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秋,1920年10月23日出生于北京,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张派创始人,原名滕家鸣,字玉隐,祖籍江苏丹徒。 他自幼家贫,父滕联芳,随母张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后经李多奎介绍,14岁拜李凌枫为师,专攻青衣。1935年,与雷喜福合作在北京吉祥戏院首次登台,以优越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 技巧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以一出《女起解》唱红。1936年,北京《立言报》举……[详细]
|
陈士橹(1920.09.24-2016.04.24)飞行力学专家。浙江省东阳市人。194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学系获学士学位,1958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获副博士学位。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航天学院名誉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航空宇航组第二届召集人,中国航空学会、中国宇航学会首届理事,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学会首届常务理事,美国宇航学会(AIAA)副资深委员,1994年……[详细]
|
朱夏(1920—1990),又名小可,嘉兴人,出生于上海。15岁时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次年考入中央大学地质系。1940年毕业后考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先后参加和担任四川威远构造详查,川康边境地质矿产调查和变质岩研究,黔湘边区和贵州开阳、务川等地汞矿调查工作,并参加了黄汲清领导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100万分幅地质图编制工作。1946年考取公费留学;翌年,与夫人严重敏一同赴瑞士深造。1949……[详细]
|
24、曾昭抡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昭抡,化学家 1899年5月25日生于湖南湘乡。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堂。192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7年12月8日逝世。 曾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高教部副部长,北京大学教务长等职。早期从事国防化学、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分……[详细]
|
萧汝霖,原名萧洪泉,排行第二,人称“萧二哥”,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大邑县唐场镇三河场一个地主家庭。抗日战争时期,他在成都敬业高中读书期间,受到共产党员刘家言等的影响和帮助,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大邑建立进步青年组织——“青年学会”。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冬天格外寒冷。要求自由,反对内战、反对国民党-的-空前高涨。中共组织关系在南方局的刘家言(大邑县王泗乡人)向萧汝霖、周鼎文等布置:要抓紧时机,……[详细]
|
26、陆元九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陆元九(1920~)来安县张山集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民国30 年(1941 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民国34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1949 年获得该院科学博士学位,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福特汽车公司主任工程师,从事最优控制,动态系统测试、涡轮机控制等研究开发工作。1956 年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详细]
|
27、今歌
今歌,原名王宗岳,又名王良、王铁音,1920年出生于四川省。今歌喜爱音乐,少年时代就露出良好的音乐天赋。1935年,今歌在重庆市沙坪坝明诚中学12班读初中。1937年夏,他以良好的成绩考入重庆市南渝中学高中部高一组。南渝中学由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于1936年创办,1938年天津主校南迁合并后,改为重庆南开中学。入南渝中学后,今歌将原名王宗岳改为王良。中学时代的今歌,好学上进,关心政治,主持正义,有……[详细]
|
28、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肖纪美, 材料科学家。1920年12月7日生于湖南凤凰。194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学位。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先后开设了金属材料学、合金相理论、金属物理、腐蚀金属学、金属的韧性与韧化、断裂力学、合金能量学和材料学的方-等课程,出版了10本专著。主要在合金钢、晶界吸附、脱溶沉……[详细]
|
29、林秉南 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秉南, 水利学与河流动力学家。原籍福建莆田,1920年4月21日生于马来西亚。194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1947年和1951年分别获美国依阿华大学水利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国外最早提出两种指定时段构造特征线网法,并提出当时属于先进的明渠不恒定流计算法。同时还展开浓度对泥沙沉速影响和水槽……[详细]
|
30、黄戈平
黄戈平,原名黄新能,曾用名杨华、张忠良、黄兆强、冰天、汉琴,1920年2月19日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籍广东省大埔县-镇昆仑管理区)。父母和三个弟弟均在雅加达以做小贩为生。1935年,黄戈平从印尼回国后,先后就读于大埔县-中学,梅县东山中学。1938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潮汕,梅兴地区已强烈地感受到了战争的硝烟。黄戈平与梅县“学抗会”领导人何孟琳、李国超等人组织“东山中学战时工作团”,深……[详细]
|
31、徐光宪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
徐光宪(1920- ) 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0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上虞市,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4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助教。1947年赴美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化学博士学位,不久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至今。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被选为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现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详细]
|
32、胡炜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胡炜将军是河南省新蔡县余店乡人,1920年出生,原名胡守德。1937年参加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 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东野战军2纵4旅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21军61师师长。 1953年,参加了抗美援朝,任志愿军21军参谋长。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1962年后,历任21军副军长、军政委、军长。1969年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21军军长,并兼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和省委书记。当选为9、10届候补中央委……[详细]
|
王淮湘,(1920--2013),原名王淮相。山东省寿光市台头镇南台头村人。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1队,1938年3月任八支队政治宣传科干事、组织科干事,1939年4月任八支队特务连指导员,1940年任山东纵队一团政治处组织股长、总支书记,1942年任山东纵队一旅政治部组织干事,1943年任山东纵队—旅一团一营教导员,1945年4月任山东军区组织部副科长……[详细]
|
钟山切,原名钟三转,1920年9月出生在沙滩镇龚家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三岁时,父母双双去世,遂先后到外婆、大姐、大哥家生活,八岁就放牛、割草、拾柴、干杂活。1929年冬,不满十岁的钟山切跟随五哥参加川东党领导的童子团,初受闹革命求翻身的思想影响,成为四川最早的工农红军第一路红军游击队中的小战士。1933年,红四方面军打到万源,十三岁的钟山切参加了红军,成为红四方面军第四军12师34团1营一名勤务……[详细]
|
张铁民(1920—1985),曾用名张培铭。山西省吉县水洞沟人。 民国25年(1936),参加革命。26年(1937)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吉县县委宣传部、组织部部长,吉县、河津、汾南县委书记,汾南工委书记,太岳五地委宣传部部长,晋绥十地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晋绥分区党校七部主任,西康区(省)党委委员、秘书长、组织部长,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干部处长,中共中央西北局经委、经计委副……[详细]
|
郑怀礼,字笑萍,乳名祥娃,曾用名志平、雪迹、世耕、李修成,襄汾县汾城镇城内人,生于1920年农历2月初5,卒于1988年4月20日,享年68岁。怀礼出身中农家庭,幼年丧父,家境不太宽裕。7岁上小学后时有间断,1934年考入汾城第一高级小学,勤奋学习,学业夺优。其间,经历了1936年春天的红军东征,接受了新的革命思想,于同年12月加入了牺牲救国同盟会。翌年1月组建了抗敌救亡先锋队,并担任了区队长。6……[详细]
|
钟期荣(1920年7月-2014年3月),生于湖南长沙,在抗日烽火的硝烟里,就读和毕业于搬迁四川乐山的国立武汉大学法律系,旋获全国高等考试中司法官考试第一名,就职四川壁山实验地方法院刑庭推事,成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女法官。与胡鸿烈大律师结婚后,时逢抗战胜利结束,便一同远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钟期荣女士不仅完成了法学博士的研习、答辩,取得博士学位,更重要的是深受欧洲人文主义精神的熏陶,奠定了日后开创民……[详细]
|
王佩珍(1920~1974年),原名王钦章,山东省博兴县窠刘乡王家村人,民国9年(1920年)出生于佃农家庭。9岁开始上学,读完4年级就失学务农。民国27年,日本军队侵占山东。民国28年,王佩珍被选为该村青年救国会会长。民国30年当乡的青年救国会会长,并于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31年任乡的联防队队长,民国32年当王家村的村长、农会主任。在抗日救国中,他组织群众站岗放哨,锄奸反霸,减租减息,表现积……[详细]
|
39、肖选进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肖选进(1920~)原名肖显敬。金寨县斑竹园人。民国20 年(1931 年)参加红军。民国2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班长。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特务营排长,第十四团副连长,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团连长,第四军第二师六旅十六团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五旅十三团团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参谋长。建国后,任第八兵团师长,……[详细]
|
40、盛志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盛志勇(1920.7.1- )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现任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专家组组长。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