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玉(1920—1941),蔚县下元皂村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六班班长。1941年8月,华北日军对北岳区抗日根据地实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9月24日,日军30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攻狼牙山一带,企图一举消灭晋察冀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一团。当夜一分区领导机关和一团主力转移外线,仅留七连六班在狼牙山牵制敌人。25日拂晓,当敌猛攻狼牙山时,即率六班战士接……[详细]
|
林文虎,原名林作兴,祖籍广东省普宁县,1920年生于泰国曼谷一个华商家庭。林文虎青少年时期喜习拳击,经过拜师苦练,于1938年夺得泰国全国丙级组拳击冠军。这在尊崇拳击运动的泰国,拳击冠军意味着有了荣誉、地位和金钱。但是值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林文虎在进步华侨老师和同学的影响下,参加泰国各界华桥抗日救国联合会,积极投身爱国救亡活动,进而于1940年2月毅然舍弃优裕……[详细]
|
朱明又名朱兴汉,是文昌县东郊乡文林村人。家庭侨居泰国曼谷。父亲朱修和,是一位爱国华侨、建筑承包商。养育5个男儿,朱明排行第二。父亲常对朱明说:“我们是中国人,祖先在海南岛,侨居外国是生活所迫,当前我的职业、地位都过得去,但身居异国,寄人篱下,总觉得不是滋味。希望你们青年人远走高飞,为我们的祖国争光”。父亲炽热的爱国心,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做一个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详细]
|
蒋昌斌(1920~1948),全州县两河乡五桂岭村公所蚂蝗塘村人。家境贫寒,少年时饱经忧患。先后在省立全州初中、桂林师范读书。学习勤奋,酷爱阅读文学著作,善写作,曾得到桂师语文教师、作家黎锦明的奖掖。评价他的作文:“当代大家,亦不过如此。”1944年春,昌斌于桂师毕业后,回到县内康强中心校任教,后任校长。此时,他读到中共地下组织秘密传阅的《评中国之命运》和其他进步书刊,开始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详细]
|
汪洋(1920—2001),曾用名汪占洋,横山县武镇黄城山村人。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少将军衔。汪洋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在米脂县龙镇小学、绥德四师上学,参加四师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1937年奔赴延安,入陕北公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上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军事队学习,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抗日前线,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任副排长,后任团宣传干事、副连长、团旅作战参谋,参加了晋东南根据地反……[详细]
|
戴茂斋,江苏省灌南县百禄镇人,1920年11月出生,1943年9月参加革命,194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戴茂斋1943年9月起先后任江苏解放区涟东县公立朱头庄完全小学老师、校长;1944年4月起任涟东县教育科科员,在县委宣传部办报;1947年3月起先后任华东军区卫生部第六医院政治处助理、技术书记,卫生部政治部秘书;1949年5月起先后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军管会人事处秘书,市人事局科长、办公室副主任、……[详细]
|
筱丹桂 (1920—1947) 女,演员。浙江省嵊县长乐镇人。原名钱春韵,后曾用名钱春凤。因家境贫穷,从小给人做童养媳。1930年,进嵊县崇仁镇戒德寺“高升舞台”拜喻传海门下学艺,先工老生,后工花旦。天资聪颖,刻苦用功,嗓音甜润,扮相俏丽,尚未出科即成为该班主要花旦。出科前后随班演于嵊县、萧山、绍兴、余姚、宁波、杭州等地。擅演《后朱砂》(曹翠娥)、《樊梨花》(樊梨花)、《白水滩》(徐凤珠)、《泗州……[详细]
|
88、郭博
郭博(1920—), 郭沫若之子,他的母亲就是郭沫若先生的日籍夫人郭安娜。郭博先生现任上海市政府参事室参事、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及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过往经历相貌酷似其父的郭博出生后不久,父母就带着他和哥哥郭和夫来到中国住在上海哈同花园,直到他要上小学时,郭博才重返日本。因此郭博先生的汉语和日语功底都颇深。郭博9岁那年,正好碰上日本天皇登基,举行美术作品展,那时只读小学……[详细]
|
89、朱子奇
朱子奇(1920—) 中国作协常务书记,诗人,散文家。湖南省汝城县人,1920年生于汝城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受到共产党员姑母的影响,向往革命,14岁时曾想奔赴井冈山参加红军未果。16岁时在南京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为毛泽东的名字所感召,由徐特立介绍,义无反顾地奔向“延河,太阳升起的地方,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38年毛泽东到抗大讲课,曾观看他和魏巍办的诗墙报,赞扬说:抗大出……[详细]
|
高由禧(1920年2月14日—2001年3月3日),出生于福建福清。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高由禧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年夏至1938年夏,就读于福州私立英华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在融美中学当了一年教师。1939年夏,考入重庆中……[详细]
|
曾焕乾,1920年6月16日出生于福建省平潭县中楼乡坪楼村农家。7岁半进学堂式的私塾念书。1936年秋,曾焕乾考进福州私立英华中学,积极参加地下党创办的夜校与《萤火》刊物宣传抗日救亡的活动。不久加入沈钧儒、邹韬奋创立于上海的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将“救、救、救中国”的歌声响遍校园。1940年曾焕乾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他在大田集美商业学校读书时与李幼丹合办《萌芽》杂志,传播进步思想。1942……[详细]
|
朱德熙(1920.10.24.—1992.7.19.) 江苏苏州人,著名语言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 1920年10月24日出生在南京政府财政部盐务局一个高级职员家庭, 家境富裕。早年习字、背诵古诗词,十一二岁起读古典小说。中学时代接受了进步思想,在上海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物理系,数学、英语基础都很好。一年后转入中文系,师从唐兰、闻一多先生学习研究古文字学和古音韵学,并得……[详细]
|
赵志光,原名赵桂器,1920年10月24日出生于广西阳朔县兴坪镇渔塘洲村一书香之家。赵志光小时候是个爱打抱不平的“猴儿精”,对贫苦百姓富有同情心,每当父母给他一些零用钱时,他总是分给家境比较穷的小伙伴。偶见衣衫褴褛的乞丐,他也会快快跑回家拿出点米和菜给他们。赵志光7岁上私塾,1933年到阳朔县城模范小学读书。当时他识字还不多但已开始半蒙半猜地看《西游记》、《水浒》、《岳飞传》、《洪秀全演义》等书,……[详细]
|
芦芒(1920~1979年) 芦芒,原姓李,名衍华,小名福荣,生于上海。民国27年(1938年),在上海一所美术学校学画,生活艰苦,曾当过家庭教师。此时,他接触了中-员,阅读了《马克思传》、鲁迅编《苏联版画》、《珂罗惠支版画》等革命作品,并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民国28年,由李一氓介绍参加新四军,曾在皖南、江南新四军服务团当团员、组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华中军区政治……[详细]
|
95、揭尚士
揭尚士,原名德坤。民国9年(1920年)生于一佃农家庭,今瀚仙镇瀚溪村人。为逃避国民党征兵,他改名尚生,出外谋生。被人发觉后,又改名尚士。民国26年,尚士18岁被抓丁。翌年秋,他不堪教官-,在一次大雾迷濛的清晨操练时,与同伴一起打死教官和哨兵逃离军营。他辗转潜回老家山中,后又逃到沙溪洋坊村及-村矮朱坑,盖洋镇曾家布等深山老林,东躲西藏,开荒种地,苦度了13个春秋。解放军接管明溪后,1952年2月尚……[详细]
|
96、庄志
庄志 男 ,一级编剧。原名曹永福,曾用名郑永福。上海市人,出生于1920年1月24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小学教师出身。1942年2月至6月,在南翔俱乐部当职员,接触了前来演出的越剧戏班,初识了演幕表戏的门道而引发兴趣。在剧团艺人帮助下,写了两三个幕表戏给剧团演出,从而开始了他的编剧生涯。1942年冬进入皇宫剧场,担任排戏兼做记账和书写戏牌等工作。1943年夏至1947年夏,以……[详细]
|
黄知真,曾用名朱风,1920年10月生,江西横峰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1年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系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新四军驻赣办事处主任黄道(1900~1939)的儿子。曾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湖北省省长、湖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1927年随父黄道参加赣东北起义。根据地巩……[详细]
|
王世续(1920~2005)字少农,北京人。京剧老生、中国戏曲学院资深教授,京剧界前辈级艺术家,桃李满天下。诞辰:1920年10月,农历庚申年;逝世:2005年10月29日,农历乙酉年九月廿七日。出身梨园,父王琴侬是京剧旦行伶工。自幼受家庭影响学习京剧,师从陈秀华、张连福、张盛禄等;10岁入富连成社世字科学老生,师从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1940年出科后,向王凤卿、王瑶卿、陈秀华、曹心泉、刘砚……[详细]
|
99、李德彬
李德彬 ,京剧小生,生于1920年9月23日,农历庚申年八月十二日。幼读私塾,8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德字科,工文武小生,师从冯蕙林、包丹庭、唐荣祥、石小山、狄春仙、吴彩霞、赵芝香等。在科内已崭露头角,擅演《岳家庄》、《磐河战》、《借赵云》、《雅观楼》、《雄州关》、《八大锤》、《临江会》、《辕门射戟》、《白门楼》、《九龙山》、《监酒令》等。毕业后被留校任教两年。19岁随宋德珠赴沪演出,返京后搭永春……[详细]
|
裘世戎,京剧净角。又名裘振亭。诞辰:1920年,农历庚申年;逝世:1982年,农历壬戌年。 出身于梨园世家,为名净裘桂仙之三子,裘盛戎之弟。自小便受到了父兄的影响。幼入富连成科班,入科后,在老先生们的精心培育和裘盛戎的帮助下,进步很快,既能唱铜锤花脸戏又能演架子花脸戏,是“世”字班里的当家花脸。解放后长期就职于云南省京剧院,担任副院长、主要演员。 代表剧目能戏以《断密涧》、《刺王僚》、《御果……[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