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陕西 > 西安历史人物介绍14

西安历史人物介绍14

吕震 [] (?~1426)
  吕震(?~1426年),字克声,明代大臣。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洪武十九年(1386),吕震由乡举进太学。当时,朝廷命太学生到各郡县去考查,目的为了均衡贡赋,吕震奉旨到两浙(今浙江省)考查后奏报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很满意,晋升他为山东按察使试佥事。不久回京,调任户部主事,后又调任北平按察使佥事。建文元年(1399)七月,燕王朱棣起兵夺取帝位为成祖。朱棣任命吕震侍太子居守。永乐元年(1403),调吕……[详细]
   贺均(生卒年不详),又名也先忽都(蒙古语),字公秉,鄠(今陕西户县)人,贺唯一之子。少年好学,擅长诗文。后依靠其家官荫入仕,累迁为殿中侍御史、治书御史、翰林侍读学士,承袭了其家世职“虎贲亲军都指挥使”。贺均生于官宦之家,但他恭廉慎行,礼贤下士。加之,其父贺唯一官居中书丞相,他的声望随之提高。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末,其父被罢官,他随父西归奉元(今西安市)居住。6年之后,1355年,北方红巾起……[详细]
   杨恭懿(1225~1294年),字元甫,安西路(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人。《元史》称奉元路人。幼年时,正值金朝衰亡,蒙古军大举进攻中原之时。关中战乱,他随父母逃亡他乡,但仍坚持读书不断。17岁时回归故乡,因家贫,为人作长工谋生。劳动之暇,抓紧读书,广涉经史子集,特别通《易》、《礼》、《春秋》,尤其推崇朱熹集注之《四书》。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七年(1270),朝廷召他入京做官,他不愿往。名士许衡极力向中……[详细]
李邦瑞 [] (?~1235)
   李邦瑞(?~1235年),字昌国,以字行,京兆临潼(今陕西临潼县)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嗜学,勤奋读书。战乱之中,他逃亡到山西太原,投奔金军为小史,蒙古太师木华黎领兵南下攻打金国,金军失败,李邦瑞遂投降蒙古军,仍住于太原。蒙军将领知他有才学,便将他送往成吉思汗行营,在中书任职。1230年,元太宗窝阔台与南宋议和,派李邦瑞为使南下,他到达宝应(江苏宝应县),因南宋拒绝和谈受阻不能南下。后来,南……[详细]
   孟攀鳞(1204~1267年),字驾之,原籍云内(故治在今山西大同境),元定宗初年(1246)迁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他自幼酷爱读书,少年时就善写文章,当时称为奇童。金哀宗正大七年擢为进士,后升为朝散大夫,任招讨使职。1232年,蒙古军队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金朝将亡,他北上居住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县)。金朝灭亡后,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元定宗贵由即位,授他陕西帅府详议官之职,他即将家迁于长安。……[详细]
   贺唯一(1301~1363年),又名太平(蒙古语),字允中,鄠(今陕西户县)人,贺胜之子。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其父被丞相铁木迭儿陷害而死,他当时年届弱冠,尚在读书。1324年,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即皇帝位,为贺胜昭雪洗冤,准贺唯一袭其父原职,任虎贲亲军都指挥使(从二品)。不久,调为陕西汉中道廉访副使(正三品)。1329年秋,文宗图帖睦尔复皇帝位,将贺唯一召回朝任工部尚书,负责修建奎章阁,完工后……[详细]
贺胜 [] (?~1321)
  贺胜(?~1321年),字贞卿,亦字举安,小字伯颜,以小字行。陕西鄠(今户县)人,贺仁杰之子。1253年,忽必烈分封于关中,任用名士许衡在关中兴办学校,贺胜即从许衡读书。由于其父贺仁杰是忽必烈的近臣,所以,他16岁时被选为忽必烈的随从侍卫。从此,他常在忽必烈左右,出入伴驾,深受忽必烈的器重。至元二十四年(1287),乃颜叛乱,忽必烈率军北征,五月,到达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北)。贺胜随行,守卫忽……[详细]
   贺仁杰(1234~1321年),字宽甫。祖籍河东隰州(故治即今山西隰县),其祖父贺德种时迁居关中,为京兆鄠(即陕西户县)人。公元1253年秋,忽必烈领兵南下驻扎六盘山。贺仁杰之父贺贲建宅时于残垣中得金数千,不敢私藏,持金前往忽必烈军营纳献,并推荐贺仁杰的文才武略。忽必烈即将贺仁杰录为自己的随从侍卫。从此,贺仁杰跟随忽必烈南征北战,屡立战功。1260年,忽必烈即皇帝位后,贺仁杰在宫中辅助忽必烈处理……[详细]
  吕大临(1042~1090年),字与叔,北宋哲学家、金石学家。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县)人,吕大防之弟。初以门荫入仕,后中进士。宋哲宗元祐年间,在朝任秘书省正字。大临崇尚礼学,初拜张载为师,潜心治学。张载死后,他投拜于洛学程颢、程颐兄弟门下,是程门“四先生”之一。他熟通儒学六经,尤精于《易》。程颢称赞大临的学说“深潜缜密”。其著述《礼记传》等散失无存。他在任时,对朝廷的用人制度提出过许多有见地的批评……[详细]
  王陶(1020~1080年),字乐道,北宋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进士登第,累迁为太常丞,因父丧还家,服满除太子中允。嘉祐初年(1056),为监察御史里行。中贵人将炼丹者引入宫廷,王陶说:“汉、唐方士,名为化黄金、益年寿以惑人主者,后皆就戮。请出之。”被出知蔡州。次年又以右正言召回朝。赵曙知宗正寺,逾年不就职。王陶上疏仁宗,建议早择宗室贤才,确立皇嗣。仁宗重视他的意见,随听取韩琦等大臣的……[详细]
  李仲容(生卒年不详),字仪父,北宋朝官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祖父李涛宋初为兵部尚书,父李承休官至尚书水部郎中。真宗时举进士甲科,除大理评事,知三原县(今陕西三原县)。召入朝擢监察御史,为殿试进士考官。真宗问试题意,答对称旨,诏试中书,擢左司谏,直史馆。天圣中(1023~1032年),以起居郎知制诰,累迁右谏议大夫。他生性醇厚,不善吏事,不为宰相张士逊所赏识,被改为给事中、集贤院学士、判史……[详细]
  李绎(生卒年不详),字纵之,北宋地方官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初以父李若拙出使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安抚黎桓之劳,补为太庙斋郎,改太常寺太祝。后举进士中第,除将作监丞,累为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华州(治今陕西华县)。属县蒲城人李蕴状告其侄失踪,李绎暗地侦察,实为李蕴有罪,其侄发觉,蕴恐败露,杀侄灭口。李绎查清,将蕴法办。擢提点河北刑狱,权知贝州(治今河北清河县西)。当地遇旱灾,李绎为解民……[详细]
宋湜 [] (949999)
  宋湜(949~999年),字持正,北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宋温故后晋天福进士,官至左补阙。宋湜幼年丧父,和他的哥哥宋泌发奋读书,并事养其母。他的叔叔宋温舒曾典耀州(治今陕西耀县),他随同前往,代作笺奏。太平兴国五年(980)中进士后,初任将作监丞,通判梓州(治今四川三台)榷盐院,就迁右赞善大夫。雍熙三年(986)知制诰,起草制、诰、诏、令、赦书等,后又加授户部员外郎,和苏易简同知贡举,主……[详细]
  李若拙(944~1001年),字藏用,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父李光赞曾任贝、冀两州观察判官。若拙初以父官补太庙斋郎,复举拔萃,授大名府户曹参军。再举进士,擢为上第,授密州防御推官。太祖乾德二年(964),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太祖嘉其胆识,改授著作佐郎。“故事,制策中选者除拾遗、补阙。若拙以恩例不及,上 书自陈,执政恶之,出监商州(今陕西商州市)坑冶”【注:见《宋史·李若拙传》】。迁太子左赞善大……[详细]
  樊知古(943~994年),字仲师,北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时徙家池州(今安徽贵池)。本名若水(一作若冰),字叔清,后宋太宗赐名知古。他年青时,曾经考南唐进士,但未考中。由于他不受南唐重用,就思谋北归宋朝。为了使宋军尽快灭掉南唐,他在金陵(今江苏南京)西南的重要渡口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西南)以钓鱼为名,经过几十次测量,计算了长江的宽度。开宝三年(970),他上 书言江南可取,被宋朝授舒州(……[详细]
崔翰 [] (928992)
   崔翰(928~992年),字仲文。北宋将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少有大志,风姿伟秀,太祖见而奇之,以隶麾下”【注:见《宋史·崔翰传》】。后周显德三年(956)随周世宗征南唐,以功补军使。宋朝建立,迁御马直副指挥使,出征于泽、潞。时宋太祖命迁河东地降民以充实陕西地,崔翰奉命择迁。开宝九年(976)领端州刺史。太平兴国二年(977)秋,代殿前都指挥使职。宋太宗在京西检阅部队,命翰指挥。他以五色……[详细]
朱昂 [] (9251007)
  朱昂(925~1007年),北宋京兆鄠(今陕西西安市户县)人,字举之。唐天复末年,其父徙家南阳(今河南南阳)。朱温篡唐以后,他的父亲和唐朝旧臣李涛等人携带家眷南渡至潭州(治今湖南长沙)。朱昂自幼喜欢读书,与熊若谷、邓洵美同学。当时有个叫朱遵度的人喜欢读书,人称为朱万卷。称朱昂为“小万卷”。他看到后周政权统一全国已成趋势,于是北游江、淮流域。周世宗派大将韩令坤率兵南征,兵至扬州(治今江苏扬州),朱昂……[详细]
   杜汉徽(生卒年不详),北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他身体强壮,气力过人,善长骑马射箭。17岁时就担任李克用的厅直队长。天成(926~930年)年间,累迁护圣军使。后晋天福六年(941),曾与慕容邺等人讨伐安州(治今湖北安陆)李金全,他指挥军队生擒指挥使孙厚,立了大功,事后迁兴顺指挥使。八年,又率部征讨镇州(治今河北正定)安重荣,改任护圣指挥使。开运二年(945)率其部戍守深州(治今河北深县),……[详细]
  张保续(899~962年),字嗣光,北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的父亲张洪曾任唐左武卫上将军,他以荫补太庙斋郎。后梁时充任四方馆通事舍人。后唐天成(926~930)年间,领瓜州(治今甘肃敦煌西)官告国信副使。后晋天福(937~944年)年间,历太府、光禄二少卿。开运二年(945),契丹精兵数万大举入侵,晋军被包围在阳城(在今河北清苑县)郊外,张保续受朝廷之命前往阳城,协调各军行动,大破契丹于阳……[详细]
   吕大钧(1030-1082年),字和叔。宋代理学家。京兆蓝田(今西安市蓝田县)人。吕大防之弟。幼年在家从父吕蕡学儒学,嘉祐二年(1057)他27岁,中进士乙科,授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后改为光禄寺丞,知三原县。韩绛宣抚陕西、河东,辟大钧书写机密文字。后调知福建侯官(即今福州)和陕西泾阳,皆未赴。遇父丧,居家讲道。服丧期满,自认为“道未明,学未优”,不想再入仕途。时关中学者张载于横渠招收门……[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