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少泉(1896-1974)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人。1922年追随蔡廷锴从军,先后任连队司务官、营司书、军需官等职务。1926年起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中原大战等战役。1930年任十九路军军需处长、后任经理处长,参加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统筹军需、物资供应、支援前线。战后参加“福建事变”,积极筹建“广州十九路军抗日阵亡将士坟园”。1937年到上海参加抗日战……[详细]
|
苏其礼(1903-1928) ,原名苏松发,又名苏谨,广东新兴县人。校工出身。 1925年4月参加广州农民讲习所第三期学习,后派到南路任特派员。在北海、梧州等地活动。1927年夏,到平南县组建武、平、桂七区农民协会联合办事处。1928年春,任广西特委常委兼军事委员,派到贵县县委机关所在地——覃塘排厚村指导工作,协助县委书记陈培仁开办党训班,训练农民自救团, 革命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28年3月1……[详细]
|
符筑(? ~1945),又名符竺、符树椿。广东新兴人。曾在国民党灵山县政府任统计室主任之职,因工作需要,于1940年毅然辞去县政府职务,到灵山简易师范当教师。期间,积极参加-,后因领导学生排演进步话剧《北京人》,被国民党县当局下令驱逐,当时简师学生乘赶走该校反动教师梁宝雅的斗争胜利之机,发动了挽留符筑的行动。符筑于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5年6月上旬,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支队灵山大队……[详细]
|
欧文,又称欧福文,现代手掌彩瓷山水画创始人之一,业界称其为“岭南一宝”,美术界称之为“神掌欧”、“广州一绝”。 欧文于1969年在广东罗定出生,自幼习画,酷爱艺术,1986年入行学习岭南文化广彩,经广彩师父的点拨和自己的刻苦努力,很快便掌握了广彩的制作程序。但欧文认为,要有所成,必需集众家之长,于是离开了学艺五年的金驼彩瓷厂,并先后在多家彩瓷厂工作。1992年,欧文受聘担任艺星彩瓷厂厂长、技术师傅……[详细]
|
刘树荣(1958 ~ 1983),镇安镇岗旁村人。童年时爱听雷锋的故事,读书勤奋,常为同学群众做好事,是个“三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务农,任生产队副队长,被评为先进民兵。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刘树荣常为“五保户”挑水,送柴,碾米;为困难户请医送药,犁田耙田,排水灌溉;还义务维修村里电线,为社员安装电灯。1982 年6 月的一天,社员刘鉴波家里失火,他第一个爬上房顶扑救。在他带动下,群众全力救……[详细]
|
陈云(1913 ~ 1955),原名陈宏骏,云城区河口镇低围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34 年陈云离家去香港谋生,做过纺织工人、“西厨”师。1935 年参加洋务工会。1937 年2 月,由共产党员何潮、杨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九龙塘区支部组织委员和洋务工会总支部指导员。1941年夏,陈云受中共组织派遣,回云浮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在大元市建立粤中区特委云浮秘密联络站,以经营宏兴豉油膏铺(作坊……[详细]
|
苏杰民(1909 ~ 1955),镇安镇石坳村人。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镇安超明高级小学、云浮中学。民国21年(1932 年),考进上海国立暨南大学,民国25 年毕业后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两年。民国27 年回国,到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报到,分配江津编译馆工作。民国33 年9 月中旬,国民党云浮县党部曾迁至红豆乡(今镇安镇)石凹村苏杰民家办公。抗日战争胜利后苏杰民回到云浮,曾任红豆乡乡长、县参议员等职。民……[详细]
|
叶季壮(1893~1967)叶季壮,原名毓年,字耀周,曾用名郁年、兢天,广东新兴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广东公立法政学堂,民国3年毕业后,在新兴、江门等地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主办《四邑平报》。民国14年6月参加省港大-,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旋任中共广东区委巡视员,到西江和中路各县指导工作,开展工农运动。民国16年广东“四·一五”“清党”事变后,他转入地下继续斗争,任中共新会县委书记、五邑……[详细]
|
李耀汉(1861~1942)李耀汉,字子云,广东新兴人。早年在私塾入读,后在塾馆当伙夫,塾师,因-负债,沦为土匪,跟随匪首李北海为患乡里。清光绪三十年(1904),李北海为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招抚,出任哨官,李耀汉亦随之出任文书。其后,李耀汉挑拨李准杀掉李北海,自己替任哨官,以后迭升为内河水师顺德协左营左哨头司把总、水师亲军营管带、东安(今云浮)县守备。宣统三年(1911)十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亦……[详细]
|
翟汪(1877~1941)翟汪,字浩廷,广东新兴人。幼时失学,稍长,参加三合会,后随土匪头目李北海,在云浮、阳春、新兴打家劫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4),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到天堂招抚,委李北海为哨官,翟汪当什长,随李北海往肇庆。宣统年间,翟汪在水师提督衙门当哨官。辛亥革命后,翟随李耀汉在云浮率部反正,旋到肇庆任巡防管带。民国2年(1913),翟汪任统领,袁世凯授予三级文虎勋章、陆军少将衔。民国6年……[详细]
|
甘卓棠(1899~1929)甘卓棠,又名焯棠,广东新兴人。早年在香港九龙船坞当工人,“五四”运动时期,曾参加香港工人、学生的--。民国9年(1920)春,加入华人机器会。同年4月,参加香港机器工人举行的5000人大-。翌年1月,又参加香港海员大-。民国14年(1925)6月参加省港大-,并与香港-工人一起回到广州,坚持斗争。6月26日出席省港-工人代表大会,参与制定反帝斗争措施。参与组织-工人-港……[详细]
|
吴瑞初(? ~1927.9),广东省郁南县人。年青时到梧州谋生,从事轮船货物的装卸搬运工作。民国14年(1925年)10月,同苏文灿等筹建梧州搬运工会(后称力行工会、力行总工会)。同年冬,力行工会成立,吴当选为执行委员。不久,接任委员长。1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 当选为梧州工会代表联合会候补执行委员,带领力行工会会员参加梧州工人反破孩的斗争,积极支持废除苛捐运动。民国16年9月7日, 国民……[详细]
|
张九 (1905—1979年) 原名张润卓,广东省郁南县人。1954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8—21年(1919—1932年) ,先后在广州广九铁路段、粤南机器厂、泰光电业公司、燕塘军校水电厂做钳工、机工、电工。22年,调北海珠光电力公司,负责新购进的发电机组的安装调试和保用工作,期满后续聘留任。27年,日军侵占涠洲岛,威胁北海安全,城市人员疏散,张九负责把发电机组拆散包装运往内地隐藏后返乡……[详细]
|
叶肇,原名赓泮,号伯芹,广东省新兴县船岗水湄村人,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长、军长,曾作战于淞沪战场。在桂南战役中因贻误战机被黜,一度闲居于南雄县城龙勾巷。1949年3月,叶肇升任广州警备司令部司令。9月,改任广东省绥靖公署西江行署主任。解放前夕举家出逃香港,后赴台湾定居,卒于台湾。叶肇少年时在本村明德小学读书。民国元年(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校(原广东陆军小学堂)第五期,升汉口初级军校,19……[详细]
|
劳崇聘 (193611—) 广东新兴人。擅长中国画。1956年华中师范学院美术专科毕业。 历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展览工作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展览处,国家文化部研究员,中国展览交流中心科长、处长、艺术委员会主任。作品多为国外风情写生。《漓江帆影》获中日水墨画展优秀奖。出版有《各国写生》画册、《世 界风光画辑》、《国外风情速写集》等。……[详细]
|
黄德昌 (1953~)广东罗定人。中共党员。1997年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研究生(在职)毕业,经济学硕士。1971年参加工作,当过工人、中学教师、机关干部。历任广西区建委副处长,柳州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广西区党委宣传部处长。现任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经济师。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文艺评论等80万字,出版小说集《蒲公英飘落的地方》,长篇小……[详细]
|
张振金 (1941~)广东郁南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历任海南文化局创作员,《天涯》,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广东省社科院文研所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兼任《亚太经济时报》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1986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学术专著《中国当代散文史》、《秦牧散文艺术》,散文集《夏日辉煌》、《千年白云山》,长篇报告文学《晨光从这里升起》、《星光灿烂》等……[详细]
|
王有钦 (1930~)笔名贺朗。广东罗定人。中共党员。195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1953年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历任广州羊城晚报副刊、主编、副刊部副主任,《作品》杂志散文组长,广东省文联图书部副总,省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省第二届文联委员,作协广东分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四海》杂志执行编委,美国旧金山“旅美华人作协”会长,香港世界华文文学联会副会长。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详细]
|
陈光燕(1869~1940),新兴县新城镇南外村人。受其祖辈的影响,从小酷爱习武,白天读书识字,晚上到族人练武的“宛卢”跟大人一起习武,弄刀枪、练内功。青年时期,武功大进,先后通过县试、府试,成绩名列前茅。光绪十四年(1889年)参加乡试,决赛时,主考官、两广总督张之洞亲临现场监考,陈光燕由于武功全面,表演出色,获光绪己丑科乡试两广解元,成为武举人。1894年春,25岁的陈光燕赴北京参加会试,荣获……[详细]
|
梁鸿楷(1887~1954年),字景云,新兴县天堂莲塘村人。20岁时,替人做店工。后往广州,适遇清政府招募新军,应招入伍,历任班、排、连长等职。不久,进入粤军教导团训练班及陆军小学,后加入同盟会,从事民主革命。1917年,梁鸿楷奉命到桂军林虎部任营长,驻防燕塘,响应孙中山号召,进攻莫荣新督署,未克。次年,升任新编粤军徐宗知部团长,驻防龙门。后在陈烔明部第一军任统领,参加援闽战争。不久回师广东,参加……[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