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安继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安继刚(1938.1.18- )核技术及应用专家。生于上海市,原籍天津市武清区。195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现任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曾任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及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分会副主任委员。 开创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为反应堆及军/民用辐射仪表发展做贡献。在费米所研究自熄流光室,获重要成果。“八五”主持总体技术,发明气体阵列探测……[详细]
|
402、徐南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徐南平(1961.4.5- )化学工程专家。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市。1989年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从事陶瓷膜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从筹集经费、培养队伍开始,到创建研究所、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和工程公司,解决了陶瓷膜产业化过程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形成了能够与国际先进技术……[详细]
|
403、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陈蕴博(1935.1- )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加工专业。研究员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热处理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材料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学会副会长。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详细]
|
朱之悌(1929.10.1-2005.1.22)林木育种专家。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1961年获原苏联莫斯科林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林木遗传育种教学与科研工作,是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之一。在解决我国造纸原料品种、基因资源保存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经过15年的努力,运用染色体替换和加倍技术,成功选育出一系列速生优质的三倍体毛白杨……[详细]
|
405、郭应禄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郭应禄(1930.5.4-) 山西定襄人,著名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0年5月4日生于山西省定襄县。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学系,1956年毕业。毕业后任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外科医师,在吴阶平领导的系统教研组工作。1959年,经吴阶平教授推荐,考取研究生,师从吴阶平教授,1963年于北京医学院泌尿外科专业研究生毕业,继续留院工作。历任北京医学院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详细]
|
406、姚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姚穆(1930.5.13- )纺织材料专家。江苏省南通市人,1952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曾任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现任西安工程大学(原西北纺织工学院)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该领域科研和教学,曾提出基于中国人体皮肤感觉神经系统特点,综合反映皮肤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工程学的着装舒适性模型和透过织物的能量流与物质流的接触界面阻抗理论,开拓人体着装舒适性研究新领域,为特种功能服装……[详细]
|
407、侯云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侯云德(1929.07.13- )医学病毒学专家。江苏省常州市人。1955年3月同济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62年就读于原苏联莫斯科苏联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同时获得副博士和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传染病国家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侯云德同志从事医学病毒学研究已有半个多世纪,在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干扰素等基因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新发传……[详细]
|
李绍珍(1932.9.16-2001.3.14)(女)眼科学专家。1932年9月1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台山市人。1954年毕业于华南医学院医本科,1962年于中山医学院(以上均为中山医科大学前身)眼科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山医科大学眼科教授、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眼科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全国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副会长、国际防盲组织HKI中国顾问、第九……[详细]
|
409、唐孝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唐孝炎(1932.10.16-) 江苏太仓人,环境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主任、教授,环境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9年1月至1960年5月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修。1985年9月至1986年10月,先后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和美国国家大气科学……[详细]
|
410、金翔龙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金翔龙(1934.11.29- )海底科学(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6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1957-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85年至今在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我国海底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对学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过重要的开拓性贡献。长期致力于我国边缘海的海底勘查与研究,开辟学科的新方向和研究的新领域,推动我国浅海海底油气勘探的起步,并率先开展我国……[详细]
|
411、金鉴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金鉴明(1932.1.23- )环境生态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研究生院,获生物学博士学位。 曾任国家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局科学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任国家环境保护部研究员、环境保护部顾问、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暨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物多样性与……[详细]
|
412、钱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钱易(女)(1936.12.27- )江苏苏州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数十年来致力于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低耗废水处理新技术,对难降解有机物生物降解特性、处理机理及技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国家科技发明三等奖1次、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次。近年来致力于推行清洁生产、污染预防和循环经济,积极对国家环境决策献计献……[详细]
|
413、周宏灏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周宏灏(1939.05.29- )遗传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家。湖南长沙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任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所长、国家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基地主任、国家卫计委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负责人、临床药理国家培训中心和药品临床研究国家培训中心主任、中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首席教授。 首次在国际上提出并系统证实药物反应种……[详细]
|
414、刘昌孝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刘昌孝(1942.04.01- )药理学家,药代动力学家。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药物研究院释药技术与药代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昌孝同志是我国该交叉学科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于1968年建立第一个药代实验室,1975年率先将该学科用于新药评价,1980年出版了第一本药代动力学专著。在已鉴定的药代程序中……[详细]
|
415、郑树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郑树森(1950.01.09- )肝胆胰外科、肝移植学家。浙江衢州龙游人。198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学分会主任委员。 我国-以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包含肿瘤生物学特性的肝癌肝移植受体选择标准——“杭州标准”、创建了成人活体肝移植技术体系和低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核苷类似物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方……[详细]
|
416、庞国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庞国芳(1943.10.10- )食品科学检测技术学科专家。生于河北省滦南县。196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际AOAC Fellow,国际AOAC 2014年度哈维?威利奖(Harvey W. Wiley Award)获得者。长期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详细]
|
417、赵晓哲 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管理学部
赵晓哲(1963.7.7- )指挥控制与信息系统工程专家。辽宁省大连市人。1992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博导,兼任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军事学科评议组成员,解放军军事运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军队指挥控制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详细]
|
418、陈焕春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陈焕春(1953.3.20- )家畜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湖北省恩施市。1988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率先确定了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爆发流行,分离鉴定了猪伪狂犬病毒,研制了各种诊断方法;系统阐述了我国猪伪狂犬病的五大临床表现形式;研制了疫苗,提出了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于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克隆测序了猪细小病毒和猪圆环病毒两个全基因组序列和……[详细]
|
419、蒋亦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学部
蒋亦元(1928.11.17- )农业机械化专家。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50年金陵大学农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东北农业大学教授。57-59在苏联师从荣誉院士列多希聂夫教授进修两年,82-83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高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付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1.突破了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割前脱粒水稻收获机器系统,取得国际首创国际先进的……[详细]
|
徐端夫(1934.4.10-2006.4.5)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高分子凝聚态结构和高分子材料研究。研究纺织用聚丙烯纤维和产业用聚丙烯纤维,研究农用高分子材料,节水灌溉材料,聚酰胺纤维等新材料。90年代致力于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和荒漠化防治等与生态科学学科交叉的研究。他还参与稀土化学、含稀土材料研究,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