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翀(生卒年月不详),字丹山,号烟桥老人,别署七十二峰山人。他原籍广东南海西樵,长居广州河南蒙圣里,是晚清广州著名画家。何丹山将所居画室取名为清石寿之斋。他的画效法华岩,静逸怡人,工于人物、鸟兽、花卉、山水,尤其喜作柳燕、竹林、豆棚瓜架小景。他所作的花鸟画,多为巨幅。他曾画一逾丈的《百鸟图》,引起轰动,富豪商人争相重金购买。何丹山品节高尚,不屑于求。清朝广州将军奕湘十分欣赏丹山的画,相邀他长留府中……[详细]
|
李青来(1748~1833),原名明彻,字大纲、云飞,道号青来,祖籍江苏松江(今上海),先祖早年入粤,青来出生于广州。他年少聪慧,12岁出家,在罗浮山冲虚观修道,刻苦自学历法、绘图、绘画,精通天文、地理、历算。曾充任贡使,携画上京,得访钦天监,观摩我国历代天文仪器。返穗后,潜心写成天文历史上珍贵的《圜天图说》。获当时两广总督阮元的赏识,邀任《广东通志•舆地略》主编和绘画全省详图。青来在……[详细]
|
胡亚基(1816~1880)胡亚基,名玉玑,字南生,号琼轩,又名璇泽,广东番禺黄埔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新加坡开埠后不久,胡氏的叔父胡宏宝前往该埠谋生,初打工,后开杂粮店,取名“黄埔公司”,专营牛肉、面包、蔬菜以及供应往来商船和英军舰所需食品。道光十年(1830)左右,胡亚基随其父及其三位伯叔往新加坡,在黄埔公司佐理业务。因业务需要,他勤奋学习外国语,并逐渐掌握英、法、……[详细]
|
孙雪峰,男,出生于1964年,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临床医学肾脏病专业博士后出站。198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89年同校内科肾脏病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0年同校内科肾脏病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中山大学临床医学肾脏病专业博士后出站。1995~1999年先后留学于日本东北大学、产业医科大学肾病中心。1989~2000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详细]
|
黄锋先,博士导师, 1986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学附一院从事内科肾脏病医疗、教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研究。在国内首先开展返流性肾脏病的基础和临床系列研究。在临床肾脏病的诊治,尤其在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尿路感染、腹膜透析等领域具有较深造诣。 主要研究方向: 尿路感染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腹膜透析 科研基金 1996年省科委……[详细]
|
徐光川: 肿瘤内科教授、硕士导师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医院内科常务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1970年8月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开始在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工作。先后受聘为助教、讲师、副主任医师、教授,1974年广东中医学院西中班学习,1977年3月——1998年2月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进修。从事肿瘤内科工作30余年,熟悉肿瘤内科的化学治疗。从事肺癌综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化……[详细]
|
王深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血管甲状腺外科首席专家、学科带头人。1982年 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并留任中山医学院附属第一外科医师。1983年 1989年 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同年中山医科大学聘为讲师和主治医师1992年 中山医科大学聘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1994年 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详细]
|
梁卓仁,高级工程师,香港浸会大学MBA,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现任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为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以下简称四航局)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5000多名员工、36亿多元总资产、11.28亿元净资产,是一家业务清晰、战略明确、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资产结构合理……[详细]
|
马侣(?--1911年04月27日 ),又名马吕,汉族,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原番禺)人。早年加入行伍。曾随部队驻军安南(今越南)海防,这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参加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他勇敢善战,深得黄兴器重。1908年,参加钦廉上思起义 。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时,随黄兴攻入督署。冲出后,转攻督练公所,在小石街巷战中,他冲杀在前,不……[详细]
|
肖杰(1969~1990),海珠区人,1969年9月出生,共青团员。1989年7月从广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分配到海珠区公安分局-队工作。1990年6月30日上午,区公安分局-队接到东山区公安分局信息通报,得知1989年1月发生在海珠区洪德路聚龙八巷3号伤害致死案嫌疑犯杨润华的有关情况。肖杰、叶仲儒等几位-立即前往东山区公安分局进一步核实了解,查清了杨的落脚点是中山七路隆庆北14号,同时还摸清了杨……[详细]
|
张漪芝(1920~1944),女,又名漪兰,广州番禺瑶头村(今属海珠区新滘镇联星村)人。她13岁时随家人到香港读书。后在学校参加了进步组织“同志会”,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民国32年(1943)参加中国共产党。香港沦陷后,漪芝跟随组织转移内地,参加东江抗日游击队,先后担任卫生员、救护队队长等职务。民国33年(1944)11月,在围攻博罗县福田乡窑下村一个反动地主武装据点时,地主武装据守有利地形,负……[详细]
|
何君侠(1913~1989),海珠区新滘镇石溪村人。毕业于广州私立南武中学。民国17~27年(1928~1938)先后在南海、新会、三水、花县等地当小学教师。君侠于民国27年(1938)初便投身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工作,并于同年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天任中共佛山支部委员,领导广东救亡呼声社佛山分社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发展社员300多人,建立了党支部活动的据点一精神粮食供应社,并积极发展新党员……[详细]
|
卫国尧(1913~1944),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父,由母亲祈氏抚养长大。民国17年(1928)15岁时考进中大附中,中学时期,经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自勉,立志要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民国23年春,高中毕业后东渡日本留学,考进东京帝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得到该校进步校长岗山万之助的指导,阅读了许多马列主义著作,初步建立起马列主义世界观。这时,他刻苦用功,把岗山万之助的译著《……[详细]
|
冯广(1912~1929),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出生于贫苦的劳动人民家庭。自幼父母病故,在香港与大哥冯新相依为命,后来到一家小工厂做工。民国14年(1925)6月,省港大-爆发,冯广回到广州。民国15年4月,参加劳动童子团,先后被选为副团长兼宣传部长、总团候补执行委员,并加入了共青团。不久,任总团执委兼募捐委员会主任,成为出色的青工领袖。民国16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大-。冯广在-下坚持斗争……[详细]
|
李天马(1908~1990),广州番禺石溪乡(今属海珠区新滘镇)人。早年就读于私塾,专攻古典文学,并由其父教习书法。及壮,漫游江南,结交书坛前辈,虚心请教。他博览群书,凡有关书法史传、论述、技法、著录、考证、鉴别等,无不探源,使技法和理论日臻成熟。建国后,他居家以书法授徒,培育书坛新秀,以严于治学事教称著。1960年,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并任广州美术学院书法教师。1961年调上海市文史馆,仍任馆员。……[详细]
|
梁方仲(1908~1970),原名嘉宝,别名方翁、畏人、方中,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爆发后,受新思潮影响,于民国10年离家出走赴北平求学。民国14年(1925),方仲在美国教会办的崇实中学读书。“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反帝怒潮汹涌澎湃。他抗议美籍校长殴打学生,愤然离校,转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翌年9月,考取清华大学,民国19年毕业转入清华研究院深造,民国22年获经济学……[详细]
|
罗明燏(1905~1987),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民国15年(1926)7月在唐山交通大学土木系毕业,后历任广州市工务局测量员、工程助理员、技佐、技师、广州市政府工程专员。民国20年(1931)8月任广东省政府技正(工程师)并在動勤大学任教。他参与了广州河南滨江大堤建设、梅花村公馆区的主要工程设计等。民国21年(1932)8月,他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土木工程。两年时间内,他不仅修完土木工程的课……[详细]
|
陈金(1905~1979),女,广州河南(海珠区)水上居民。原新港街第一居民委员会主任兼妇女主任,中共党员。她从小生长在蛋户人家,一家人在河南尾一带靠摆渡、捉鱼虾、当小贩等为生,过着浮家泛宅的生活。小时候,她父母节衣缩食送她上岸读书。由于世俗偏见,她在学校受欺侮,最后-停学回家帮父维持生计。新中国成立后,陈金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当上居民代表。1952年,陈金参加医疗培训班,学习新法接生。陈金克服文化……[详细]
|
罗明佑(1900~1967),海珠区新滘镇沥滘村人。毕业于广州高等师范学校。民国7年(1918)罗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当时北京城只有一家外国经营的“平安影戏院”,票价昂贵,一张影票最低售2元,超过半担米价。18岁的罗明佑,出于民族自尊心,想开办一家为中国人和学生开放的电影院,打破外国人对电影的垄断。他得到叔父罗文干的支持,于民国8年租了东安市场的丹桂茶园,改建成有700座位的真光影戏院。罗明佑自……[详细]
|
李野屋(1899~1938),号尘、野仙、荒山、饨根上人,广州河南(海珠区)人。幼年家贫辍学,在河南南村一茶楼做挑水工人。性好静,喜爱诗画。工余时常到附近茶楼、商店观看挂在墙壁上的画,晚上则专心练习临摹。其父少谱与画家陈树人有交往,野屋遂常蒙树人指点,且因天资聪颖,绘画技术很快提高。与李寿庵同为自学成才画师,名噪一时。李野屋在广州河南建一屋,题名曰“春风池馆”,终日在此作画,甚得其乐。他擅长画花卉……[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