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澄世 (?─1664年),字亨臣,福建晋江人。隆武(1645)举人。冯澄世有机略,郑成功重之,初用为参军,后成功设六官,转任工官之职。成功薨,郑经嗣位为延平王,擢其子锡范为侍卫。永历十八年(1664)二月,清军攻陷金厦两岛,郑经全师东渡过台,澄世别舟至东碇外海,有仆利其财,与船众逼之投水死,转驾入泉州降清。二十八年(1674)三藩事起,郑经西征入泉,其仆尚在,为锡范所获,乃亲剖其心肝以祭。初刘国……[详细]
|
王用汲,字明受,隆庆二年中进士,历任推官、户部员外郎。后因上疏劾张居正,削籍归。张居正死后,起补刑部,累官南京刑部尚书。用汲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为。万历二十一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太保,谥恭质。公元1567年冬,王用汲上京赶考,翌年,王用汲考中进士,登上通向官场的第一个台阶,王用汲新官上任,从淮安推官、常德同治,到户部员外郎。此君生性朴直,有点海瑞的“直劲”;好仗义执言,见不平事不吐不快。志书说他……[详细]
|
施教耐 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教耐,植物生理学家。1920年11月29日出生,福建晋江人。194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在光合碳代谢关键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特性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在植物酶的调节机理研究中作出了突出贡献指出油料籽实中HMP途径的增强,三羧酸循环和-酸循环间的消长在脂肪酸合成中有着重要意义,并首次报道油菜籽实中有一内源……[详细]
|
姚建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姚建年,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有机纳米体系和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研究。实现了对有机纳米体系中光化学、光物理性能的调控,将纳米材料特……[详细]
|
陈琛(1477~1545年),字思献,别号紫峰,晋江陈埭涵口人。生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十月十六日。自幼家境贫寒。介绍陈琛5岁开始读书,7岁时与人接谈,应对如流。弘治十一年(1498年)应福建乡试,因“不交贿用”而名落孙山。正德五年(1511年), 陈琛中举人。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参加会试,中二甲三十三名成进士。历官刑部山西司主事、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南京吏部考功郎中。陈琛为官清正廉洁……[详细]
|
庄奇显19岁便乡试中举,考取第九名。26岁夺得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成为其家乡六位考取鼎甲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第二年,他奉慈圣太后遗诏往河间诸路宣读。三年任满,恰逢父亲去世,他便辞官回乡守丧。到家后,他走遍大小山麓,为父亲求一方理想的墓地而不得,以至身体大损。万历四十八年(1620),守丧期满回朝。天启二年(1622)正月,升为南京国子监司业,不久即因病去世。临死前,庄奇显写了一首绝命词……[详细]
|
庄安世(?~?),字号不详,福建晋江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万历三十五年八月,神宗命大理寺卿郑继之知武举。九月,命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林尧俞、史继偕(万历二十年文举殿试第二人)任武举考试官。庄安世正史无传。查《晋江县志》、《福建通志》,也只记有:庄安世,万历丙午科乡试武举人,前所舍人。该榜福建一乡中举28人。万历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名,民生。庄安世与明朝……[详细]
|
杨道宾曾科举落第,听说兄弟欠人家的钱,流落于南京,急忙前往,为兄偿还所有债务,偕兄而归。科举中第授职编修后,妻子却又去世了。有一位正得宠的太监,他的弟弟官锦衣卫,想把女儿送给杨道宾做妾,且以十万金为嫁妆。杨道宾说,我乃一贫寒之士,刚刚登第,怎么敢收你的金子和女子做侧室呢。遂态度坚决地辞掉了这门婚事。对方不死心,往返五次说情,终不见杨道宾心动,这门婚事才吹。不久,这位太监和当锦衣卫的弟弟俱败。杨道宾……[详细]
|
史继偕万历十三年(1585)乡试中举。万历二十年(1592)荣登鼎甲,授翰林编修。万历二十二年(1594)充正史纂修官。万历二十六年(1598)修《六曹章奏》。与同僚上疏,请神宗尽早册立东宫,请太子出阁讲学,神宗不听。后奉诏赴广西免除军兴诸赋税,历擢至南京吏部侍郎,署尚书事,兼户、礼、工三部,着力清除积弊。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读的身份与林尧俞一同出任武举主考官。万历三十……[详细]
|
曾会及第后授职光禄丞,又由史馆改任殿中丞,宣州知府。真宗大中祥符末(1015前后),由三司判官职出任两浙转运使,这时丁谓正在杭州负责钱塘江堤建设,0民众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一直没有人敢批评他,曾会到后,以两浙转运使的身份-太宗,详细列举了丁谓的罪状,丁谓被免职,曾会亲自指挥继续修建,军民才得以安定。曾会官至刑部郎中、集贤殿修撰。曾会为官四十五年,一生侍奉真宗、仁宗二朝,先后在地方七郡任过职,最……[详细]
|
曾从龙(1175~1236年)初名一龙,由于廷对时其辞采飞扬,旁征博引,宁宗甚喜,亲擢为第一,并赐名从龙。中状元后,为签书奉-节度判官厅公事。迁兵部员外郎、左司郎中、起居舍人兼太子右谕德。出使金国后,就州郡长官缺守等管理之弊,提出多设二三大臣以备补缺的建议,被朝廷采纳。开禧年间(1205~1207),曾从龙自请外任,先任信州(今属江西)知州,刚一到任,就依法捕杀扰民戍卒,平息了民愤。回京后,擢为礼……[详细]
|
杨友(?~?),字叔端,福建晋江人。宋徽宗赵佶政和二年(1112)壬辰科武举第一人。杨友高中武状元后,于绍兴初年官知钦州。交趾(今越南)与钦州前任-因盐利问题,常发生磨擦,几至刀兵相见,交趾遂阴谋举兵犯界。杨友到任后,主动遣使与其修好,并设宴款待交趾国使者于天涯亭。当话锋谈及两国边界问题时,杨友据理力争,执枪直立亭口,威风凛凛地问道:“能否亭前激战几个回合?”交趾使者一时语塞,自知理亏。临别,交……[详细]
|
石起宗进士及第后,召试馆职,条对时务,除秘书省正字,再迁权仓部郎官。添差通判漳州时,当地民众在祠中绘石起宗像供奉他。后知徽州,提举浙西常平,回朝担任吏部员外郎。上言君子小人之情状与天下治乱安危之机,一时称之。又奏乞取仁宗洪范政鉴与敬天图列置左右,帝嘉奖叹息了很久。石起宗有-、奏折存世。 ……[详细]
|
林宗臣(?~?),字景何,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南宋孝宗赵詄乾道八年(1172)壬辰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共录取武进士33人.据《八闽通志》记载:林宗臣夺得武状元后,曾担任过襄阳帅府权宜官,不久即升迁为詃门宣赞舍人。朝廷轮对时,林宗臣进言,指出泉、漳、汀三州存在的弊政,他言辞愤激,饱含着深深的忧虑,直指朝中奸臣,得到了宋代名臣朱熹的称赞。出知钦州后,林宗臣又对宋朝的边防状况进行详细考查,几……[详细]
|
王大烈(生卒年不详),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嘉定四年(1221)进士。所存诗词多为贺人生子而作。《全宋词》第四册录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二九五八录其诗十首。事迹见《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三。……[详细]
|
徐征(700-765)字慈恩,号瀫水,晚号长源。籍贯浙江信安人,徐洪叔父,系唐朝状元徐晦祖叔父、中华徐氏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癸酉科状元及第。与唐代进士闽县令黄谣同榜,该榜共取进士二十五人。徐征天性刚直,忠贞不渝,历官福建安平主簿、晋江县丞兼少监之职,后被奸相李林甫所害,卒于福建晋江寓所湾海兴胜里长源堡徐宅(后称徐厝徐状元巷),不显而终。……[详细]
|
徐晦(760-838),字大章,号登瀛。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壬午科状元及第。系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该科进士二十三人。考官:中书舍-德舆。试题《风动万年枝诗》等。徐晦后来任殿中侍御史、尚书郎、晋州刺史、又入朝拜中书舍人。宝历元年(825)又出任福建观察使,第二年又回朝任工部侍郎,大和四年(830)拜兵部侍郎,次年改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晚年因嗜酒过度而失明,于礼部尚书……[详细]
|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晋江马坪村人,为林知八世孙,字岂尘,号肇殷。生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卒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林外的科场之路很曲折,屡试不第,直到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已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才登进士,他受命为兴化县令,仕途也就此止步。留在杭州有他豪于酒,曾于杭州西湖酒肆饮酒斗余,复题诗壁间一首七绝。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详细]
|
欧阳珣(1081-1127年),字全美,又字文玉,号欧山,汉族,学籍吉州庐陵,乡籍福建泉州晋江潘湖,欧阳詹之十世孙。他少聪而敏慧,稍长就学于仁颖书院,北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丙戌与本邑储敦叙同登蔡凝榜进士,调崇安尉,有主簿者贫不妄取卒于官,欧阳珣倾囊以赈其行,人皆义之终,丁父忧,珣立于灵堂前,其叶累百,人谓其忠孝两全。徽宗大观四年(1110),珣率欧阳族人鸩资倡建潘湖仁颖书院,授徙里中,究心学……[详细]
|
欧阳澥,字沙章,号潘湖。福建晋江人,唐朝会昌四年进士,欧阳詹孙。欧阳澥者,四门之孙也。薄善词赋,出入场中,近二十年。善和韦中令在阁下,澥则行卷及门。凡十余载,未尝一面,而澥庆吊不亏。韦公虽不言,而意甚怜之。中和初,公随驾至西川,命相。时澥寓居汉南,公访知行止,以私书令襄帅刘巨容,俾澥计偕。巨容得书大喜,待以厚礼,首荐之外,资以千余缗,复大宴于府幕。既而撰日遵路。无何,一夕心病而卒。巨容因籍澥答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