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林(1876—1960)出生于荔浦,幼年随家移居恭城县莲花新圩。他刻苦攻读古典文学,曾在县城高等小学、平乐中学、梧州蚕业学校、广东培道、培坤、培正中学及自办私塾任教;曾任恭城县修志局长、宜山县统税局长、广东紫金县府秘书、梧州榷运局秘书、广东石井兵工厂秘书(又称副官)、平乐县禁烟局局长、《平乐县志》总编纂、栗木矿业公会负责人,解放后任广西省文史馆馆员。他对人和蔼,循循善诱,人们都尊称他为张老师。……[详细]
|
林锦明(1924—1959),后街地(今属恭城镇江贝村)人。广西省立平乐师范毕业。恭城解放前夕,林锦明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秘密革命宣传活动。解放初期,他在县-担负治安保卫工作时,有3个恶霸地主和土匪,企图请他说情减免判刑,分别用100万元(旧人民币)、12担大米和8担谷子, 对他进行贿赂,遭他拒绝后,仍不死心,又对他父母进行威胁利诱。林锦明毫不动摇,进行揭发。政府依法镇压了这3名恶霸土匪,并给林锦明记……[详细]
|
张祯祥(1866—1954年),又名老吉,江贝街(今属恭城镇)人。幼年曾到广东佛山佣工,学灯彩和烟花工艺,回家后以此为业。经过长期钻研,颇有创新。他所制作的“武松打虎”、“鹬蚌相争”、“打箦开箱”等,人物形象生动。配合烟花放的还有火箭、花筒、铜盘起月、吐珠等,色彩鲜艳,甚为群众喜爱。民国初年以后,桂林、荔浦、平乐、恭城各地每逢元宵或庙会,都向他订购烟花。有一年,平乐举行盛大醮会,请张祯祥、陈可祯二……[详细]
|
张明德(1891—1951),栗木街(今属栗木镇)人。桂林简易师范毕业。民国14年,任栗木民团局长,因败讼流落外省,以卖字、看相算命为生。民国20年回家经营药店,次年任恭城县修建委员会总干事,督修平乐二塘至栗木公路。民国22年发现栗木钨锡矿。次年,他为首集股成立富源公司并任董事长,与各绅士、商家集资银毫6000元招请民工五六百人,最多时达七八千人,开采黄口[之水]、人形岭、狗卵岭等处矿藏,廉价收购……[详细]
|
奏克祯(1931—1950),女,出生于桂林市,日寇入侵广西时随家疏散到平乐大中街。秦克祯在平乐中学读书时,参加平乐中学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读书小组,阅读进步书籍,逐步接受革命思想。 1949年7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11月参加平恭钟人民解放大队任政工员。恭城解放后,参加恭城县征粮工作队,到莲花乡征粮。土匪-前夕,她未婚夫的一位亲戚告诉她,外面有要打工作队的风声,劝她不要出去了。但她不顾个人安危……[详细]
|
王以彭(1932—1950),瑶族,朝川乡杨溪村(今属西岭乡)人。1949年春,王以彭考入省立平乐中学高中班。在平中期间,参加共产党组织的秘密读书小组,阅读进步书刊,受到革命思想启迪,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经莫家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王以彭机灵、沉着、大胆,入党后任交通联络员,回县以本村为基点,在西岭一带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团员,并依靠本村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骨干王惠民、王以经等组织农民翻身……[详细]
|
李煌茂(1919—1950),贺县黄田乡机子街人。民国26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李煌茂中学毕业即参加广西学生军,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民国30年加入共产党(后因故-),同年学生军解散, 他回乡任小学教师。1949年7月,中共桂东工委决定组建平恭工委,开展武装斗争,迎接广西解放,将他调往平乐,经平乐地下党负责人肖含艳介绍重新入党,参加平恭工委为委员。1949年8月,平恭工委派李煌茂和周积伟到东寨乡发展革……[详细]
|
李春讯(1925—1949),瑶族,古里洞(今属莲花乡蓝洞村)人。自幼聪颖,高小未毕业,考入省立平乐中学。因家庭经济拮据,帮印刷厂拣字,替学校打水扫地,挣点小钱坚持读书。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到天主教堂向美国传教士学英语。还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街头巷尾、酒楼伎馆、码头闹市考察社会民情,思想上种下革命的种子。民国30年李春讯平中肄业,得进步教师帮助,在桂林生活书店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为报……[详细]
|
莫洞庭(1869—1947),幼年名文江,成年易名文光,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少年渎私塾多年,成年在家耕种。光绪末年,倡议辟荒林、迁旧坟,兴建西岭圩市,毁菩萨,改旧庙,兴办西岭小学校。他好为群众打抱不平,触犯了当地豪绅,被诬告到县。知县肖凤韶遣兵捉拿。他于宣统二年(1910年)夏出走广州、香港和日本的长崎、东京等地,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回国,在南京孙中山临时大-任参……[详细]
|
吴展(1907—1944) ,字镜清,号鸿光,莲花新圩(今属莲花乡)人。幼年随父绍伯(广东兵工厂采购专员) 往广州读书,曾受革命思想熏陶。民国17年考入中央军政学校南宁第一分校第二期炮科及高级班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三十一军特务营营长,随-战大江南北。民国28年,随三十一军调回广西。民国30年,吴展提升为一三一师三九二团团长。 驻守南宁、龙州。民国33年9月中旬,……[详细]
|
欧玉连(1874—1942),城厢镇(今恭城镇)太平街人。一生经营小食品,精通各种糕点、糖品制作技艺。他所制油炸发面饼最为上乘,质地松软,能张能缩,放在手心可捏成团,放松后恢复原状。其味有黄糖甜味、焦盐成味两种,尤以焦盐面饼最受顾客喜爱。他制作的红薯糖,松软爽口而无红薯气味。柚皮糖驰名全县市场。他还善用面粉制作各种微型动物,工艺精巧。每逢庙会,他都应约制作虎、狮、猴等10多种动物面食制品参加游展。……[详细]
|
曾兆祺(1909—1942),原名广祥,号次可。城厢镇(今恭城镇)人。1921年,曾兆祺肄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士学位。回乡后从事教育,先后在恭城师范、平乐县中、南宁女师、南宁高中和桂林中学任教。民国26年至31年任桂林中学训导主任和教务主任期问,因校长蒋培英兼政府职务,由他代理校政。当时桂林已成为抗战后方的文化城,他根据形势需要,锐意革新,主持制订了新的教学规章制度,支持学生广泛开展课外……[详细]
|
彭祖锡(1907—1937),号泽波,庄埠村(今属恭城镇)人。16岁考入省立平乐十中,后相继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复旦大学、广西大学就读。“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入东北三省。他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加刻苦钻研。民国22年,他发明蔗渣制造0。广西省政府多次派人验证,可代黄色0使用,装置木柄手榴弹,效果甚优,适合抗战需要,发给奖金300元。 广西日报曾刊载其事迹。民国26年10月17日因患脑溢血症……[详细]
|
张西仲(1894—1933),栗木街(今属栗木镇)人。他家有40担租谷的水田,生活尚称富裕。在桂林读书时,受革命思想熏陶。回乡后,投入粟木的农-动,与何瑞章、洪仰芝、刘运标等组织栗木乡农民协会,推行孙中山“耕者有其田”、“二五减租”等政策,并兴办学校和组织平民夜校。当时中山街刘老七租种夏金题10多亩田。实行“二五减租”后,夏金题起佃,刘老七告到农会。张西仲说:“他种我们收。”秋收时,夏金题之子带领……[详细]
|
钟祖熹(1902—1930),字春圃,又名钟熹、钟情,陶庄村(今属平安乡) 人。民国14年,他在广西省立平乐十中读书时,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立志背叛剥削家庭,常对人说:“我们要靠自己劳动过活,不要靠他人血汗来养活”。他积极参加平乐的革命活动,自编新剧上街演出,撰写文章,出版墙报。民国15年,钟祖熹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南宁第一分校第一期。当时南宁有不少进步书店,钟祖熹有机会学习《共产党宣言》、《哲学……[详细]
|
容缉光(1872—1930),又名仪光,巨塘村(今属平安乡)人。自小随父行医、耕种,后考入文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投身农-动,与土陂村冯绍广、北溪村莫琼林等奔走于县内各圩市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实行“二五减租”。在他领导下,巨塘村成立了农会, 会员100余人。有一年米价飞涨,容缉光动员本村富户容神予开仓借粮和平粜济贫。容神予口讲无粮,暗地却请人挑米上圩卖高价。容缉光得知后,即召开全村……[详细]
|
陈可祯(1852—1924),县城吉祥街(今属恭城镇)人。家境清贫,自幼酷爱艺术,常到拱辰街朱孔嘉门第观摹名人书画,虚心求教,苦学水墨画和工笔画。他所绘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及山水,兼重形意,风格纯朴。恭城文庙壁画中的渔、樵、耕、读、文王访贤、踏雪寻梅等,都是出自他的手笔。陈可祯还擅长雕塑,所塑恭城武庙之左右马将军像,威武雄壮,气势逼人。每逢游神赛会,他都制作“三清”、“八仙”、“十二生肖”……[详细]
|
周毅夫(1886—1921),原名采藻,字泮芹,瑶族,西岭圩(今属西岭乡)人。15岁考上文庠,因见清帝腐败,毅然投笔从戎,追随蔡锷。后又与本县欧阳汉等留学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皇朝的民主革命活动,经封祝椿(容县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底,周毅夫由日本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宣统元午(1909年),考入桂林广西陆军干部学堂学习。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革命志士积极筹备武装,……[详细]
|
李文伯(1864—1920),原名成章,号康居,瑶族,涝水(今属莲花乡崇岭村)人。他求学时期,除攻读古典文学,还深研歧黄医术。因见清皇朝腐败无能,转而追求革命。在乡试时,曾以“长天”为冠履的考题作一对联:“长江-关全局,香港绝交不共天”,表达自己对鸦片战争失败、清皇朝割香港给英国及-长江奇耻大辱的愤恨。不久,与本县李苍霖、周毅夫等奔赴香港、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活动。为实现实业救国计……[详细]
|
张宗绍(1877—1911),字继光,瑶族,势江村(今属莲花乡)人。曾在平乐中学、广东高等蚕业学校就读。 毕业后回家种桑养蚕, 进行实践。后赴南洋各埠考察,曾与白萍州创办《华铎报》,同时担任华侨学校教员,宣传号召华侨回国兴办实业。他还加入同盟会,常与各革命志士进行抗清活动。返回广西时,正值平乐兴办蚕业讲习所,聘他为所长。任职数月,成绩显著。转任平乐教育会会长后,着重从事革命活动。为避当局搜捕,一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