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南 (1932~)笔名朱怿、申公。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国家劳动部办公厅秘书,苏州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家联谊会顾问,苏州市报告文学学会会长。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国报告文学史》、《报告文学创作谈》、《报告文学十家谈》、《报告文学艺术论》、《报告文学作家的报告》、……[详细]
|
朱祖贻 (1929~)笔名贝台。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剧场艺术系。1949年参军,历任第三野战军七兵团35军文工团、华东军区海政文工团、东海舰队文工团团员,海军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分队长、编导室主任、艺术室副主任及编导。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甲午海战》、《海防线上》、《赤道战鼓》、《夜海战歌》、《海空雄鹰》、《惊涛万里》……[详细]
|
朱炯强 (1933~)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任杭州大学欧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英语国家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中国美国文学学会、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理事,中国译协文艺译委会委员,浙江省外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第七、九届浙江省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哈代——跨世纪文学巨人》等四部,译有……[详细]
|
章克标 (1900~2007)原名章恺熙。浙江海宁人。大学文化。历任《狮吼》、《一般》、《金屋》、《论语》、《时代画报》,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海宁市政协委员。192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教材《算学原始掇要》、《算学的故事》,主编《开明文学辞典》、《文学入门》等,翻译外国文集、小说《恋爱四象》、《爱欲》、《杀艳》等十几部,发表过大量杂文、散文、小说。《文坛登龙术和风凉……[详细]
|
张加强 (1956~)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1991—1993年在浙江省委党校学习,2002年浙江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结业。历任浙江省长兴县人武部干事、副主任、主任,长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长兴县县长助理兼开发区主任、外贸局长,长兴县政协副主席。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傲骨禅心》、《乌镇依旧》、《风雅南浔》、《忆江南》。散文《文人的造诣》、《对饮陆文夫》获《东海》全国文学大赛佳作奖,……[详细]
|
查良镛金庸 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汉族,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与黄沾、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金庸享有三个“第一”盛誉,即:香江第一才子(指才华)、香港第一健行(指社评)、世界第一侠笔(指武侠)。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详细]
|
伊甸 (1953~)原名曹富强。浙江海宁人。民盟成员。1970年进海宁化肥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平湖师范学校,后又入大专、本科进修。任教于海宁第二中学、嘉兴教育学院、嘉兴学院文学院。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嘉兴市作协副主席。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红帆船》、《在生存的悬崖上》、《石头·剪子·布》,散文集《疼痛和仰望》、《别挡住我的太阳光》,小说集《铁罐》。获浙……[详细]
|
殷白 (1917~2008)原名张惊秋。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早年奔赴延安,毕业于延安马列学院。1938年在延安参加工作,历任抗大四期三大队政治处技术书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边区文协)党支部书记、研究部秘书,边区青干校教员,《中国青年》编委,延安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文化思想研究室秘书,山西抗战日报(《晋绥日报》)社总支书记、副刊部主编,《晋南日报》编委、副刊主编、总支书记,重庆《新……[详细]
|
许志行(1902—1983),原名潘祖生。出生于吴县,后举家迁至海宁袁花。11岁时,因母故家贫,入赘于袁花许家,改姓,更名志行。14岁时外出当学徒,却一心想读书,先后两次到嘉兴、上海闵行酱园,不久便逃回;后送至湖南长沙玻璃五金店,3天后又逃出店铺,流浪到汉口街头。当时,毛泽东正参加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运动,赴京-,途经汉口,碰巧遇上许志行,便好言抚慰,带他到上海,又买了到硖石的火车票,让他回家。19……[详细]
|
吴芝麟 (1952~)浙江海宁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1968年进工厂。1973年起历任《解放日报》、编委兼文艺部主任,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副总,《文汇报》副总。上海市新闻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记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作协常务理事。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记者眼中的世界》,长篇报告文学《巴金和寻找理想的孩子》(合作)等。……[详细]
|
吴世昌 (1908~1986)浙江海宁人。早年获燕京大学文学硕士,英国牛津大学荣誉硕士学位。1935年后历任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史学集刊》编委,西北联大、西北大学国文系讲师,中山大学国文系教授,桂林师院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央大学国文系教授。1949年后历任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讲师及导师,剑桥大学博士学位校外考试委员,伦敦大学中国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详细]
|
王学海 (1952~)浙江海宁人。初中遇“文革”辍学,后坚持自学哲学社会科学与文艺理论数十年。做过搬运工、印染厂工人、供销员、副厂长、厂长。现为海宁文联副秘书长,张宗祥书画院(纪念馆)院长(馆长),海宁文联创作研究室主任。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作协副主席,王国维研究会会长,徐志摩、金庸学术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协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科院文学所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段……[详细]
|
宋云彬(1897—1979),笔名宋佩韦、无我,海宁硖石人。1912年入杭州中学。五四运动后,接受新思想,倾向革命。1921年11月起,在杭州先后任《杭州报》、《浙江民报》、《新浙江报》、主笔。192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值国共合作,云彬于1925年回乡参与筹组国民党海宁县党部,任执行委员。12月间,又参与筹组在硖石东山召开国民党浙江省各县市党部联席会议(简称“东山会议”),在全国最早通电反……[详细]
|
贾祖璋 (1901~1988)浙江海宁人。民进成员。历任印刷工人、职员、中小学教师,中国青年出版社部主任、副总。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科协顾问。192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作品集《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1982年全国新长征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详细]
|
陈学昭 (1906~1991)笔名野渠。女。浙江海宁盐官人。中共党员。1935年获法国克莱蒙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参加浅草社、语丝社等文学团体。赴法国留学期间,兼任天津《大公报》驻欧特派记者,上海《生活周报》特约撰稿人。回国后历任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中央党校四部文化教员,《东北日报》副刊,浙江大学教授,浙江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浙江分会名誉主席,专业作家。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详细]
|
张直中(1917.4.1-2011.9.16)雷达与信息处理技术专家。浙江省海宁人。194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5年至1947年在英国进修。原电子工业部第十四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四所总工程师。1953年主持试制了中国第一部中程对空警戒雷达,并批量生产。1957年指导研制中国第一部微波动目标显示雷达。1961年开展单脉冲调制的研究……[详细]
|
叶奇蓁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叶奇蓁(1934.9.16- )能源科学技术其他学科专家,1934年9月16日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浙江省海宁市,1955年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1960年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专家委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专家咨询委委员,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能源局专家咨询委委员核电科学发展咨询专家,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级……[详细]
|
张效祥(1918年6月26日-2015年10月),男,浙江海宁人。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曾任总参第56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国家发明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组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现任总参第58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资深院士,国家科委“八六三”高技术计划监督小组成员,国家计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详细]
|
苏元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苏元复,化学工程学家 1910年4月19日生于浙江海宁。193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1937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1年6月17日逝世。 曾任华东化工学院教授、副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液液萃取理论及应用。深入研究液滴传质理论,提出了水相中含少量杂质或添加表面活性剂时滴外传质系数的表达式肯定了……[详细]
|
沈鸿,(1906.5.19-1998.5.20),机械工程学家。浙江海宁人。机械工业部高级工程师。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通过刻苦自学获得理论知识,同时又在实践中应用的实践家。长期从事机械工程的研制和组织领导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领导研究制造了中国第一台12000吨全焊接结构的锻造水压机参加组织领导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火车车轮箍轧机组织、领导、研究设计制造了许多重大机械设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