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朝廷封赏“迅勇巴图鲁”称号,授升福建水师提督。同治四年(1865)8月,全美抵厦门凡塞港,修筑炮台,加强……[详细]
  黄廷彪(1818~1882),字豹伯,人称彪虎,原籍顺德,世居广州番禺溪峡乡(今属海珠区海幢街)。少年好弄枪棒,臂力过人。为人豪爽,仗义疏财。一次廷彪随父经商过南洋,遇海盗上船企图洗劫,他便与船员商定制贼办法,勇敢果断地将海盗全部擒获。清道光二十年(1840),廷彪参加水兵训练,充当捕盗兵,不久便晋升为蓝翎六品军功。当时伶仃洋面不断有海盗劫掠商船,廷彪随水师营出剿,斩杀海盗35名,活捉贼首归来,自……[详细]
梁韬 [] (1799~?)
  梁韬(179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清嘉庆末年(1820)21岁时,赴美国经商。把中国的棉、丝织品运往销售,同时又把美国的牛痘种苗引入中国,使儿童接种后,得以防止天花病流行。梁韬平素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子训导严谨,且培育成才。其子毓芳曾在广州杉木栏经营布匹生意,并在白纶生创建的爱育善堂兼任董事。三子梁诚又先后担任清廷的驻美、日、秘鲁、巴西等国的外交官,后复出使德国。八子梁询亦曾任驻美国大使……[详细]
  黄子高(1794~1840),字叔立,号石溪,广州番禺石溪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子高书精小篆,下笔如铸。少以词章著称,时人得其片纸,争相珍藏。道光十年(1830)应南海试,立就千余言,督学为之惊异,被选为优贡生,甚得总督阮元器重,被提拔为学海堂学长。其诗诸体皆备,五言更擅。但怀才不遇,屡困乡闱,终老园林。一生藏书甚丰,死后尽失。子高建梅花书屋于石溪乡,有《自题石溪梅花书屋》诗云:“数椽仅蔽风雨……[详细]
  梁纶枢(1790~1877),字拱辰,号星藩,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自幼刻苦读书,却淡薄功名,无心科举。其父经国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天宝洋行,到嘉庆末年,生意不景,贸易亏损。道光七年(1828),纶枢接手经营,翌年,他捐输工费银9万5千两。道光二十二年,在本省捐输海疆经费2万两,即奉旨议叙授给职位,加盐运使衔。咸丰二年(1852)珠村发生械斗,为防止事态恶化,纶枢即与县令前往调解得以平息。咸丰六年(1……[详细]
  潘正衡(1787~1830),字仲平,又字钧石,原籍福建,先辈入粤,著籍广州河南龙溪乡(今属海珠区南华西街)。因报效治河工程有功,授予同知衔,任盐运副使。正衡事母至孝,少负诗名。因癖爱黎简书画,便于河南栖栅建造房舍,购黎简书画悬之四壁,并名其室为黎斋。当时岭南名流,没有不知黎斋大名的。他们雅集中称盛五羊城,题咏黎斋的诗就集成一巨卷。正衡又于龙溪筑菜根园(内建天外#洲等景点)、晓春阁、船屋山庄等。其……[详细]
  • 伍秉鉴
  伍秉鉴(1769~1843),字成之,号平湖,又名敦元、忠诚、庆昌等。原籍福建,先祖清康熙年间入粤,世居广州河南溪峡乡(今海珠区海幢街)。乾隆四十八年(1783),父伍国荣在广州怡和街创办怡和行。嘉庆六年(1801)秉鉴接替怡和行务,善于经营,不几年即成为广州巨富之一。至民国23年(1934)财产已达白银2600万两。秉鉴走官商之道,几十年间,共花1600余万两银,向清廷及地方官贿赂、捐输,换取官……[详细]
  潘振承(1714~1788),字逊贤,号文岩,又名启。原籍福建漳州龙溪乡,后迁居广州河南龙溪乡(今属海珠区南华西街),为潘氏人粤寄籍的始祖。潘振承壮年从事外贸,贩卖丝茶,颇有盈利。18世纪40年代,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同文行,业务颇为兴旺。后又联合其他9家行商设立外洋行,凭借他的手腕和财富,居行商首领地位近30年。同文行几乎垄断了与英商的生丝贸易。他设立行佣基金,以应付送礼和官府0,同时帮助一些行商免……[详细]
  今无(1633~1681),字阿字,俗姓万,法名今无,广州番禺沙园(今属海珠区)人。他是岭南名僧天然和尚的第一法嗣,是广州河南海幢寺的开山大师,洞宗三十五代传人,同时也是一位在诗文、书法上颇有建树的艺术僧人。今无16岁师事天然和尚为僧,19岁随师入江西匡庐问道。后天然派今无徒步万里往沈阳探访函可大师,以锻炼他吃苦耐劳的精神。三年后他回到广州。康熙元年(1662),今无承心印受衣钵,以首席命主海幢院……[详细]
  戴乾象(生卒年月不详),字玑衡,号少微,广州番禺赤岗圩(今海珠区赤岗街)人。生活在清康熙年间。年幼聪敏好学,10多岁便读通经史,尤爱钻研《易经》和历书,经常埋头背诵星历,几至废寝忘餐。父母希望他将来登科及第,但戴乾象却无意考取功名,有心钻研天象。每当月朗星稀之夜,他便到空旷地方观察天象,往往彻夜不眠。父母叫他参加科举考试,戴乾象却屡考落第,于是便潜心钻研天文、地理、历算等。康熙三十七年(1698)……[详细]
蒙诏 [] (1517~?)
  蒙诏(1517~?),字廷纶,号近野、宗远子,广州番禺瑶头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联星村)人。年幼聪慧,勤于诗书。明嘉靖年间(1540)即乡试夺魁。送迎亲礼时,岳父之兄令诏以“河南村狗”四字,用鹤顶格赋诗一首。蒙诏即口占道:“河汉浮槎到五羊,南风吹送桂花香。村人多少来争看,狗吠仙姬会阮郎。满座为之惊异。蒙诏发奋攻读,终成名儒。壬戌年(1562)中进士,后担任监察御史。蒙诏根据时弊,向朝廷陈述兴革之事,……[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