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兆麟(1922—1957),广西贺县人。1944年至1947年在桂林师范学院读书期间任学生会主席,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教育帮助下,团结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反内战、反饥饿、建立新中国的斗争运动。1948年北上解放区,参加全国青年代表大会。广西解放后,历任中共梧州地委秘书科长、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容县地工委副书记、 容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县长、中共容县委员会书……[详细]
|
杨文(1895—1953),又名三川。六王乡六青村人。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系。杨文于1919年在梧州省立第二中学期间,积极参加-、-、-等爱国活动,被选为梧州学生救国联合会会长, 广西学生联合会副会长。6月,创办了以反日救国为宗旨的《救国晨报》,第一期发表了他写的《父产不子袭》文章。1921年,杨文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当选为广西学联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并被选为该届全国学联会长……[详细]
|
廖百芳(1875.4—1950.6),杨梅镇河口村人。毕业于容县师范和梧州政法学校。廖百芳早年参加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的武昌起义。民国初年起,先后在容县明伦女子学校、长州蚕业学校以及平乐、陆川、岑溪、梧州、南宁、柳州、惠来(广东)等地中学任教。1922年秋任滇桂联军总部秘书长。1923年任滇军总部秘书长兼大本营谘议员。1924年任广州卫戍总部秘书长。1925年任广东清远县县长。19……[详细]
|
梁砺金(1866——1946)。自良镇古旺村人。从小有志气,1895年去香港,听了孙中山的革命宣传,接受“兴中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纲领,参加了革命,同年9月9日参加了广州武装起义。起义失败后,兴中会会员遭受搜捕,梁砺金潜回香港,不久去马来西亚攒钱支援孙中山革命。他深入到橡胶工人和采矿工人中去,想方设法多次帮助工人促使老板增加工钱和解决福利等问题,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不久……[详细]
|
陈协五(1876——1944·5),名祖虞,县底乡冠堂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中举人。拥护孙中山开办新学的主张,1904年在梧州创办国民学堂,并任校长,后任国民日报主编。1908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早稻田大学。这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同盟会。1911年毕业回国,任南京临时国会议员。1912年在桂林筹办广西大学堂,任预科主任。1914年,任广西督军署高级顾问,积极参与倒袁护法运动。1915年主持-……[详细]
|
苏鉴轩(1876—1934·8) ,名明藻。杨梅镇杨梅村人。清光绪二十七年,考中秀才,第二年保送日本游学,一年后回国,在上海南洋公学肄业。民国2年(1913年) 赴美伟士根辛大学, 研究工程学, 选为留美学生会长。毕业后获硕士学位。1919年回国在梧州二中任教。1920年任南宁第三师范校长兼广西省工程局局长、总工程师,接着开办工程讲习所,兼任所长。1923年冬任上海交通大学工学教授。1925年任梧……[详细]
|
何仲泽(1882——1930),中共党员。原名金骊,字德辉。容城镇大井巷人。1909年,于桂林优级师范毕业后,回到容县筹办附城小学,并在该校任教。1925年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与志士友人发起组建国民党容县县党部,任执委兼县农民部部长,组织农民协会,任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2月任广西苍梧道农民办事处容县农-动讲习所所长,为容县、岑溪、藤县、……[详细]
|
苏绍章(? ——1929),字砚农,号寓庸。杨梅镇杨梅村人。毕业于广雅书院、日本神田法政大学。清末,苏绍章在梧州办梧州自治及法政讲习所,兼任长州蚕业学堂督监,同时还兼办龙州自治讲习所。辛亥革命后,任云南省云龙州州长。1913年,任广西都督秘书。1914年任广东清远县、揖阳县知事。1916年袁世凯称帝时,苏绍章从广东回广西,催促陆荣廷起戈讨袁,替陆荣廷草拟讨袁檄文。自此,复任广西都督府秘书到1921……[详细]
|
黄庸溥(1872——1916),名宏宪,松山乡石扶村人。清末童试梧州府案首,乡试副榜。民国初期,曾任北京政府国会议员。黄庸溥毕业于桂林体用学堂后,任梧州国民学堂教务主任、中国公学训导主任。在梧州任教时。同胡汉民过往甚密。黄庸溥关心国事,对清政府丧权辱国、昏庸腐败,极表不满。曾游学日本考察,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回桂林后曾任广西咨议局副议长。1911年旧历9月16日,黄庸溥在桂林以省副议长的身……[详细]
|
陆宠廷(1864—1911),原名陆劭荣。石寨乡龙胆村人。1904年,陆宠廷在梧州结识胡汉民,接受革命主张,集资先后创办了梧州国民学校、塾师讲习所、容县明伦女子小学等。在陆宠廷的倡导和帮助下, 清末民初容县兴办公私学校300多所,先后输送赴日本留学生70多人,成为全国之冠。1907年,清政府逼迫陆宠廷解散学校,并对陆宠廷进行人身破孩。陆宠廷在绝境中潜离容县,飘往南洋,在新加坡会晤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详细]
|
封祝唐 (1857——1898),字眉君,杨梅镇石岭村人。13岁中秀才。光绪二年丙子科中式第11名举人,第二年丁丑科会试登82名进士。光绪六年庚辰科补应殿试三甲,点内阁中书,本衙门撰文、国史馆校对,管理诰册房事务。光绪十三年任陕西神木县知县。光绪十五年已丑恩科,充陕西乡试同考试官。光绪十八年回容县主讲“绣江书院”。光绪二十一年 (1895年)主修《容县志》。还著有《味膄轩诗稿初编》4卷。授奉直大夫……[详细]
|
封蔚礽(1830——1891) ,字少霞。杨梅镇石岭村人。15岁中秀才。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科,以第6名拨贡中式第16名举人。咸丰三年癸丑殿试二甲登第22名进士,点内阁中书协办侍读,加一级。同治十年充庚午科湖北乡试同考试官。光绪三年乙亥恩科,再充湖北乡试同考试官,光绪十四年戊子科充湖北乡试内收掌官。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一月诰授通奉大夫(阶从二品)。著有《还续斋古文》2卷,主修《蕲州……[详细]
|
范亚音(? ——1863·12) ,又名茂芬。十里乡黄狗陂(今甘旺村) 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在家乡附近组织天地会,广结义弟兄。口号为“桃之夭夭,兄弟尽招;其叶(业)臻臻,劫富济贫;驱除胡虏,还我河山”。他的队伍很快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以“打单”、“捉参”,向官绅地主作斗争。(注)清道光三十年,范亚音配合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率会众先后在容县十里、蛟湾、柳堂、都结等地劫虏职员、 生员、贡……[详细]
|
伍文湘(1902——1950),国民党军少将。石寨乡古兆村人。毕业于南宁军校高级班、黄埔军校第四期。曾任国民党军副师长、桂东师管区副司令。解放初期组织土匪-,危害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反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50年被解放军剿匪部队击毙。……[详细]
|
杨勃(1902——? ),字品深,号君勃。容厢乡杨叶村人。国民党军中将。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北伐时,历任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抗战时任中央军第九十四军五十五师师长兼四川省万县地区警备司令。1943年春任九十四军副军长、军长。抗战后任黔东师管区司令。解放前夕去台湾,历任台湾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防部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委员。后侨居美国。……[详细]
|
曾达池(1912·3一1984·2),自良镇河步村人。国民党军少将。毕业于广西航空学校第一期.1932年,进广西航空学校学习,1934年毕业后进日本明野陆军航空战术飞行学校进修飞行战术和技术。在校期间,他巧妙地排除了日本当局在学术上的-,积极主动与日本同学交朋友,采取借书籍、抄资料等办法,把空军操典、射击、航空学等资料带回国翻译,对广西航空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1937年起,历任国民党空……[详细]
|
李毅(1889——1979·7) ,字强生,号为之。杨梅镇杨梅村人。国民党军中将。毕业于桂林陆军小学第二期、湖北陆军中学。在校期间,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入保定军校第二期骑兵科,毕业后赴日本入参谋部陆军特别班,毕业回国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任排长,半年后任连长。 1917年在广州孙中山元帅府任华侨义勇队教官,不久,随许崇智部入闽,参加4次战役后任许部警卫营营长。1920年任五十三营中校营长,随许部驻扎……[详细]
|
罗奇 (1903·8——1975·11) , 字振西,号抡馨。十里乡大鹏村人。国民党军上将。1922年广州工程学校毕业后入广州法政大学法科。 1924年6月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期间参加孙中山解除广州商团武装和肃清杨希闵、 刘震寰叛乱的军事行动。1925年3月毕业后,任该校教导团见习官、排长。先后参加第一、二次的东征,讨伐陈炯明。1933年起,历任连、营、团、旅长,曾参加“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详细]
|
陈雄(1894·1——1974·2),原名德广,号杰夫。县底乡冠堂村人。国民党军中将。15岁入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于1911年进湖北陆军中学。1914年入湖北南湖陆军第三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保定入伍半年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后,在广西马晓军部下当排长、机关枪队队长、支队参谋。1923年起先后历任广西讨贼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四集团军驻粤办事处主……[详细]
|
梁栋新(1904·10——1973·3) ,石头乡甘冲村人。国民党军少将。1926年毕业于集美中学后投笔从戎。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排长、营附、参谋、中校附员、上校参谋主任。1932年,入国民党中央陆军大学第十期学习,1937年毕业后任第九师少将参谋长。1939年任第六军参谋长。1941年任第六军五十师副师长,随军远征缅甸,配合盟军对日作战。1943年至1945年任三十四集团……[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