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保罗二世(拉丁语:Ioannes Paulus PP. II,1920年5月18日-2005年4月2日),是罗马天主教第264任教皇,梵蒂冈城国国家元首。约翰·保罗二世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皇。他生于波兰,是第一个成为教皇的斯拉夫人,也是自1522年哈德良六世后第一位非意大利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自接任起共到其他国家进行教皇访问102次,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皇。……[详细]
|
陈岳生(1920 ~ 1997),白族,马合口白族乡人。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国难当头,中-队奋起-。11月初,陈岳生和同学彭跃章、李元清、朱先烈、谷忠生等20多名在常德读书的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组成抗日救国宣传队,返回故乡,积极宣传抗日救亡。翌年春,陈岳生再次回到家乡,在抗日大学黄岗分校负责人董必武的影响下,在马合口招收学生50多人,开办抗日小学,学校除国文、算术课本采用国民政府教育部的……[详细]
|
欧阳波(1920.7~2004.11),河源县船塘老围村人。1935年考入龙川一中。1937年11月参加革命,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赴省立梅州中学读书,同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41年考取桂林国立广西大学法商学院,1942年,广西省委决定粤籍党员学生转学至坪石国立中山大学借读,成立中山大学特别支部,欧阳波任党小组长、支委、党支部书记、特别支部副书记。1944年秋,他受党组织指派回家乡河源船……[详细]
|
144、李金泉
李金泉(1920—)老旦演员。原名李景泉。北京人。13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从文亮臣、徐寿琪等学老旦。1940年毕业,1942年拜李多奎为师深造。曾先后在杨宝森、奚啸伯、马连良、梅兰芳、金少山、荀慧生、张君秋、李少春等班社演出,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嗓音宽厚嘹亮,基本功扎实,演唱技巧全面,擅编新腔,如《李逵探母》中[反西皮二六]唱腔,脍炙人口。戏路宽,擅演剧目有《岳母刺字》、《李逵探母》、《……[详细]
|
张世柏(1920~1940),大成乡勾刀水村人,张世聪烈士的胞弟。在东馆小学高小毕业,后于1934年秋考进廉州中学就读,后来,因家庭经济困难,1938年春辍学回家参加革命;1939年春参加共产党合浦抗日自卫武装大队,同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反对奸商运米资敌斗争、散发革命传单和筹集枪弹等。1940春年,参加武装训练并说服家里卖田买枪迎接武装斗争,6月8日,在勾刀水保卫战中,他营救了被抓的蔡琳和罗德……[详细]
|
146、焦林义
焦林义 (1920- ) 中共中央委员,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河北省平山县人,1920年12月生。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干党。曾任阜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沫水县委组织部长、代理县委书记。1944年后任平西地委宣传部长、沫水县委书记、宜昌地委组织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东江地委第二书记,粤东区委第一副书记、书记,广州市副市长,广州市委常务书记、书记,广东省……[详细]
|
李玉民(1920一1974),又名夏会,陕西户县秦镇人。家境贫寒,为了生活,l2岁在朝邑觉民社学戏。苦学习并有一付好嗓子,很快就出了名。曾在古荔、朝邑、二华、潼关、蒲城等地剧团从事文艺事且担任主要演员角色,擅演须生。l951年,他与惠。朝邑发起成立了朝邑剧团,并担任团长,l0多年.剧团的发展、艺术建设、培养接班人做了大量工作成立初,条件很差,为了剧团的巩固和发展,李玉j居民等团结广大艺人,白天打石……[详细]
|
孙忆冬(1920~1947) ,原名孙锋,又名杨汉城,河南省信阳市人,是1947年6月25日古城武装起义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及古城起义八烈士之一。孙忆冬家境贫寒,幼年丧父,随母在姐姐家生活,小学毕业后求学于信阳师范。1938年随同学参加四望山区信阳挺进队(新四军五师前身)。1939年孙忆冬被分配到豫鄂边区党委-部任干事。1940年5月,豫鄂边区党委成立群众工作队,孙忆冬任指导员。同年8月,孙忆冬调……[详细]
|
黄国斌(1920~1985)本县渠岸乡吕黄村人。1935年考入三原工职学校学习。西安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5月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学生救亡队下乡募捐,宣传抗日。1938年4月参加三原县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安吴青训班第五期受训,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参加杨虎城三十八军教导队,任教导队第五期学员班长。1945年7月,按照中共组织指示,与三十八军七十师广大指战员一……[详细]
|
舒林 (1920~1981)原名苏启仑,府谷县陈家畔村人。1933年在本县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职业中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冲破重重阻挠,奔向革命圣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踏上革命征途。他学习勤奋、思想进步,入学第二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被党组织派往新疆新军营俄文班学习。1940年初,随全营一起奉命撤回延安。随后,被分配到-单位担任俄文翻译和俄文教学工作。1945年8月,日寇……[详细]
|
黄涛(1920~2008),原名黄宏基,平定人。民国26年(1937)9月参加八路军120师,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山西总动员委员会游击四支队政治指导员。民国28年至民国35年,先后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干事、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教育科科长、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辽北保安三旅八团政治处主任。后调任辽宁军区警卫团、独立团、教导团政治处主任,教导总队副政委、东北军大二团四营教导员,中南军政大学直属总……[详细]
|
胡世俊(1920~1988年) 胡世俊,浙江镇海人。镇海县霞浦中学毕业。民国36年(1947年),任私营大中科技仪器厂经理和星星仪器厂经理。 1954~1956年,胡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推动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合营并厂后,胡先后任上海仪表厂副厂长、综合仪器厂副厂长、自动化仪表三厂副厂长等职。1956年,任民建长宁区支部主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和主任委员,区工商联副……[详细]
|
浦菊初 (1920—1994) 男,道具技工。原籍江苏省无锡县后桥镇。13岁在上海鸿生灯彩店当学徒,满师后仍在灯彩店工作。1954年12月进华东戏曲研究院,后转上海越剧院任道具组组长。业务上从原来的纸扎工转为舞台道具制作,工作刻苦钻研,摸索舞台道具的规律,成为有高超技能的专职人员。原来大道具中的龙椅、古代椅子、台子都请雕花木匠制作,不但时间长、成本高,且较笨重。他通过多次试验,改成纸浆及立粉盘花代……[详细]
|
路星源(1920~2012)原名路步斗,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南头村人。1933年,路星源考入临沂乡村师范学校。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下令,凡中等以上学校全部南迁。路星源就读的临沂师范学校迁到了湖北襄樊老河口。乡师的学生都是主张抗日的,-期间,同学们群情振奋,一直要求放弃南迁,全体参军,抗击日寇。共产党的刊物《统一战线》在同学们中间秘密传阅,上面刊有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详细]
|
张学森(1920—1995),张作霖之子,张学良的五弟。是张作霖的五夫人“寿夫人”所生,寿夫人本名寿懿,是清朝黑龙江省将军寿山的女儿,后来跟随张学森一家赴台湾居住。张学森后远赴美国,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张学良和赵一荻赴美,均由张学森照顾。1990年曾被邓小平接见。1995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张学森是张作霖的第五个儿子,从小十分淘气。八九岁时他见 父亲及家中大人及客人每从仪门走过,仪门的卫……[详细]
|
王炳元,乳名王小秉,1920年农历三月十九日生于安徽省石台县莘田乡三义村一个贫雇农家庭。王炳元从小就在地主的压迫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他2岁时,父亲王长先患病逝世,给家庭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苦。在无法度日之际,由他人介绍,王炳元的母亲给王炳元招了一个上门继父彭荣贵。在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他母亲又相继生下妹妹彭杏花和弟弟彭世中。这样本来就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全家五口人生活全靠母亲和继父终年打柴卖……[详细]
|
王宝霞(1920—1940),女,汉族,安徽省合肥人。1920年,王宝霞出生在合肥一个封建豪门家庭。自幼忠厚老实,曾在合肥女子职业学校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合肥沦陷,为了不做-奴,王宝霞随祖母、父亲迁居六安。其父参加了省动委会工作。王宝霞与大姑王维芝、小姑王维兰(又名谢冰)、姐姐王宝云,共同参加了在六安成立的第五战区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妇女战地服务团(蒋岱燕任团长)。六安失守后,王宝霞随团撤退到……[详细]
|
许崇道(1920—1944年) 许崇道,女,金泽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父许志和,毕业于神州大学,早逝,由母亲黄佩忍抚育。许崇道在金泽小学毕业后,考入青浦县初级中学,后转入吴江县乡村师范,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异,所写作文曾被选入江苏省《学生优秀作文选》。民国24年(1935年)入上海幼稚师范学习,酷爱进步文学,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熏陶,曾以家乡社会现实,创作诗歌、小说《我们的冤仇……[详细]
|
159、田启松
田启松(1920~)萧县大吴集乡阚楼村人。民国27 年(1938 年)10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8 年10 月起先后任萧县六区青年报国团团长、区委书记、萧县独立团第一营教导员、涡北县四区区长、区委书记、区大队教导员。民国30 年6 月部队东撤,田启松奉命留路西作党的秘密工作,任涡北、宿西、永南地下党的县委书记。民国33 年8 月新四军四师西进,收复豫皖苏边区,建立党政军各级政权,田启松任中共宿……[详细]
|
160、石景山
石景山 男,一级导演。本名徐焰,又名石垒。祖籍浙江余姚,1920年出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早年就读于萧山私立职业学校。1939年夏秋之间考进新春秋戏剧学校。嗣后,与一批爱好话剧的同学自发筹款组织了“联艺实验剧团”。不久又与同学一起去敌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江抗”参加新四军抗敌剧团。1941年初转至鲁艺,任美术系分队长。4月中筹建鲁艺实验剧团,调他去戏剧系。后因病被遣返回沪。参加过上海职业剧……[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