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岿(542年-585年),字仁远,西梁宣帝萧詧第三子,南北朝时期割据政权西梁的第二位皇帝,公元562年—585年在位。萧岿机敏善辩而有文采。善于安抚驾御部下,能得到部下的欢心。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其父萧詧称帝,立萧岿为皇太子。西梁大定八年(562年)萧詧去世,萧岿继位,次年改元天保。天保五年(567年),出兵讨伐陈国。北周武帝命卫公宇文直率领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等出兵。萧岿也派柱国王……[详细]
|
萧庄(548年-577年),梁元帝萧绎之孙,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帝,557年―560年在位。萧庄是梁元帝萧绎的孙子,武烈世子萧方等之子。其祖父梁元帝在做湘东王时,萧庄的父亲萧方等被封为湘东世子。梁元帝继位后,追谥其子萧方等为武烈世子;封孙子萧庄为永嘉王。 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萧庄当时年仅七岁,逃匿于民家之中。之后被王琳发现,将他护送回建康(今江苏南京)……[详细]
|
萧方略(?~554年),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常州市)人。梁元帝萧绎第十子,贞惠世子萧方诸的同母弟,母亲为王贵嫔,始安王。母亲王氏是王琳的二姐,十分得宠,以此方略也十分为元帝钟爱。侯景之乱爆发,萧绎需要联结西魏,方略年始数岁便被遣入关为人质 。元帝亲送至都城附近,执手?amp;#91;欷,车驾刚刚返回又思念起方略,赋诗一首:“如何吾幼子,胜衣已别离。十日无由宴,千里送远垂。”到了长安即得返还,西魏……[详细]
|
萧方矩(?~554年),字德规,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梁世祖孝元帝萧绎的第四子,母亲为袁贵人 ,太子。少时勤学,仪容举止十分可观。初封南安县侯,随父亲在江陵。太清初年,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元帝承制,被立为湘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552年),被立为皇太子。聪颖好学,为人凶暴猜疑,颇类元帝。昵狎群下,好着平……[详细]
|
萧方诸(537~552年),字智相,梁元帝萧绎次子。母为王夫人,湘东王世子。幼时聪警博学,明习《老子》、《易经》,善谈玄,风采出众,善辩论,特为父亲所钟爱,母亲王氏又得宠。萧绎长子萧方等作战身亡,萧绎对方诸说:“不有所废,其何以兴。”,有立嗣之意,拜他为中抚军做自己的副手,又出为郢州刺史,镇于江夏,以鲍泉为行事,防遏下流。当时萧绎遣徐文盛督众军,与侯景手下将领任约相持未决胜负。方诸时年十五岁,倚仗……[详细]
|
萧方等(公元528 - 公元549年),字实相,南梁宗室,梁元帝萧绎长子,梁敬帝萧方智异母兄。母为正妃徐昭佩。萧方等少年聪慧有才干,且精于绘画, 但却因为母亲徐昭佩的缘故,屡遭父亲梁元帝嫌弃,恐惧和绝望之中带兵出征以自寻死路,果然溺水而死。 由于其父起初为湘东王,故他被称为湘东世子,之后又被追谥为忠壮世子、武烈世子。……[详细]
|
梁敬帝萧方智(543年―558年),字慧相,小字法真,梁元帝萧绎第九子 ,母夏贤妃,南朝梁皇帝。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子,改元天成。同年九月,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拥立萧方智为帝,改元绍泰,是为梁敬帝。太……[详细]
|
萧渊明(?―556年6月2日),又作萧明、萧深明,字靖通,南梁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初封贞阳侯。太清年间(547年—549年),任豫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萧渊明的堂兄梁元帝萧绎被西魏杀害,承圣四年(555年)萧渊明被北齐立为傀儡皇帝,不久病死。萧渊明年轻时历任显要职务,封爵贞阳侯,深得其叔父梁武帝萧衍的亲近宠爱。 太清年间(547年—549年),萧……[详细]
|
萧栋(?—552年),字元吉,南朝梁朝的第三代皇帝。史称豫章王、淮阴王。萧栋为昭明太子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欢之子。萧统去世后,梁武帝曾经有一度想立萧欢为皇太孙,但最后没有,而改封萧统三弟梁简文帝萧纲当太子。551年,侯景废简文帝之后,立萧栋为皇帝,改元天正;四个月后侯景废萧栋为淮阴王并自立为汉皇帝,并将萧栋与其弟萧桥、萧樛囚于密室之中。梁元帝收复建业后,萧栋与其弟都逃出密室,但之后都被梁元帝派人将其……[详细]
|
萧譼[jiān](?-537年8月7日),南梁昭明太子萧统第五子,梁宣帝萧詧之弟。中大通三年(531年),皇太子萧统去世。大同三年三月戊戌(537年3月29日),梁武帝封萧譼为义阳郡王,食邑二千户。当年七月己酉(8月7日),萧譼就去世。大定元年(555年),萧譼之兄萧詧在西魏的扶持下称帝。……[详细]
|
萧詧(519年―562年),一作萧察 ,字理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 ,南北朝时期西梁(后梁)皇帝,西梁政权建立者,555年―562年在位。萧詧初封曲江县公,后改封岳阳郡王,历任宁蛮校尉、雍州刺史等职。太清三年(549年),其兄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为荆州刺史、湘东王萧绎所攻,萧詧于是率众伐江陵(今属湖北),兵败逃归,于是向西魏称藩。承圣三年(554),西魏攻打并平定江陵。次年,西……[详细]
|
萧誉(?―550年),字重孙,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次子 ,南朝梁宗室、藩王。萧誉初封枝江县公,后改封河东郡王,历任宁远将军、琅邪太守、侍中、轻车将军、南中郎将、湘州刺史等。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爆发,萧誉曾率兵救援京师,但未到达,台城便已陷落。后奉命回师,仍镇守湘州。当时雍州刺史张缵向萧誉的七叔湘东王萧绎汇报说萧誉兄弟已经起兵,准备攻打江陵。萧绎听后大惊,迅速赶回江陵,派咨议周弘……[详细]
|
萧欢(?~534年),字孟孙,南兰陵中都里人。梁武帝萧衍之嫡孙,昭明太子萧统长子,母蔡氏,后追封为“昭德皇后”。初封华容公,任东中郎将、南徐州刺史。531年(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因武帝不想以少年人为嗣,又因为之前与昭明太子萧统有嫌隙 ,于是在迟疑再三后立自己的三子、萧统同母弟晋安王萧纲为太子,出于内疚,将萧统五子都封为郡王,食邑二千户,封萧欢为豫章王。后改云麾将军。534年(中大通六……[详细]
|
萧正信,字公理,建安县侯萧正立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封武化侯。与正立同生,亦被宏钟爱。然幼不慧,常执白围扇,湘东王取题八字铭玩之。正信不知嗤之,终常摇握。位给事中,卒。……[详细]
|
萧正表,字公仪,萧衍弟临川王宣达子也。正表长七尺九寸,眉目疏朗。虽质貌丰美,而性理短暗。衍以为封山县开国侯,拜给事中,历东宫洗马、淮南晋安二郡太守。转轻车将军、北徐州刺史,镇钟离。初,衍未有子,以正表兄正德为子,既而封为西丰侯。正德私怀忿憾。正光三年,背衍奔洛,朝廷以其人才庸劣,不加礼待。寻逃归,衍不之罪。后封正德临贺王。衍末,复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知丹阳尹事。侯景之将济江也,知正德有恨于衍,密……[详细]
|
萧正立,字公山,乐山侯萧正则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初封罗平侯。母江有宠。初,正仁之亡,宏溺情曲制,以正立为世子。正立微有学,宏薨后,知非朝议,表求让兄,帝甚嘉焉。诸侯例封五百户,正立改封实土建安县侯,食邑一千户。后位丹阳尹,薨,谥曰敏。子贲嗣。……[详细]
|
萧正则,字公衡,临贺郡王萧正德弟,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天监初,以王子封乐山侯。累迁太子洗马、舍人。恒于第内私械百姓令养马,又盗铸钱。大通二年,坐匿劫盗,削爵徙郁林。帝敕广州日给酒肉,南中官司犹处以侯礼,正则滋怨诸父,与西江督护靳山顾通室,招诱亡命,将袭番禺。未及期而事发,遂鸣鼓会将攻州城。刺史元景仲命长史元孝深讨之。正则败,逃于厕,村人缚送之。诏斩于南海。有司请绝属籍,收妻子。诏听绝属籍,妻子特原。……[详细]
|
萧正义,字公威,临川静惠王萧宏子,嗣。初以王子封平乐侯,位太常卿,南徐州刺史。属武帝幸朱方,正义修解宇以待舆驾。初,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面临水,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以置军实。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及上升之,下辇步进。正义乃广其路,傍施栏楯。翌日上幸,遂通小舆。上悦,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足须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乃改曰北顾。赐正义束帛。后为东扬州刺史,薨。……[详细]
|
萧正仁,南朝梁宗室,临川靖惠王萧宏长子。封临川世子。谥曰哀世子。……[详细]
|
萧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南北朝时期萧梁宗室。梁文帝萧顺之之孙,临川靖惠王萧宏第三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萧正德少年时期凶残-,喜爱招致亡命之人。起初为梁武帝萧衍养子,萧衍长子萧统出生后,萧正德回归本宗,后封西丰县侯。普通六年(525年),被授为黄门侍郎,兼轻车将军,不久,萧正德投奔北魏,次年回朝。大通四年(532年),授信武将军、吴郡太守。又被封为侍中、抚军将军,封为临贺王,加左卫将……[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