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 ),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 ,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详细]
|
明熹宗朱由校(1605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长子,生母选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检异母兄。16岁即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客氏与魏忠贤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破孩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破孩不断激起民变。其时,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主要忧患来自辽东后金对明朝的威胁。朱由校即位后罢免有胆知兵的辽东经略熊廷弼,致使后金攻陷沈……[详细]
|
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7月30日―1505年6月8日 ),汉族,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生母为孝穆纪太后。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 ,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声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言路大开,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大臣,史称“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李广,但是立刻改过自新,历代史……[详细]
|
明英宗明英宗(1427-1464)朱祁镇,汉族,明朝第六位皇帝。年号正统、天顺。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初大事权归皇太后张氏,以累朝元老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政务 ,继续推行仁宣朝的各项政策,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 张氏死后,三杨去位,宠信太监王振,振遂广植朋党,启明代宦官专权之端。十四年,瓦剌入犯,听从王振之言亲征,抵土木堡兵败被俘。成王朱祁钰被拥立为帝,改元景泰。元年(1451年),英宗被释回京,……[详细]
|
明穆宗隆庆皇帝名朱载垕,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年)正月廿三日生。明世宗嘉靖皇帝第三子,母康妃杜氏。因哀冲太子朱载基和庄敬太子朱载壑早逝,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崩,朱载垕入承皇位,以次年为隆庆元年。因生母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朱载垕小时很少得到父爱。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出居裕王邸,开始了独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朱载垕较多地接触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了解……[详细]
|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皇帝在位期间平定张格尔叛乱、 整顿吏治,改革盐法、漕运,严禁鸦片,却难以挽回清王朝走向没落的脚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此后道光帝更加不得志,苟安姑息。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终年69岁,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详细]
|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也是清朝和历史上最后一位手握实权的皇帝。咸丰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广开言路、明诏求贤,镇压太平天国,开启洋务运动,但最终却以一系列不平淡条约结束统治生涯,使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1861年,咸丰帝病逝,享年31岁,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庙号文宗,葬于清定陵。人物生平早期经历……[详细]
|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咸丰皇帝与慈禧太后之子。载淳6岁即位,在位共13年,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剿灭西、东捻作乱,平定陕西、甘肃回民叛乱,兴办洋务运动,史称“同治中兴”。公历1875年,同治皇帝逝于养心殿,享年19岁,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庙号穆宗,葬于清东陵惠陵。人物生平登基前后咸丰六年(1856……[详细]
|
清康熙辅政大臣——遏必隆遏必隆,钮祜禄氏,满州镶黄旗人。额亦都第十六子,母和硕公主。天聪八年,袭一等昂邦章京,授侍卫,管牛录事。贝勒尼堪福晋,遏必隆兄图尔格女也,无子,诈取仆妇女为己生。事发,遏必隆坐徇庇,夺世职。崇德六年,从太宗伐明,营松山,筑长围守之。明总兵曹变蛟率步骑突围,迭败之。夜三鼓,变蛟集溃卒突犯御营,遏必隆与内大臣锡翰等力战,殪十馀人,变蛟负创走。-,得优赉。七年,从饶馀贝勒阿巴泰等……[详细]
|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政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与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开创“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间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等。但在位后……[详细]
|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清朝第七位皇帝,原名永琰,乾隆之子。1796年,乾隆禅位,嘉庆登基,但直到乾隆帝去世后才独揽大权;在位期间惩治和珅、整顿吏治,镇压白莲教乱,但仍旧闭关锁关,加之鸦片流入等问题,始终无法扭转清朝由盛转衰的步伐。1820年,颙琰在承德避暑山庄突然病死,终年61岁,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清……[详细]
|
雍正皇帝(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爱新觉罗·胤禛,别号圆明居士,清朝第五位皇帝,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雍正登基为帝,在位期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设置军机处,整饬吏治;实行“改土归流”,火耗归公 ;摊丁入亩,官绅纳粮;是康乾盛世承前启后之人。1735年,雍正崩于圆明园,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庙号世宗,葬于清泰陵。人物生平早……[详细]
|
明光宗画像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汉族,年号泰昌,明代第14位皇帝,在位一个月。明神宗万历帝长子,母王恭妃。朱常洛是明代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位皇帝,明宫三大疑案都与他有关,万历皇帝并不喜爱这位太子,他的位置曾一度岌岌可危,苦熬了三十九年之后,他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但是就在他即位的第三十天清晨,这位刚要展翅高飞的皇帝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死后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详细]
|
清朝大臣。姓纳喇。满洲正白旗人。额驸苏纳之子。历官议政大臣,巴牙喇纛章京,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1650),告摄政王多尔衮图谋不规,多尔衮被追黜。后率军镇湖南,屡败刘文秀军于岳州、武昌、常德。康熙初年,受遗诏为辅政四大臣之一。与鳌拜不合,常不得志。康熙帝亲政后,被鳌拜及大学士班布尔善诬以不欲归政,列二十四罪。康熙六年被杀。死因详析上台背景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世祖福临谢……[详细]
|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蒙古称之为“恩赫阿木古朗汗”。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时间61年,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蠲免赋税、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收复台湾、开府设县,抵制沙俄侵略,大败准噶尔汗国 ,编修文化典籍等,是“康乾盛世”的奠基人。1722年,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谥号合天弘运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