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学彦 (1952~1988),本县柳川乡人,生于1952年2月17日,1985年8月任留坝县邮电局局长。1988年8月14日在抗洪抢险中身先士卒,不幸以身殉职。8月9日凌晨,本县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公路及电讯中断。10日凌晨,曾带领职工爬崖通往鲜家坝,闯过乌龟梁,终于11日凌晨抢通鲜家坝通讯线路;13日下午3点,又抢通马道至东沟的通讯线路。当曾学彦乘坐拖拉机赶回县局途中,被前方驰来的卡车碰挂受伤,……[详细]
|
饶海珊 (1889~1970),留坝县江口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华民国初年(1912),在江口镇开中药铺,行医治病,善医妇女杂病,颇有名声。民国9年(1920),小川子红灯教首杨源才,带其教徒攻县城失败,县城守军围剿江口、玉皇庙等地红灯教,杀死红灯教徒40余人,并扬言杀尽红灯教徒,对江口戒备森严。饶借急救病人,通过岗哨,由元树沟翻山越岭,通知杨源才,使该地的红灯教徒幸免于难。民国1……[详细]
|
党积龄 (1879~1967),字松年,留坝县城关镇人,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八月,出身贫苦。7岁入乡学,16岁入县学,中途辍学,受到留坝厅同知文德升资助。后就读于陕西西安优级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党松年获公费赴日本留学。次年,在日本东京参加同盟会。党松年以“播种”为笔名,在陕甘留学生刊物《秦陇》、《夏声》上对英商“瑞记洋行”撮合政府包办西潼铁路作过深刻评论,支持西北人民为西潼……[详细]
|
张世珍 (1904~1960),字伯璧,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生于留坝县城关镇。早年毕业于汉中联立中学,曾在军阀吴新田的第七师当过参谋、副官等职,为国民党员,并参加过复兴社。中华民国12年(1923)回留坝任东关小学校长。民国14年(1925)任留坝县教育科长,将东关小学的数十石课(粮食)提走。从此,学校一蹶不振,房屋倒塌,操场荒芜。民国20年(1931)将陕西省拨给留坝县的义务教育款挪作他用……[详细]
|
江宗元 (?~约1880),号捷三,留坝江口镇梭椤树人,清道光十七年(1837)拔贡。道光二十二年(1842),留坝厅同知贺仲瑊创修《留坝厅志》,江担任采访。性慷慨,多才。咸丰时(1851~1861),曾任河南、甘肃等省督(总督)、藩(藩台)诸幕僚。光绪初年(1875)归家,与故旧游于紫柏山及褒河山水间。后教其弟宋利、宋弼,在留坝营当兵,从征甘肃,屡建战功。宋利任甘肃峡口营都司提标右营游击将军;宋……[详细]
|
彭辉(1915~1993) 男,本县碾子乡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第17路军长期从事中共地下党的秘密工作。1937年6月由中共陕西省委介绍到红一方面军工作,同年7月转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历任区队长、队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炮兵副军长、师长、军副参谋长、-队河南省总队总队长、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55……[详细]
|
李富莲 女,本县泾洋乡鹿子坝村人。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李任鹿子坝村互助组长,带领53人兴修堰塘,解决稻田缺水问题,又把一块原计划收粮食880公斤的好地作为丰产试验地,进行科学实验,深耕细作,产量超过原计划。她还学会了插三角秧、播种小麦,人工授粉等农业技术。1952年8月被选为陕西省第二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4月又被选为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详细]
|
朱有德(1899~1989) 男,字慎先,1899年生于本县大市川农家。幼入私塾,苦读四书五经,后因家境困窘,债台高筑弃学。7岁时,左脚患骨髓炎(俗称湿脚气病),立志从医济世,1911年到观音“永发堂”药铺当徒工,一边炮制药,一边熟记药名药性。14岁拜老中医蒋德元为师。白天随师傅出诊,夜晚挑灯研读《药性》、《脉决》、《汤头》、《内经》、《医宗金鉴》、《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跟师第三年就……[详细]
|
钟明锋(1917~1989) 男,原名钟世秀,汉族,本县坪落(今赤南乡)袁家坝村人。9岁丧母,13岁丧父。1933年红四方面军十师在本县建立苏维埃政权,钟世秀担任长滩乡第四村(梨树村)土地委员,不久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少共,1935年转为中共党员。历任排、连、营长,一二九师十四团团长,朱德警卫团团长,东北吉江分区副司令员,嫩江军区三支队司令员,辽吉四分区司令员,一三一师副师长,粤中分区司令员……[详细]
|
毕恩林(1937~1986) 男,本县庙溪乡人,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至1986年任庙溪乡信用社主任,先后9次被评为地、县金融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1986年1月21日晚10时左右,庙溪乡政府文书桂逢勇戴着白线手套,裤腰上挂一颗教练弹,敲开信用社大门,毕迎他到屋。喝水时,桂提出要借200元钱,毕解释按政策规定国家职工不能贷款。桂顿时面露杀机,站起来猛然拔出挂在腰间的教练手榴弹,照毕的后……[详细]
|
刘健(1971~1985) 女,本县城关镇人,县中学生,品学兼优,乐于助人。1985年7月26日午,刘健的同学王林在泾洋河深潭游泳,在岸边休息的刘健见王林只有两只手在水面上扑打,她毫不犹豫的跳入潭中相救。不料,被挣扎中的王林抱住,两人在水里扭成一团,当附近群众闻讯赶来将她们救起时,王林得救,刘健停止了呼吸,年仅14岁。共青团镇巴县委根据刘健生前申请,追认她为共青团员。198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详细]
|
赵安宅(1901~1985) 本县伍家乡红星村赵家院子人。幼时读过《四书》,粗通文墨。1933年4月21日红四方面军十师特务团政治处在赵家院子三面粉墙上墨书了《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和《川陕省苏维埃土地法令》;经军走后,赵即和家人在书有文献的三面墙建修了7间新房屋,将文献保护起来。不久从三元坝过来一伙大本团,将赵安宅毒打一顿后,掀倒新房屋,逼迫赵将字迹铲掉。赵背着他们,用黄泥将字迹严严实实遮住,瞒过……[详细]
|
田善珍(1895~1983) 女,本县简池坝人。1930年9月7日,简池团总陈风烈给田善珍等8户摊派32套军衣,限7日内交齐。9月13日,田串联隔房兄弟李应泽等二人,分别在黄龙洞和简池街上用马刀杀死陈风烈父子,同丈夫连夜逃往青水。1933年2月红四军到达本县后,田返回简池,参加了区游击队。3月,田参加了简池白家梁打神团的战斗。同年7月14日晚,游击队商量去县城打王三春的事情,田主动说:“我敢到镇巴……[详细]
|
李永德(1925~1979) 男,本县松树乡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城固师范初师班。1951年至1974年,先后在龙王沟、杨家坝、庙子坝初级小学和长岭小学执教。他每到一所学校,尽管校舍简陋,学生廖廖,他都坚守岗位,自己动手建教室、修理桌凳。他爱护学生,甚至动手为学生刷洗尿湿的裤子,还拿出自已的棉被供学生御寒,逢雨天或下雪天,接送学生从不间断,凡他教过的学生,对他均敬若慈父。1960年被评为汉中专区暨……[详细]
|
方继信(1911~1976) 男,本县响洞子中街人,1934年毕业于四川省万源县立小学。1935年在汉中师范学校读书,未及一年转入汉中五年高中部,毕业后,只身跑到江西。先到南昌私立创声学校学习,后转入江西省教育厅创办的特种训练班受训毕业。1938年在南昌第一中山小学任教二年。1939年下半年,方的父亲去江西把方劝回。1940年方到县城马王庙小学任教,后任校长一年。1941年任国民党镇巴县粮食科长,……[详细]
|
庞文彦(1911~1969) 字美轩,男,县城人,6岁启蒙,11岁入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26年3月,在西安私立敬业中学上学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该中学团支部书记。1928年,其父庞启科在西安逝世,庞送父灵柩回家,并将组织关系转至汉中地下党负责人刘鼎锡(又名刘甲三)处,后因汉中地下党组织被破坏而失掉联系。一年后,庞再入西安中山学院攻读理科,193……[详细]
|
葛玉翠(1910~1969) 又名李万昌,葛玉德,字中秋,西乡县古城人,幼时丧父,随母易姓到葛家。12岁时,生母病故。1923年13岁时投师汉剧科班艺人宪九光(艺名“海里蹦”)学艺。1924~1948年随宪九光先后在汉阳、安康、南郑、西乡、镇巴、湖北郧阳等戏剧班社唱戏,1958年来本县,次年镇巴县剧团成立,首任副团长。在46年艺术生涯中,演出近百本剧目。在演出《清风亭》戏中老旦沿街乞食一场时,因……[详细]
|
黄渊臣(1894~1965) 男,名隆源,字渊臣,本县渔渡坝人。幼年入私塾,后随父学医,熟记药性方歌及四大医学著作,身背药篓行医施药,一丝不苟,20岁时就成为当地名医,1934年移居县城,开办药铺。他擅长内科杂症及疑难病治疗。1940年被荐为镇巴县慈善会会员,主管合济药室,整日坐堂行医。凡遇贫困者,免费就诊、取药,并带徒授教十余人。解放初,黄渊臣当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委会委员,县人民政府委员……[详细]
|
黄一甲(1907~1948) 号鼎三。本县平安乡虎溪沟人。东区上楮河五大牌首富,民团总团总黄学彩之子。黄生性刁顽,不拘礼仪,1925年从镇巴高等小学毕业后,任觉皇庵小学教员。1926年其父病故,黄接任上楮河民团总团总。为扩充实力,黄组织“孝义会”,结拜把弟兄。当时东区区长张文林对黄不满,1927年2月黄趁张夜出,派拜把兄弟康健林将张乱刀劈杀,张子立国控告后,镇巴县政府派人捕黄,黄带领数百人窜扰于西……[详细]
|
李自立(1887~1947) 名维植,本县简池坝人。青年时外出读书,考入陆军小学,以革命嫌疑被除名,复入农校,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在陕西响应,10月攻克凤翔。李任师长,得孙中山信任,被委为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出勤委员。民国12年(1923)9月4日,孙中山给李和赵西山的密令称:“派大本营出勤委员李自立、赵西山前赴陕西,传谕同志各军将领,迅速协同一致讨贼救国,此令”。李奉命南北奔走,在讨伐军阀统一民国……[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