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之道 (1880年~1931年) 字润甫,南乐县东唐王庄人。自幼随父唐际泰读习诗书,20岁列为庠生,以聪明机敏闻名乡里。后遵父命投笔从戎,与其兄廷选双双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毕业,立志继续深造,又东渡日本留学,与孙中山、陈英士、李协和结为友好。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唐之道加入中国同盟会。 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肄业归国后,唐之道经同学介绍,受蔡锷聘请,与蔡锷一起创……[详细]
|
汪鸿业(1880~1910),又名克敏,富阳镇仁义街人。1908年,汪鸿业的父亲在广东任职,他随其父赴任所,后考入广东水师学堂肄业。在校期间,听教习(教师)讲述北洋海军在中日战争中覆灭的历史及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目睹清朝政府丧权辱国,腐败无能,极为痛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便与5名同学密谋刺杀广东巡抚,因事不机密,被捕入狱,惨遭极刑,于汕头英勇就义。……[详细]
|
凌发彬(1880~1939),壮族。字雅林。新靖镇人民街人。清末附生,幼时聪敏,少有名气。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弘文速成师范,旋入明治大学法科。光绪三十四年七月毕业获法学士学位,后在家挂牌为律师,还开“博爱堂”药铺兼当医师。其人博闻强记,而驰名海内者,则为书法,康有为曾书赠联云:“书法超秦汉,吾道是西南。”民国元年(1912)4月,任百色统税局税务官,同年9月,广西选国会众议……[详细]
|
何绍贞(1880—1936),原名何少徵,字瑞麒,族名盘如。壮族,原籍万承州昌明街人。以务农为主,家庭清贫,迁到养利县城民生街后,以烧窑、蒸洒、做生意为生。民国二十年间,家有水田10多亩,畬地几十亩。绍贞年幼时读过私塾,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龙州将弁学校学习,后到北平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桂林陆军小学任炮科教官,后调任桂军炮兵营长。民国十二年离职前往当时革命中心广州,接触进步书刊。翌年离穗返养……[详细]
|
刘蔼如(1880~1968)陕西临潼人。从小即随母亲、兄长种田。稍长入村塾苦读,后进陕西高等学堂学习新学。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与郭希仁、曹印侯、贺绂之在西安设丽泽馆,接纳各方志士,抨击清廷腐败;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与曹印侯从西安返回渭北,谋招兵以图大举。闻西安起义胜利,遂集乡勇百余人连夜至临潼响应,县城得以光复。为镇压陕西辛亥革命,甘肃清兵大举东来,西路各县同时告急。刘与曹印侯按……[详细]
|
林大同(1880—1936),字同庄,瑞安人。早丧父,赖二叔父抚养长大,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入上海南洋公学。二十九年三月东渡日本,入宏文书院普通科,后考入北海道帝国大学土木工程科。宣统元年(1909)毕业归国,在浙江铁路公司任工程师。同年秋参加清廷留学生考试,中式工科举人。次年殿试一等,授内阁中书,不就,仍回原公司。杭州第一座火车站即由大同监督施工,此外参与设计杭州至嘉兴铁路工程,勘测常山至……[详细]
|
冯子愚(1880~1958),岳阳县张谷英镇人。1915年底,将自己居住的一栋大屋卖去一半,所得钱财全部捐献给李绍广、殷之辂护国军。2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列主义的传播,他由信仰民主主义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参加革命后,不但不要任何报酬,而且还把剩下的田产全部卖掉,用于革命事业。1926年,芭蕉乡成立农民协会,当选为农协常务委员;1927年当选为渭洞区农协会常务委员。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详细]
|
黄葆钺(1880~1968)黄葆钺,字蔼农,小名破钵,别号青山农,青山下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出生。葆钺小时体弱多病,8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依赖母亲抚养成人,青年时就读于全闽师范学堂,后入上海法政学堂,毕业后,目睹清政府吏治腐败,遂无心仕途,而对书法、碑刻、绘画等艺术感兴趣。他云游名山大川,对碑碣法帖、鼎彝玺印、汉砖石刻及名家真迹悉心揣摩,自学书画篆刻,潜心研习,技艺精进。民国成立后,葆钺……[详细]
|
释转逢(1880~1952年),俗姓王,法号海妙,字转逢,南安人。12岁随兄至小雪峰寺求学佛法,蒙住持佛化和尚为其剃发当小沙弥,17岁拜喜敏上人为师,22岁赴厦门南普陀寺,在喜参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取得正式僧人资格。受戒后,即与性愿法师赴-名刹参师修学。民国9年(1920年),应厦门南普陀寺僧众邀请住持南普陀寺。改建大雄宝殿、钟鼓楼及廊庑,力主革新,将南普陀寺由原来的临济宗喝云派剃度的子孙世袭传承制……[详细]
|
张国权(1880—1944),字震欧。阳朔县高田乡乐响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清朝宣统元年(1898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第一中学。毕业后回广西陆军小学堂任教官。1912年陆荣廷任广西都督,其部属对新军青年军官十分岐视,张国权乃离开广西,在湖南军队任师长。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为了笼络广西军界耆宿,任命张国权为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军,张国权坚辞不就,只身出走香港。1930年,张……[详细]
|
詹继良(1880~1931),字叔政,号雪镜,崇安县五夫乡人。前清廪生,后毕业于全闽师范学堂,历任劝学所所长、建安道尹公署科长、视学、甲种森林学校校长、崇安县志局纂修、初级中学校长、民团团总、代理县长等职。民国16年(1927)5月,北洋军阀溃兵彭伟、马云龙抢劫五夫。詹继良带领民团埋伏于馒头山,击毙其排长,余众溃退。乡民为酬谢他保卫乡里的功绩,集资给他购建竹林坪“卫园”,他自称“卫园叟”。民国18……[详细]
|
陈仲权(1880—1915),名以义,字仲权,嘉兴新篁人。辛亥革命嘉兴七烈士之一。幼有大志,不愿应科举试,求学于海宁县硖石双山讲舍,研究经世之学。戊戌变法失败后,知改良之不足恃,乃服膺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清光绪三十年(1904)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先后结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英士、褚辅成等。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为嘉兴籍最早的同盟会会员之一,并在日本被推为嘉属同乡会会长。后与邹宏宾同返浙江办学……[详细]
|
吴连元 本县八家子乡人,又名吴升三,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地主家庭,是本县有名的汉奸之一,-抗联的刽子手。1894年吴在家念了1年书,1899年在八家子街经商。1923年在八家子康家炉担任甲长,共达6年之久,1930年到拉林街担任保卫队长兼团长。九·一八事变后,投靠日本侵略者,充当游击队长、警察署长。1934年2月,在康家炉高台子山区攻打赵尚志所领导的抗日联军十余次。1935年6月,吴连元……[详细]
|
翟文选(1880--1950)字义仁,满族,生于双城县内一皮匠家。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初佐黑龙江戎机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安达厅通判;宣统元年任呼伦厅同知;民国元年任吉林警察厅厅长。是时,警察厅拿获沙俄间谍一名,通过审讯罪行确凿,沙俄驻华武官强索不还。沙俄兵勇在警察厅前-、翟不为之所动,就地正法。民国二年被选为国会参议员、民国九年任东三省盐运使,后任奉天省长。崔文选对家乡的文化……[详细]
|
方少青(1880~1957),名麟,字树藜,惠城镇西联村人。他终生从事教育,是县实行新学教学的前辈。少青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先在文明书院攻读经史,后新学兴起,遂倾向格致、图工、英文等学科。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进金山中学堂(原金山书院),学制五年,于宣统二年(1910)毕业,时31岁。翌年初,赴广州受省提学使秦树声复试,取系甲等,奖授贡生。民国元年(1912)起,开始任教。历任隆江小学、县……[详细]
|
陈步云(1880~1952)字槐堂,笔名书五,老君河东陈村人。16岁中秀才,科试增生,废科举后报考陕西高等学堂,高才捷足,名列榜魁。是时,秘密加入同盟会从事救国活动。省拟免试公费送其赴日留学,将届行期,适父逝世,守丧辍学。辛亥革命后,应邀为陕西都督府幕僚,后还乡历任商州中学堂教习,商县第一、第二高等小学校长。为振兴桑梓实业,曾与马骧等创办龙驹寨葡萄酒公司。由于与国民二军胡笠僧将军有金兰交,故胡率三……[详细]
|
张联棻(1880—1966)字馥卿。淄川县白塔镇北万山村(今属淄博市博山区)人。北京市十位红色老人之一。其父张鸿书是秀才。他19岁到德州当兵。1903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学习炮兵和普通军事。毕业后到北洋直隶总督署兵备处任科员,后调陆军三镇九标二营任帮带。1905年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1906年任清陆军部军咨处二司五科科长。1911年任北洋军第六镇(师级)正参谋官。同年8月赴汉口任冯国璋的总参谋长。1……[详细]
|
李子鸿(1880.9~1961.10),广东省东莞县人。其祖父务农,其父为上海招商局轮船管事。李子鸿8岁入私塾,15岁入香港英华书院,1901年毕业后到香港电力公司学习电气机械技术。1905年到上海耶松机器造船厂当技工。1907年6月到开封造币厂任技工。1909年10月到光豫电灯公司,后因该公司未办成,转入回族实业家魏子青等人创办的普临电灯公司当技工,帮助英国工程师华德利安装机器。1910年11月……[详细]
|
方广荣(1880—1937),林山乡林源村人。 民国23年(1934)秋末,江西苏区派遣董日钟、温云仔等到溪口方家坪开展秘密活动。方参加地下工作,随即加人中国共产党。次年春,又积极筹资购买电筒、电池、胶鞋、粮食、油盐等物资,以支援东乡游击队。 25年8月,中共西源区委成立,方任委员兼舜山乡苏维埃主席,并先后在南柯、田坑、舜山、大源等村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组织游击队,开展打土豪活动,……[详细]
|
王讷(1880—1960)字默轩、墨仙,别号七二名泉烟雨楼主、西湖渔父。安丘县后十字路村人。家境贫寒,幼年曾寄养于亲戚家求学。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举人。1910年(宣统二年)举贡会考中第五名,保和殿复试获二等第二十九名,为师范科举人,授七品京官。后赴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回山东省任教育会长,在济南创办山东高等师范学堂,自任监督。1911年11月创办《齐鲁公报》,因宣传独立,被查封,又以《齐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