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大路(1907—1962),又名志明,宣平柳城镇车门拗头村(今属武义)人。后单寮独居于树坑弄口(今武义县西联乡境内)。家境赤贫。1927年,经中共党员吴谦引导投身革命。在农民协会开展的“二五”减租和反霸斗争活动中,皆积极领先,烧毁地主契据,发动佃户抗租,一时成为地主豪绅的眼中钉。曾以红军兄弟名义参加青坑岭-,率众参加过攻打县城(柳城)劫狱一役。后被郑潘仁诱骗至县警察所关押一个多月。出狱后,郑潘仁……[详细]
|
王冰洋(1909—1962)原名王燮,笔名王峦、边鹰、潘凝等。长清县潘家店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幼年家贫,13岁到济南做童工谋生,同时刻苦自学。1928—1937年,先后在天津《益世报》、山东《通俗日报》、济南《真报》任。抗日战争爆发后,到重庆、成都等地,主要从事报刊工作。其间曾编写出版了几十种抗日通俗读物,如《血战垣曲》《大战午城镇》《开荒献粮》《将计就计除间谍》等,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评……[详细]
|
谭何易(1897—1962) 字且观。郁林(今玉林)人。1925年以军官学员身份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南宁分校学习,1927年毕业后先后在第十五军和第七军任职,由排长递升为营长。1934年12月任第一七一师团长,在江西省南部参加“围剿”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一七一师五一一旅旅长,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改任第一七六师五二六旅旅长,在大别山、安徽西部一带对日作战。1941年之后历任一七六……[详细]
|
张维翰(1879—1962) 字次屏,凤翔县南指挥乡高庄村人。9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后与同窗好友刘治洲、王丕卿等一起学习八股文。读书期间,每当夏秋季节,跟父亲耕种收获,半耕半读。24岁考入凤翔府学凤起书院。30岁考中贡生。辛亥革命后,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议会,在凤翔、邠县、乾县选区当选为陕西省议会议员。民国7年(1918)他携全家到甘肃平凉,做小本生意糊口。民国13年(1924)受刘治洲邀……[详细]
|
杨勤安(1890—1962)字汉淮,四川峨边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传习所第三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生于1890年9月7日。1926年5月任四川边防军第1师1旅2团团长,1928年任第21军独立团团长,后任第21军3师9旅旅长,1936年任第161师483旅旅长,1938年10月任第44军150师师长,1940年7月19日任陆军中将。1942年10月任第44军副军长,1944年12月兼任顺营师管区司……[详细]
|
杨开渠(1902—1962),又名顽石,诸暨齐东乡全堂村人。1924年,毕业于浙江杭州甲种工业学校电机科。1927年,留学日本,193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1932年回国。曾任重庆乡村建设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四川省科协第一届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是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毕生从事农业……[详细]
|
潘之望(1927~1962年) 潘之望,原名孙文明,出生浙江绍兴,盲艺人。前半生走南闯北,以算命占卦为生。16岁时,沿途讨饭至南京、无锡,夜宿陋庙,遇一善拉二胡的盲人,遂改习二胡,在江湖上卖艺。解放前后至本县,1952年定居南桥镇,组织家庭,改换姓名,常在茶馆等固定地点卖艺。1958年参加全国民族民间音乐会演获第二名,会演期间受到周恩来总理等接见,并合影留念。1960年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详细]
|
张文通(1899~1962),字贯一,武陟县东马曲村人。自幼从师于武陟县东厂何明顺师傅学大洪拳。1925年在木栾店广济小学任国术教员。1927年经河南省第四行政公署选拔,赴开封打擂,获第二名,由河南省长刘峙亲授“青钢剑”一柄。同时被授予“武士”荣誉称号。同年秋代表河南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武术(打擂)比赛,获甲等第五名,授予“国士”荣誉称号。由冯玉祥将军颁发奖品,并获镌刻有“行政院长汪兆铭”(汪精……[详细]
|
李白云(1902—1962),名绍英,龙州县水口乡板连屯人。幼年念几年私塾。李母是陆荣廷结发妻的胞妹。因与陆、谭有嫡亲之故,从戎不久,便在浔州(今桂平)镇守使韦荣昌部当营长。1921年,粤军陷广西,李出逃香港。1922年,受命潜回水口、罗回、科甲、金龙等乡招集散兵、游勇和股匪,组成“广西自治军”,自封司令。1923年,陆荣廷部被沈鸿英倒戈, 陆下野逃上海,李出逃港澳。1930年,李宗仁召他回桂,继……[详细]
|
涂渺沧(1885~1962年),城关人。少年就读家乡丹诏书院。他追求进步,倾向革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毅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参加著名的“黄岗丁未起义”,失败后避往南洋。涂渺沧到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不久,便被《南洋时报》聘为经理兼主编。为唤起民众,他积极倡导华侨办学。他曾在南洋与孙中山会晤,并积极筹款支持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详细]
|
李价人(1880—1962),原名国藩,又名维翰、维藩,乐清北阁村人。少年就读大荆印山书院,后入杭州讲武堂,继转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时成绩优良,留校任学生区队长。旋赴闽,在师长张贞部任团长。1922去广州。1925年,参加东征陈炯明,战斗中曾受伤。后受北伐军东路十七军军长曹万顺之委托,回乐清招募新兵,并组织浙江北伐游击队,出任司令。该游击队执行北伐革命路线,打击军阀势力和土豪劣绅,声誉日……[详细]
|
商笙伯(1869—1962),名言志,号安庐,嵊县(今嵊州)长乐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任江西省湖口知县。在晚清、民国政府中从政数十年,洁身自好,学画不辍。民国初,在上海与名画家吴昌硕、王一亭、倪墨耕等过从甚密,艺术大有长进。在《东方杂志》上刊出的水墨画《荷花翠羽图》颇受好评。一二八事变后,在上海专事绘画。擅长花鸟、草虫,偶作走兽、人物。作品多次参加世界画展,所作《桃花》,30年代在柏林“……[详细]
|
王培之(1882~1962.1),广东省南海县人。民国10年(1921年)起,在梧州开设颜料店,经营染料、颜料、油漆等各种化工产品,还经营杉木筏运销生意。民国20年后,先后任驻梧两粤广仁善堂董事长、中国红十字会梧州分会副会长、梧州城南镇镇民代表会主席、苍梧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苍梧县商会理事、梧州粤东会馆董事会董事长等慈善社会团体职务。1950年,当选为梧州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发动工商……[详细]
|
虞振镛(1890—1962),镇海淹浦乡浦东村(今属慈溪市师桥镇)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鸣鹤乡教会所办小学读书,次年转宁波崇信书院,三十年入上海中西书院,三十三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1911)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同年选送赴美国留学,先后获意利诺大学农艺学学士、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15年回国,任教清华学校,兼农场主任。1920年再赴美进修,次年返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农学系……[详细]
|
李何(1918~1962年),原名洪履和,字祖同,笔名小黎,闽侯县(今福州市区)人。民国22年(193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海关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参加海关救亡长征团,赴广州、香港、武汉等地宣传抗日。民国27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瞿秋白之女瞿独伊结成伉俪。同年冬,被派往新疆迪化市(乌鲁木齐),改名李何,任《……[详细]
|
刘柬成(1917—1962)淄博市淄川区黑旺镇朱水湾村人。省农业劳动模范。少年家境贫困,以讨饭为生。“七七”事变后,加入抗日游击小组和青年抗日救国会,经常为地下党组织和抗日部队站岗、 放哨、 传递情报。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村农救会长。为给抗日部队解决吃粮问题,配合八路军胶济大队和地方武装,在洪山、昆仑、淄川一带开展向日本侵略者夺粮斗争,并组织民兵冲破敌人的阻挠,肩挑、背扛,夜行百……[详细]
|
拓开科(1883~1962)本县裴家湾乡拓家峁村人,农民,稍识字,民间说唱艺人。开科才思敏捷,感情丰富,即兴说唱,押韵合拍,流利顺畅。他自编自唱了不少快板、秧歌,被誉为“练子嘴英雄”。1931年南川农民到清涧县抗粮,开科亲自参加,并将斗争的经过和胜利后的喜悦心情编成《闹官》练子嘴,在南川民间广泛传播。在民主革命时期,自编自说了“宣传抗战”、“解放妇女”、“禁洋烟”等宣传革命、歌颂共产党的快板和秧歌……[详细]
|
曹水根(1871—1962),新昌县蔡岙村人。12岁在慈溪学篾匠,学成后徙居嵊县。民国初年,在嵊县城关镇东前街开设曹大兴细篾作场,-套篮、食篮、花篮、香篮、挈篮、珠花篮等高档细篾产品,由于制作精美,又富实用,产品畅销沪、杭、宁、绍等地。1925年,应上海哈同花园之约,制作了一批竹编烟盒,受到英国客户赞赏。1947年,城关镇各界义助修建元帅庙,水根制作的一对掌扇,古朴精致,受到各界人士的赞扬。建国后……[详细]
|
潘尊行(1881—1962),名展翼,以字行,安吉递铺镇人。清光绪末贡生。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复旦公学英语专业。自1914年起,历任浙江省立第三中学(今湖州中学)教师、浙江图书馆编纂、国立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国立编译馆编译;抗战期间曾任浙西第一与第二临时中学教师、浙西行署天目书院导师和南京临时大学、徐州江苏学院教授。解放后,任浙江大学教授和浙江文史馆馆员。潘尊行一生潜心研究文字、训诂、音韵之……[详细]
|
钟国洲(1901~1962),又名钟八,松花镇鸭埌村人。未读过书,但很聪明,会雕刻雕塑。20岁学唱采茶,拜师郑运,学艺出色,是有名的鸭埌“悦汉群”采茶班台柱。采茶班班主罗志堂。唱采茶时有人丢封包,就以罗志堂、钟八的名字造四个字谜唱道:置堂锣鼓又出帷,李九茶娘头上威。钟八走入竹竿肚,戴帽夫娘(妇女)看入迷。钟国洲一生饰茶公,尤以杂丑出名。在《盲公算命》中饰盲公,《水夫闹酒》中饰水夫,《一枝花》中饰一……[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