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华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华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70年出生地:陕西汉中洋县毕业院校:华中农业大学薛华,1970年生,陕西人。扎实的专业基础,日将月就的学习、创新能力,赋予他学者的气质、宽广的胸襟、战略的眼光。历经十年磨练,凭借-远瞩的战略思想、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思路、高度的市场敏感力,将海大由一个作坊式的小厂打造为年产值25亿元的高科技型集团公司,跻身全国饲料行业十强企业。人物履历1992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详细]
|
桐华,本名任海燕,1980年10月18日出生于陕西汉中,中国女作家、影视策划人,毕业于北京大学。2005年,创作第一部清穿宫廷小说《步步惊心》。2006年,创作第二部长篇爱情小说《大漠谣》,并改编成古装剧《风中奇缘》。2008年,出版第三部长篇古装小说《云中歌》。2009年,出版首部都市爱情小说《被时光掩埋的秘密》,并改编成都市情感剧《最美的时光》。2010年,出版校园小说《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详细]
|
男,曾用名黄黑娃,195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11月参加工作,小学。1953年1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4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4年11月至1959年2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工兵战士、班长。1959年2月至1968年2月为甘肃兰州炼油厂工人、工段长。1968年2月至1973年5月任甘肃兰州炼油厂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5月至1979年10月任甘肃省燃化……[详细]
|
康心如(一八九〇——一九六九年),陕西城固人,生于四川绵阳;名宝恕,号以行;一九一一年加入同盟会,不久,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成都筹设中华民国联合会四川分会,创办《公论日报》。后往来于北京与上海之间,参与反袁世凯斗争。一九一九年开始经商,任四川美丰银行协理;一九二六年任经理;依靠刘湘主持,得以迅速发展;抗战期间,自任重庆临时参议会会长,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美丰银行的奢华时光……[详细]
|
程德章,1910年生于陕西省南郑县新河湾一个地主家庭。青年程德章曾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在那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从陕西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回乡起,程德章走上与家庭离经叛道的道路。他奉中共陕南特委指示要在工农中创建革命组织,开展革命斗争。程德章白天和农民、长短工共同劳作,夜晚和长工们睡在大屋床上,还和义学的教书先生在一起,沟通思想。他说服家庭,给长工加工钱,为佃户减租课。他的……[详细]
|
陈家贵,陕西汉中人。1919年出生在陕西汉中,1934年入伍,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反“围剿”、剑门关、权虎山、蚌角城、天水铺、卅里铺、九本河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副排长、排长、副连长、连长等职,参加了齐坑、南土坎、辉县、反“九路围攻”、反“扫荡”、百团大战、青浮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参加了晋南、吕梁、汾孝、陇……[详细]
|
杨怀保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杨怀保,男,1985年生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现居湖南。团中央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委员会秘书长、团省委委员、省青联常委、接力中国特邀会员、中国孝基金理事长(创始人)、北京三一公益基金会监事(创始人)、湖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湘潭市青年创业协会创会会长、湘潭市青联副主席、汉中市青联委员。杨怀保家境极贫但自强不息,10岁开始挑起家庭重任,就读大一时便背……[详细]
|
徐雪尘(1906~1968),名镜清,城固博望镇人。青年时先后到南京、上海、西安等地谋职,结识陈浅伦、徐彬如、李瘦枝和宋绮云等革命人士,参加过西北反帝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协会、西北革命青年读书会、世界语协会、西安救国会、救亡朋友会等进步组织,积极参加革命宣传活动。他曾与贾拓夫等人在西安民乐园砸国民政府委员、-长戴传贤的汽车,痛打西安二中校长魏海,砸烂国民党陕西省党部的招牌。“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详细]
|
张叔亮(1890—1967),又名张永宣,1890年出生于城固县许家庙镇张家桥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父是一位忠厚善良的农民,以其勤劳、淳朴和乐于助人而享誉乡里,邻里有事,必请他前去调解说和。他父亲对外仁厚,治家却严而有方。他常对儿子们说:“咱家世代务农,没有几个人读过书,我不管再苦再累,都要让你们进学堂读书。”张叔亮耳濡目染父亲的言行,从小就养成了生活简朴、热爱劳动、好学上进、追求执著的性格。启蒙以……[详细]
|
熊文涛(1891~1952)原名受书,字文涛,曾用名潜夫。清光绪十七年(1891)出生于谢何乡孟家河村一农民家庭。熊文涛自幼刻苦好学。民国4年(1915)毕业于陕西法政专门学校。民国5~9年(1916~1920),曾与同学李觐侯等人在汉中创办书店,传播新文化,并在西安等地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民国10年(1921),熊文涛回县,同龙文、王殿元等创办城固县单级师范讲习所,熊任所长。民国13年(1924)……[详细]
|
何炯若(约1804~1861)字镛,号朱峰。原公何家庙村人。约生于嘉庆九年(1804.年),卒于咸丰十一年(1861),终年57岁。儒学生员。何炯若自幼苦读,辄通霄达旦,天资聪颖,嗜书成瘾。家庭虽不甚富裕,而书架上却摆满各种图书。成年后,很讲义气,常以钱物接济周围邻居。当时常有战乱,徭役田赋沉重,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何炯若不避权势,带头为民请命。终生不愿涉足官场,设私塾于本村何家祠堂,以造就人才……[详细]
|
邓先,本县人。(《汉书·袁盎晁错传》)。汉景帝时,初为谒者仆射。景帝三年(前154),吴、胶西、楚、赵、济南、苗川、胶东七国国王因朝廷削藩,以要求诛削藩倡仪者晁错为名,联合反叛。当时邓先任校尉,为将击吴楚。一次回到长安,向景帝汇报军情,景帝问邓先:你从前线回来,吴楚等国听说晁错被诛,他们退兵了吗?邓先回答说:吴国谋反已准备几十年了。因朝廷削他的封地而动怒,要求朝廷杀晁错,这只是个借口。他们的真意是……[详细]
|
张凤翮(?—1643年),字建中,号慰堂,城固南乐人。自幼聪明,勤奋苦学,善于处人,少时即自勉:“功不及乡里,何以及天下”。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中进士,后官至江南巡抚,崇祯末年卸任归里。昔时上元观一带地势低,水位高,水滩散见,民众零散居住,易受洪水和盗贼害,人无安居。张凤翮察看地形,捐资筹划,修建了南乐堡,使周围散居民众迁居其中。张凤翮带头捐钱募工匠,备石料,把五门堰支流上的砖木堰改成了石堰……[详细]
|
陈咨,(1901~1929)又名俞廷,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于城固城关镇马桩口一书香人家。民国4年(1915)入城固中学,两年后随父转西安成德中学。民国8年(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萌发救国救民思想。民国10年(1921)夏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次年加入共进社。民国13年(1924),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夏,俞廷燕大毕业,中共北方局派他到陕西省第四中学(延安)协助呼延震东……[详细]
|
赵少艇(1893~1979),原名赵福林,城固大西关人,赵少艇7岁启蒙,勤奋好学。民国2年加入同盟会。当年9月,于西北大学政治科肄业时,考入日本东京同文书院。民国4年(1915)同文书院毕业后,又考入日本千叶医专药科深造。民国8年(1919)毕业回国,先后任陕西陆军医院药局主任、陕西助医学院教务主任、西安女职校长等职,并于西安开设关中制药社。民国15年,(1926)军阀刘镇华围攻西安,制药社在炮火……[详细]
|
李梦遇 (?~1853)字润堂,山东博兴人,进士。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由兴平县县令升任佛坪厅同知。任职期间,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建修文昌祠和龙、火、虫神庙;咸丰元年(1851)创修迎秀书院。二年(1852),设训导署。《佛坪厅志》称李“刚毅明决,民敬畏之,创修学校,培养实多”。三年(1853)卒于任内,“士民奉祀书院、以志感慕”。……[详细]
|
陈遗芳 (1886~1932),南郑县周家坪人,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粗识字,以织土布、卖土布为生。青年时,常到留坝县江口镇一带,走乡串户,贩卖布匹,兼收药材,与柘梨园西坝黄家结交为友,从此往来经商落脚柘梨园。中华民国初年(1912),王家楞、柘梨园一带常遭土匪窜扰抢劫,陈和当地青年一起用-抵抗小股土匪。他勇敢善战,在民国10年(1921)前后,消灭了几小股土匪,缴获了10条步枪,遂组织……[详细]
|
冯禹三 (?~约1940),又名冯玉山,陕西省镇巴县人。药客,往来于太白、江口之间,后与土匪任远成(桑园坝团总)结识当土匪,活动在牛尾河、倒角湾、观音峡一带,陈遗芳当江口团总后被收编。中华民国21年(1932),陈遗芳被打死在略阳,冯禹三继陈担任江口团总。冯经常外出至凤县的双石铺、褒城县的河东店、城固县的小河口、洋县的华阳等地抢劫,并嗜杀成性。他把红军救济过的受苦百姓汪兔儿妻徐世清奶头割去,然后将……[详细]
|
王焕然(1924~1983)又名成仁,原籍西乡县,出身于医药世家。1944年毕业于省立西乡师范,1946年弃教从医。建国后,多次接受医学专业培训,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均有提高。参加医疗队,先后深入安康、岚皋、紫阳、白河、旬阳等县,进行疾病普查和防病治病。1965年在安康地区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80年被选为地区中医学会理事,同年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曾被选为安康县政协常委。他关于“举办中医职业教育……[详细]
|
吏兆熊(生卒年不详),字梦轩,陕西城固县人。道光二十八年(1848)出任平利训导。他学识渊博,循循善诱。邑中知名士多游其门,掇高科者指不胜数。平利文风士习蒸蒸日上,文风优越,士习亦较端谨。同治七年(1868),因丁忧去任,诸生感念不置,为之立德教碑。他的德才为陕甘学政许轩屏所赏识,被聘为新设泾阳县城味经书院长,订期十年。著有《心劝集》、《儿童必读》、《棘关夺命录》、《身世准绳》等书。……[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