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查询网

地名查询

地方人物

明星人物

地方景点

新片推荐

首页 > 地方人物 > 广东 > 汕头历史人物介绍9

汕头历史人物介绍9

  陈汉英(1903—1950)又名陈万年,别号“白仁识”,澄海县溪南镇银北村人。民国17年(1928)春,他随陈腾雄部队被国民革命军师长张瑞贵收编为该师补充团,任少校营长,曾带兵“围剿”普宁大南山游击区。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副队长,潮、澄、饶抗日自卫总队第二大队长。民国27年(1938)6月,日军侵占南澳,陈汉英奉命率部,配合国民革命军一五七师九三七团第一营营长吴耀波,参加南澳岛抗日。……[详细]
  陈景川(190l一1947),又名惠星,号云畴主人。澄海县隆都镇西洋村人。爱国华侨领袖,泰国潮州会馆创建之中坚发起人。“九·一八”事变后,他与蚁光炎、廖公圃、郑子彬倡导输将救国。任全国劝募救国公债暹罗分会副会长,组织泰国潮州会馆。继创《中国日报》、《中原日报》,作为宣传抗日喉舌。民国3 1年(1942)2月8日,被日军逮捕入狱,判处无期徒刑。民国34年9月12日出狱,国民政府与中枢院会-函电慰问;……[详细]
  王绍杰(1905一1945),澄海县莲下镇神州村人。民国14年(1925)12月加入共青团,民国15年1月转为共产党员。同年春,任澄海县农协会筹备处领导成员兼苏南区农民协会特派员,是澄海县三天红色政权领导成员之一。南昌起义军撤离潮汕后,他随同县部委和澄海武装力量,撤到莲花山,坚持游击斗争。民国17年(1928)3月,被选为中共澄海县委执行委员,继续在游击区坚持斗争。民国18年春-避难到泰国。民国2……[详细]
  周礼平(1915一1945),澄海县东里樟林乡(现东里镇东和)人,抗日战争时期“汕青抗”的发起人和潮、澄、饶、汕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周礼平少时读书成绩优异,待人处事机敏公正,被同学们称为“晏子”。民国21年(1932)夏,毕业于樟林萃英小学,旋即考入汕头市大中中学,在校成为抗日救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民国25年10月,周经李平介绍,参加“华南人民抗日救国义勇军潮汕大队”,任小组长。在校秘密发展“……[详细]
  郑松涛。 泰国归侨郑松涛是澄海著名的抗日英雄,年仅22岁便牺牲了。采访过多位抗战老兵的汕头特区青年报总林琳,在与澄海青年抗敌同志会(下称“澄海青抗会”)发起人之一、韩纵老战士杨君勉交谈,听到了关于郑松涛的故事。 “郑松涛是杨老最难忘的战友,通过他和青抗会其他老同志的叙述,以及对史料的搜寻,一个活生生的郑松涛形象逐渐浮现。”林琳说。 据资料显示,1918年,郑松涛出生于一个澄海籍华侨家庭。祖父郑寄云……[详细]
  林钦福(1907—1935)。澄海县上华镇湖心村人。民国21年(1932)参加共产党,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中共澄外区委委员、书记。以放鸭为掩护,从事党的组织和联络工作。……[详细]
  许尚稳(1902—1935),澄海县隆都镇樟籍村人。民国21年(1932)参加共产党,曾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中共隆都区委委员,兼任隆澄游击队长,作战勇敢,有“孤胆英雄”之称。……[详细]
  林修雍(1894—1933),字浩如,澄海县溪南镇南砂村人。国民党左派人物。修雍早年毕业于北京法政大学政治经济系,曾任澄海、揭阳、陆丰等县县长,大元帅特派潮州善后委员会委员,湘军总指挥部参议,国民党汕头市第一、二届执行委员,广东行政厅潮州沙田局局长。第二次东征时,周恩来赏识修雍,亲委以东江各属行政委员公署第二科科长。民国15年(1926)7月,修雍受中共汕头地委推荐,任东江农工运动人员养成所所长。……[详细]
  吴杰生(1905一1928),澄海县隆都镇东沟村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韩山师范学校。民国1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澄海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委员,同年8、9月间赴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后从事农运工作。澄海“四·一”-事变,杰生被国民党右派逮捕入狱,后经营救出狱,参加澄海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民国16年11月,被选为中共澄海县委常务执委兼组织部长。民国17年3月,被选为中共澄海县委书记,积极发展……[详细]
  王兴来(1862—1922),号辉圃,澄海县坝头镇北港村人。青年时期与一游僧结友,得其技艺,学得医治枪伤、刀伤、烫火伤、跌打损伤等医技,特别擅长正骨伤科。通医理,医术好,医望高。他把临床经验传授给后代,4个儿子王仰德、王仰仪、王仰基、王孝先均通医技,继承医业。……[详细]
  陈宏萼(1880一1919),澄海县澄城镇岭亭人。早年毕业于广东武备学校、日本士官学校。清宣统元年(1909)任广东新军混成协工程营管带,参加新军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就任潮郡安抚使。到任后整肃军纪,精选军队,裁撤冗员,编成陆军一混成旅,就任旅长。后升任陆军第一师参谋长、代理师长。袁世凯恢复帝制后,宏萼军权被夺,改任虚职,宏萼托故辞职。生前授少将衔,获三等文虎勋章。……[详细]
  张世珍(1842—19 15),澄海县十五乡镇隆城村人,出身商人.勤奋好学。他根据黄谦的《汇音妙语》和谢秀岚的《雅俗通十五音》,结合潮州方言实际,编出《潮声十五音》,以潮汕方言的15个声母为经,50个韵母为纬进行拼音。该书收字7200个,在潮汕地区流传甚广,它对于帮助潮汕群众知书识字、学习文化,影响很大。……[详细]
蔡心侬 [] (?~9999)
  蔡心侬(生于清咸丰年间)曾用名蔡如意、维田、渡亭耕夫等,澄海县莲下镇渡亭村人。澄海知名书画家。心侬少时佃耕田园,随处作画,常揣摩郑板桥画集,受其影响很深,擅长水墨竹画,有作品多幅留世。……[详细]
  许瑶(约1810一1890),字澄斋,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少年时以老成持重、好学不倦、尊师重道称誉乡里。清道光年间庠生,后无意仕途,专心研究学问,遂成为清代著名理学家。有“明有唐伯元,清有许瑶”的赞誉。广东提督学政李文园到潮州时,曾专程登门拜访,尊为理学宗师。当时读书人醉心于八股文,以求博取功名,竟不知理学为何物,而许瑶研究理学却废寝忘餐,还设馆于西园,授徒讲学。许瑶年逾80,仍力学不懈,诲人不……[详细]
李勋 [] (?~1887)
  李勋(18 一1887),号赞 易欠,字镜侬,澄海县莲上镇竹林村人。李勋自幼聪颖好学,读书过目不忘。光绪十一年(1885)参加拔贡考试,获“广东全省拔萃第一”,同年中举人。李勋博学多才,通经史。诗文、佛经。还是邑中著名藏书家。他的著作有《金刚经注释》一卷,《蕙绸山庄诗集》四卷、《说决》十六卷。……[详细]
  陈卓云(1871一1953),号额,和陈丰仁(1895一1953)都是外砂中医“万春堂”陈才子的后代,人们尊称为“额仙”和“丰仁仙”。卓云自幼随父陈其丰学医,得真传。精研温病学说,善治时行热病,尤其对伤寒杂症,更是得心应手,为贫苦患者治病分文不取,施医赠药,为群众所赞誉。丰仁随父学医,继承三叔父独特的切脉、辨症、下药等治病方法,对医治内、儿、妇各科及疑难病症有独到之处。通过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疗……[详细]
  谢大海(1805—1880)澄海县外砂镇蓬中村人。青年时随师学医,于乡间设“仁术堂”,坐堂行医。曾因单凭滑脉,错断一伸手于帐外诊脉的男人为妊娠,当场出丑。由此深感医术肤浅,避居潮阳,矢志苦学十载,终于掌握了中医药治病技术,在潮阳重新挂牌行医,论理深博,医术高超,诊断精明,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成为一代名医。……[详细]
  姚天健(1765—1856),字行轩,号西溪渔隐,澄海县澄城镇人。清代布衣诗人。天健一生醉心于诗词创作,不求仕进。17岁旅居上海、杭州,历遍江淮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诗词,饶锷说他“嘉庆中以诗驰声江淮间”。著有《远游诗钞》十卷(附刻《远游词钞》)、《倦游词草》。……[详细]
  蔡继绅(1745—1 835),澄海县上华镇龙田乡人。继绅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于30岁时中举人,90岁时“重宴举人”。任过茂名县教谕,勠取知县,例授修职郎。 继绅大半生在外为官,耄耄之年告老回乡,因名声高,才气横溢而为当时澄海知县李书吉所请,编修澄海县志。继绅时届70,然不负众望,伏案笔耕,终于在嘉庆十九年(1814写出《澄海县志》。这是澄海迄今所能见到的最后一部县志,时人和后人对这部……[详细]
  叶志宽,字孟学,澄海县中外都仙龙人。清雍正四年(1726)中举人,八年中进士。历任富平、昭平、恭城、宁河、青县知县。任职期间政简刑清,兴水利、勤农桑,成绩显著。乾隆十七年(1752)秋,青县发生蝗灾,志宽组织人民灭蝗有功,升任裕州知州,后调任郑州知州,修书院,捐助学舍,造就人才。时逢中牟县杨河崩堤,他组织抢修,身先士卒,数十昼夜毫不懈怠。堤防修竣,竟因积劳成疾,在家病逝。……[详细]
韩剧电影综艺视频连续剧短剧动漫 风的痕迹太阳之子粤语 锋利的棍子 杯子蛋糕绝命急先锋 双雄会万家乐 海外兵团永生之战 七十二家房客赌王家族爱情的奴隶家和万事惊 职场三国 天堂岛疑云第一季大唐来的苏无名(大唐诡探之明国惊奇)最亲爱的你这个妈咪有点凶我的二十六岁白富美女上司雏鸟丑萋归来追捕第一季女儿住在月亮上无敌县令那年我们再相逢