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操(生卒年不详),字伯度,自魏以后人称为杜度。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东汉时书法家,与涿郡崔瑗齐名,并称“崔杜”。汉章帝在位(75~85)时曾担任齐相。传说章帝很喜欢杜操的草书,诏令杜操以草书上奏章,后世就称为章草了。他的书法影响张芝,又影响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开一代书风。三国时书法家韦诞称:“杜氏杰有骨力,而字画微瘦,若霜林无叶,瀑水迸飞。”称其为“草圣”。-张怀瓘在《书断》中曰:“章……[详细]
|
廉范(生卒年不详),字叔度,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的后代,祖上世代充任边郡官员。曾祖父廉褒,西汉成、哀二帝时为左将军,祖父廉丹,新朝时为大司马庸部牧。廉范幼时,父亲客死蜀地,他也因此流落西州。西州平定后,回到故里。15岁时,范又来到蜀地,将父亲的棺柩迎回安葬。服丧期满,他到京师洛阳求学,随博士薛汉学习《韩诗》。学成后,京兆、陇西两郡争相请他为官,廉范不肯应诺。廉范为人仗义……[详细]
|
杨政(生卒年不详),字子行,京兆(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人。杨政年轻好学,随著名经学家范升学习《梁氏易》。他善于解说经书,京兆学者们称之为“说经铿铿杨子行”【注:见《后汉书·杨政传》】。以后曾教授过的学生有数百人之多。范升被前妻告发,判刑入狱。杨政为救其师,怀抱着范升的孩子,-着身体,把箭穿在耳朵上,躲到路旁,等光武帝刘秀的车驾经过时,上前拦在道中,大声喊道:我的老师范升,三次婚娶,只生了这一……[详细]
|
王遵(生卒年不详),字子春,京兆灞陵(今西安市东北)人,其父官至上郡太守。王遵为人豪侠仗义,且口才非凡。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王遵追随隗嚣起兵,被任命为明威将军。更始二年(24),隗嚣应诏来到长安,王遵作为其宾客同行。次年,刘秀称帝,势力渐强,隗嚣劝更始帝归政于刘良(刘秀的叔父)不成,即与诸将密谋劫持更始帝。事情泄露,王遵与周宗等领兵力保隗嚣冲散围兵,杀出长安城,逃回天水,重振旗鼓,王遵被任命为大将……[详细]
|
张纯(?~56年),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高祖父张安世,西汉昭帝时封为富平侯;父亲张放,成帝时任侍中。张纯少年时承袭了富平侯的爵位和封地;在哀、平二帝期间任侍中。王莽新朝时位至九卿。东汉政权建立之初,张纯投奔刘秀,得以保全其爵号和封地,后改封武始侯。建武五年(29),任太中大夫,统领颍川(郡治在今河南禹县)骑兵部队,并会集荆、徐、扬等州各部人马,督促粮草物资的转运,并监察各营。以……[详细]
|
宋弘(生卒年不详),字仲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宋尚,西汉成帝时做过少府,汉哀帝即位后,因不愿意依附佞臣董贤而获罪免官。宋弘在西汉哀、平时期即做了侍中;王莽新朝时任共工(即少府)。赤属军攻入长安,曾派使者请他为官,宋弘行至渭桥,自己投水,家人救起后装死而免。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政权,任命宋弘为太中大夫。第二年二月,又让他接替王梁任大司空之职,封栒邑侯,后改为宣平侯。他生性温和,……[详细]
|
冯野王(生卒年不详),西汉大臣。字君卿,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县)人。少年好学,通《诗经》。初以父官荫为太子中庶子。18岁时上 书皇帝,要求试任长安县令,宣帝嘉其有大志。后以功补为当阳长(在今湖北荆门县西南),迁栎阳县令(治所在今西安临潼东北古城村南),转任夏阳县令(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县西南)。汉元帝即位,迁为陇西郡太守(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因有政声迁为左冯翊(治所在今西安市西北)。所属池阳县令(……[详细]
|
史丹(生卒年不详),字君仲,西汉大臣。原籍鲁国(今山东曲阜),定居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元帝刘奭为太子时,他以父官荫为太子中庶子,侍刘奭十余年。刘奭即帝位,擢他为驸马都尉、侍中,深得元帝宠信。元帝欲废太子,得史丹巧言维护,使太子巩固了地位。竟宁元年(前33),帝病危,他乘机至病榻前进言,确立了太子刘骜继承帝位之事。成帝即位,他以功擢为长乐卫尉,再迁右将军,赐爵关内侯,食邑300户。后又升为左……[详细]
|
朱博(生卒年不详),字子元,西汉大臣,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少时家贫,为本县亭长,迁为功曹,以干练补为安陵丞。后入京兆府任曹史列掾、督邮书掾。成帝即位,被举荐任栎阳县令,又先后调任云阳、平陵令。在任长安县令时,治理京城有方,被擢为冀州刺史。调并州刺史,再迁琅邪太守。升迁左冯翊,不久召入朝为大司农。后因过失降为太守。不久复起为光禄大夫,历任廷尉、将军。后因事受株连被免官。哀帝即位,复起为光禄……[详细]
|
范明(1914.12.04-2010.02.23),原名郝克勇,陕西西安临潼县栎阳镇郝邢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曾在复旦大学、国民政府盐务税警官佐学校学习,后毕业于东北大学政经系。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50年8月护送十世班禅返回塔尔寺,并出任西北军政委员……[详细]
|
张松平(1907~1966)陕西长安人。1931年12月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四十三师特务连司务长,第十五军军医处司务长,第三十七团卫生队队长,军团供给部管理科科长、军实科科长、援西军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供给部军实科科长,新编第四旅供给处处长,冀南军区供给部副部长、部长,……[详细]
|
肖应棠(1914-1980.8.8)陕西长安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正太、清风店、石家庄、太原、兰州等战役。任军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抗美援朝时,获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0年去世。生平经历1914年出生,肖应棠是……[详细]
|
张午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张午沈阳军区原副政治委员。张午同志是陕西长安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收发员、学员、干事、副科长、教导员、宣教科长、副团长、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师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军副政委、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他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详细]
|
石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沈阳军区原后勤部副部长。石瑛同志是陕西省长安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干事,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支队政治委员,县委书记,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代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原后勤部常务副部长等职。他196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石瑛同志,因病于1998年11月3日在沈阳逝世,享年82岁。……[详细]
|
王焕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王焕如成都军区原顾问。王焕如同志是陕西省长安县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股长、分队长、政治处副主任、轮训大队政委、巡视团副主任、支队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临清、邯郸、老庄、南乐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治委员、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参加过长垣、临汾、晋中等战役战斗,随后参加了太原、宝鸡和成都等大中城市的军事接管……[详细]
|
王茜华,1970年10月28日出生于陕西西安,199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她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话剧演员。2001年出演《当家的女人》饰演张菊香 、并凭借张菊香摘得24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 。2005年出演《关中女人》饰演荷花 。2007年出演《黑金地的女人》饰演李春花 。2008年出演《女人的村庄》饰演村支书张西凤 并获得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女演员奖 。2010年……[详细]
|
吴珏瑾,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女演员。主要作品有《大秦腔》饰:雨枝,《五爱街》饰:田甜,《兵家孙膑》饰:圆圆,《西安大追捕》饰:廖韦丽;《老三届》饰:胖嫂《亲情别恋》饰:夏天。……[详细]
|
贺生伟原本是西安市一个文工团的话剧演员,1990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把暴、怒、狠、善,爱民如子又得罪人的田文镜演得淋漓尽致。毕业院校上海戏剧学院 代表作品 《雍正王朝》、《海瑞罢官》等……[详细]
|
梁振伦,出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中国内地男演员。2007年,凭借音乐剧《空城》获得北京舞蹈学院杯优秀表演奖 。2010年,开始进入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演话剧,正式踏入娱乐圈 。2013年,出演剧情片《飞扬吧,红毛》。2015年,出演古装剧《调皮王妃》 。2016年,出演古装剧《锦绣未央》和历史剧《我的小姨》 。……[详细]
|
段永福(?~1842)原籍四川,后迁居陕西长安。嘉庆元年(1796),川、陕、鄂三省爆发白莲教起义,段以乡勇应征入清军,参与了镇压起义军的战争。嘉庆十八年(1813),河南爆发林清和李文成领导的天理教(白莲教的支派)起义。段被编入陕西提督杨遇春部,开赴河南镇压起义军。返回陕西后,又在眉县参与镇压麻大旗和刘二领导的农民起义,累擢甘肃张义营都司,秩从四品。清道光六年(1826)随清军将领杨芳部赴新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