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奕纲(1826年-1827年),清朝道光帝第二子。奕纲生于道光六年(1826年)十月廿三,生母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奕䜣的亲生哥哥。奕纲只活了5个月,道光七年(1827年)二月初八,奕纲病死,咸丰帝即位后,追封哥哥为顺郡王,谥号和。……[详细]
|
爱新觉罗·奕纬(1808年——1831)年,道光帝长子。生于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四月二十一日,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道光二年大婚,嫡福晋姓氏有记载于贴吧且应并非杜撰,笔者不详。仅知嫡福晋卒于约道光五年左右,无子女,有继福晋。卒于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四月十二日。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嘉庆帝封其为多罗贝勒,道光帝登基后降居皇子位。道光十一年四月卒后谥“隐志”。咸丰即位后,又追封多……[详细]
|
清仁宗嘉庆帝第五子惠端亲王绵愉第六子。初封不入八分镇国公,再进封贝子,加贝勒衔。卒,无子。光绪二十年以奕详次子载济为后。载济卒,无子。光绪二十三年以醇贤亲王奕譞子载涛为后,袭镇国公,后归宗。后以愉恪郡王允禑五世孙载光子溥佶为嗣孙,袭镇国公。曾孙毓崧,民国十六年袭辅国公 。……[详细]
|
奕询,爱新觉罗氏,惠端亲王绵愉第四子。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进封镇国公。卒,无子,以愉恪郡王允潖五世孙载泽为后,袭辅国公,进镇国公,加贝子衔。光绪末,授度支部尚书。……[详细]
|
爱新觉罗·奕详(1849年3月15日-1886年2月13日),惠端亲王绵愉第五子,母瓜尔佳氏,其父为瓜尔佳·桂良,惠亲王系第二代。他在道光二十九年二月(1849年)出生,咸丰十年正月(1860年)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同治三年七月(1864年)进封奉恩镇国公,同年十二月接替父亲成为惠亲王第二代,但因为惠亲王并非世袭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郡王。光绪十二年正月(1886年),他去世,虚龄三十八岁,……[详细]
|
爱新觉罗·绵愉(1814年-1864年),清朝皇族、大臣。清朝嘉庆帝第五子,道光帝之弟。母为恭顺皇贵妃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时为如妃。有同母姐皇八女和皇九女慧愍固-主,两姐皆早夭。被封为惠亲王,著有文集为《爱日斋集》。同治三年(1864年)十二月十二,绵愉病死,谥号端,有奕详、奕询等子六人。道光时期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宣宗道光帝即位,爱新觉罗·绵愉被封为惠郡王,在内廷行走,上 书房读书。故事,亲、郡王未……[详细]
|
瑞怀亲王绵忻,生于嘉庆十年二月初九日子时,嘉庆帝第四子,母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封瑞亲王。年十四。道光三年,命在内廷行走。道光八年七月,薨,谥曰怀。妻妾子女妻妾 嫡福晋费莫氏,一等侯勒保之女, 侧福晋白都氏,云骑尉德兴之女, 侧福晋徐佳氏,广容之女, 庶福晋刘氏,刘丙文之女。子女 子一:多罗瑞敏郡王爱新觉罗·奕言志,原名奕约。道光七年丁亥九月十一日午时生,母侧福晋徐佳氏广容之女。 绵忻长女……[详细]
|
爱新觉罗·绵恺(1795年-1838年),惇恪亲王,清仁宗第三子,乾隆六十年乙卯六月二十二日寅时生,道光十八年戊戌十二月初四丑时薨,年四十四岁,谥曰恪。母孝和睿皇后。同母弟绵忻,同母姐一,早夭。嘉庆二十四年正月甲午,以上六旬万寿封皇三子绵恺为惇郡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进封惇亲王,道光十八年卒,谥曰恪。人物生平乾隆六十年,出生。嘉庆十八年,林清变起,绵恺随宣宗捕贼苍震门,得旨褒嘉。嘉庆二十四年,封惇……[详细]
|
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是乾隆帝的十七子,庆僖亲王。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永璘是乾隆最幼子。据说也是最不成器的,天天四处游荡,惹事生非,因此乾隆很厌恶他。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年),永璘晋庆郡王,嘉庆帝将和珅府第赐给他作为庆王府。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永璘晋庆亲王。咸丰初年,内务府把庆王府从永璘后裔手中收回。咸丰二年(1852年),咸丰帝赐给恭亲王……[详细]
|
爱新觉罗·永璐(1757年~1760年),乾隆帝第十四子,生母为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时为令贵妃魏氏。幼殇,未封。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丁丑七月十七日午时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三月十八日酉时殇,年四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永琏园寝。无嗣。……[详细]
|
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幼殇,未封。乾隆二十年乙亥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生。生母为继皇后乌喇那拉氏。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七月二十四日子时殇,年三岁。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次年五月享配太庙,世袭罔替。……[详细]
|
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年),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二子,继后乌喇那拉氏之子。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卒。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贝勒。乾隆十七年壬申寅时生,母皇后纳喇氏佐领纳尔布之女,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丑时病逝,当时只有二十五岁。永璂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三月追封多罗贝勒,过继永瑆第四子绵偲为嗣。……[详细]
|
成哲亲王永瑆(1752年3月22日-1823年5月10日),号少厂,一号镜泉,别号诒晋斋主人,满洲爱新觉罗氏,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书法家。乾隆十七年二月初七出生,其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封成亲王,嫡福晋为富察氏,大学士傅恒之女,也即其嫡母孝贤纯皇后的亲侄女。据闻永瑆为人刻薄吝啬,富察氏生活艰苦,除了被永瑆没收嫁妆外,又穿粗衣麻布,吃的也是清茶淡粥,堂堂大学士千金,又是皇室福晋,竟然吃不……[详细]
|
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年)乾隆帝第八子。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氏,封号和硕仪慎亲王。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初封多罗仪郡王。嘉庆四年正月,晋封和硕仪亲王,命总理吏部事,清除和珅党羽;二月自请罢管部务;七年十二月,以功劳加给其一子贝子爵位;十八年九月,以禁中制贼功,开复所有处分;二十五年十月,以王属尊行,免宴见行叩拜礼。道光十二年八月初七日薨,年八十七,是清朝最长寿的皇子,谥号曰慎。爱新觉罗·永璇……[详细]
|
爱新觉罗·永琮,乾隆帝第七子,曰悼敏皇子、哲亲王。乾隆十一年丙寅四月初八日子时生。生母为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乾隆十二年丁卯十二月二十九日亥时薨,年二岁。谥曰悼敏皇子。嘉庆四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随葬端慧皇太子园寝。无嗣。 在他的同母哥哥永琏死后,乾隆帝想立嫡出的永琮为皇位继承人。未想永琮只活了20个月,乾隆十二年(1747年)十二月廿九,永琮就病死了。乾隆帝赠给永琮的谥号为悼敏皇子,嘉庆四年(179……[详细]
|
爱新觉罗·永瑢(1743年一1790年):生于清乾隆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第六子,生母是纯惠皇贵妃苏氏,号“九思主人”,薨于乾隆五十五年五月初一日。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事年表乾隆八年(1743年)十二月十四日,爱新觉罗·永瑢出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冬,17岁的他奉旨过继给乾隆的二十一叔、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乾隆三十四年十月,管理内务府事务……[详细]
|
爱新觉罗·永琪(1741年3月23日-1766年4月16日),清王朝宗室。字筠亭,号藤琴居士,清高宗乾隆皇帝第五子,母亲愉贵妃珂里叶特氏。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永琪少习骑射,娴国语,上钟爱之。三十一年三月,薨,谥曰纯。幼聪慧学,少习马步射,武技颇精。博学多才,娴习满语、汉语、蒙古语,熟谙天文、地理、历算。尤其精于天文算法,所书八线法手卷,至为精密。著有《蕉桐賸稿》传世。其算法传子绵亿,再传孙……[详细]
|
爱新觉罗·永珹 (1739年—1777年),乾隆帝第四子,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卯时生。母为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奉旨出继和硕履懿亲王胤裪后,四十二年二月二日辰时薨逝,终年三十九岁,谥曰端。……[详细]
|
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清高宗乾隆帝第三子,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廿五日生,其母当时为宝亲王格格(相当于侍女)即后来的纯惠皇贵妃苏氏。初封循郡王。后母子二人均逝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于是年七月十六日去世,年26岁,追封遁郡王。乾隆十三年(1747年),由于对皇后的死表现的不够哀痛,大阿哥永璜,三阿哥永璋被乾隆严厉的训斥,明确说剥夺此二子的继承资格。至乾隆二十三年,永……[详细]
|
爱新觉罗·永琏,密储立为太子,乾隆帝次子。永琏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雍正帝取的,据说含有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永琏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生母是孝贤纯皇后。清朝前四个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没有一个属于嫡出。乾隆帝决心从自己的儿子开始,由嫡出皇子继承皇位。永琏既是嫡出,又“聪明贵重,气宇不凡”,所以在乾隆元年(1736年)被密定为皇位继承人。未想两年多以后,永琏竟病死了,年仅九岁。乾隆帝极为伤感,赠给永琏……[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