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1881~1921),原名光铭,字丹书、聃述,湖北省京山县永隆河刘家榨人。其父为清代监生,富甲一方。刘英从小就读于安陆府,夙有大志,自幼喜读《正气歌》和《满江红》。刘英为清代末科秀才,好交结,与会党豪俊常相往来,是孙中山的盟友、辛亥时期著名革命党人。刘铁(1988~1915)原名光锡,字碧如,湖北京山永隆河刘家榨人,刘英堂弟。幼时在家读书,青年时期与胞兄刘英同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与刘英同时加入同盟会。两人又加入共进会。共进会标榜“铁血主义”,刘铁加入共进会后改名为刘铁,取字碧如,有“苌弘之血化为碧”的意思。1909年结业后返乡,积极参与湖北共进会的革命括动,成为刘英的得力助手。当时京山是共进会鄂部总会的重要据点,又是钟祥、天门、潜江等地会党力量的总汇处。刘英“折节下士”,“在会党中极负声望”,“谈湖北革命具有地方实力者首必刘英”。刘英和刘铁在京山县永隆河成功发动一场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是全国最早策应武昌首义的革命行动。起义部队主要由乡民、会党与新军组成,数千人的部队从汉水支流旁这一偏僻小镇挥戈而起,席卷江汉平原,威震安襄郧荆,东援阳夏,北伐南阳,为推翻中国千年帝制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醒目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