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昌(1921-1947)二纵六旅18团2营教导员。河南省景县路古庄人。1938年参加我军五。1940年入党。历任宣传员、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等职。他工作兢兢业业,爱护同志,关心群众,作战勇敢,被授予“人民功臣”称号。1947年7月20日夜,在攻击羊山的战斗中牺牲。……[详细]
|
王泊生(1915—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委。原名王鸣峰。生于河北省景县郑古庄村。1930年考入立泊镇师范学校,并参加了反帝大同盟。1931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北省立泊镇师范学校支部委员、“左联”工委书记,积极组织领导学生的-。1936年,在南京参加了全国各界救国会。后来到北平宣传救亡运动,主办《大众文化》杂志,结交了许多进步青……[详细]
|
何金海 (1925-1947),原籍河北饶阳,天于庞家堡白庙村,13岁便到大地主赵二家做杂活,15岁到龙烟铁矿当童工,并机智勇敢地同日寇和汉奸特务展出斗争,17岁就担任了坝口村民兵小队长,继续打击敌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当地让百姓竖大拇指、让敌人心惊胆战的少年英雄。1944年,为了配合主力部队,龙延怀交界的十几个村庄约三百名民兵组织起来,成立了“红岩山游击队”,队长就是何金海,在区委领导下,……[详细]
|
崔骃(?-公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又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少游太学,与班固、傅毅齐名。章帝时,他写了《四巡颂》,颂扬汉朝之德,文辞典美,受到章帝的重视。窦太后当政时,曾经在窦宪府内任主簿。窦宪横暴骄恣,他屡次讽谏劝阻。窦宪不能容忍,便让他出任长岑长,他弃而不任,返归家园,后病逝。 代表作品:《四巡颂》、《安封侯诗……[详细]
|
崔实(又名崔寔),字子真,冀州(今河北安平一带人)。东汉后期政论家、农学家,著有《四民月令》、《政论》等,系东汉著名文学家崔瑗之后,与蔡邕(yong,一声)齐名,号称“崔蔡”。持家治黑暗,世家地主累世贵盛。他们除了拥有田园、苑囿外,还将西汉时少见的坞壁、营堑作为自家的庄园形式。庄园内聚族而居,宗族首脑、长者是庄园的统治核心。崔实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名门高第的庄园主家庭。“崔氏有美才,兼以沉沦典籍,遂为……[详细]
|
朱灵(生卒年不详),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初为袁绍部将,后归顺曹操,随曹操征伐四方,屡建战功。人物生平公私分明朱灵初为袁绍部将。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绍而投降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兵将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绍命朱灵前往攻打,但朱灵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孙瓒便将朱灵的母亲、弟弟绑在城上,以此来诱降朱灵。朱灵望着城哭泣说:“大丈夫一出身为人效力,岂会再顾全家室……[详细]
|
林秀贞 一位尊老爱幼的伟大女性
林秀贞,女,中共党员,河北省枣强县南臣赞村农民。30多年来,林秀贞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救危济困,被人们称为“好人林秀贞”。她义务赡养本村和邻村的6位散居孤寡老人,使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其中一位已在林秀贞家生活了26年。老人常说,自己生活得比有儿有女的还要幸福。1998年1月,林秀贞到合肥洽谈业务,在火车站候车时遇到一名弃婴。婴儿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小儿痴呆症而被遗弃。林秀贞把婴儿抱回了家,花了80……[详细]
|
马万水, 河北省深县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1年8月12日,年仅38岁马万水病逝,癌症夺走了这位工人阶级优秀分子的生命,但是他那种“永远争先进、攀高峰”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马万水工程队原隶属于宣钢龙烟铁矿,曾20次创造全国掘进记录。70……[详细]
|
郭成贵(1912~1955) 化名郭永贵,男,汉族,原籍河北省枣强县。民国元年(1912年)出生于小商贩家庭。民国17年至27年(1928~1938年),在多伦县先后学木工、开木匠铺、跑行商。民国18年(1939年)4月15日在“万国道德会”由苏振元点传加入-。入道后与邓金珠等人在多伦、宝昌、丰宁、经棚、林东、围场、滦平、赤城、沽源等地“开荒点道”。1941年,参加-训练班“智源班”,同年提升为……[详细]
|
李默(1920~1989),原名李国钧,河北省武邑县人,原中共宜都县委书记。 1920年6月1日,李默出生于武邑县小李庄一个自耕农家庭,幼时读小学5年,后辍学务农。1940年3月,入武邑县抗日民主政府主办的抗日师资训练班学习,结业后历任武邑县抗日文化救国会文书、艺术部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武邑县第7区、第1区、第8区区长,第2区中共区委书记,县司法科长,县政府秘书,中共武邑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等……[详细]
|
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人公。成语“悬梁刺股”中“悬梁”的主角人物(另一个主角人物为“刺股”的东周纵横家苏秦)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详细]
|
冯治安(1896年—1954年),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人。自幼贫苦,少年从军,投身于冯玉祥将军麾下。历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国民革命军77军军长、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总司令等职。1937年日本侵略军在北平卢沟桥悍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时任国民革命军29军37师师长、兼河北省政府主席的冯治安,毅然指挥其37师,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战斗,拉开了中国全面抗日的帷幕。1949年随……[详细]
|
崔峋,博陵安平人,唐代宗妃子崔氏的父亲。官至秘书少监。崔峋的妻子是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详细]
|
姜文阁 (1904-1928),又名姜朝凤。河北省冀县人。京汉铁路工人,早期中共党员,1923年被派到苏联学习,后被派到海参崴太平洋职工秘书处工作。1925年回国后,被派到哈尔滨从事工人运动。打人中东铁路机务段,以电工为掩护在工人中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组织。1926年1月,中东铁路工人党支部成立后,担任支部书记,以后还曾担任偏脸子支部书记。其问,在铁路工人组织东铁青年协进会,领导机务段工人斗争,还……[详细]
|
刘英源 (1898-1978),河北省阜城县人。18岁时来到哈尔滨,在道外鸡鸭公司(今肉联厂)当钳工。1924年因被裁失业去沈阳,不久又返回哈尔滨市,经人介绍到新建的马家沟电业公司发电厂当工人。1946年4月,哈尔滨解放后,民主政府接管了发电厂,他担任修机主任.在敌人-和哈尔滨断电的情况下,带领工人将工厂仅有的材料凑起来,修好了三台小型发电机,解决了首脑机关和重要工厂的用电。同年9月,电厂失火,他……[详细]
|
王忠生 (1910-1992),笔名钟声。河北省深县人。1930年来哈尔滨,最初在同乡开设的仪古斋管账,结识了常在这里看书的三郎(萧军)。次年,他在道外六道街找了间房子,卖旧书和古董。1933年初,他的书摊迁至道里七道街口,早晨经常与三郎在道里公园或江沿练拳,在思想上、文学上不断受到三郎的影响。1937年左右,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有时在他家开会,他把地窖里的藏书《大众哲学》、《唯物……[详细]
|
李景林(1885—1931),字芳宸,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省枣强县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因他聪颖及武术基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授了武当剑法。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育字军”解散,师徒从此各奔前程。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年—1……[详细]
|
耿长锁(1900——1985),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人,中共党员,曾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中共第八至十一大代表,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耿长锁1944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河北省土地改革完成以后,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两极分化,促……[详细]
|
吕佑乾(1896~1928)原名永坤,又名又乾、又谦。直隶(今河北)枣强人。1912年考入冀州中学,1916年后在北京大学预科和政治系学习。1919年5月4日,参加了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反帝爱国斗争。6月上旬上街-演讲时,遭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后经营救获释。1923年6月由北京大学毕业,经友人介绍到陕西省渭南县审检所任帮审员。目睹县政府贪赃枉法、欺压人民,遂愤然辞职,到达西安,先后在陕西省模范通……[详细]
|
国林之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国林之(1915—?)河北省武邑县人。1915年出生,又名国锡庄。北京大学肄业。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随营学校教员、政治处股长、抗大六分校主任教员、宣传科副科长。1944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冀东15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兴隆县委书记、中共冀东17地委秘书长、华北军区3纵独立1旅政治部主任、8纵23旅政治部主任……[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