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华泽(1933年6月—)男,浙江淳安人。汉族,研究生文化程度,著名新闻学者,北京大学新闻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名誉院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2013年10月卸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职务。人物简介邵华泽,男,1933年生于浙江省淳安县。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在解放军第二政治干部学校理论教员训练队学习,后……[详细]
|
汪乔年(?-1642)明末将领。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字岁星。天启进士。历官青州知府、陕西按察使。崇祯十四年(1641),出任陕西巡抚,不久代傅宗龙为陕西三边总督。次年,奉命出关,并趋襄城,与左良玉遥为声援。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倾师迎战,明军大溃。乃退保襄城,固守五昼夜,城破,被执杀。……[详细]
|
王永树(1910—1989),字重三,淳安横双乡横塘村(今属威坪镇)人。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四期、陆军大学第六期、中训团、国防大学、国防研究院、美国指挥参谋大学。历任国民党第十八军十一师独立团上尉副官、连长,第七十九师营长、团长,第三战区干训团教育处长,浙江省保安处干训团教育长,青年军第三十一军二〇八师六二三团少将团长。1946年秋国民党军队改编后,任第二旅旅长。1949年任第八十七军……[详细]
|
王兆槐(1906—1986),号铁庵,遂安(今淳安)人。杭州师范学校毕业,战地政务研究会第十六期结业,黄埔军校四期步科毕业,入伍生时期曾参加东征之役。历任北伐总司令部上尉参谋、师副官处长、中校团附、淞沪警备司令部上校侦缉队长、军委会调查统计局桂林办事处主任、特务总队少将总队长、西安监察分处少将处长、少将团长。1938年1月,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不遵命令,放弃守土,经军委会下令拿办”……[详细]
|
王之荣(1958—1979),淳安鸠坑乡青苗碣村人。1966年上学读书,在校担任过学习委员、班长,多次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受过公社党委的奖励。1978年4月应征入伍,三个月后,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79年初,王之荣所在部队奉命选调骨干开赴前线,以对付越南当局对我边境的武装挑衅,王之荣带头报名。1月21日,支部批准。2月上旬,王之荣在祖国边疆给家里写信说:“我是……[详细]
|
方南亮(1957—1979),淳安长岭乡合富村(今属唐村镇)人。1969年小学毕业,1972年横石初中毕业,后务农,曾任生产队会计。1978年应征入伍。1979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广西边境前线。2月1日,在给家里的信中写道:“上前线总是要流血牺牲的,但一个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要想想老一辈,如果他们只为了自己,就没有全中国人民的今天……为了祖国人民,就是献出生命,也是心甘情愿的。”参战前夕,又给家里……[详细]
|
方海春(1912—1970),遂安八都(今属淳安大墅镇)人。早年在遂安小学、严州中学读书,1929年去上海,先在沈钧儒主办的上海法学院附中就读,后入本部学习。在校时与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社联”交往,1931年加入“社联”,次年转入上海新华艺专,加入“美联”。1933年东渡日本,进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经济系深造。时与东京一些进步留学生一起组织出版进步刊物《东流》,开始用“欧阳凡海”笔名发表小说和评论。并担……[详细]
|
胡润桐(1898—1970),字斡周,淳安威坪镇人。先后就读于安徽歙县深渡镇教会小学和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后在吴淞工业专科学校攻电机工程,学成之后,胸怀实业救国之志,开办工厂。1921年,独资向美国购买柴油机和发电设备,在威坪镇创办威坪电灯厂。全镇几家大商号装有电灯30盏,每晚收费4分。1923年,又帮助其兄胡润梅在淳城镇开办明乐电灯厂。该厂夜间供照明用,日间兼营粮食加工,年加工能力1.5万石。……[详细]
|
余光凝(1874—1945),字炳心,又字炳星、病心,遂安东亭(今淳安东亭乡)人。父余西园,原以农为业,后参加洪秀全的太平军,任文书。太平军失败,回乡务农。光凝幼年因家贫失学,在家放牛,路过私塾,常伫立馆外,听馆内读书,居然能熟记背诵。塾师见其聪颖,免费收为学生,并送至严州双峰书院学习。后考中秀才,又补廪生,并到严州六睦学堂就读。光绪三十二年(1905),被选送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是本县第一个留……[详细]
|
徐震华(1916—1944),又名辉江,化名陈行知,淳安厚屏乡(今属威坪镇)考川人。少时在雉山小学、淳安中学读书,1936年考入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1937年10月拟赴延安,未果,人浙江抗日自卫团,从事抗日救亡宣传。1939年底,在诸暨经同学杨潮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淳安从事党的工作。1941年2月,由党安排在诸暨渎溪乡立中心小学任教兼校党支部书记,为革命输送人才,这所学校被誉为革命的摇篮。……[详细]
|
唐敦禄(1902—1943),化名王守成,遂安木旺(今淳安姜家镇木旺村)人。1927年在严州九中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回原籍,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是年,中共浙西特委遂安特别支部成立,成为遂安特支的骨干。不久,遂安特支遭到破坏,与组织失去了联系。1935年底,找到党的组织,在郭村、姜家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创建郭村区委和木旺区委。与此同时,在淳安港口和建德梅城设立联络站,为红军筹集军需物资……[详细]
|
方赞修(1879—1940),字述斋,号纫兰,淳安威坪黄江潭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以拔贡授休宁知县,目睹清廷腐败,又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愤不赴任,不久加入同盟会。1912年任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员,1917—1920年,任省立严州中学校长,1921年为浙江省制宪议会议员。1922年,浙东、浙西发生特大水灾,方赞修奉命勘察,如实详报灾清,奔走呼吁,赈救灾民。1923年创办峡石师范讲习所,自任所长……[详细]
|
王文典(1882—?),又名维清、扬清,遂安芹川(今淳安浪川)人。父启俦为浙西名士,四世书香。文典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少有大志。东文专修科毕业。早年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统二年(1910)发起浙路拒款公会,得到两湖、四川民众的响应,形成席卷全国的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王文典从此名声大振,蜚声政界。辛亥革命时组织议和会议。1912年,两次陪同孙中山巡行江浙。在政治上,主张共和,反对帝制……[详细]
|
吴祥达(1851—1914),又名星亭,清淳安桥西镇田中人。出身贫寒,10岁时随太平军辗转潮州,由一位好心人收留修文习武。28岁后,因抗击侵略者,骁勇善战,多次立功,提任潮州府和梅州府镇守使,掌握辖区军务。光绪年间,升任广东省陆路提督,统兵驻守广州。吴祥达担任提督后,关心桑梓,归故里为家乡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出资修桥铺路——计划铺设上至桥西,下达渡市,长达10里的青石板路,因经手人从中-,只铺设一半……[详细]
|
方楘如(生卒年未详),字若文,一字文辀,号朴山,清淳安赋溪人。他曾受业于毛奇龄,笃信好学,博览群书,以文章名天下。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中进士,选授顺天丰润(今属河北省)知县,历官3年,终以“烧锅失察”去官。自此以后,家居力学,清严律己,教书自给。曾在敷文、蕺山、紫阳书院讲学,其教必以正心术、端品行为本,门下多出高足,如梁文庄、陈兆崙。讲学之余,曾与秀水朱彝尊和桐城方苞等商榷文史,及砥节励行、……[详细]
|
徐士讷(生卒年未详),字恂若,清淳安黄金里人。康熙十五年(1676)举进士,授河南嵩县知县。任职期间,革除一切“无名杂派”,并且勉勤治懒,“耕者竞劝”;兴建伊川书院,更设义学。亲自讲学,听者甚众,三年便化行讼息,百姓爱戴。以政绩卓著升为山东济宁知州。时值黄河大水,饥荒严重。士讷亲捐俸禄以倡赈,使全州富户也解囊赈济饥民,受益者10余万人。其他如定市价、惩凶尤、逐流娼,善政毕举。济宁之南有牛头河,纳南……[详细]
|
徐楚(生卒年未详),字世望,明淳安蜀阜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初授官工部主事,后升工部郎中;历官辰州知府、广西副使,所至政绩称著。后调任山东兵备道副使,跋涉沙滩、盐碱地中,为朝廷绘制《塞垣图》,并疏陈《备边六策》。徐楚秉性刚直,与当时宰相抗礼,仅补云南屯田副使。到任后便着手“兴水利、辟荒芜、正疆界”,并将先前被黔国公沐琮家族强占民地收回,发还原主,深受边民拥戴。后调任四川参政。在任上,革除……[详细]
|
徐廷绶(1515—1578),字受之,号锦泉,明淳安河村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廷绶考中进士,荣归故里,适逢海瑞调任离淳,廷绶受乡亲父老之嘱,为海瑞写了《去思碑记》。廷绶官授刑部主事,后升郎中。嘉靖四十五年春,海瑞上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触怒了嘉靖皇帝,被廷杖下狱,病危濒死。徐廷绶不避牵累,调药端汤,左右伺候,悉心扶救,海瑞才免于难。廷绶性严毅而仁恕,在刑部,总裁律例,平反冤案。时冯珰主东……[详细]
|
胡拱辰(1416—1508),字共之,明淳安胡溪(今梓桐镇)人。明正统四年(1439)进士,授黟县知县,有政绩,升为监察御史,疏陈时弊八事。后因父去世而辞归守孝。景泰元年(1450)重新起用,所陈之事,多被采纳。历任贵州左参政,广东、广西、四川布政司,南京左副都御史、操江提督、南京兵部侍郎,最后,以南京工部尚书辞归。弘治中,巡按御史陈铨曾向朝廷进言,说胡拱辰“退休十余年,生平清操如一日,乞加礼异,……[详细]
|
何升(生卒年未详),字文达,明淳安文昌人。正统戊辰年(1448)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正统末年,明朝内外交困,蒙古瓦剌部不断强大,首领也先经常骚扰边境,并准备大举南侵,明王朝危在旦夕。何升受命和御史杨春趱一起护运边饷,昼夜兼行,历尽艰难险阻,置生死于不顾。但由于英宗的腐败无能,明朝军队大败,英宗被俘于土木堡。战后遗骸遍野,何升在回京途中,将沿途骸骨掩埋。景泰年间(1450—1456),户部尚书金濂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